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急诊干预方法以及脑出血后血肿变化的总结,探讨急诊干预对防止高血压性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6月—2012年12月因高血压性脑出血来深圳龙华医院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所有资料中随机抽取实施急诊规范化干预的患者90例(干预组)及未实施急诊规范化干预患者90例(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早期血肿扩大率进行比较。急诊干预措施包括患者呼吸道的管理、血压的调节、颅内压检测、静脉输入止血药物、确保患者处于安静状态、留着尿管、完善必要的常规检查等,其中血压的调节笔者采用的是乌拉地尔静脉注射加静脉输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早期强化降压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伴血压升高的患者,在接诊后1 h内将患者的收缩压降至130~140 mm Hg,且一直维持此水平,保持血压的稳定,防止血压的波动。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及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脑出血后早期血肿扩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3,P〈0.01)。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变化快,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规范化的干预有助于血肿的稳定,对防止脑出血后早期血肿进一步扩大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工作中应将急救服务体系即院前急救体系、院内急救体系和重症监护治疗体系切实落实到脑出血整个治疗过程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对降低超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再出血风险的作用。方法:对211例超早期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设血压控制组和常规处理组,分析相关临床资料。结果:血压控制组脑出血继续出血发生率20.7%,常规处理组发生率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缓慢降压。血压控制在100~140/65-85mmHg范围,可降低继续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3.
廖振润 《当代医学》2013,(36):43-44
目的:分析全科医疗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接受治疗的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降压治疗,观察组实施全科医疗干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全科干预后,患者的血压得到较好的控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全科医疗干预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效果显著,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强化降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强化对照组(32例)和强化降压组(36例),对照组血压维持至150-170㎜Hg,强化降压组在短时间内将血压降至120-130㎜Hg,对两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血肿增大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与强化降压组相比,对照组血肿体积、水肿体积增大,血肿增大率及24h心电图变异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早期强化降压有助于控制高血压脑出血血肿体积及周围水肿体积。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付凤霞  曾丽敏 《中外医疗》2011,30(21):96-9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得到早期降压治疗对血肿扩大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除采用常规治疗外,并服用乌拉地尔控制血压在130~160/90~100mmHg,并维持到入院后24h;对照组拟采用常规治疗;并观察比较2组患者入院后24h内血肿扩大情况。结果治疗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4.0%,对照组血肿扩大发生率为26.0%,2组患者血肿扩大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积极的降压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肿扩大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脑出血急性期强化降压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62例高血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进行强化降压,24小时内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治疗14天时采用NIHSS量表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将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对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有益。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4周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使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能取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治疗的临床观察。方法:对35例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经临床治疗,根据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压情况给予相应的治疗,34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病情平稳。1例患者并发脑疝死亡。结论:脑出血急性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应慎重,如未有严重并发症,则尽量给予使用降压药物,如需要快速降压的患者,临床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预防过度降压。  相似文献   

9.
翟亚云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90-2991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对高血压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社区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并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对照组常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结果:对患者进行跟踪调查,1年后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干预组血压控制较对照组好。结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本院收治的83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42例,对照组41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常规降压治疗后,两组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降压药物减量后,干预组舒张压、收缩压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并改善其临床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13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术后出血、未出血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31例,属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者;对照组患者104例,属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未出血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血压控制情况等资料。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患者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22.22%(31/135)。观察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失常、血压控制不理想、超早期手术等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治疗中,应该积极控制血压,并正确的把握手术时机、维持患者机体凝血功能,在控制高血压脑出血后再出血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辅助降压作用,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2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2例,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预防高血压病的一般注意事项,观察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措施外,还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干预,进行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运动干预和心理护理,对两组人群进行随访观察,一年后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血压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不良生活方式、降压效果均有明显影响,血压控制良好,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和治疗效果,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持血压稳定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4年来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104例术后早期再出血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早期再出血的原因为血压增高及术中止血不彻底,早期再出血的治疗效果手术组好于非手术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后控制血压是预防早期再出血的关键,早期行气管切开术加降压药可取得满意的降压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区行为干预加中药对原发性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0月至2011年8月广州市荔湾区茶滘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215例低、中危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0例)和对照组(105例)。治疗组接受行为干预加中药自拟降压汤治疗,对照组未接受社区治疗干预和中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86%,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4%。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行为干预加中药自拟降压汤可有效提高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熊桂英 《当代医学》2010,16(30):139-14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心理干预和常规治疗,观察1个月后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96.0%,显效31.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6.4%和16.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对控制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田红英 《中外医疗》2010,29(28):140-140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采用心理干预和常规治疗,观察1个月后降压效果。结果观察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96.0%,显效31.5%,分别高于对照组的76.4%和16.6%,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实施心理干预对控制老年人高血压有较好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2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用药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指导及善食指导等,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经常规降压治疗后,血压均恢复正常。降压药物减量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还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朱晓芳 《中外医疗》2011,30(31):160-160
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的防治和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371例,分为对照组给予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治疗。结果 2组治疗后血压均有所下降,干预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干预组血压控制人数为176例,有效率为92.1%,对照组血压控制人数为131例,有效率为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提高患者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减少了高血压引起急性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早期的治疗以及临床诊断的价值。方法:于我院的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选取42例,并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3例,给予长期系统降压治疗;对照组19例,尚未接受过系统的降压治疗,并对两组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治疗组患者的血压得到有效的降低,心房扩大及心室肥厚情况得到了控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出现劳累后呼吸困难、心悸、头痛等临床症状的病例数,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结论:对早期高血压性心脏病进行正规、长期、系统的降压治疗,在临床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超早期血压控制对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风险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超早期血压控制的6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观察组),未给予超早期血压控制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压达标率明显增高(76.67%VS93.44%),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31.67%VS4.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平均血肿体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高于观察组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再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也明显高于无再出血患者( P<0.05)。结论:超早期血压控制通过显著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再出血发生率和防止血肿体积扩大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