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部大咯血的介入治疗及护理.方法 以23例急性大咯血病人为例,通过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用PVA栓塞颗粒、明胶海绵颗粒或弹簧栓将出血异常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 1例三天后咯血复发,再次栓塞止血,其余各例一次性栓塞成功,随访半年未见复发.23例都用P V A栓塞颗粒或明胶海绵栓塞,2例又用弹簧栓栓塞支气管动脉主干.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是可靠、有效的急症止血方法.有效的介入护理对手术成功及患者病情恢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长期反复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 2 8例长期反复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 ,随访 3~ 6 7个月 ,对复发大咯血患者再次介入治疗。结果 :16例活动性咯血患者 12例 (75 % )栓塞后即刻止血 ,一次性栓塞治愈 19例 (6 7. 9% ) ,复发 9例 (32. 1% ) ,日咯血量5 0 0ml以上患者复发率高于日咯血量 5 0 0ml以下者 (P <0 . 0 1)。结论 :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急性和反复咯血患者的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尤其是当患者缺乏手术指征而药物治疗无效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0号手术线段栓塞支气管动脉的效果及并发症,探讨0号手术线段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35例大咯血,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0号手术线段栓塞治疗,随访1~18个月,再次栓塞为复发病例.结果:即刻止血34例(97.1%),1年内复发4例(n,4%).无1例脊髓损伤.结论:0号手术线段作为栓塞物可明显降低咯血患者的复发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19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或/和肋间动脉造影,确认病变血管后进行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和PVA.单侧支气管动脉栓塞13例,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4例,支气管动脉与肋间动脉-同栓塞2例.其中5例使用SP微导管进行超选择性栓塞.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8个月.结果19例患者中治愈15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1例,治愈率79%,有效率95%.1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5%.全部病例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创伤小,见效快,并发症少,适用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及无外科手术指征的大咯血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在治疗和护理大咯血中的效果.方法 2006年3月~2009年12月,对22例大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采用5 F导管寻找到病变侧支气管动脉开口,再以3 F微导管同轴经5 F导管选择性插入支气管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用海藻酸钠微球、明胶海绵、微弹簧圈.结果 22例患者共行25次支气管动脉栓塞,3例栓塞后咯血复发行二次栓塞.22例患者初次治疗后,治愈16例,显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4%,治愈率为72.7%.22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较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大咯血的方法 .术前心理护理和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重要,术后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防止复发和预防并发症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3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利娟  王海亭  杨秀枝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193-193,195
目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疗效分析。方法我院2000年2月-2010年4月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共治疗3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其中20例右支气管动脉出血,14例左支气管动脉出血,4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均有出血;原发疾病为支气管扩张症22例,肺结核及肺结核空洞形成8例,支气管肺癌5例,肺脓肿3例。结果34例术后咯血完全停止;2例咯血明显减少,经内科保守治疗咯血停止;1例患者咯血复发,再次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另1例患者咯血复发,后行外科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97.4%。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疗效迅速、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大咯血患者180例,对其进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后采用明胶海绵联合聚乙烯醇进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6年。结果 180例患者术后均立即止血,术后3 d内再咯血26例。术后随访6个月~6年,复发21例,其中6例为肺癌,经保守治疗后,咯血量减少;15例为支气管扩张,经二次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未再咯血。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各种肺部疾病引起的大咯血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抢救大咯血患者生命的有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谢海  王宝渔  张国靖 《吉林医学》2013,34(14):2720-2721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大咯血患者采用同轴微导管技术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SSBAE)治疗,进行疗效分析,并观察大咯血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17例造影阳性者,成功进行了栓塞,15例即刻止血,2例首次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10 d后复发出血,行超选择栓塞后未再次出血,经0.5~4年的随访,再无复发。8例出现胸痛、低热反应,经对症治疗,反应逐渐减轻至恢复,本组无脊髓、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止血迅速、效果确切、并发症少;熟悉疾病的可能供血来源和利用同轴微导管技术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急性大咯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8例急性大咯血患者,经内科非手术治疗无效,采用介入栓塞术,行患侧支气管动脉、内乳动脉、肋间动脉、膈下动脉及对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动脉后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 28例患者中,22例 1次栓塞成功,即刻止血;咯血明显减少 5 例,1 例再次介入栓塞治疗后止血,有效率 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清晰的显示供血动脉、规范的导管操作、合理的栓塞剂选择是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肺原发疾病的进展、侧枝血管的建立、开放是栓塞后复发出血的主要因素;熟悉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及侧支是介入治疗肺咯血安全、有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内科治疗无效或内科治疗后急性复发的6例急性大咯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资料.本组采用Seldinger技术,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以明胶海绵颗粒或聚乙烯颗粒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6例患者术后疗效评价,5例显效,1例有效,1例复发,未出现由栓塞引起的严重并发症.支气管动脉栓塞是临床上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大咯血患者应首先考虑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明胶海绵胶浆及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方法:对19例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患者进行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采用明胶海绵胶浆及颗粒进行出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左支气管动脉栓塞4例,右支气管动脉栓塞10例,双侧支气管动脉栓塞5例。栓塞后18例咯血即刻停止,1例术后仍有少量咯血,再次急诊进行栓塞;3 d后19例咯血均停止;随访3~26个月,1例术后3个月复发,再次行栓塞治疗。结论:明胶海绵胶浆及颗粒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疗效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中的效果和价值,对影响支气管动脉栓塞临床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肺结核大咯血治疗的74例患者中的6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治疗之前,对68例患者进行支气管动脉进行cT血管成像,确定出血的部位,之后采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方法对这68例大咯血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患者进行为期0-2年的随机回访,对于治疗效果不明显,出现复发的患者免费给予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结果68例患者接受治疗后,能够立即止血的63例,占到总数的92.64%;经过以此治愈达到康复的患者58例,治愈率为85.29%,复发出血10例,复发率为14.71%,总治疗率为100.00%,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在大咯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4例咯血患者使用微导管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确认病变血供后,使用明胶海绵等栓塞剂对病变血管进行栓塞。结果:患者基础病变:支气管扩张13例、肺癌7例、结核1例、血管瘤1例、原因不明咯血2例。栓塞部位:支气管动脉栓塞8例,支气管动脉与胸廓内动脉一同栓塞11例。疗效:即刻止血15例(62.5%),咯血明显减少5例(20.8%),4例(16.7%)再次咯血。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有效率为83.3%(20/24),复发率16.7%(4/24)。全部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疗效明显,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和无外科手术适应证的大咯血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支气管栓塞术在治疗大咯血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析海军安庆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经内科治疗无效的咯血患者29例,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下,以聚乙烯醇颗粒或明胶海绵行栓塞治疗,并对术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术后治疗总有效率达96.6%,治愈率为79.3%,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术后平均随访5.6个月(3~12个月),未见复发病例.结论支气管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可靠、起效快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方晓云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21):984-985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应用Seldinger技术对5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后随访6个月~24个月,以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栓塞后4例即时止血,1例6h后大咯血缓解转为间或有血痰表现,总有效率100%。1例近期复发,再次行支气管动脉栓塞,远期复发率为0,并发症少而轻。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安全、可靠、成功率高、适应证广,是一种治疗大咯血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意义.方法 100例大咯血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2例: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注入0.9%氯化钠溶液10ml 立止血2ku(克氏单位)加明胶海绵颗粒栓塞;B组48例,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单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结果 A组治愈率、总有效率高于B组(P1<0.05、P2<0.01).结论 采用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注入立止血加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行之有效的方法,且能提高或巩固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7.
江水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6):1076-1077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在治疗和护理大咯血中的效果。方法2003年1月-2008年3月,对22例大咯血患者行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采用5F导管寻找到病变侧支气管动脉开口,再以3F微导管同轴经5F导管选择性插入支气管动脉内进行栓塞治疗,栓塞材料用海藻酸钠微球、明胶海绵、微弹簧圈。结果22例患者共行25次支气管动脉栓塞,3例栓塞后咯血复发行二次栓塞。22例患者初次治疗后,治愈16例,显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6.4%,治愈率为72.7%。22例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较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采用微导管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是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大咯血的方法。术前心理护理和术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尤其重要。术后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防止复发和预防并发症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濮阳市油田总医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扩张导致大咯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保守治疗,同时给予治疗组患者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P<0.05)。结论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提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进行深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价值及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32例急性大咯血患者,先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再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注入不同的栓塞剂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结果:栓塞后24小时内咯血完全停止19例(59.3%),1~3d内咯血完全停止6例(18.8%),6日内咯血完全停止4例(12.5%),无效3例(9.4%),复发3例,栓塞止血有效率为90.6%。结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5例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结果75例患者第1次介入治疗均取得成功,经过3~10d的观察,有70例患者止血成功,5例患者止血效果欠佳,对5例止血效果欠佳的患者再次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有4例患者止血成功,另1例患者继续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止血成功。治疗有效率达到100.00%。结论在大咯血治疗中采用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止血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其治疗效果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认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