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并探讨患者高血压脑出血后,对他们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00位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设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每组各有50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用普通的方法进行护理,研究组则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6.0%,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则只有82%。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要远远高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结论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手段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有着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护理方法,并观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在该院接收治疗的1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微创穿刺引流术,将其采用双盲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对照组2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时,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其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0年9月收治的94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7.9%,略高于对照组的93.6%,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干预效果满意,有利于患者的及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段桂元  刘娜艳 《中华医护杂志》2006,3(3):269-269,268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在急性期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恢复期心理、语言及肢体运动功能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26/30),而对照组为60.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中医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再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52.27%(23/44),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88.64%(39/44),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采用中医护理具有副作用小、成本低且效果明显等诸多优点,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肺部感染,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效果及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在许昌市立医院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7.5%,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3、6、9周后两组ADL评分均比治疗前增加,但观察组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了98例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分组,将所有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分为了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5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评分进行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相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护理中,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同时,在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共28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40例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140例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神经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测定。结果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后CSS评分,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主动康复干预护理有助于患者快速康复,具有极佳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巧荣 《基层医学论坛》2014,(15):1925-192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非药物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合理调整药物、自我监督和测量血压等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结论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的落实,可以确保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康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间收治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行康复护理干预,总结归纳两组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结果:在不同护理方式下,观察组护理效果更接近预设值,与对照组相比,护理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更为理想,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行康复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支气管哮喘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O例.观察组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之一的研究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接受了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之一的对照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未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仅接受了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以此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各项观察指标上占有优势的组别为研究组,且与对照组在观察指标上的比较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了促使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对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很有必要,且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时间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并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时间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时间护理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1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降压药等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4周后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治疗效果,取得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原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早期护理行前瞻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探讨其应用意义。方法以本院神经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2例高原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每组41例。观察组病人在早期常规护理中应用前瞻性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分析比较护理干预前后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上下肢肌力变化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统计治疗总有效率。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两组病人NIHSS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肢体肌力恢复情况和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瞻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高原高血压脑出血偏瘫病人的早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患侧肢体肌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而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对病人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干预。方法对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门诊收治的28例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案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14例。参照组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用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康复护理干预提高了护理价值,保障了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的恢复质量,让患者在发生后遗症后机体有一个更健康的保障,提高治疗效果,这种情况值得在临床护理上大范围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32-134+139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独立生活能力、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就诊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3.88%,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7.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心理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患者实行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获得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同时,在提高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影响,建议在临床予以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治疗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58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宫外孕大出血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有进一步临床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4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12例.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3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75%.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差异明显(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式对患有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且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在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4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9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肺部感染康复时间、气管置管时间、住ICU时间、病死率和干预效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肺部感染康复时间、气管置管时间、住ICU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病死率[22.50%(9/40)]低于对照组[46.15%(18/39)],干预效果满意度[96.77%(30/31)]高于对照组[71.43%(15/21)](P<0.05)。结论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干预可促进病情转归,提高干预效果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