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汤川 《现代养生》2014,(22):142-142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并将其按手术实施方法的差异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以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以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更快,其在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较开腹阑尾切除术而言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恢复快等特点,该种手术治疗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帮助更多患者受益。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5-16
目的探讨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老年穿孔性阑尾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性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联合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粘连复发发生率分别为5.0%、5.0%和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40.0%和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比较,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老年穿孔性阑尾炎具有更加显著的疗效,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并探讨开腹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均为我院2013年2月份到2016年2月份接收的符合诊断标准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实验组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指标经对比差别显著,P<0.05,具备统计上的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别明显,P<0.05,具备统计上的意义.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缩短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患者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是科学可靠、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工程》2015,(10):1301-1302
目的分析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使用腹腔镜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18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根据患者的意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阑尾切除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疗效、不良反应、并发症以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综合治疗费用方面,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管使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费用较高,但其手术中出血量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排气时间短以及住院时间短的优势,可以对手术费用进行有效弥补,其应用价值高,可以作为穿孔性阑尾炎治疗的首选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观察2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1.92%显著低于对照组15.38%(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能够有效缩短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黄庭勇  孔建兵 《健康研究》2014,34(6):677-678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及开腹手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临床诊疗指标,同时观察切口感染率、残余脓肿、术后肠梗阻及治疗总费用。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VAS评分、体温复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率、残余脓肿发生率及肠梗阻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小,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康复快,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腹腔镜和开腹手术对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效果,进而探讨两种方法对穿孔性阑尾炎的治疗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8年1 1月-2012年1 1月间收治的100例行阑尾切除术治疗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其中53例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腹腔镜组),47例患者接受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开腹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止痛药使用率、术后8h疼痛评分、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发生率、住院时间和综合费用.进行统计学分析,进而对比分析两种手术方法对穿孔性阑尾炎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综合费用有轻微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8h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率、切口感染率、置管引流率、残余脓肿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感染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以及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并且综合费用没有显著高于传统手术,在临床上医生应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具体需求,选择最适手术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腹腔镜和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中的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5月-2016年5月穿孔性阑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开腹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肠蠕动恢复时间(19.63±15.55h)明显更短,平均住院时间(5.35±2.51d)明显更短,平均术中出血量(19.66±6.50ml)明显更少,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2)对照组肺部感染为30%、切口感染为40%、粘连复发为30%,观察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粘连复发分别为:5%、5%、0%)明显更低,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应用于穿孔性阑尾炎中疗效显著,并发症更加少,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宇  吕谦  赵英 《现代保健》2013,(6):31-3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89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采用腹腔镜切除阑尾治疗,对照组44例采用开腹手术阑尾切除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手术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老年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治疗阑尾炎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余云刚 《医疗装备》2021,(3):124-126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在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20年5月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信息输入Excel表格,并按照住院号排序,将序号为偶数和奇数的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试验组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运动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疗效确切,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运动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价值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针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手术价值再次经行探讨。[方法]比较我院最近行200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开腹阑尾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等。[结果]腹腔镜组8例患者中转开腹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发病36h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经腹腔镜治疗较开腹手术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肛门排气较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过36h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经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在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时间较开腹手术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发病36h内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经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效果确切;而对于发病超过36h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操作困难,中转率高,术后恢复较开刀手术没有明显优势,应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穿孔性阑尾炎行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穿孔性阑尾炎患者6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评分三个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穿孔性阑尾炎患者进行腹腔镜切除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恢复,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且其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应用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与探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75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其中常规开腹及中转开腹30例(对照组),腹腔镜阑尾切除45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31.42±18.53)分钟、(22.01±8.35)小时、(4.07±2.63)天、(10.85±8.52)毫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传统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并穿孔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180例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结合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腹腔镜组90例与开腹组90例,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切除与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相比开腹组,腹腔镜组手术进行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更短,组间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相比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在穿孔性阑尾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可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进程,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价值及优越性。方法:对比、观察开腹阑尾切除术(对照组46例)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观察组96例)的手术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一种较佳微创手术方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俞华敏 《现代养生》2022,(20):1747-1749
目的 通过对比分析,观察阑尾炎患者接受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阑尾炎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上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阑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用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阑尾炎患者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出血量相对较少,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排气、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治疗阑尾炎疾病应首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疗效及理想安全性,同时对患者胃肠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120例急性阑尾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阑尾周围脓肿除外,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开腹组(60例)和腹腔镜组(60例),为开腹组患者实施开腹阑尾切除术,为腹腔镜组患者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后的疼痛评分、住院的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出血感染的发生率、切口出血流入腹腔形成腹腔感染发生率、粪瘘发生率、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平均的住院时间、术后的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采用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采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缩短,明显降低了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接收的小儿急性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患儿8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行开腹阑尾切除术,研究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对比两组患儿手术各指标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临床各指标情况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2.33%明显低于对照组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急性穿孔性阑尾炎借助腹腔镜实施阑尾切除术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进行比较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92例,平均分为LA组和OA组,对两组患者手术的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肛门的排气时间及术后切口感染、腹腔脓肿情况进行比较,并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化脓性阑尾炎、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进行LA后其住院时间、肛门排气的时间都比OA组短,手术时间比OA组长;坏疽穿孔阑尾炎患者进行LA后其肛门排气的时间比OA组短.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切口感染为2.17%、腹腔脓肿为6.52%,与OA组切口感染4.35%、腹腔脓肿8.69%相比明显较低,比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的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手术治疗,对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阑尾炎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以及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比对照组更短,手术中出血量更少,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实施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效果更好,所造成的创伤更小,手术后患者恢复更快,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