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男 ,35岁 ,因胆囊息肉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第 3天出院。术后第 5天上腹部突然持续性剧痛 ,对症治疗无好转。T36 4℃ ,P92 /min ,BP16 /11 3kPa ,继续观察病情 10h后全腹压痛阳性 ,肌紧张阳性 ,B超示腹腔及盆腔积液 ,超声引导下行腹腔穿刺术 ,抽出胆汁样液体。诊断为LC后胆瘘。急症沿原腹腔镜切口进入腹腔探查 ,腹腔内有胆汁约 5 0 0ml,反复细致探查LC术操作区 ,终在胆囊床上见一直径 1 5mm迷走胆管瘘 ,漏出少许胆汁 ,用钛夹夹闭 ,于胆囊床下放置胶管引流 ,应用抗生素治疗 ,4 8h拔除引流 ,7d后痊愈出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后胆囊管瘘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 3例LC术后胆囊管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为女性 ,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临床表现分别为原有心律失常的加重 ,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 ,以及脐部穿刺孔溢出胆汁样液。确定诊断的时间分别是术后第 1天、第 2天和第 2 0天。 2例再次行腹腔镜手术 ,套扎关闭开放的胆囊管 ,腹腔冲洗并引流 ;1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 ,并经内镜乳头切开及置入胆道支架。 3例均获治愈。结论 LC术后胆囊管瘘临床表现多样 ,B超可以发现腹腔积液 ,确定诊断依赖于MRCP和ERCP。微创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处理这一并发症。腹腔镜再手术可以有效地关闭开放的胆囊管 ;内镜下引流的方法要有有效的腹腔引流的配合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管瘘的诊断和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际辉 《消化外科》2004,3(3):171-17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囊管瘘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LC术后胆囊管瘘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均为女性,因慢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临床表现分别为原有心律失常的加重,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以及脐部穿刺孔溢出胆汁样液。确定诊断的时间分别是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20天。2例再次行腹腔镜手术,套扎关闭开放的胆囊管,腹腔冲洗并引流;1例行腹腔穿刺置管引流,并经内镜乳头切开及置入胆道支架。3例均获治愈。结论 LC术后胆囊管瘘临床表现多样,B超可以发现腹腔积液,确定诊断依赖于MRCP和ERCP。微创手术可以安全有效地处理这一并发症。腹腔镜再手术可以有效地关闭开放的胆囊管;内镜下引流的方法要有有效的腹腔引流的配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胆漏的原因、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对2010-01—2015-01间再次腹腔镜探查的12例LC术后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总管侧壁损伤3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4例、胆囊管钛夹夹闭不全3例及肝总管横断2例。均在术后6~48 h因胆汁性腹膜炎或腹腔引流管内引流出胆汁,因引流效果不佳,经腹腔镜探查确诊。12例患者均经相应治疗后治愈。出院后随访1~6 a,患者恢复良好。彩超复查胆道系统无异常发现。结论胆漏是LC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再次经腹腔镜探查可及时发现胆漏的原因、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LC后胆漏的主要方法。加强腹腔镜医师规范化培训、术中进行规范操作、严格掌握LC的适应证、把握好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可有效预防LC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LC)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的原因、预防及处理。方法对我院21例LC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的病例作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表现不典型,无明显腹膜炎体征,主要表现为:右上腹包块(6例)、上腹部隐痛(11例)、轻度腹胀(3例)及术后肠梗阻(1例)。确诊方法:腹腔穿刺(14例)、Trocar穿刺孔流出胆汁(6例)及剖腹探查(1例)。胆瘘原因包括:胆囊管残端瘘(2例),胆囊床毛细胆管瘘或迷走胆管瘘(9例),副肝管瘘(4例)。治疗以再次腹腔镜探查及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为主。所有的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19例得到随访,随访3个月~2年,平均1.1年,恢复良好。结论LC术后表现不典型胆瘘比较少见,容易导致误诊、误治;加强对LC术后胆瘘的认识,注意对LC术后患者主诉及腹部体征的观察,可以早期发现术后胆瘘;治疗主张早期再次腹腔镜探查,如有包裹,可用B超引导下穿刺引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12—2011-12通过LC治疗68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8例患者中,67例顺利完成LC,其中1例中转剖腹,术后病理证实为肝门部胆管癌,合并结石性、化脓性胆囊炎,2例患者发病72 h后出现胆汁渗漏,经治疗痊愈。2例术后第2天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量为200~300 mL,经治疗2周后无液体引出拔出引流管,顺利出院。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明确诊断后,患者应尽早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操作困难者应及时中转开腹。尽量减少或避免急性结石性胆囊炎LC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显著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汁性腹膜炎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roscopic eholecystectomy,LC)术后腹腔引流液可以间接反映胆道损伤情况。本组2000年11月至2003年6月间收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715例,出现胆汁性腹腔引流4例。其中2例胆囊管漏胆,非手术治疗治愈;2例二次开腹探察未见胆道损伤及漏胆。LC术后胆汁性腹腔引流不一定存在胆道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Luschka胆管损伤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LC Luschka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发现Luschka胆管损伤7例,其中6例经迷走胆管漏处再上钛夹后治愈,1例经ENBD治愈;另1例术后发生胆漏、胆汁性腹膜炎,再次经腹腔镜探查并在胆囊壶腹部迷走胆管漏口处上钛夹,并经腹腔引流后治愈。结论:提高对Luschka胆管的认识,是预防迷走胆管损伤和减少术后误诊的关键;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引流、腹腔镜探查是治疗LC Luschka胆管损伤后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漏的原因,探讨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年6月~2007年10月77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36例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胆管切口胆汁渗漏34例,其中经术中常规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29例、再次开腹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1例、再次经腹腔镜下置多根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1例、再次经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残端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引流治愈l例、行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经胆囊管残端放置的输尿管导管脱落而导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再次腹腔镜下经胆囊管残端放置输尿管导管及腹腔引流管1例和放置T管及腹腔引流管1例而治愈.结论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后胆管切口胆汁渗漏和输尿管导管脱落是胆漏的主要原因.保持或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或胆管引流是治疗胆漏的主要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细小胆管损伤的诊断及处理体会。方法 分析2050例LC手术中14例细小胆管损伤的情况。6例于术中发现漏胆点,予以钛夹夹闭;4例未找到渗胆点,予引流;4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其中1例剖腹探查并缝扎渗胆处,1例行腹腔探查并引流,另2例经腹壁戳孔放置多孔尿管引流。结果 14例均获痊愈,其中4例术后出现胆汁性腹膜炎者经治疗也未产生严重后果。结论 LC时细小胆管损全国各地较难避免。术中发现并及时治疗效果最好;术后发现应行剖腹探查或再次腹腔镜手术探查并予充分引流;对漏胆量少的患者经腹壁戳孔放置引流管引流是可取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LC术后10例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迷走胆管漏6例,均行腹腔镜探查术,于胆囊床迷走胆管上WECK夹,并缝扎,经通畅引流治愈。2例胆总管侧壁漏行胆总管修补加"T"管引流治愈。2例胆囊管撕裂致残端漏经腹腔镜探查腹腔引流,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和内镜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治愈。结论:LC术后迟发性胆漏有特定的发生原因,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和胆管引流或行腹腔镜探查结合ERCP+ENBD是治疗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吴政谦  田国仁 《腹部外科》2007,20(5):298-298
病人:女性,41岁。因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胆囊胆固醇沉着症入院。作好术前准备后,于入院第2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中示解剖清晰,手术时间30min,出血仅数毫升。术后病人恢复顺利,拟于术后第3d出院。病人未办理出院手续即出现右腰部疼痛,后逐渐蔓延至全腹,呈腹膜炎体征。B型超声检查示腹腔积液,腹腔穿刺检查有胆汁样液体。诊断为LC术后胆管损伤。于第2d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腔内有胆汁样液体,吸尽后见生物夹位置恰当,夹闭可靠。尾状叶胆管从胆总管右后侧(胆囊管下方)注入胆总管后壁,其走行方向为胆…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C)中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办法。方法 :回顾分析LC并发症 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胆囊动脉出血 3例 ,胆瘘 3例 ,胆汁性腹膜炎 1例 ,均经治疗痊愈出院。结论 :在开展腹腔镜初期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规范处理Calot三角 ,耐心、细致 ,顺逆结合 ,选择性地腹腔引流 ,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术后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1993年3月到2009年3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25例胆汁性腹膜炎的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例经再次手术,10例行B超介入置管引流(猪尾巴管),7例行B超介入置管引流联合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均治愈出院。结论B超介入的腹腔引流联合ERCP放置鼻胆管或内支架引流是Lc术后发生的胆汁性腹膜炎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原因、预防方法及处理措施.方法 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7例明确病因的迟发性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胆囊床迷走胆管迟发漏6例,其中3例经ERCP+ENBD治愈,2例再次经腹腔镜探查行胆囊床迷走胆管漏处上钛夹腹腔引流治愈,1例经多次腹腔引流治愈;1例右肝管侧壁漏经肝管侧壁修补加T管引流治愈.随访2~12年情况良好.结论 LC术后近期患者腹痛应考虑迟发性胆漏的可能,迷走胆管痂面脱落及单极高频电钩、高压火花放电、密闭腹腔"趋肤效应"、热电效应及机械传导是造成LC术后迟发性胆漏的重要原因,建立通畅的腹腔引流、胆管引流、腹腔镜探查是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迟发性胆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因外科手术后各种原因造成腹腔内器官瘘的病例较为多见,且病情重、诊断困难。本院1998年4~8月共收治3例,应用经腹腔造影摄片的方法,明确病变脏器及瘘的部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例1-病人女性,35岁。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在外院行胆囊切除术。术中引流,2天后拔除。术后5天出现黄疸,腹胀,切口内胆汁渗出,即再剖腹置管,胆囊区引流,但未见效。故于2天后行第3次手术,探查见腹腔内胆汁3000ml,未发现胆瘘处,行腹腔内引流。每日吸出胆汁500ml,2周后引流管脱出,并出现高热,体温3…  相似文献   

17.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6岁,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1d,伴腹腔引流出胆汁20 h"入院.1d前患者因"胆囊结石"在外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发现术野出现胆汁,疑有胆管损伤,未作进一步诊断与处理,仅在Winslow孔放置腹腔引流管,术后回病房即发现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样液体,至术后共引流出胆汁样液体约250mL,同时患者出现低热、腹胀,无腹痛、无眼黄和尿黄.考虑为"医源性胆管损伤",遂于术后20 h急诊转入安徽省立医院,门诊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医源性胆管损伤"收住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肠道损伤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4例LC术中肠道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其中术中发现11例,术后发现3例,术中发现者,除1例肠系膜血肿行保守治疗外,余10例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及结肠损伤者均在腹腔镜下或中转开腹行损伤脏器修补术,其中1例十二指肠穿孔因原修补处出现肠漏再次开腹行高位空肠造瘘充分引流,1例结肠贯通伤因术中只修补了一侧而于术后第3天开腹探查修补对侧并于第2次术后第5天出现修补处肠漏再次开腹行蕈形管造瘘术。术后发现的3例患者均剖腹探查行漏口修补或造瘘引流术。结果 14例患者中,13例恢复良好,行第3次手术的患者发生了低蛋白血症和ARDS,经积极治疗后恢复正常,14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结论 LC术中胆囊周围炎性粘连、电凝钩反弹是发生肠道损伤的主要原因,术中及时发现损伤并妥善处理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胆总管Ⅰ期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中应用的经验。方法:在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部分行胆总管Ⅰ期缝合术。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平均时间120min,术后第1天可下床活动和进食,术后第6天出院。无1例发生胆汁瘘,胆道狭窄,胆道出血和胆道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具有痛苦小,损伤轻,恢复快,脏器干扰少等优点,部分胆总管结石患者术后不用T形管引流就可获满意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胆道穿孔的临床体会。方法:2008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12例胆道穿孔患儿,均经腹腔镜探查证实为胆道穿孔,根据病情分别行胆总管囊肿T管引流+腹腔引流、胆囊造瘘术+腹腔引流、单纯腹腔引流。结果:12例患儿均成功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胆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胆汁引流及腹腔引流24~72 h后,临床症状缓解,腹痛显著减轻,体温降至正常,黄疸逐步消退。8例胆总管囊肿穿孔患者术后6个月行二期胆总管囊肿切除、肝总管空肠Roux-Y吻合术,其中5例在腹腔镜下完成二期手术,3例因胆总管周围粘连重、分离困难中转开腹。结论:腹腔镜用于小儿自发性胆道穿孔的诊断与治疗避免了盲目开腹探查的缺点,创伤小,手术视野广,对腹腔及肠管干扰小,手术时间短,胆总管囊肿穿孔不影响二次腹腔镜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