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对血液分析仪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20例门诊患者,分别加入0.5ml、1.0ml、1.5ml和2.0ml全血于2.0ml真空定量采血管中,然后分别在血液分析仪上检测,观测各组负压去除前后其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V)和血小板计数(PLT)结果,比较去除负压前后的检测结果以及去除负压后各管之间的结果。结果去除负压前后,0.5ml和1.0ml的负压管其WBC、RBC、HGB和PLT的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去除负压后0.5ml管与2.0ml管的MCV和PLT结果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真空定量采血管采血量不足时,负压和高浓度的抗凝剂对全血细胞计数结果均有影响,临床护理人员采血时应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
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间日疟患者血细胞参数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迈瑞BC-3000plu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细胞参数,对83例间日疟患者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等参数及镜检白细胞形态改变进行分析。结果闻日疟患者WBC、HGB、RBC、肿低于对照纽,两纽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其降低程度依次为PLT、WBC、HGB、RBC;多数患者镜检白细胞可见“核左移”及单核细胞明显增多。结论检测患者血细胞参数特别是血小板计数对间日疟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必须予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方法护理的有创动脉导管采集的血液标本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桡动脉血与肘静脉血血常规结果比较时,对同一患者同时在桡动脉与肘静脉抽血2 ml,注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的真空试管,充分摇匀。肘静脉血与肝素水冲管动脉血的血常规结果比较时,肝素水动脉采血时,用5 ml注射器取4 ml血液丢弃,再用另一支5 ml注射器取2 ml血液注入EDTA-K2抗凝的真空试管,充分摇匀。生理盐水冲管采血方法与肝素水冲管采血方法相同;肘静脉血作为对照组,所有标本30 min内送检,2 h内出结果,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桡动脉血组与肘静脉对照组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水试验组与肘静脉对照组WBC、RBC、HGB、PLT检测结果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素水冲管动脉血的WBC、RBC、HGB、PLT检测结果比肘静脉对照组低;生理盐水试验组与肘静脉对照组WBC、RBC、HGB、PLT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静脉血均宜用于血常规检测,肝素水冲管动脉血不宜用于血常规检测,生理盐水持续加压滴入的有创桡动脉导管可以作为血常规标本的采血通道,结果准确,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张驰 《四川医学》2010,31(11):1689-1691
目的探讨静脉血采血量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佳采血量减少住院患者的实验室检验性失血。方法 20例健康门诊患者在标准2ml真空定量采血管中分别采0.5、1.0、1.5、2.0ml全血,然后分别在日本Sysmex XE-210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第3测试模式(CBC+DIFF)检测结果,比较采血量不足2ml三管检测结果与标准2 ml采血量各组之间的结果。结果全血细胞分析1.0ml、1.5ml采血量与标准2.0ml采血量结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0.5ml采血量各项指标结果均值与2ml采血量结果均值的相对偏差不大,但其不精密度偏高。结论考虑到0.5ml采血量结果不精密度偏高和对异常分析结果需要复查及复检等因素,建议在住院患者特别是新生儿、婴儿和危重患者使用1ml的采血量以减少实验室失血。更重要的是加强医护人员对检验性失血的普遍认识,减少浪费,规范医疗管理。  相似文献   

5.
同时采集患者静脉血和手指血,用Hemalaser-3型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压积(PCT)、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小板(PLT),结果显示,这两种采血标本的WBC、RBC、HB、HCT结果无显著性差别(P>0.05)。而静脉采血测得的PLT、PCT结果明显高于用指血的结果(P<0.05).而且这两种采血法测定血细胞计数结果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方法使用试验仪器(UPdT.3010)和对照仪器(XE-2100和COULTERLH750)分别检测血液样本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血小板(PLT)项目,并计算两者相对误差的绝对值(&)作为主要有效指标,得出Se的平均值及其95%置信区间(CI),再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规定的容许误差进行比较。结果WBC、RBC、HGB、MCV和PLT项目的&平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上限均低于SFDA规定的容许误差。结论URIT-3010等效于对照仪器XE-2100和COULTERLH750。  相似文献   

7.
真空采血量对血细胞计数仪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真空采血量与血细胞计数结果的关系。方法 用真空采血器采取不同量的血液 ,在血细胞计数仪中测定血细胞数及相关指标 ,然后进行配对 t检验。结果 真空采血量 1.5ml和 2 .0ml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的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而真空采血量为 0 .5ml中的HCT、MCV、MCHC、PCT、MPV、MON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均 <0 .0 1) ,采血量为 1.0ml中的MCV、MCHC、PCT、MP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真空采血器的采血量对血细胞计数结果有一定的影响 ,应根据每种真空采血器的实际要求采取合适的血量 ,以免影响细胞计数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杨春  沈昊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35(11):1146-1148
目的:观察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全血与末梢血2种进样模式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8项参数结果有无差异。方法:应用XS-1000i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08例患者的全血与末梢血标本的WBC、RBC、Hb、PLT、MCH、HCT、MCV、MCHC 8项参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CT、MCV、MCHC的结果2种模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BC、RBC、Hb、PLT、MC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进样模式测定的WBC、RBC、Hb、PLT、MCH这几个主要参数可信性强,适用于化疗的血液病患者反复采血及新生儿、婴幼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对血常规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60例门诊体检者为检测对象,采用真空采血法采血,每10人一批,静脉血取自肘静脉,末梢血采白左手无名指内侧面,采血完成后及时颠倒混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WBC、RBC、HGB与PLT,对各个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末梢血的WBC、RBC和HGB平均值均高于静脉血平均值,PLT平均值低于静脉血平均值.结论:采用末梢血做血常规难以进行质量控制,所以.采用全自动血常规检测仪做血常规检测时应选用静脉血最佳.  相似文献   

10.
<正> 目前,许多医院存在着门诊患者采手指血,住院患者用真空采血管采静脉血做血常规并行的运行模式。两种采血方法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是否一致,两种结果是否会影响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及预后观察,两种方法是否应有自己的方法参考值。我们设计实验对两种采血方法所得血常规结果的主要指标(RBC,HGB,WBC,LYM#,PLT)进行了比较。1 材料和方法1.1 仪器:CD-1700血细胞分析仪。  相似文献   

11.
探讨血浆脂蛋白含量与AC-920 EO+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测定值的关系。采用定量加入外源性人源血浆脂蛋白.观测其对AC-920 EO+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测定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计数及血红蛋白(HGB)含量测定的影响。血浆脂蛋白含量超过一定浓度(TG>6.45 mmol/L.)则影响WBC、PLT和HGB的测定,但对RBC的测定无影响。AC-920 EO+血细胞分析仪测定高血脂血常规标本时测定值有一定误差,可经稀释校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当归补血汤与四物汤对血虚模型小鼠的补血作用以及两个方剂的差异性。方法 复制失血性血虚小鼠模型,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当归补血汤和四物汤,另设正常组、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连续给药7d,每天观察小鼠的体征特点,测定给药前及造模给药后第1、3、7d血液中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和白细胞(WBC)的值以及第7d的出血凝血时间变化。结果 当归补血汤在给药3d后能使血虚小鼠食欲、行为和毛色等体征特点有所改善直至完全恢复;四物汤对血虚小鼠的体征特点改善不明显。1.0 g/ml当归补血汤在给药3d后能升高血虚模型小鼠RBC、HGB、PLT和WBC的作用;0.5、1.0 g/ml四物汤在给药3d后均能升高血虚模型小鼠RBC、HGB、PLT和WBC的作用。0.5、1.0 g/ml 当归补血汤和0.5、1.0 g/ml 四物汤在给药7d后均能升高血虚小鼠RBC、HGB、HCT、PLT和WBC的作用。结论 当归补血汤和四物汤均有较好的补血作用,但两方对模型小鼠的血虚体征特点影响不同,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比较了两方的不同,从而对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细胞参数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的全血细胞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62例健康检查者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红蛋白含量(HGB)、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总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比积(PCT)参数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急性期的MCV、MCH、PLT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而RBC、HCT、HGB、WBC、PDW、MPV、P-LCR检测值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患者治疗2周后HCT、WBC、PLT、PDW、MPV、P-LCR检测值恢复到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 外周血细胞参数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它们的变化时急性脑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研究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结果所造成的影响以及处理措施。方法:将1例血样标本放置在17℃、25℃以及37℃3种不同的温度中,使用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常规中的WBC、PLT、RBC、HCT与MCV等指标进行检测。结果:WBC在不同温度中为7.23±0.21,7.08±0.21,6.89±0.21,其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HCT的检查数值为0.23±0.02,0.38±0.02与0.37±0.02,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冷凝集中取得较为正确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最佳方案为采血立即检测。血液冷凝集对WBC与PLT指标的检测结果产生较小的影响,但在不同的温度中对于RBC、HCT以及MCV会产生较大的影响,使得RBC与HCT指标计数不断的增加,MCV的计数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5.
机采血小板献血者单采前后血液参数变化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机采血小板前后献血小板者血液参数的变化。方法自愿无偿献血小板者188例,在血小板单采前半小时和单采后半小时分别检测献血小板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定量(Hb)、红细胞压积(HCT)和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结果单采后PLT有所降低(P〈0.001),MPV变化不显著(P〉0.05),WBC、RBC、Hb和HCT均较单采前有升高,(P〈0.001),MCV在单采前后无变化(P〉0.05);各变化的参数仍然保持在正常值范围。结论机采血小板对于献血小板者外周血液参数的影响是安全和可以接受的。  相似文献   

16.
苏卉 《基层医学论坛》2014,(17):2247-2248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在血细胞分析中的结果有无差异。方法随机选取100例住院患者同时采集末梢血和静脉血进行血细胞分析,对其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压积(PCT)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进行血细胞分析检验时,应尽量采集静脉血,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分析重庆主城区健康体检成人静脉血血细胞计数结果,为掌握重庆主城区成年人血细胞计数各参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XE-21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健康成人静脉血进行全血细胞计数,统计求出主要参数的均值(x),标准差(s),95%人群所在范围以(P2.5,P97.5)表示。结果:各主要参数除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数值偏低外,其它参数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基本一致。与重庆市大坪医院的实验数据相比较,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计数、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PLT的95%人群所在范围较文献报道存在较小差异外,其余数值基本一致。与北京地区相比,本组数据W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ell hemoglobin concerntration,MCHC)略低,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血小板比例(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略高,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上限略高。与广东地区相比,本组数据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ular volume,MCV)、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ean cell hemoglobin,MCH)、MPV、PDW、P-LCR、MCHC均有差异。结论:血细胞计数参数在不同地区存在一定差异,应定期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8.
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Beckman Coulter STKS测定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标本保存时间和温度对Beckman Coulter STK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抽取10名健康自愿者血液经抗凝后分成三组,每组10管,置于4、22、37℃三个温度下,在0、5、8、12、24h五个时间用Beckman Coulter STK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全血分析。结果:标本置于4℃时,WBC、HGB、MGV值在24h内均保持稳定(P>0.05),差异不显著,而RBC和PLT在8h时(P<0.05),差异显著;标本置于22℃时,WBC、RBC、HGB值在12h内均保持稳定(P>0.05),差异不显著,PLT在12h、MCV在5h时差异显著(P<0.05);37℃时,只有HGB在24h,WBC、RBC在12h时差异不显著(P<0.05),PLT和MCV在5h差异显著(P<0.05)。三个温度所测得三组WBC分布点图提示,在24h时白细胞分布点图异常。结论:标本保存的最佳温度为4℃;常温下标本测定的最佳时间为5h以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静脉血与末梢血两组不同采血方式对血细胞计数检测的影响,为临床血细胞计数检测标准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选120例肿瘤患者,同时采集静脉血与末梢血,进行血细胞计数检测,对比两种血液的测定结果,并反复抽血检测数次。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血细胞计数结果显示,静脉血和末梢血在RBC、WBC、PLT、HGB、MCV上均有明显差异,静脉血除WBC均值外,其他均值都略高于末梢血;反复抽血检测数次,静脉血检测结果较为稳定,而末梢血细胞计数各次检测的结果浮动较大,重复性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血稳定性没有静脉血强,因此,临床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血细胞分析,尽量以抽查检测静脉血为主。  相似文献   

20.
常青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3,(22):2933-2935
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化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3月我院128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真空采血法采血,静脉血取自肘静脉,末梢血取自左手环指内侧面。采血后0.5 h内及4 h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结果 0.5 h内测试WBC、RBC、Hb与4 h测试无显著性差异(P>0.05),4 h测试PLT低于0.5 h,差异有显著性(P<0.01);末梢血检测中WBC、RBC、Hb均高于静脉血检测,但PLT低于静脉血检测,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不同时间、采血部位血常规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做血液检测时应选用静脉血,短时间内处理样本,以尽量减少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