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刀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0例,联合组行针刀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牵引组行牵引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全部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根据疼痛评级指数进行评估,治疗后1年随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年联合组痊愈26例(43%),良效23例(38%),好转8例(13%),无效3例(5%),总效率为95%(57/60例);牵引组痊愈8例(13%),良效20例(33%),好转21例(35%),无效11例(18%),总效率为71%(49/60例)。联合组疗效优于牵引组(P〈0.01)。结论针刀联合臂丛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牵引疗法联合药物治疗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颈椎间孔阻滞合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每天给予常规颈椎牵引加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颈椎间孔阻滞合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为25.93%,总有效率78.78%,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椎间孔阻滞合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平衡针灸联合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122例随机分为平衡针灸联合针刀治疗68例为治疗组,牵引与推拿治疗54例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治疗2个疗程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5%(67/68例)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7.0%(47/5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平衡针灸联合针刀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鞘内注射复合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患者70例,采用高位肌间沟法鞘内注射利多卡因和地塞米松复合液20ml,注药后体表清晰可见一三角型隆起。结果治疗后1周、t个月疗效评定,优者38例占54.2%,良者20例占28.6%,可者9例占12.9%,差者3例占4.3%,总有效率95.7%。结论臂丛神经鞘内注药治疗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疗程短,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一个疗程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均能减轻神经根型颈椎病肩臂痛麻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和64.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颈椎牵引配合颈椎横突注射综合治疗等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结合微波为主的综合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采取微波结合颈椎牵引为主的综合物理疗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取单纯颈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均能有效的减缓疼痛,但观察组的疼痛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36.67%和85.00%,对照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为25.00%和73.33%,两组之间疗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u =2.79, P <0.05)。结论:以微波加颈椎牵引为主的物理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颈椎硬膜外置管药物注射联合韩式(HANS)穴位神经刺激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选取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9例,采用颈椎硬膜外置管药物注射(2d给药1次,3次为1个疗程)联合HANS疗法(每日2次,5d为1个疗程)治疗,于治疗后1个月、6个月时评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MacNab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6个月时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4%(93/104例)、86.0%(80/93例)。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颈椎硬膜外置管药物注射联合HANs疗法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穴位透刺与颈椎牵引结合与单独用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穴位透刺结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颈椎牵引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穴位透刺结合颈椎牵引比单独用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沈光宇  黄宾 《南通医学院学报》2005,25(6):454-454,456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与热磁振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观察组45例采用颈椎牵引与热磁振综合康复疗法,对照组45例只采用牵引治疗。结果:总显效率(治愈+显效)分别为观察组66.7%和对照组33.3%,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6667,P〈0.01)。结论:颈椎牵引与热磁振综合康复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椎旁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椎旁神经阻滞,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加牵引热敷,治疗效果分为3级:痊愈、显效、无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8.3%,两组间差异明显(P〈0.01)。结论椎旁神经阻滞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局部注药、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动颈椎牵引与手法整复综合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颈椎病患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综合治疗组,接受针刀、局部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电动颈椎牵引与手法整复治疗;B组为对照组,单纯电动颈椎牵引与手法整复治疗,随访6个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95例,治愈率95%;对照组治愈55例,治愈率5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治疗颈椎病可以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间歇式牵引联合温热式低周波与单纯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颈性眩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间歇式牵引与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联用)和单纯牵引组,各30例,均治疗2个疗程(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例),牵引组为80.0%(24/30例),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间歇式牵引和温热式低周波治疗颈性眩晕较单独应用间歇牵引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T引导下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青年患者的安全性及治疗效果。方法神经根型颈椎病青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地塞米松组)和B组(地塞米松棕榈酸酯组),在CT引导下行颈椎硬膜外穿刺置管后分别注射地塞米松和地塞米松棕榈酸酯。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1周、4周及6个月时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临床症状改善评分和优良率。结果在治疗后第6个月时A组VAS为(5.4±1.5),B组为(3.4±1.3),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改善评分A组为(2.6±0.5),B组为(1.4±0.5),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率A组为71.1%(32/45例),B组为95.6%(43/45例),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T引导下颈部硬膜外注射地塞米松棕榈酸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青年患者疗效优于地塞米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神经刺激器引导下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两点法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200例择期行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50例,均选用0.375%罗哌卡因30ml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实施两点法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颈4横突和颈5横突水平,每个穿刺点注入局麻药15m1),A组0.375%罗哌卡因30ml,B组药液中加入舒芬太尼0.1μg/kg,C组药液中加入舒芬太尼0.2μg/kg。D组药液中加入舒芬太尼0.3μg/kg。麻醉实施后,观察并记录c。(第4颈神经)、C,(第5颈神经)支配区域感觉阻滞(针刺法)的起效时间和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镇痛的持续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后4组患者生命体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受试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完善时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镇痛持续时间较A、B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10~20minC、D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A、B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2μg/kg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30ml是成人神经刺激器引导下两点法颈丛加臂丛神经阻滞的合适剂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电针配合牵引并超短波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10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超短波组53例,在电针、颈椎牵引的同时给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52例,仅给予电针及颈椎牵引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减轻或消失,两组间疗效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刀疗法联合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颈型颈椎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阻滞组,每组40例。联合组先行棘间神经阻滞,再行针刀治疗;阻滞组单纯行神经阻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3、7、14、30d记录VAS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各时点VAS均下降(P〈0.05);与阻滞组比较,治疗后14、30d时联合组VAS较低(P〈0.05)。结论针刀疗法联合棘间神经阻滞治疗慢性颈型颈椎病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纯神经阻滞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康复效果.方法 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9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6例,采用常规颈椎牵引、超短波治疗及中频脉冲电疗;治疗组102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和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CASCS)进行疗效积分.结果 治疗后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牵引及中医按摩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患者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改变,以期为指导临床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16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81例)与对照组(81例),两组均应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牵引及中医按摩进行治疗。同时应用TCD和BAEP观察血流及脑干传导功能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11.401 3,P=0.000 7),观察组治疗后TCD和BAEP的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090 2,P=0.013 6;χ2=7.140 2,P=0.007 5)。结论牵引及中医按摩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