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文章通过对中医诊断学研究现状的分析,从中医诊断学学科发展的突出矛盾与问题入手,提出中医诊断学术语体系规范研究、四诊客观化研究、微观辨证研究、中医证的研究、疗效评价研究以及诊断信息处理方法的研究中存在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探讨中医诊断学学科进一步发展的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程,具有中医诊断技能和辨证思维的培养课的特点。其研究、探索、诊察疾病的方法与途径,从宏观到微观揭示病证的规律,以冀实现中医诊断四诊客观化、辨证微观化、病证规范化。因此,搞好《中医诊断学》的教学,对学生学好临床各科和毕业后临床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医诊断学的主要内容是四诊与辨证。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尽管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具已有了很大改进,但在教学…  相似文献   

3.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研究诊法、诊病,辨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数学是利用符号语言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等概念的一门学校。数学作为科学之母,与中医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文章从数学的角度学习中医诊断学,分类整理出数学与中医、数学公式与中医诊断学、排列组合与中医诊断学、多学科交叉与中医诊断学的关系,起到了化繁为简的作用,更有利于对中医诊断学的学习,从而构建中医诊断学的新视角、新思维。  相似文献   

4.
中医诊断学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群  修宗昌  武哲丽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26-1527
基于对中医诊断学发展史和现状所进行的深入、系统研究和分析,提出了挖掘、创新诊法,促进诊法客观化,完善中医辨证理论体系和建立准确、统一的证候诊断标准是中医诊断学的未来发展趋势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创建中医诊断学名牌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医诊断学是传授中医诊察、分析、判断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是从中医理论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学科.其教学水平的高低对毕业生临床诊疗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毕业生质量控制的关键课程之一.当前,中医诊断学教学的重点仍应放在四诊技能和辨证思维的培养两个方面,仍应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学为主导'的教育原则,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对学生辨证思维的训练,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中医诊断学科研方法与思路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中医诊断学》(以下简称《诊断学》)是以中医的观点、方法、手段去认识疾病,判断病情的一门学科,包含有四诊、八纲、辨证、诊断与病案等多方面的内容,涉及到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具体运用,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给初学带来不少困难。本文就学习《诊断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笔者的一些体会。一、联系中基理论《诊断学》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与《中医基础理论》联系十分紧密。其有关诊断原理、四诊内容、各种辨证证候分析,无不涉及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  相似文献   

7.
中医诊断学是根据中医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诊察病情、判断病种、辨别证候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一门从理论到实践,从基础到临床的桥梁课程,具有中医诊断技能和辨证思维方法培养的特点.尤其是在医学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今天,这种技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搞好中医诊断学的实践教学,对学生学好临床各科和毕业后临床能力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学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也是联系理论与临床的一门桥梁学科。传统教学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教学发展的需求,在疫情的推动作用下,多元化教学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逐渐开展应用。数字化教学、实训教学、案例式教学、翻转课堂等多种形式在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中开展,最大限度地整合教育资源,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多元化教学为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中医诊法和辨证技能的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9.
证素辨证学是现代中医诊断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如何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如Python语言,对其进行优化与升级,是值得关注的科学问题,本文就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趋势,以及证素辨证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以期为证素辨证在心血管领域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新的角度与思路。  相似文献   

10.
现代中医诊断技术对亚健康评价的分析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健康状态是医学界广泛关注的课题,国内外医学界目前尚无明确的诊断评价方法与标准.中医诊断学技术的发展为中医诊断客观化、标准化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该研究得到深入发展.应用脉诊、舌诊、辨证等数字化、信息化的现代中医诊断技术,建立亚健康状态的评价体系,将有利于发挥中医药在亚健康诊疗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为避免主观因素对中医辨证的影响,迫切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及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中医诊断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中医诊断学的客观化、规范化。指出多元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领域的应用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引入了规范化和量化的数学描述,也能对证候规律作出一定的解释。对近20年中医疾病证候分类中需用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判断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隐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方法在使用中的各自特点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主观因素对中医辨证的影响,迫切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及信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中医诊断信息获取与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研究,促进中医诊断学的客观化、规范化.指出多元统计方法在中医证候研究领域的应用为中医证候的研究引入了规范化和量化的数学描述,也能对证候规律作出一定的解释.对近20年中医疾病证候分类中需用的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判断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隐类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这些方法在使用中的各自特点作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全国统编中医诊断学1~9版教材进行梳理,探讨现代中医诊断理论辨证体系中脏腑辨证的变迁。脏腑辨证独立于脏腑经络体系,其涵盖内容和表述形式上均有改变,同时证型也在不断地整合与扩增。通过对脏腑辨证的演变和发展的梳理,提出运用阴阳五行的动态演变观完善中诊理论辨证体系。  相似文献   

14.
诊断学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学科.与西医学相比,中医学对疾病的诊断表现出鲜明的特殊性.近年来,对中医诊断学的现代研究发展迅速,但其中也表现出一系列问题.原因就在于研究者们没有从此学科的特殊性质出发来思考现代研究的方向.而对其进行史学研究则是认识和理解这一学科本质特点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中医诊断学》是以中医学方法研究诊察疾病、分析疾病的变化并掌握其病变规律的一门学科。《中医诊断学》作为衔接中医基础理论与内、外、妇、儿、五官等各临床学科的桥梁,其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所包括的范围相当广,这必然给自学者增加难度。一方面,要记忆诸多基本理论及基本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有四诊、辨证、书写病案的基本技能。倘若没有临床实践经验,对基础理论不理解、死记硬背,必然会导致概念不清,甚至全然不知。中医诊断技能是每  相似文献   

16.
中医诊断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如何诊察疾病、分析辨别证候的一门学科。其内容包括四诊、八纲、辨证及病案书写等,是基础课和临床各科之间的桥梁。中医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要遵循三大原则,即审察内外,辨证求因、四诊合参。本学科实践性很强,要学好中医诊断学须注意在复习运用中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理解掌握本学科的知  相似文献   

17.
教材作为现代中医理论的共识性文献,代表了现代中医理论的特点。为探讨现代中诊理论辨证体系的变迁,本文搜集整理全国统编《中医诊断学》1~9版教材,主要以各版教材的理论框架、理论表述内容、概念的变化为研究内容,比较其变化并对其进行提炼、梳理出现代中医诊断理论辨证体系的变化特点,同时对其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梳理与比较发现,脏腑辨证成为现代中医辨证体系的核心内容,现代中医辨证体系逐渐"实体化"趋向及临床实践的需求推动了中医辨证体系的变化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医诊断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通过对病人询问、检查来收集病情资料,实现对病人健康状况和病变本质的辨识,对所患病、证做出概括性判断,为进一步论治提供指导,因此,中医诊断学是一门系统学科。该学科包括了"三个基本,一大思维",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辨证思维。三大基本内容繁多、理论抽象,学生在理解、记忆方面均难以达到较好的效果,而中医辨证思维需要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多种思  相似文献   

19.
《中医诊断学》所探讨的内容,可分为“诊”与“断”两大部分,诊即四诊,断指辨别病证。诊是断的基础,是为断服务的。因此,学习中医诊断学,必须掌握辨证的理论与方法。中医诊断疾病时,需进行辨病与辨证。所谓“病”,  相似文献   

20.
叶振韬  李奕祺 《光明中医》2023,(8):1476-1479
象思维是中医理论中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点的思考方式,贯穿于整个中医基础理论之中。中医诊断学是研究诊法与辨证的一门学科,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学科基础,故亦离不开象思维,在诊法中多有体现。此文以中医理论的象思维为切入点,探讨其在中医诊断中的体现及运用,思考其在诊断思维中的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