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发生心理障碍的情况和原因,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及自行设计问卷对115例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51.3%老年脑梗死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且抑郁的主要原因与年龄高、病程长、躯体疾病的痛苦、治疗效果、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有关。结论:根据抑郁的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健康指导和护理对患者康复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理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心身疾病 ,心理因素可以诱发或加剧哮喘 ,同时哮喘患者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也较高 ,其中以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表现尤为多见[1] 。为此作者对在我院疗养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了心理状况调查及分析 ,并实施了心理干预。资料与方法一、调查对象选择1.哮喘组 :住院疗养的老年哮喘患者 5 2例 ,其中男 32例 ,女 2 0例 ,平均年龄 (6 7.5± 7.5 )岁 ;学历 :小学 8例 ,初中16例 ,高中 16例 ,大学 12例 ;病程 :<5年 12例 ,5~ 10年2 1例 ,>5年 19例。且符合以下条件 :(1)无智力障碍 ;(2 )无认知损害 ;(3)不合并甲状腺及其他内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糖尿病伴抑郁情绪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方式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将有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测定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住院30天后再次评定。结果:观察组血糖明显趋于正常(P<0.01),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有抑郁情绪的糖尿病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主动性、依从性,有效控制血糖,从而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抑郁情绪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常规和基础护理上进行心理干预,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精神支持和社会支持等。6周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两组实施干预前HAMA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5),干预6周后HAMA评分组内比较均显著降低,说明两组患者的抑郁状况均有改善,同时对干预后的两组HAMA评分进行组间比较,观察组的患者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AS和SDS评分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组内比较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后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抑郁症状,缓解其焦虑情绪,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杨莉  吴卫东  李菁华 《当代医学》2016,(27):100-101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肿瘤老年患者的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老年肿瘤并发抑郁情绪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0例。2组患者经常规肿瘤方面治疗并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则给予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以及护理6周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值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护理后均较护理前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抑郁情绪改善程度明显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方面,通过SF-36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在一般健康状况、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方面均明显好于较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肿瘤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的抑郁情绪有着明显改善,对于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改善有着很大帮助,值得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考虑并给予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住院后的异常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治疗。方法对97例脑梗死患者的家属及其本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分析,制定措施。结果基本治愈36例,效果明显好转43例,进步13例,变化不大3例,死亡2例。结论经各种护理措施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脑梗死患者住院后的异常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治疗.方法 对97例脑梗死患者的家属及其本人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心理分析,制定措施.结果 基本治愈36例,效果明显好转43例,进步13例,变化不大3例,死亡2例.结论 经各种护理措施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致残率.  相似文献   

8.
唱荣艳  周花 《医学争鸣》2009,(21):2309-2309
1对象和方法1.1对象2006-01/2008-10在我科住院4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情绪进行干预.按住院顺序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2(男12,女10)例,年龄65.5±8.8岁,其中心律失常8例,心力衰竭4例,心肌梗死10例;对照组20(男10,女10)例,年龄66.5±7.5岁,其中心律失常5例,心力衰竭6例,心肌梗死9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及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状况进行调查,并探讨心理干预措施的疗效。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对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筛选将患有抑郁情绪患者7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干预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恢复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主要相关因素随着自知力的恢复后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主要与心理、生理、社会、家庭生活环境等有关;心理干预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D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多种内心体验而表现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死患者中的作用。方法:100例老年(年龄〉60岁)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日常需要护理,观察组额外给予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和并发症护理。观察两组抑郁、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的死亡率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抑郁、肺部感染和压疮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8.0%(4/50)和16.0%(8/50),住院时间分别为(16.2±4.6)d和(23.5±5.7)d。死亡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和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住院老年病人的抑郁症状,并进行心理护理效果评估。方法:凡住院病人年龄在65岁以上,神志清醒,能够配合者均采用抑郁量表(CES-D)测评,筛选出130例有抑郁症状患者,回顾性分为对照组56例,只对原发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4例,除常规护理原发病外,针对抑郁症状实施为期4周的心理护理后再测评(CES-D)1次,并与对照组及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病人存在的抑郁症状经过为期4周的心理护理,其(CES-D)评分由平均(26.8±3.8)分,下降为平均(17.1±1.4)分,P〈0.01。结论:老年病人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心理护理对抑郁症状的缓解及生活质量的提高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的心理干预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临床治疗中发现部分患者存在抑郁情绪。国外Leedom等报道Ⅱ型糖尿病患者 ,用Beck抑郁量表测评发现74%患者的得分在抑郁范围 ,35 %的患者得分在重度抑郁范围[1] 。国内报道糖尿病患者的抑郁情绪发生率比一般人高12 %~ 2 0 % ,且不良情绪对糖尿病的代谢控制及病情转归有消极影响[2 ] 。本研究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 ,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 ,对其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 ,以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抑郁情绪的作用及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从 1998年 6月~ 2 0 0 0…  相似文献   

13.
老年人的骨质普遍疏松行动迟缓,因各种原因造成的腰椎间盘脱出症,颈椎病、膝关节病的老年患日渐增多。以往对老年患软组织疾病的治疗,多采用理疗、针灸、按摩、口服活血止痛药物等治疗方法,疗效不够令人满意,自80年末朱汉章教授发明针刀疗法问世以来,对治疗软组织疾病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为深入了解老年患的心里障碍情况及产生原因,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及护理,我们进行了此项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①目的分析高血压患者的焦虑状态,对焦虑患者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在疾病整体化护理及治疗中的重要性并评价干预效果。②方法对165例高血压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对于86例焦虑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随访4周、3个月、6个月焦虑状态。③结果本组高血压患者焦虑患病率为52.1%。心理护理干预4周、3个月、6个月后焦虑患病率显著降低,分别为20%、25%、30%,干预有效率分别为95.3%、94.2%、91.8%。对于焦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及必要抗焦虑药物治疗后血压水平变化分析为,干预前血压控制率为22.09%,干预4周、3个月、6个月不增加降压药剂量而血压控制率分别是53.49%、55.81%、52.33%。④结论有针对性地对伴有焦虑状态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仍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可提高患者的血压控制率,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恶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抑郁情绪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接受研究者制定的护理干预措施130例和对照组(接受所在病区的一般护理措施)32例,采用抑郁状态评定量表,在护理干预前、后分别测量心理抑郁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心理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t=3.14,P<0.01。结论:本文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情绪的效果优于一般护理干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陆晓红 《吉林医学》2011,32(27):5825-5826
目的:探讨实施心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结果。方法:将符合研究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两组完成试验的有效例数均为40例。干预组除常规的心理护理外还辅以心理行为综合干预,非干预组只给以常规的心理护理。两组均于2周、4周和6周评定抑郁指数。结果:干预分组:F=9.6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认为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状有降低意义;时间因素:F=136.169,P<0.001,即干预组和非干预组均随时间推移抑郁值逐渐降低,但干预组更明显。结论:心理干预能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症状,但需长期坚持。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抑郁状态的心理干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在预防脑梗死患者抑郁状态中的作用。方法将10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3例,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加心理干预。对照组55例,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结果观察组13例发生抑郁,对照组22例发生抑郁,明显高于观察组。结论心理干预可预防脑梗死抑郁状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心理疾患以及心理护理逐渐受到综合医院非精神心理专业医师及护士的重视,在综合内科,情绪障碍和心理问题与躯体疾病之间的内在联系逐渐受到关注,心理护理在疾病的诊疗中也相当重要,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障碍是焦虑和抑郁,特别是脑卒中、高血压、冠心病、晚期癌症等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二联法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后抑郁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5例,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心理社会干预,对照组仅采用药物加康复锻炼,对干预后的效果做临床分析,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进行评定。结果心理护理二联法可使患者重新建立认知,恰当评价自身疾病,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康复。研究组在进行心理干预后HAMD、ADL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对脑梗死后抑郁患者的心理及生理有明显的改善,促进脑梗死后抑郁患者心理及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20.
罗玲 《当代医学》2012,(35):115-116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降低脑梗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和提高神经功能的效果.方法以2008年9月~2010年9月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4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随机健康教育方式,即护士凭借工作经验随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则采取针对性的、全面的心理护理措施,具体包括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针对性心理辅导、社会支持,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HAD)情绪量表中抑郁分量表在入院3d内先行以此评定,出院时再进行评定,以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对患者抑郁情绪的影响.结果经过心理干预后,实验组脑梗死患者的抑郁改善率为55.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抑郁情绪,增加患者社会支持和系统性地了解脑梗死的相关知识,是现今医学模式当中较为适合推广使用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