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探究冷链管理与预防接种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的冷链自动监测系统使用前后6个月的情况做数据信息统计,其中,手工监测的时间为2018年7月1日~2018年12月31日。自动监测的时间为2019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共选取本院的13台疫苗储存冰箱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监测对象,对自动监测及手工监测所出现的机械故障及自动监测预警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自动监测组储苗冰箱机械故障发生率低于手工监测组,差异明显(P<0.05)。通过对自动监测预警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可知,包括提前预警、冰箱门关闭不严、冰箱断电、冰箱出现故障、冰箱门开启时间过长。结论:在预防接种中应用冷链管理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接种效果,为疫苗质量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 了解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冷链事故发生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收集整理2014年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设备档案资料以及冷链事故发生情况,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冷链冰箱使用年限在6~10年的占31.80%,≥11年的占12.55%。全年共发生疫苗冷链事故15次,涉及冰箱22台,造成疫苗损失8166支(粒),其中第一类疫苗7295支(粒),占89.33%;第二类自费疫苗871支,占10.67%。事故发生时间主要在5-10月份,占86.67%。事故原因中冰箱机械故障、电源断电、温度超标、雷击发生率分别为2.13%、1.77%、1.06%、0.12%。结论 我市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运转情况整体良好,但仍存在部分设备老旧、运行稳定性不足、缺失有效管理措施等问题,未来应重视冷链设备的更新维护以及配套管理机制的制定与落实,并可逐步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提升冷链监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运转情况,评价疫苗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使用效果。比较疫苗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与人工监测效能,为进一步推广和优化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全市随机选取8个预防接种门诊,对所选取门诊的所有常温冰箱和低温冰箱进行自动监测和人工监测温度及异常事件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疫苗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冷藏温度高于人工监测,配对t检验显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疫苗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冷冻温度与人工监测冷冻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超温率为0.256 8%,高于人工监测超温率为0.006 8%(P0.01)。研究期间疫苗冷链自动监测系统统计电源断电共为186次,人工监测记录为118次,人工监测数据低于疫苗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疫苗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监测设备故障数量为6次,人工监测数量为17次,人工监测数据高于疫苗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结论疫苗冷链温度自动监测系统可以对整个冷链全程、持续、高效监测,温度监测灵敏度高,但在设备故障监测报警、温度校准、智能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疫苗冷链温度监控系统的作用,比较医用及家用冰箱作用的差异性。方法通过冷链温度实时监控系统,使用Web采集2016年每月15日12:00及24:00冷链监控医用和家用冰箱温度,比较其温度波动情况。结果采集冷链设备数据54台,医用冰箱22台,家用冰箱32台。日温度最大波动6.7℃,最小为0;医用冰箱温度波动明显较家用冰箱小(P0.05);12月温度连续监测最大波动10.1℃,最小为0.5℃;医用冰箱温度波动明显较家用冰箱小(P0.01)。监测发现有3家预防接种门诊的3台冰箱温度出现8次不符合规范情况,占0.62%,医用、家用冰箱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疫苗冷链温度监控系统对提升冷链管理水平有较大作用,医用冰箱较家用冰箱温度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疫苗冷链监测系统,分析评价系统运转质量,为进一步完善疫苗冷链监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7月—2014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冷链监管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⑴2012年7月—2014年12月上海市闵行区冷链监测系统共监测到4 551次报警,其中高温报警2 038次,低温报警1 614次,断电报警899次。报警原因分析显示:冷链设备故障、供电故障及监测设备故障分别占77.74%、19.75%及2.50%。报警规范处置率为99.82%(4 543次)。⑵非医用冰箱冷链评估值的M、Q1、Q3均相对较高,四分位数间距(Q3-Q1)较大,温度稳定性较差;医用冰箱、冷库的冷链评估值的M、Q1和Q3相对较低,温度稳定性较好。⑶社区预防接种门诊冷链管理质量高于产院及其他接种门诊(大中专院校、犬伤门诊和特需门诊)。结论上海市闵行区基于物联网云平台的疫苗冷链监测系统技术可靠,各级冷链管理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掌握疫苗储存设备温度运转情况、报警接收和处置情况,系统能够智能地评估各接种单位的冷链设备现况及冷链管理质量,冷链监管工作的效率和层次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设计一种适合基层预防接种门诊使用的冷链设备监测系统。方法:通过部署于各预防接种门诊的监测终端.利用GPRS移动网络将监测数据提交到市冷链设备监测管理平台,各级主管部门和预防接种门诊通过互联网访问该平台进行日常查询与管理。结果:通过监测终端结合管理平台的方式对冷链设备的温度、电源以及终端自身状态进行监测.对异常情况进行现场、短信、色标、邮件等多重报警,为预防接种门诊的冷链设备建立了一个多层级监测保障体系。结论:本系统性能稳定、监测全面,实现了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设备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且系统具有投入小、安装便捷、不受空间距离限制、维护简单等特点,十分适合类似预防接种门诊的基层医疗机构。  相似文献   

7.
徐汉顺  邓竹青  刘俊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4,(14):2569-2571,2587
目的建立覆盖全区预防接种单位的冷链温度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实现疫苗冷链温度全程实时监控、预警处理,消除预防接种安全隐患。方法各接种单位统一配置医用冷藏冰箱,安装GPRS无线温度监测仪,自动记录和实时监测冷链温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3种预警模型并即时自动启动,系统能够通过短信预警平台向预设管理人员发送报警短信,实现无人值守。结果冷链温度远程实时监控系统能够完成冰箱内温度实时采集、数据上传及报警等功能,使用医用冷藏冰箱贮存疫苗,系统运行更稳定,温度数据准确可靠。结论采用物联网技术对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实施疫苗冷链温度全程监控技术可靠,监管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合肥市级、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和预防接种门诊点的冷链配置及使用、疫苗管理情况,为规范全市冷链建设和疫苗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通过现场访谈和实地实物查看,了解全市各级CDC和预防接种门诊冷链和疫苗管理现状。结果共调查216家单位,冷链储存容积较为紧张,基层仍然需要更新和优化冷链设备。其中5个县区CDC需要冷藏车,26个预防接种门诊点需要立式冷藏柜。有30.20%~32.70%的单位没有冷链管理制度和疫苗管理制度;有39.70%的单位建立了冷链和疫苗管理的应急预案;有33.80%的单位药房的疫苗储存温度记录不健全;26.10%的单位周末或假日不记录冰箱温度;大部分县区CDC和预防接种门诊点未实施冷库和冰箱温度短信报警工作。46.80%的单位对于过期或者破损疫苗履行报废手续,并送至定点单位进行报废处理。结论合肥市目前冷链配备尚不能完全满足工作需求,冷链和疫苗信息化管理程度不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评价武汉市洪山区疫苗冷链温控系统运行状况,为进一步提高疫苗冷链监管水平奠定基础。方法 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集洪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30家预防接种单位的温湿度监控系统数据,采用Excel、 SPSS等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区共设置冷链设备监测点115个,一年来监测温度数据7 495 849条,其中发出异常预警信息8 171条,预警发生率为1.09‰。预警发生原因中,断电、温度超标预警信息分别占13.00%和87.00%。预警信息处理率为94.90%, 30家接种单位预警信息平均及时处理率为58.97%(38.26%~80.00%)。冷藏、冷冻冰箱预警发生率分别为1.26‰和0.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4.14、 P0.05)。预防接种门诊、产科接种单位预警发生率分别为1.28‰和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9, P0.05)。结论该温湿度监控系统可有效监控全区冷链设备运行状况并及时发送预警信息,保障了疫苗冷链的安全有效。但监测力度及处理速度仍存在改善空间,进一步提升疫苗冷链监管水平是今后工作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南通市两类预防接种门诊的冷链设备配置现状,探讨冷链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冷链设备的合理配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表,收集两类预防接种门诊冷链设备类型、容积、使用年限、疫苗接种剂次以及各种疫苗体积等信息,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现有冷链设备以家用冰箱为主,使用年限≥10年的冷链设备占18.9%,数字化接种门诊的冷链设备配备要高于规范化门诊,有8.2%的冷链设备未安装自动温度监测仪。冷藏容积总体充足,部分接种单位存在不足,冷冻容积均有富余。结论部分老化设备需要更新,两类预防接种门诊冷链建设需同等对待。需建立切实可行的冷链容积评估方法,来配置冷链设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评价宁波市鄞州区接种门诊运行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4年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区域疫苗监控B/S平台追溯疫苗冷链日最高温度、日最低温度及预警短信,评价和分析冰箱温度稳定性和冷链异常原因,并对所有冷链监管人员就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运行效果方面问题进行个人访谈。结果医用常温冰箱温度稳定性优于家用常温冰箱,医用低温冰箱温度稳定性优于家用低温冰箱,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工作时间冰箱温度异常预警占92.17%,预警有效率为10.85%,非工作时间占7.83%,预警有效率为16.67%,冰箱开启时间过长为温度超标的主要原因,占有效预警的50.00%;24位冷链监管人员均认为系统应用效果良好且冷链监管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普遍认为冷链监管便捷性有所提高。结论接种门诊疫苗冷链温度实时监管系统应用效果良好,值得在疫苗监管领域推广。建议接种门诊加强疫苗冷链温度稳定性评价与冰箱日常使用和维护管理,并以医用冰箱作为疫苗储存首选设备;建立疫苗冷链应急管理机制,核查预警信息,避免疫苗冷链运转异常而导致疫苗报废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互联网建立一套科学的疫苗温度监控管理系统。方法在海珠区预防接种门诊的疫苗存储冰箱,安装高精度数字温度传感器(探头),定时探测冰箱实时温度数据,传感器连接区域主机进行统一收集,通过互联网发送到区疾控中心服务平台进行存储和分析。结果疫苗温度监控系统覆盖全区35家预防接种门诊,可24h监控疫苗存放冷链设备的温度动态,低温冰箱温度-18℃、常温冰箱温度2℃或8℃会声光预警并记录预警信息,监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优于传统方式。系统的可用性达99.9%,每年数据总量达千万条级别,有实时数据、历史数据、报警数据查询、数据报表等功能,可切实保障疫苗的安全存放、发放和接种。结论疫苗温度监控管理系统对实时存放和监控温度数据预警,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江苏省预防接种门诊服务能力现况,为提高预防接种工作水平与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分析江苏省不同地区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基本设置、工作人员配置、信息化建设与冷链装备情况。结果 江苏省所有儿童预防接种门诊均实现以周门诊(40.1%)或以日门诊(59.9%)为周期开展疫苗接种服务,大多数门诊接种人员门诊日人均接种量在80剂次以下。79.4% 的预防接种门诊只有1~2名专职工作人员。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覆盖率达到82.4%,2岁以下儿童预防接种APP/微信绑定率达到70.0%。25.4%的预防接种门诊配备了医用冰箱。结论 江苏省儿童预防接种门诊目前能够满足辖区适龄儿童疫苗接种服务,信息化程度较高。但应加强免疫规划专职工作人员配置,同时加快医用冰箱与电子温度监控系统薄弱地区的冷链装备更新换代。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河南省10个省直管县(市)(以下简称直管县)预防接种门诊工作的现状,为提高直管县免疫规划工作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问卷对直管县和对照县预防接种门诊人员配比、冷链设备、服务周期和门诊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直管县平均每个乡镇(以下简称乡)预防接种门诊的数量为1.07个,平均每个门诊有免疫规划工作人员4.99名,有冰箱、冰柜和冷藏包等冷链设备24.10个,免疫规划工作人员配比为1.01名/万人,预防接种门诊中示范化门诊的比例为24.90%。直管县日接种门诊的数量和比例高于对照县,每个门诊每个接种日接种剂次数少于对照县。结论直管县预防接种门诊的数量、人员和冷链设备等低于对照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江西省冷链温度自动监控系统建立后的运行状况,确保疫苗质量。方法在冷链设备中安装温度自动监控设备,实现冷链设备温度的自动采集和报警。建立B/S终端管理平台,实现对冷链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及其温度的自动监控。通过系统统计功能了解各单位各种冷链设备的运转、温度及报警情况。通过访谈了解用户体验。结果全省共10 491台冷链设备(其中普通冰箱6 496台,占65.2%)98.8%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从系统启用后的5个月内,共监测到所有设备报警18 006次,占温度采集次数的0.06%;涉及报警的单位87个,占所有单位总数的74.6%;涉及报警的冷链设备92台,占所有自动温控设备的16.8%。通过访谈发现系统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结论江西省冷链温度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稳定,提高了冷链设备管理的效率。应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与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进行对接,实现数据共享。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全自动温控系统在基层预防接种单位疫苗冷链中的开发与应用现状,为进一步推广自动化温控系统在全区的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9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安装全自动化温控系统,实行24 h实时自动记录温度,对3个试点单位温控系统测温准确性、预警原因及效益进行分析。结果全自动温控系统温度的真实性、精确性优于人工监测温度(P0.05)。系统运行期间,收到2 500条超温报警信息,其中频频开启冰箱和除霜是报警主要的原因。结论全自动温控系统优于温度计监测冷链温度,自动化温控系统值得推广。海珠区在基层预防接种单位建立一个自动化冷链温度实时监测、记录、预警系统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天津市预防接种门诊预防接种智能冰箱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2022年天津市使用预防接种智能冰箱的预防接种门诊开展问卷调查,分析智能冰箱的工作效率、门诊对智能冰箱功能设计的必要性评价、满意度和应用效果评价,监测储存温度的稳定性。结果 在调查的50家预防接种门诊中,使用智能冰箱前、后平均每工作台每小时的疫苗接种量分别为22.93剂次、24.70剂次(t=0.68,P=0.499),接种日疫苗库存盘点时间<30 min的门诊比例分别为46.0%、72.0%(χ2=9.71,P=0.008)。门诊对智能冰箱9项功能的必要性平均评分在2.72-7.08分之间,满意度平均评分在4.44-4.90分之间。6台智能冰箱的储存温度记录在3.0-4.9℃之间。结论 预防接种智能冰箱的现有功能基本满足预防接种门诊日常服务,一定程度提升了预防接种效率和质量;需进一步完善其工作流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佳木斯市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情况,为规范相关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统一的调查问卷对佳木斯市实施信息化管理的预防接种门诊进行现况调查,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佳木斯市共有乡级以上预防接种单位140家,其中门诊服务半径≥5 km的单位106家,占75.71%;手工签署情知同意书的单位137家,占97.86%;不能打印接种证的单位90家,占64.29%;冷链设备温度监测手工记录的单位128家,占91.43%;有自动监测信息系统的单位86家,占61.42%。佳木斯市共有预防接种相关人员314人,其中专职报告人员41人,占13.06%。结论:佳木斯市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储存、运输记录多为手工记录,基层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需进一步完善,同时需加强免疫规划人员队伍建设;政府应采取相关措施大力推进基层免疫规划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硬件设备,同时合理规划预防接种单位的地理位置,缩小服务半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成都市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储存冷链设备容积。方法对成都市2018年所有预防接种门诊的疫苗冷链设备开展调查,计算门诊疫苗储存的冷链容积需要量(VCN)和2个月疫苗储存量的冷链容积匹配度(MVC)。结果成都市2018年436家预防接种门诊的总VCN为3434.22m^3,平均VCN为7.88m^3/门诊/年。疫苗储存冷藏容积共990443L,平均2272L/门诊。全市预防接种门诊平均MVC(2个月)为2.02,其中MVC>1.20、1.01-1.20、≤1.00的门诊分别占55.74%、8.03%、36.23%;门诊平均疫苗可储备天数为87d,其中≤30d、31-60d、>120d的门诊分别占16.28%、27.98%、23.39%。结论成都市2018年预防接种门诊疫苗储存冷链设备容积分布不均衡,容积不足和过剩的门诊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2003-2012年东莞市免疫规划冷链装备情况,为合理配置基层免疫设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别收集全市年总人口、月疫苗接种、各种疫苗体积、冷链设备容积、冷链需要量等信息,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各镇(街)冷藏容积总量在全市总人口数、儿童预防接种建证数、一类疫苗接种总剂次数逐年增长的同时,以年均37.13%的速度增长,2012年大岭山、黄江、桥头等8个镇(街)月均冷链冷藏部分占实际冷藏容积比大于70.0%,现有冷链设备以家用冰箱为主,≥9年冰箱占16.58%,仅个别镇(街)大型冷库配备了温控系统.结论 预防接种冷链系统容量总体宽松、部分区域老化设备需要更新;自筹运营的人工静态孤岛式温度监测管理存在冷链事故风险,必须开展科学的规划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