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神农本草经》的经文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尚志钧(中医文献研究室)明清以来国内外各家所辑的《神农本草经》文,皆出于《证类本草》白字,该白字来源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朱字,此等朱字即是陶弘景将当时流行多种《本草经》文字糅合而成。何以见得《证类...  相似文献   

2.
讨论陶弘景撰《本草经集注》是用“苞综诸经”的办法,以诸经中最早的本子《神农本草经》药365为主,以吴普、李当之等名医在诸经中增录的药物“名医副品”亦365种,编为七卷本《本草经集注》。由于历代本草序,把“名医副品”一词多加改动,从而产生一些误解:一是认为“名医副品”365种药来自一本现成《名医别录》书,二是认为《证类本草》“梁陶隐居序”为《名医别录》序。  相似文献   

3.
《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陶弘景在《本草经》基础上注的。陶氏所据的《本草经》是一种《本草经》,还是多种《本草经》。从陶氏《集注》序录看,陶作《集注》是据多种同名异书《本草经》注释的。并将多种同名异书中文字糅合为一体,收入《集注》中,用朱字书写,定为“本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体例、文字综合考究的角度,将朱墨分书的《本草经集注》和《新修本草》残卷与有关传本作了比较研究,指出朱墨分书的残卷对甄别《本草经》佚文、确定《本草经集注》的编写凡例、研究《本草经集注》与《新修本草》及《证类本草》的异同均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从而为准确地辑复,进而研究和利用宋以前诸家重要本草开辟了新视野。  相似文献   

5.
《新修本草》由唐·苏敬等在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药 730种的基础上 ,增加 114种编纂而成 ,其总数应为 84 4种。但《医心方》收载《新修本草》药物目录记其总数为 85 0种 ,比 84 4种多出6种。所多的原因 ,即由于《新修本草》对 84 4种药物中进行合并和分条所致。将具体合并、分条的资料一一予以查出 ,并加以说明 ,可以证实《新修本章》药物总数 ,并非用《本草经集注》730种 ,和《新修本草》新增 114种相加而成。  相似文献   

6.
《本草经集注》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本草著作,今人对其研究较多,关于此书的原名,卷数,尚有不少问题值得研究。笔者通过对《本草经集注》作悉心研究,另据《隋书》、《华阳谱》等资料以及《道藏》中新发现的资料考证出此书原名为《本草》、,卷数是三,其中,下二卷分为七卷,原名很可能是《本草经注》  相似文献   

7.
《本草经集注》(以下简称《集注》)是梁代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草经》)为基础,加上魏晋名医记录,进行注释的资料。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人,生于刘宋元嘉29年(公元452年),卒于梁大同2年(536年)。陶氏生平著述极多,大部份属于道家的。医学著作亦有若干种,如《补阙肘后百一方》3卷,《效验方》5卷,《太清草木集要》2卷,《陶隐居本草》10卷,《本草经集注》7卷等。  相似文献   

8.
乌梅作为中药应用已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临床应用。乌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名曰:“梅实,味酸平,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肢体痛。偏枯仁死肌,去青黑痣,恶肉。”它主要记述了乌梅的临床功用。而在梁代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唐代《新修本草》中不仅记载了乌梅的功...  相似文献   

9.
白蔹与附片、川乌、草乌配伍后部分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蔹反乌头,也是“中药十八反”的内容之一。如《本草经集注》,《唐·新修本草》及《本草纲目》等书中均记载有白蔹“反乌头”。1977年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也载有白蔹“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川乌、草乌“不宜与……白蔹同  相似文献   

10.
升麻为我国传统中药,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heracleifoliaKom.、兴安升麻C.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foetidaL.的干燥根茎[1]。升麻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释其名曰“其叶如麻,其性上升,故名”。梁代《本草经集注》描述为“旧出宁州者第一,形细而黑,极坚实,顷无复有”。北宋苏颂描述“今蜀汉、陕西、淮南州郡皆有之,以蜀川者为胜。春生苗,高三尺以来,叶似麻叶,并青色。四、五月着花,似粟穗,白色。六月以后结实,黑色。根紫如蒿根,多须”。明朝《本草品汇精要》载:“正品升麻原植物的叶似麻,四五月着生白…  相似文献   

11.
北齐徐之才撰有《雷公药对》,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引有《药对》。但徐之才死于武平三年(572),而陶氏在500年已完成《集注》。据考证,《纲目》所引“之才曰”资料,是徐之才《雷公药对》中古老的内容,并非徐氏修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考历代综合本草,不难发现一个很明显的规律,即:我国古代本草学基本上采取累积方式,形同滚雪球一样不断向前发展的。新的本草著作往往保存了旧本草的内容,並比原有的更加丰富完善,从而取代旧的本草。比如《本草经集注》出现后,《神农本草经》就失传了,《新修本草》出现后,《本草经集注》也就失传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出现后,宋以前的本草,甚至宋初期的《开宝本草》、《嘉祐本草》也都失传了。然而不同的是,《证类  相似文献   

13.
今日所见的《神农本草经》资料,其来源一是各种本草所录的《神农本草经》资料,二是各种类书及其他诸书所引《本草经》资料。 现今各种本草所录的《本草经》资料,其来源皆出于宋代唐慎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以下简称《证类本草》)黑底白字的文字。 《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的来源,向上追溯,是由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中的朱字通过唐代苏敬《新修本草》、宋代马志等《开宝本草》、宋代掌禹锡《嘉佑本草》而被保存在《证类本草》中的。  相似文献   

14.
中药鸡内金又名鸡肫皮、鸡黄皮、鸡肫、鸡胗,是指家鸡的消化研磨食物的砂囊内壁,味甘性平,无毒,能健脾开胃。该药在《日华子诸家本草》、《本草纲目》、《本草经疏》等中医典籍都有记载,《医学衷中参西录》说鸡内金,鸡之脾胃也,中有瓷石、铜、铁皆能消化,其善化瘀积可知。为了解中药鸡内  相似文献   

15.
漫谈当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1.1来源 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e sinensis Diels)的干燥根,自古以秦陇为道地,特称为黑水当归和马尾当归(《本草经集注》、《店本草》),《本草纲目》始有秦归(现时别称岷当归或西归)之名,谓其“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者名马尾归,最胜他处”,又名干归、秦归、西归、云归等,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其产品形状以根为主,  相似文献   

16.
黄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后历代本草书籍均有记载。由于历史的种种原因,存在严重的同名异物、名实混淆现象。为了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笔者对其原植物进行了本草考证。1《吴普本草》[2]、《名医别录》[3]、《本草经集注》[4]中的黄环《吴普本草》曰:...  相似文献   

17.
中药“十八反”歌诀是专门描述配伍禁忌的一类本草药性歌赋.通过梳理不同历史时期医籍对“十八反”歌诀的记载,发现“十八反”歌诀所涉药物主要来源于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而歌诀体裁的表述形式则出现在宋金元时期,《儒门事亲》与其他医籍中记载的歌诀并非同源.明代在宋金元时期形成的“十八反”歌诀基础上,又对歌诀所涉药物进行了阐释和补充,相反药物增多,歌诀篇幅加长.《儒门事亲》中的“十八反”歌诀在清代之后传播最广,以致成为迄今最为人熟知的中药禁忌歌诀.  相似文献   

18.
梁陶隐居序云:“汉献(公元190~220年)迁徙,晋怀(公元307~312年)奔迸,文籍。焚糜,千不遗一,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由此可知陶弘景所作《本草经集注》依据的是经过战乱后幸存的四卷本《本草经》。从陶本中还可看出,在汉献迁徙之前,和四卷本《本草经》相类似的《本草经》可能还有,只因战乱而遭损失。这些损失的《本草经》,多数是托名之作。所托的名字,都是先秦人物,如神农、黄帝、歧伯、雷公、扁鹊、子仪等。这可从《吴普本草》及汉代郑康成注《周礼》证实之。孙星衍辑《神农本草经》序云:“自梁以前,神农、黄帝…  相似文献   

19.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医学养生思想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弘景 (公元 45 6~ 5 3 6年 )为南朝齐梁时著名道士、医药学家 ,字通明 ,自号华阳居隐 ,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 )人。陶弘景于永明 (公元 483~ 493年 )初 ,曾师事孙游岳 ,受上清经法、符图 ;后又广搜道经 ,遂为上清经之重要传人。永明十年 (公元 492年 )归隐茅山四十余年 ,开创了对后世道教发展有深远影响的茅山宗。陶弘景隐居茅山期间撰写了大量道经 ,弘扬了上清经法 ,并在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多领域也都有著述 ,惜多散失。留传下来的有《真诰》、《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  相似文献   

20.
张志聪医学全书版本源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黄帝内经素问集注》版本1.1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故宫博物院图书馆藏。封内首页写“钱唐张隐庵先生集注黄帝经世素问合编聚锦堂梓行”,有黄帝内经序、宋序,目录(无篇章排号),半页9行,每行20字,左右双边,上下黑线,版心有《素问》、卷次、页码;版框高19.3cm,宽12.8cm,共9卷2函10册。1.2清康熙十一年壬子(1672)刻本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据《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所载《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中科院本与故宫本为同一年代的刻本,其版框相同,但内容有不同处,尤以“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明显。经与《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其他版本比较“四气调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