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氰咪胍又名西米替丁,因有良好的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消化道粘膜溃疡愈合及治疗溃疡出血的作用,故受到不少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和其它一些胃酸分泌过多的胃病患者的青睐。多年来,该药治疗一些皮肤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答:“胃必治”与胃速乐同属消化性溃疡的治疗药物,处方组成相近似。本品含有下列成份:铋酸铝200毫克、甘草浸膏300毫克、碳酸镁400毫克、碳酸氢钠200毫克、弗朗鼠李皮25毫克、茴香果实10毫克。其中铋酸铝能在胃部及十二指肠的粘膜上形成一层保护薄膜,可促进粘膜再生使溃疡愈合;甘草浸膏能吸附胃酸,增强粘膜屏障,促进粘膜再生;碳酸镁和碳酸氢钠均为制酸剂,能中和胃酸减轻“烧心”症状;弗朗鼠李皮促  相似文献   

3.
消化性溃疡简称溃疡病 ,通常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而言 ,分别称之为胃溃疡 (GU)或十二指肠溃疡 (DU)。人的胃壁细胞分泌大量氢离子 (H ) ,浓度大约为1 4 5mmol L ,基础胃液的pH多介于 1~ 2之间。十二指肠球部由于经常接受自胃排入的酸性胃液 ,其pH也常处于 2上下。胃和十二指肠粘膜除了时常接触高浓度的盐酸外 ,还受到胃蛋白酶、胆盐、药物、微生物如幽门螺杆菌 (HP)或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在正常情况下 ,胃十二指肠粘膜能够抵御这些侵袭因素的损害作用。对胃十二指肠具有保护作用的因素主要有粘膜屏障、粘液 -…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溃疡(DU)病因迄今未明,现代药物治疗能促进愈合,却未能将其根治。DU患者的病理生理机理不尽相同,但用药时被“一视同仁”。因此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不足为奇。本文67例DU随机、双盲分为两组,分别服用胶态次枸橼酸铋(CBS)34例和雷尼替丁33例。前者是一种影响粘膜防御的溃疡愈合剂,后者一般认为是最有效的H_2受体拮抗型溃疡愈合剂。本文目的是比较CBS与雷尼替丁对DU发作期的愈合能力;监测起始治疗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正> 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机制中,有重要意义的是胃液伤害作用和胃十二指肠粘膜的抗伤害作用之间的平衡遭到破坏.保持抗伤害作用主要靠粘膜对胃酸的抵抗力和上皮细胞的再生能力.胃十二指肠粘膜系统的主要化学保护物质首要的是岩藻糖蛋白,它由胃粘膜细胞分泌并存在于胃粘液之中.已知,溃疡病人的胃液、血浆和尿液中的岩藻糖含量降低,尤其在病情恶化时.  相似文献   

6.
为减少癌症病人化疗后药物的毒副作用,及刺激骨髓的造血机能,临床上常用糖皮质激素作为化疗后的辅助治疗。糖皮质激素可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制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肠粘膜的抵抗力,诱发或加剧胃和十二指肠溃疡,造成消化道大出血,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我科一例肺癌病人化疗后应用糖皮质激素造成消化道大出血。现将我们的抢救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对溃疡病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简称溃疡病,通常指发生在胃或十二指肠球部的溃疡而言,分别称之为胃溃疡(GU)或十二指肠溃疡(DU). 人的胃壁细胞分泌大量氢离子(H+),浓度大约为145mmol/L,基础胃液的pH多介于1~2之间.十二指肠球部由于经常接受自胃排入的酸性胃液,其pH也常处于2上下.胃和十二指肠粘膜除了时常接触高浓度的盐酸外,还受到胃蛋白酶、胆盐、药物、徽生物如幽门螺杆菌(HP)或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  相似文献   

8.
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在发病机理上有很大差异,但胃酸、胃蛋白酶均为该病主要的损害因子。故对二者的治疗须从降低胃酸分泌和胃蛋白酶活化、增强组织抵抗力和修复功能、促溃疡愈合等环节进行。本文就抗溃疡药物及新近进展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9.
《新医学》1992,(12)
(以关键词笔画顺序排列) 二画十二指肠拈膜糜烂十二指肠粘膜急性 广泛性糜烂1例报告6:306十二指肠溃疡睡前口服雷尼替丁150 毫克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4: 2工9 奥美拉哇20毫克每周3天和10毫克 每天l次预防十二指肠溃疡复发 7:378 男性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血清辜酮、 雌二醉、催乳素、黄体生成素、卵一泡刺激素的测定3:127 泰胃美治疗十二指肠溃疡12,626丁胺卡那霉寮丁胺卡那霉素致聋2例 6:335 .三一画小儿药物剂量算法小几药物剂量算法 的改进1,22小肠溃疡肠镜诊断服用非菌体消炎药 患者的小肠溃疡11:580三叉神经痛山食蓉碱骨孔封闭治疗三 叉…  相似文献   

10.
现有证据表明,十二指肠溃疡(DU)与胃内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近年一些研究证实治疗后的HP状态可预测DU复发,一般治愈的DU病人中HP阳性者溃疡复发率为79~89%,而HP阴性者为0~27%。在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作者对144例HP阳性,并经抗菌和/或抗分泌药物治疗后愈合,其随访期达6个月的DU病人的复发评价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由于H_2受体拮抗剂甲氰咪胍和呋喃硝胺(雷尼替丁)的问世,多数溃疡病病人均能用药物治愈,需要外科处理的病人较前大为减少。但仍有部分病人需要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下列几种情况需要外科手术治疗:①内科治疗无效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和溃疡病有恶变者。②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③胃、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3):4122-4123
目的对比评估雷贝拉唑、法莫替丁分别治疗小剂量肠溶型阿司匹林(APC)长期服用所致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方法收集160例长期服用小剂量肠溶型阿司匹林所致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使用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使用雷贝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GSRS评分优于法莫替丁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镜下溃疡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雷贝拉唑治疗小剂量肠溶型阿司匹林长期应用所致胃十二指肠溃疡比法莫替丁效果更为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根除治疗的临床实践指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艳  王琼  甘涛  王一平 《华西医学》2000,15(3):281-285
一、根除Hp治疗效能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前言 1983年,Warren和Marshall在Lancet杂志上首先提出幽门螺杆菌(H.pylori,Hp)可能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微生物.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大多数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合并该菌感染.根除Hp可促进溃疡愈合,使粘膜炎症活动度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急性胃粘膜病变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是指由于机体受到严重损伤而处于应激状态时,如烧伤、创伤、败血症、休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和药物刺激等,使胃粘膜遭受破坏,引起胃和十二指肠粘膜浅表性糜烂或溃疡。Menguy将各种病因所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浅表糜烂和溃疡统称为AGML,其所致的出血即称为急性胃粘  相似文献   

15.
醋氨己酸锌(ZAC)为有机锌类粘膜保护药.国内外研究报道,锌制剂不仅能加速人体生长发育、增进食欲、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机体免疫力以及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等,而且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锌制剂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愈合率与西米替丁相仿.作者进行以西咪替丁为对照的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观察醋氨已酸锌治疗PU的疗效及药物安全性,其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丽珠胃三联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75例,分A、B两组,A组给予丽珠胃三联治疗,疗程7天。B组给予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治疗,疗程14天。观察记录Hp根除率、溃疡愈合情况、药物不良反应。结果:66例完成治疗及复查,失访9例。Hp根除率为A组:胃溃疡93.33%(14/15),十二指肠溃疡88.24%(15/17),总根除率为90.63%(29/32)。B组:胃溃疡87.5%(14/16),十二指肠溃疡82.35%(15/18),总根除率为82.35%(28/34)。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有轻微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结论:丽珠胃三联7天治疗方案具有药物剂量小、疗程短、Hp根除率高、溃疡愈合迅逑、副作用小等优点,是目前根除Hp、治疗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较为理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行Ⅰ期胃大部切除毕氏Ⅰ式、毕氏Ⅱ式。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78例,行胃大部切除毕氏Ⅰ式28例,毕氏Ⅱ50例,均愈合良好,仅有6例胆汁返流性胃炎。结论:Ⅰ期胃大部切除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可以做到一步到位,患者可以避免再次手术的痛苦,并减轻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报道用“锡类散”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双盲对比研究表明:锡类散的三周愈合率为64.7%,对照组为31.8%。作者认为锡类散并非通过降低胃酸促进溃疡愈合,而可能是该药增强了粘膜屏障,加速组织代谢,从而促使组织修复。该药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介绍了综合治疗各阶段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临床—形态学的疗效评价标准及对结疤性溃疡期与胃十二指肠正常功能恢复的判定.采取两期治疗法,共治疗了125例活动性单纯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十二指肠溃疡87.2%,胃溃疡12.8%).第一期治疗18天,应用药物治疗,以减轻疼痛症候群及消除消化功能紊乱;第二期治疗26天,除应用饮食与药物治疗外还广泛采用矿泉物理疗法。为了研究功能形态学,作了胃及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20.
研究表明吸烟和消化性溃疡之间有阳性流行病学关系,吸烟不利于溃疡的愈合,易致复发。血清胃蛋白酶原Ⅰ(SPG-Ⅰ)是胃底粘膜分泌的胃蛋白酶原的一种内分泌成份,吸烟者和约三分之二的十二指溃疡患者SPG—Ⅰ升高。本研究旨在确定上消化道内窥镜诊断和胃底粘膜组织学明确的病人其SPG—Ⅰ与吸烟的关系。受试者269人,男144人,女125人,年龄25~50岁,内窥镜未证实溃疡者127人,良性胃溃疡40例,十二指肠溃疡102例。所有病人均在胃体取活检4块,内窥镜检查前静脉采血。每日吸烟10支以上达两年者为吸烟组,一生从未吸烟者为非吸烟组。SPG—Ⅰ浓度用特异性放免法测定。男女正常参考值分别为20-80ng/ml 和20-60ng/ml。结果无溃疡组和十二指肠溃疡组吸烟者平均SPG-Ⅰ浓度明显高于不吸烟组(无溃疡组分别为65±20和54±17ng/ml,P<0.001;十二指肠溃疡组分别为93±24和75±18ng/ml,P<0.001)。胃溃疡组吸烟和不吸烟者SPG-Ⅰ无差异。无溃疡吸烟组浅表性胃炎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吸烟对照组。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