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石膏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A组和B组,各44例。A组患者接受石膏外固定治疗,B组患者接受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度(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术后并发症及术后3、12个月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3个月,B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分别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B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石膏外固定比较,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确切,可加快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桡骨远端C型骨折为临床较常见骨折类型,其治疗方式主要包括外固定支架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选择何种术式仍存在争议,通过对比分析2种术式的临床疗效,为2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方法 收集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84例,随机分为外固定组42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内固定组42例,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以及术后6个月、术后1年的Cooney腕关节评分。 结果 与内固定组相比,外固定组患者手术时间[(30.2±8.9) min]、术中出血量[(21.7±7.3) ml]、住院时间[(4.3±1.2) d]及骨折愈合时间[(11.9±4.4)周]明显更少(P<0.05),外固定组的尺偏角[(20.5±3.1)°]、桡骨高度[(13.7±1.8) mm]明显大于内固定组,而掌倾角明显更小[(10.2±2.9)°](P<0.05),术后6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在活动范围、握力方面评分明显更高(P<0.05);术后12个月Cooney腕关节评分在功能、活动范围、屈曲/伸展活动度及握力方面评分明显更高(P<0.05);术后1年外固定组优良率为90.5%,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1.0%,2组患者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外固定支架具有术后恢复快、创伤小、腕关节活动影响小及优良率高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分析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加压钢板在治疗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过程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患者90例,分为外固定支架治疗组(A组)及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组(B组),每组各4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低于B组,两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A组患者的优良率为84.44%,B组为8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治疗及掌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是临床中治疗桡骨远端C型不稳定骨折的重要手术方法,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在具体治疗过程中,应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羊鹏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29-130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行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另外选择同期行单纯石膏外固定治疗30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设立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Cooney腕关节评分掌倾角、尺偏角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Cooney腕关节评分优良率分别为93.3%、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71,P〈0.05)。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及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固定牢固,术中出血量少,骨折愈合快,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蔡穗东  符瑜亮  陆武泽 《海南医学》2016,(18):3044-3046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外科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40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A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88.46%,对照组为93.33%,观察组B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90.91%(30/33),对照组为90.63%(29/3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型骨折患者的治疗优良率为27.27%(3/1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A型和B型骨折患者治疗后的桡骨短缩、尺偏角、掌倾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型骨折患者的桡骨短缩值为(2.415±0.589) mm,明显大于对照组的(1.866±0.776) mm,尺偏角、掌倾角分别为(12.331±1.553)°、(2.123±7.445)°,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8.423±0.817)°、(6.158±4.7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A、B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疗法相当,但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则明显不及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桡骨远端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改良夹板外固定法治疗的56例病人作为观察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50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2组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同时采用腕关节Gartland-Werley评分评价2组病人的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组的尺偏角丢失角度、掌倾角丢失角度、桡骨长度短缩长度比较,P>0. 05.治疗后,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9. 29% (50/56);对照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 00% (45/50);2组比较,P>0. 05.结论:采用改良夹板外固定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相当,在临床实践中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以有效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5):66-68
目的分析三种固定方式在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3~12月景德镇市中医医院骨伤科门诊及住院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病例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24例。A组患者采用小夹板固定,B组患者采用石膏托固定,C组患者同时采用石膏托与小夹板,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VAS评分、Dienst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与保守复位前比较,三组患者保守复位后的掌倾角、尺偏角、Diens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复位后与A组、B组患者比较,C组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Dienst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C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石膏托与小夹板联合固定方式在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中的疗效较小夹板固定、石膏托固定显著,更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掌倾角、尺偏角,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00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复位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观察组腕关节背伸角、掌倾角和尺偏角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可提高腕关节活动度和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效果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45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临床运用外固定支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45例,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d、4周、8周测量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情况。结果:术后8周X线片影像学评价结果显示优33例,良7例,中5例,优良率为88.89%。术后12周腕部功能评定结果显示优35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为91.11%。结论:外固定支架能较好地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短缩,有利于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2例,以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治疗组采取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桡骨短缩、关节面台阶均低于对照组,且掌倾角、尺偏角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和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均是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术式,但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骨折对位效果更好,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与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掌侧组(40例)和背侧组(40例)。掌侧组患者接受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背侧组患者接受背侧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康复情况(掌倾角、尺偏角、关节面台阶、桡骨高度、肿痛消失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背侧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92.50%(37/40)]高于掌侧组[75.0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背侧组骨折愈合时间和肿痛消失时间均短于掌侧组,术后6个月掌倾角、尺偏角和桡骨高度均大于掌侧组,关节面台阶小于掌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掌侧T型锁钉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相比,采用背侧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与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的45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患者为内固定组,同期接受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的42例为外固定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缩短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固定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与外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优良率为91.11%(41/45),外固定组为71.43%(30/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固定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2/45),外固定组为9.52%(4/4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能明显恢复患者关节解剖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李岩松  兰鹏 《当代医学》2013,(33):33-34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行掌侧锁定钢板与外支架联合经由掌背侧入路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20例,实施外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联用并经由掌背侧入路方案治疗。外支架于术后28 d调整为中立位,患者前臂开始作旋转锻炼;外支架于术后42 d时拆除,腕关节可开始功能锻炼。结果经术后0.8~1.25年随访,患者在此期间并未发生病灶感染和骨髓炎,也未出现创伤性关节炎;术后1周的尺偏角为(20.7±2.9)°、掌倾角为(10.7±2.5)°、相对高度(13.0±1.2)mm;术后0.5年的尺偏角为(20.2±2.7)°、掌倾角为(10.3±2.2)°、相对高度(13.3±1.4)mm。健腕尺偏角为(21.7±2.2)°、掌倾角为(11.7±2.5)°、相对高度(12.9±2.1)mm;骨伤腕尺偏角为(20.2±2.9)°、掌倾角为(10.3±1.8)°、相对高度(12.2±2.5)mm,与正常腕关节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来说,经掌背侧入路实施掌侧锁定钢板与外支架联合治疗方案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桡骨远端骨折32例中,采用切开复位LCP钢板内固定治疗14例(钢板组);闭合复位外固定架治疗18例(支架组),其中4例闭合复位后关节面不平整,予以小切口撬拨克氏针固定,术后8~10周根据骨折愈合情况拆除外固定支架活动腕关节。结果:3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24个月。2组患者在掌倾角和尺偏角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随访时钢板组腕关节掌曲、背伸及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与支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个月随访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对早期恢复腕关节活动度方面优于外固定架,但长期临床疗效两者无差异,C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应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比较外固定支架与钢板内固定治疗成人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骨科收治的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164例患者随机分为外固定支架组和钢板内固定组,分别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进行固定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进行固定,比较两组的Gartland-Werley临床功能评分、骨折复位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钢板内固定组的优级比例为58.4%,显著高于外固定支架组的优级比例43.9%(P<0.05),相比于外固定支架组,钢板内固定组的复位情况较好,掌倾角和尺偏角的减少以及桡骨短缩均较少(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钢板内固定可以恢复关节面的平整,实现骨折处的良好对位,对恢复掌倾角和尺偏角效果较好,对预防桡骨短缩、恢复腕关节功能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患者术后生活工作能力显著增强,临床疗效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治疗中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共计抽取62例老年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于2017年4月-2019年4月入我院治疗,将其随机分2组,对照组使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观察组使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分组对比患者治疗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手术后掌倾角以及尺偏角角度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62例患者手术后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分组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掌倾角以及尺偏角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褥疮、缺血性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在治疗中的应用对于患者掌倾角以及尺偏角恢复的促进效果更佳,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刘淑永  王帅 《安徽医学》2015,36(11):1368-1371
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52例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采用 LCP 内固定治疗27例(内固定组)、采用外固定支架治疗25例(外固定组)。通过术后随访,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掌倾角、尺偏角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6个月 Gartland-Werley 评分(4.12±1.41)分显著低于外固定组评分(5.06±1.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末次随访两组患者的 Gartland-Werley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内固定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腕关节功能优良率(100%)高于外固定组优良率(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LCP 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 AO 分型 C 型骨折与外固定支架效果相当,但其对早期腕关节功能恢复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5月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32例.根据AO分型的不同类型骨折及其粉碎程度采用C型臂X线机下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 对32例患者平均随访18个月.根据Cooney腕关节功能评价:优17例,良8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78%.结论 对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治疗,最大限度恢复桡骨与尺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的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和外固定支架的合理适时调整至功能位,能使腕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相似文献   

19.
老年C3型桡骨远端骨折两种手术治疗方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富  蒋明华 《海南医学》2012,23(10):15-17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方法在老年C3型桡骨远端骨折手术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本研究选自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收入的46例桡骨远端累及关节面的C3型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钢板内固定组(23例)及外固定支架组(23例),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其中腕关节恢复情况采用Dienst腕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术后行X线片观察患者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台阶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进行10~18个月随访,平均12.4个月。其中内固定组1例术后内固定松动,外固定组1例关节僵硬。两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短缩及关节面台阶与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疗效对比显示,内固定组优良率(86.9%)显著高于外固定组的优良率(6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架均可以用于C3型骨折的治疗中,T形钢板内固定相对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掌侧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钛板(LCP)内固定治疗AO分型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6年3月收治的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使用掌侧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钛板治疗,而对照组则选择使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架(EF)治疗。两组患者在术后均进行随访,观察两组患者腕关节活动度、桡骨高度、尺偏角以及掌倾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1年,观察组患者桡骨高度、尺偏角以及掌倾角和腕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掌侧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钛板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显著,且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