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产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对判断妊娠高血压母分娩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本院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18日收治的96例妊娠高血压母分娩儿纳入实验组,于生后5-21天行颅脑MRI检查,依据颅脑MRI分为脑损伤组27例和无脑损伤组69例;选取同期健康母亲所生正常早产儿作为对照组18例。所有患儿均在其出生后第5天检测血清NSE浓度。结果妊娠高血压母分娩早产儿脑损伤组/无脑损伤组血清NSE值明显升高,和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1=6.67,t2=9.04,P〈0.05);脑损伤组血清NSE值较无脑损伤组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3=1.53,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母分娩早产儿NSE值升高,但和脑损伤程度不完全一致,外周血清NSE值可作为临床早期评价妊娠高血压母分娩早产儿脑损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颅脑超声在脑白质损伤早产儿早期诊断及后期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超声评估不同胎龄、不同体重早产儿脑发育的规律;通过超声追踪测定,探讨不同程度脑白质损伤早产儿在纠正胎龄40周以及纠正月龄1个月、3个月、6个月时的额叶发育规律;探讨大脑横径与头围测量之间、小儿神经系统异常与脑发育之间的关系,并总结超声检查的优势。结果 额叶厚度、大脑横径随着出生月龄和体重的增加而增加;脑白质损伤早产儿在出生早期额叶发育较快,有一段追赶生长期,至矫正胎龄达40周时达到甚至超过正常儿的脑发育水平,后期脑发育增长速度逐渐减慢,3~6个月时中-重度脑损伤早产儿与正常儿差异逐渐增大;大脑横径与头围测量值之间具有线性相关,亦可反映脑发育情况;神经系统发育异常与超声测量脑发育落后之间具有一致性,单纯额叶萎缩患儿临床头围测量无异常,超声可以量化反映脑发育情况,协助临床明确诊断。结论 超声不仅可对脑白质损伤早产儿的脑室旁白质的损伤程度及转归做出评估,还可量化反映脑发育情况,可为临床早诊断、早治疗、随访复查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吴文坚  王桃 《中外医疗》2012,31(23):29-30
目的调查分析20项(NANB)神经测试对早产儿脑损伤和脑发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1月—2011年11月在该新生儿科住院的早产儿136例,按照是否具有脑损伤的高危因素随机分为具有高危因素的病例组和无高危因素的对照组,观察两组NANB神经测试的评分差异及NANB神经与DQ值的关系。结果病例组早产儿在3、7、14、28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8d时NBNA评分≤35分的早产儿组发生DQ值异常的比例在6个月和9个月明显高对NBNA评分〉35分的早产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BNA评分在早产儿中进行应用能准确的早产儿脑损伤,并且能对远期预后进行评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贾晓彧  王桂兰  刘伟  钱宇  高鹤元  吴小波 《西部医学》2020,32(5):696-699+673
【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结合视频脑电图(VEEG)在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出生后由产科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的53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早产儿临床表现,将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7分、10d后经MRI检查确认有脑损伤改变的早产儿作为脑损伤组(n=24),其他设为无脑损伤组(n=29),所有早产儿出生后48h~72h均进行颅脑超声检查,且在床旁进行VEEG监测。 结果 超声诊断无脑损伤30例,脑损伤23例。VEEG监测显示脑损伤组及无脑损伤组分别有19例、5例早产儿出现脑电异常情况,脑损伤组VEEG脑电图异常率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P<0.05)。超声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33%、89.66%、86.79%;VEEG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79.17%、82.76%、81.13%;超声结合VEEG对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5.83%、96.55%、96.23%,均高于单纯超声和单纯VEEG检测(P<0.05)。随访结果显示,12月龄时,超声结合VEEG诊断为脑损伤的早产儿MDI、PDI评分均较超声结合VEEG诊断为无脑损伤的早产儿低(P<0.05),脑瘫、癫痫发生率均较其高(P<0.05)。 结论 超声结合VEEG能提高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效能,在其预后评价中具有重要价值,可供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方法的效果,寻求早产儿脑损伤早期诊断的最佳方法。方法:选择存在脑损伤高危因素的早产儿83例,于生后6小时内行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rgrated electroencephalogram, aEEG)监测,收集生后24小时内尿液标本行S100B蛋白检测,在生后7~10天内完成头颅MRI检查,并在纠正胎龄18月时行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检查,比较三项指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并与神经行为学随访结果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脑损伤组51例中aEEG轻度异常14例,重度异常27例,正常10例;非脑损伤组32例中aEEG轻度异常5例,重度异常1例,正常26例,两组aEEG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92,P<0.01)。脑损伤组尿S100B蛋白1.93±0.79 ng/mL,异常37例,正常14例;非脑损伤组S100B蛋白0.93±0.38 ng/mL,异常7例,正常25例,两组尿S100B蛋白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8.95,P<0.01)。脑损伤组MRI异常36例(70.59%),正常15例(29.41%);非脑损伤组MRI异常3例(9.38%),正常29例(90.62%),两组MRI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2,P<0.01)。aEEG灵敏度最高,MRI特异度最高,aEEGROC曲线下面积最大,诊断价值为三者中最高。头颅MRI与纠正胎龄18月时神经行为学随访结局相关性高于aEEG及尿S100B 蛋白。结论:aEEG是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有效手段,头颅MRI有助于判断早产儿脑损伤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存活早产儿10%~15%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发育问题,脑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用于评价早产儿大脑基本功能状态及发育成熟水平,判断早产儿脑损伤预后等[1,2]。但早产儿脑发育成熟速度快,个体差异性大,脑电图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损伤与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将123例早产儿根据胎盘病理检查结果分成2组,有绒毛膜羊膜炎的48例作为研究组,无绒毛膜羊膜炎的75例作为对照组。新生儿生后3~7天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并在纠正胎龄40周时予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通过头颅影像学及NBNA评分观察2组脑损伤的发生情况。对脑损伤患儿进行早期干预。追踪随访至1周岁。结果:研究组脑损伤的发生率达31.25%(15/48),与对照组5.33%(4/7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组NBNA评分<35分占39.58%(19/48),与对照组9.33%(7/75)相比,2组差异显著(P<0.001)。研究组NBNA得分35.17±3.61,与对照组36.92±2.37相比,差异显著(P<0.001)。结论: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多序列扫描在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82例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患者,予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依据血清胆红素检测浓度分为轻度组(n=34)、中度组(n=28)与重度组(n=20),并取同期82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均进行MRI多序列扫描,观察MRI对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诊断准确性,比较MRI异常患者与MRI正常患者NBNA评分、不同病情组与对照组MRI表现。结果MRI诊断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灵敏度90.32%,特异度90.00%,准确性90.24%,kappa值0.752;MRI异常患者NBNA评分明显低于MRI正常患者(P<0.05);左右侧苍白球平均信号:轻度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病情组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4组左右侧苍白球平均信号-同侧额叶白质平均信号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MRI多序列扫描诊断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脑损伤准确性高,可为患儿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MRI在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诊断及预后脑发育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42例缺血缺氧性脑损伤早产儿设为病例组,选取同期住院的30例非脑病早产儿设为对照组,记录所有早产儿出生5min的Apgar评分,并于出生后7d进行MRI检查,计算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的感兴趣区的信号强度值T1值、T2值、DWI值。病例组治疗后随访1年,于12月龄时复查MRI并接受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Ⅲ(BSID-Ⅲ)评估预后。结果病例组出生5min 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出生7d内的MRI测量值T1值、T2值、DWI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12个月龄的MRI测量值T1值、T2值、DWI值均低于出生7d的MRI测量值(P<0.05),病例组12个月龄的BSID评分高于出生7d的BSID评分(P<0.05)。出生7d的MRI测量值T1值、T2值、DWI值与出生5min Apgar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12个月龄的MRI测量值T1值、T2值、DWI值与12个月龄的BSID评分呈负相关(r=-3.554,r=-4.367,r=-4.228,P<0.001)。结论 MRI不仅可以早期诊断早产儿缺血缺氧性脑损伤,而且还能评估脑发育预后,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头部CT和MRI在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诊断中的合理、联合应用。方法:分析42例临床证实的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的CT和MRI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CT及MRI在显示一氧化碳中毒对脑损害程度、病变部位、数目、大小、病变出现时间以及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等方面各有优势,72小时内脑实质病变检出率MRI明显优于CT(P〈0.01),急性期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CT与MRI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影像诊断应注重CT和MRI的互补作用,合理应用CT、MRI检查对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冉  叶黎离  王军   《四川医学》2022,43(4):378-382
目的 探讨血清24S羟基胆固醇(24S-HC)及其联合S100-β、NSE在预测早产儿脑损伤及评估近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存在脑损伤高危因素的74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两组患儿生后1 d的血清24S-HC、S100-β、NSE水平;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监测脑功能,Gesell发育量表评估神经发育情况。根据早产儿脑损伤诊断标准分为脑损伤组(34例)及非脑损伤组(40例)。比较24S-HC及其联合S100-β、NSE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绘制ROC曲线;并分析脑损伤组24S-HC、S100-β、NSE水平与aEEG评分、Gesell发育量表发育商(DQ)的相关性。结果 (1)脑损伤组早产儿血清24S-HC、S100-β、NSE水平均高于非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2)24S-HC、S100-β、NSE及三者联合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敏感度依次为85.3%、79.4%、88.2%、94.1%,特异度依次为82.5%、82.5%、85.0%、92.5%,AUC值依次为0.888、0.838、0.907、0.975。(3)24S-HC、S100-β、NSE水平与矫正胎龄足月时aEEG评分及矫正胎龄3个月Gesell各能区的DQ值均呈负相关(P <0.01),且24S-HC同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更强。结论 血清24S-HC在早期预测早产儿脑损伤中有较高的敏感度、特异度,且与近期预后密切相关,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进一步联合S100-β、NSE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脑损伤的预后及早期干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峰  任榕娜 《医学综述》2009,15(2):227-229
早产儿是一组易引起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发育障碍的高危人群,好发脑损伤,随着月龄的增长,脑损伤所致神经发育后遗症改变愈发明显。而脑损伤早产儿在新生儿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易被忽视,因此,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早产儿脑损伤。目前对早产儿脑损伤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只有尽早确诊和早期干预,才能促进脑损伤早产儿的智力发育,减少伤残率,改善脑损伤早产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脑损伤,包括脑部外伤和脑血管病(缺血性或出血性),是常见病。据国内2004年统计,仅缺血性脑卒中每年就有200万新发病例。至于由各种事故造成的脑损伤更是逐年增多。急性脑损伤患者的诊断多依靠影像学(X线、CT、MRI等),但在影像学设备缺乏的地区和单位,实验室检验指标可作为影像学诊断的重要补充,也是对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判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与分析振幅整合脑电图、彩超、MRI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诊断研究,旨在为早产儿的临床脑损伤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本院儿科收治的120例早产儿,在其住院期间给予振幅整合脑电图、彩超、MRI检查,观察与记录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结果:早产儿中有48例表现为不连续低电压或病理型图形,阳性率为40.00%(48/120),且未能检测到成熟CY。彩超检查结果:早产儿中有33例颅内发现阳性病灶,阳性率为27.50%(33/120),其中15例早产儿被诊断为脑室内出血,占45.45%(15/33),另有18例早产儿被诊断为缺氧缺血性改变,占54.55%(18/33)。MRI检查结果:早产儿中有62例在颅内发现了阳性病灶,阳性率为51.67%(62/120),其中有34例诊断为脑室内缺血,19例诊断为脑实质点状出血,占30.66%(19/62),9例诊断为脑室内缺血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4.52%(9/62)。结论:MRI对于早产儿诊断的准确性及敏感性明显高于振幅整合脑电图及彩超检查,其中振幅整合脑电图可通过针对早产儿醒睡周期异常改变进行诊断,而彩超则可作为初诊及随访追踪的方法推广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在早产儿缺氧缺血性脑白质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颅脑超声专用探头对316例早产儿通过囟门进行扫查,观察颅内结构,并用彩色多普勒对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及阻力指数(RI)进行测定.结果 超声检查发现胎龄越小、体重越轻,脑损伤越重,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灶(PVL)的几率越高;在脑血流动力学方面,早产儿发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时,部分患儿伴随大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后期随访观察:轻度脑白质损伤病例后期临床神经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表现,中-重度脑白质损伤患儿部分发生了PVL,并出现脑萎缩征象,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异常.结论 颅脑超声检查具有安全、无射线、价廉、可多次重复检查等优势,对指导临床医生及时治疗并评估后期脑发育情况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医学杂志》2015,(8):1042-1043
目的:探讨血清S100B蛋白在脑损伤早产儿中的变化及与早产儿临床特点的关系。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86例早产儿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无脑损伤组和脑损伤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出生后12h、24h、3d、7d血清S100B蛋白含量变化。结果:86例早产儿中脑损伤发生率为48.8%,脑损伤早产儿出生后12h、24h及3dS100B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无脑损伤早产儿(P<0.01);出生后24hS100B蛋白含量达峰值,而在出生后7d脑损伤早产儿与无脑损伤早产儿S100B蛋白含量无明显差异;以出生后24hS100B蛋白含量10.0ng/ml为临界值,脑损伤的发生在早产儿性别及胎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胎儿体重以及5minApgar评分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血清S100B蛋白水平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早产儿脑损伤的特异指标,而且血清S100B蛋白水平与胎儿体重及5minApgar评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7.
唐秀 《当代医学》2016,(10):36-37
目的:研究探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行CT和MRI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早期腔隙性脑梗死患者58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经CT、MRI影像学诊断结果,观察病灶的影像学特征,比较其检出率。结果经MRI诊断的小病灶(<5mm)检出率(37.5%)显著高于CT的检出率(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其在不同部位的发病情况,则可见MRI在额叶的检出率(27.9%)显著高于CT(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CT或者MRI均可以对腔隙性脑梗死进行早期诊断,相对而言,MRI在诊断早期微小病灶的效果上优于CT,是比较理想的诊断方法,值得在早期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陈德华  张有为  李红 《河北医学》2014,(7):1105-1107
目的:探讨MRI在新生儿脑损伤中的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28例新生儿低血糖脑损伤患儿分别行CT及头部MRI诊断,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对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并于患儿脑损伤后6个月对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GOS)。结果:CT检查中存在与真实情况存在一定的误差,共有7例患儿(25.00%)未发现异常,脑损伤检出率为23处。 MRI检查中有2例(7.14%)未发现异常,脑损伤检测率为48处,CT检测脑损伤的位置主要在额叶,而MRI检测的脑损伤主要在额颞叶。 MRI脑损伤检出率是CT的2.08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脑损伤程度与预后呈正相关(P<0.05)。结论:MRI对低血糖脑损伤诊断及预后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通过MRI检查能有效了解低血糖脑损伤脑损伤的区域、损伤的程度、数量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为低血糖脑损伤临床诊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子痫前期程度与新生儿出生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母亲妊娠合并子痫前期所生新生儿的患病情况,探讨母亲妊娠子痫前期程度与新生儿疾病、脑损伤、脑发育的关系。方法收集并分析2008年1月~2010年5月住院的妊娠合并子痫前期产妇及新生儿资料,将妊娠子痫前期产妇分为轻、重度,对其分娩新生儿从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发病率、新生儿脑损伤及脑发育落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重度子痫前期母亲所生新生儿在早产儿、小于胎龄儿、脑损伤、脑发育落后发生率方面均高于轻度组(P〈0.05)。结论妊娠期合并子痫前期可引起多种新生儿疾病,严重新生儿疾病与孕母子痫前期程度有关,脑损伤及脑发育不成熟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脐血细胞因子在早产儿脑损伤中的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对象为2008年6月-2010年6月佛冈县人民医院产科分娩的85例早产儿,出生后3-7d内进行头颅超声或CT检查、NBNA测定及早期运动发育指标检测,分为脑损伤组(17例)和无脑损伤组(68例),用ELISA方法检测早产儿脐带血细胞因子IL-1β,IL-6,TNF-a,IL-10水平;孕母胎盘进行绒毛膜羊膜炎检测。结果 1)脑损伤组脐带血IL-1β,IL-6,TNF-α水平分别为(6.53±3.17)μg/L、(7.95±4.32)μg/L和(5.43±1.82)μg/L,均高于无脑损伤组(1.53±1.22)μg/L、(1.65±2.10)μg/L和(3.23±0.83)μg/L;而IL-10水平为(1.21±0.23)μg/L,低于无脑损伤组(1.59±0.25)μg/L;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脑损伤组孕母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高达76.47%(13/17例)显著高于无脑损伤组22.05%(15/68例),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5.84,P〈0.05)。结论细胞因子可能介导了宫内感染早产儿脑损伤的过程,对早产儿脑损伤有一定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