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借助胃镜观察胃黏膜形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消化内科接收的经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电子胃镜检查,分析胃镜下黏膜形态检查同病理活检诊断的符合率、胃镜下黏膜形态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评价胃镜诊断效果。结果:同病理活检比较,胃镜下黏膜形态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符合率为73. 53%;在诊断价值上,胃镜下胃黏膜各种表现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敏感度区间为6. 35%~36. 24%,而在诊断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上,当3种表现一同存在时均为100. 00%。结论:应用胃镜下黏膜形态检查,可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提供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比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例诊断与胃镜下表现.方法 :将我所操作的胃镜检查当中,其中100例接受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与胃镜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胃镜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表现对病理诊断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结果 :本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病理诊断出84例,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符合率为84.0%.结论 :胃镜检查下结节样或颗粒状改变、黏膜粗糙,血管透见、黏膜变薄、红白相间,以白相为主等症状共存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诊断价值较高,临床中想要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准确性应将病理诊断与胃镜检查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用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相关性。方法:对2013年我院收治的160例疑似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根据这160例患者初次进行检查的方法,将他们分为A组和B组,其中A组患者为80例经胃镜检查疑似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B组患者为80例经病理检查疑似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在进行二次检查时,我们对A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对B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两次检查结果的相关性。结果:A组的80例经胃镜检查疑似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病理检查后,有62例患者被诊断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二者诊断的一致率为77.5%。B组的80例经病理检查疑似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后,有28例患者被诊断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二者诊断的一致率为35%。结论:用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致性较差。其中用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准确率明显低于病理检查的准确率。在临床上,只有联合使用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才能准确地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以此来探讨胃镜检查在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价值。方法选取近年在我院接受胃镜检查且直视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240例,所有病例在胃镜检查之后均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240例患者在胃镜直视下均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病理检查确诊214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112例伴随肠上皮化生,46例伴随异型增生;26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诊断符合率为89.2%。胃镜下的各种表现对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敏感性为20.5%-98.2%。胃镜下三种表现同时存在时对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及异型增生的敏感性较高,且阳性率与单一表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174例为Hp阳性,66例为Hp阴性;Hp阳性患者肠上皮化生占73.2%(82/112),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的27.8%(30/112),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与组织病理学检查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有必要将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显著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金燕 《中外健康文摘》2012,(34):193-19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6.
刘丽娜  狄建华 《甘肃医药》2013,(10):773-774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与病理诊断的一致性.方法:整理回顾和统计对照2011年1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胃镜检查的171例患者的资料.结果:胃镜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110例,病理检查诊断为浅表性胃炎1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7例,其中伴肠上皮化生55例,伴异型增生2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6.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较低,电子胃镜检查和直视下胃粘膜活检是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理想的方法,但胃镜与活检结果之间有时不相一致,需要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胃镜下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16年02月至2018年02月,本院接收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00例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临床临床资料,均实施胃镜检查、病理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病理检查结果。结果胃镜检查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200(100.00%)例;病理检查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150(75.0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40(20.00%)例,合并出现10(5.00%)例,伴肠上皮化生90(45.00%)例,伴异性增生15(7.50%)例,诊断符合率为75.00%,P0.0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胃镜下检查与病理检查相关性较为密切,两者联合诊断价值显著,可以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对临床诊疗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8.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思宁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5):155-156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9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及病理资料。结果90例患者中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慢性浅表性胃炎26例;胃底部3例,胃体部7例,胃窦部75例;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3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17例,均位于胃窦部;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伴肠上皮化生14例,伴异型增生16例。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诊断两者符合率为61.11%(55/90)(K=0.245,P=0.014)。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胃镜下观察价值有限,临床上应以病理学诊断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的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胃镜与病理诊断在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200例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胃镜检查的符合率。结果:在经胃镜检查确诊的200例患者中,通过病理检查检出17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中有27例患者伴有异型增生,78例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胃镜检查符合率为88.50%。结论:胃镜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为了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需将病理诊断与胃镜诊断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疑似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6例,比较患者胃镜下表现与病理结果的相关性。结果 86例患者中经过胃镜诊断结果显示结果全部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诊断结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6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7.08%。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两者结合应用可有效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胃镜与病理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结果差异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6例,分别对患者实施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理检查发现4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浅表性胃炎,2例浅表性胃炎;经胃镜确诊4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并浅表性胃炎。胃镜与病理结果比较,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符合率为85.11%。结论胃镜检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存在一定的差距,胃镜检查能够对胃黏膜变薄、胃黏膜粗糙、红白相间以白为主的患者,诊断效果明显,临床价值显著,在今后的临床诊断中,值得对其给予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集到的经胃镜表现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共计93例。对这些病人全部实行了胃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然后依据患者的胃镜表现将患者进行分组,之后将胃镜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差异性。结果 93例患者经过胃镜检查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经过病理证实有63例患者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以C型患者的黏膜相对较为粗糙,表现为颗粒或结节状的改变,存在A型和B型的共同表现诊断率最高(90.32%)。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过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两者之间是具有明显差异性的,所以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实施胃镜联合病理检查才能取得最佳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3.
张佑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41-1342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0例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实施胃镜检查,对胃镜下不同病理改变以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A类患者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278例,诊断符合率为79.66%(278/349);B类患者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219例,诊断符合率为87.25%(219/251),两类患者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镜检查下以黏膜呈颗粒状或结节状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合并肠化生、不典型增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高,临床上更应该重视其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镜检查与病理诊断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1月~12月胃镜检查的7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病例对照分析计算。分别总结胃镜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各种临床表现与病理诊断CAG的镜下表现的临床价值。结果:胃镜诊断的70例CAG病例中,病理诊断CAG51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85%。结论:CAG的胃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较差,病理诊断中的镜下描述及临床意义价值较高,但胃镜检查有助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方法以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56例经胃镜表现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根据胃镜表现进行分组,并对比分析胃镜表现与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胃镜表现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56例患者中,有43例经病例诊断证实,诊断的准确率为76.79%。以胃镜表现为粘膜褶皱变平或消失,粘膜红白相间,以白为主,血管透见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最高,为54.55%。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结果存在差异,在临床诊断中,需要联合采用胃镜检查和病理检查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胃镜下表现与病理诊断的临床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择从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纳入此次研究工作,使用胃镜与病理学方法检查并诊断,系统探讨胃镜检查表现与符合率。结果50例患者经胃镜检查后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经病理诊断确诊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有36例,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符合率是72%。结论临床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过程中,胃镜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仍存在一定差异,为此在诊断中应与病理检查结合做出最终诊断,进而为临床诊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镜下黏膜形态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诊断的价值。方法对胃镜普通白光下诊断为CAG的400例病人的镜下与病理诊断符合程度进行研究,并计算各种黏膜形态对CAG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结果胃镜诊断为CAG的400例标本病理诊断为CAG者27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121例,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69.75%。胃镜下的各种表现对CAG诊断的灵敏度为5.02%~35.13%,一种表现的特异度与阳性预测值低,两种表现共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9%、95.87%和79.49%、89.36%,3种表现同时存在时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黏膜粗糙伴淡黄色结节、瓷白色结节、鱼鳞状改变对肠上皮化生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1.43%、86.36%、100.00%。结论胃镜下两种及以上表现并存对CAG诊断准确率高,黏膜粗糙伴淡黄色结节、瓷白色结节、鱼鳞状改变对诊断肠上皮化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中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过胃镜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本院近几年收治的中重度CAG患者共计180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全部患者在胃镜下诊断结果与表现与病理学结果进行相关性研究。结果经病理诊断,有60例为中重度CAG,有110例为轻度CAG,有10例为正常。有80例为肠上皮化生(IM),有100例为异型增生。中重度CAG的胃镜诊断和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肉眼符合率:68%。其中的20例患者经过在胃镜下美蓝染色后,诊断符合率:80%。应用胃镜检测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胃黏膜的各种表现对CAG的阳性预测值都大于80%,多种表现同时存在对CAG阳性预测值可大于90%,其阳性率之间进行比较,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各种胃镜下表现的灵敏度与特异度都大于95%。黏膜变薄等表现对IM和异型增生的阳性预测值均低于70%,灵敏度与特异度都低于30%。黏膜粗糙不平对IM与异型增生诊断的灵敏度分别是93%与83%,特异度大概在70%。结论中重度CAG的胃镜下诊断符合率是比较低的,但是通过对胃镜下表现的认识与应用染色技术能够使诊断符合率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声断层成像(TUI)技术在胃部常见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5例门诊疑似有胃部疾病的患者行TUI技术的胃部超声造影及胃镜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对比分析两种方法对胃部常见病诊断的符合率、敏感度、准确率、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55例经病理检查确认的患者中,TUI技术和胃镜对疾病的检出率分别为94.5%和98.2%。TUI技术诊断胃部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0.0%(4/5)、特异度为96.0%(48/50)、阳性预测值为66.7%(4/6)、阴性预测值97.9%(48/49);胃镜诊断胃部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0.0%(4/5)、特异度为98.0%(49/50)、阳性预测值为80.0%(4/5)、阴性预测值98.0%(48/50),两种检查方法对胃部常见病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TUI技术诊断胃部常见病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及敏感性,且为无创、可重复检查,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经病理检验确诊的萎缩性胃炎患者100例,分别采用胃镜与病理学组织检查、诊断,观察患者胃镜检查的结果,并与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胃镜诊断萎缩性胃炎的准确性。结果:经统计发现,100例经病理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有57例确诊为萎缩性胃炎,另43例被诊断为浅表性胃炎,胃镜检查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的符合率为57%;两种诊断方法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胃镜对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因此,在临床上对萎缩性胃炎进行鉴别需结合胃镜与病理学检查两种方法,提高确诊萎缩性胃炎的准确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