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舌下腺囊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160例舌下腺囊肿均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1月。6年以上随访口内进路完整摘除舌下腺及囊肿,颌下 口内进路均无复发,10例单纯囊肿摘除复发6例,5例襞形缝合术均复发。结论 通过口内手术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治愈的关键,创伤小,少复发,适用于各型舌下腺囊肿。  相似文献   

2.
髁状突骨折手术复位内固定不同入路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髁状突骨折的最佳手术复位进路。方法:对34例髁状突骨折分别采取下颌下、耳屏前、口内3种手术进路复位内固定的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单纯颌下切口18例均成功,有3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耳屏前切口12例,2例失败,摘除髁突,3例辅加下颌下切口,3例面神经颞支损伤;口内切口4例,成功3例,1例失败。结论:口内切口面部无疤痕,颌下及耳屏前切口创伤较大,疤痕明显,应根据骨折部位选择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3.
谭汉提  李正华 《华夏医学》2004,17(6):960-961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19例特殊类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19例中哑铃型10例,颌下型9例。主要表现为颌下及舌下区的肿胀。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愈。结论:经口内进路将舌下腺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谢鸿鹏 《广西医学》2001,23(4):868-869
下颌骨的巨形囊肿 ,由于口内进路手术法存在感染及创口愈合困难等问题 ,通常作口外切口 ,即从颌下作切口 ,翻开皮瓣 ,暴露下颌骨颊侧面 ,凿开骨皮质暴露囊肿 ,再将下颌骨囊肿摘除。这要在皮肤上作一切口 ,在颈部遗留一道较长的疤痕 ;在切开和翻瓣过程中 ,要处理颌外动脉和面前静脉 ,有可能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 ,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下唇歪斜 ;另外 ,需要剥离颈浅筋膜 ,颈阔肌及咀嚼肌的附丽 ,手术创伤大。随着手术方法和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 ,通过建立有效的口外引流 ,使口内进路摘除下颌骨巨形囊肿的成功率不断提高 ,从而避免了口外切口 ,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颌骨骨折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新鲜颌骨骨折患者采用口内进路暴露颌骨骨折部位(除外下颌升支及髁状突骨折)以钛板坚强内固定配合颌间弹力牵引使骨折段复位固定。结果186例患者182例软组织Ⅰ期愈合,口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开口度正常。结论口内切口是坚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一种适用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6.
尚永一  王雯  贡凤琴 《北京医学》2009,31(9):552-554
目的 评价颌骨骨折术前牵引后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2例新鲜颌骨骨折患者采用术前牵引后口内进路暴露颌骨骨折部位(除外下颌升支及髁状突骨折)以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方法使骨折段复位固定。结果102例患者101例软组织Ⅰ期愈合,口内咬合关系恢复良好,颌面部外形和咀嚼功能、开口度正常。结论配合术前颌间弹力牵引后口内切口坚强内固定是治疗颌骨骨折的一种适用手术进路。  相似文献   

7.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但单纯突入颌下区的舌下腺囊肿即潜突型是该病中的一个少见类型。本科自 1982~ 1998年共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 34例,分别采用颌下进路和口内进路两种术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把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本组病人 34例,男性 18例,女性 16例。最小年龄 2岁,最大年龄 36岁。囊肿均位于一侧颌下区,其中左侧 20例,右侧 14例。 1.2治疗 1.2.1口外进路在患侧颌下平行于颌缘下 1.5~ 2.0cm作切口,于颈阔肌下找到囊肿,沿囊壁作钝性加锐性分离,寻找避开…  相似文献   

8.
口内进路正颌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牙颌面畸形是因颌骨发育异常引起的颌骨体积、形态和上下颌骨之间及其与颅颌面其他骨骼之间的关系异常,以及随之伴发的牙颌关系及口颌系统功能异常与颌面形态异常。牙颌面畸形不但影响面容美观,造成牙颌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影响儿童全身发育及健康。我院于1990~2004年对44例牙颌面畸形患者采用口内进路正颌全麻手术,手术效果较好,现将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回顾性分析口外型舌下腺囊肿临床资料,探讨诊断及鉴别诊断,评价手术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术前行穿刺、超声或CT等检查,全麻下行口内入路或口内联合颌下入路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术后加压包扎。结果:23例口外型舌下腺囊肿经口内切口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术后无复发。结论:口内切口完整摘除患侧舌下腺,同时吸净囊液颌下加压包扎,是较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邱志刚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6):151-151
目的:分析总结下颌智齿牙根意外进入口底间隙的原因及处理方案。方法:分析智齿牙根意外进瓜口底间隙9例,采用口内颌舌沟切口配合口外推挤法取出断根。结果:进入口底间隙的断根均被顺利取出。结论:采用口内颌舌沟切口配合口外推挤法取断根手术损伤小,手术视野清晰,是良好的取断根方法。  相似文献   

11.
侵及颅底的咽旁间隙肿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侵及颅底的咽旁间隙是肿瘤的手术进路及操作方法。方法:对不同的进路进行比较,并对麻醉、操作、暴露肿瘤、防止并发症等进行探讨。结果:10例良性肿瘤全竞赛 除,无复发。在包膜内用手指进行分离可减少神经和血管损伤。结论:口内进路可处理大部分良性肿瘤,但操作方法和进路的选择很重要。  相似文献   

12.
舌下腺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但单纯突入颌下区的舌下腺囊肿即潜突型是该病中的一个少见类型。本科自1982~1998年共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34例,分别采用颌下进路和口内进路两种术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把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3.
张林  曹海鹏 《华夏医学》2003,16(3):387-388
舌下腺囊肿系多种因素引起导管狭窄或堵塞分泌物的贮留 ,又称为潴留型囊肿。我科自 1987年以来收治的舌下腺囊肿患者中 ,有 17例为复发的颌下型舌下腺囊肿 ,现将复发原因及治疗作一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7例复发患者中男性 6例 ,女性 11例 ,男女之比 :1∶1.83,年龄最大 4 8岁 ,最小 6岁 ,平均 2 2 .6岁。首次手术采用颌下进路的病例有 12例 ,其中 7例切除了颌下腺及囊肿 ,3例切除舌下腺及囊肿 ,2例仅切除囊肿 ,舌下腺及颌下腺均保留。采用口内进路的病例有 5例 ,均作了囊肿及舌下腺切除术。 17例患者囊肿复发均在首次术后 2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进路治疗下颌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下颌体、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患者住院、手术、影像及随访资料,对比不同手术进路的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86例下颌体、下颌角或升支骨折患者,40例患者采用口外切口,46例采用口内切口。在口外切口的患者中,10例出现并发症,3例较重,7例较轻。口内切口的患者中,11例出现并发症,5例较重,6例较轻。7例患者由于术中无法充分暴露先采用口内切口后改为口外切口,3例出现并发症,1例较重,2例较轻。结论口内与口外进路治疗下颌体、下颌角及下颌升支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无显著性差异,但口内转口外切口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口内进路外科治疗下颌角及嚼肌肥大效果研究。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至2017年所收治的23例下颌角及嚼肌肥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口内进路外科治疗。结果在本研究中所存在的23例患者中,只有1例患者在手术之后出现了伤口轻微感染,在对其进行局部冲洗换药之后,也已经愈合,其它患者伤口则都是Ⅰ期愈合,没有任何面神经或者是下齿槽神经损伤现象发生。在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调查我们发现,所有患者面下部宽度相比较于手术之前有着明显的减少,大多数患者对于矫正效果十分的满意。结论在口内进路外科治疗下颌角及嚼肌肥大患者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患者畸形程度来为患者选择口内进路不同的术式组合,这样就能有效地矫正各类下颌角嚼肌肥大畸形。  相似文献   

16.
颌下腺导管结石及其所引起的颌下腺炎,临床上较为常见。口外医生为避免颌下切口摘除颌下腺作了大量工作。Nahlieli等用微型内窥镜(Mini-endoscopes)对96例颌下腺结石检查及镜下取石,成功率达82%,其术前无特殊准备,术后无并发症。常规手术切口在体表,影响美观。Smith,Elahi等提出经口内摘除颌下腺的方法,既达到了切除颌下腺的目的,又不影响美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切除侵犯中颅窝的咽旁颢下区巨大肿瘤安全而彻底的手术进路。利用颢部切口可充分暴露中颅窝底和颢下窝以及颌下进路显露咽旁区解剖的特点,联合进路切除2例咽旁颢下区巨大肿瘤。2例侵犯中颅窝底的咽旁颢下区肿瘤顺利切除,患者术中组织损伤、出血量相对较少,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颞部-颌下联合进路适合于侵犯中颅窝底的咽旁颢下区肿瘤的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正颌外科技术在颌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本组89例病患、选自1996年至2006年应用正颌外科技术治疗的陈旧性、多发性,复杂性颌骨骨折。根据骨折类型及病人要求选择恰当的手术进路和固定方法。结果:89例病人采用正颌外科技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或辅以颌间固定及外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感染2例,1例大剂量抗菌素应用后骨延迟愈合;1例重新手术后Ⅰ期愈合。2例术后咬合关系欠佳,颌间牵引固定后改善,随访85例,咬合关系,功能及面形恢复均好。结论:(1)正颌外科技术的应用使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有了成功的保证。(2)坚固内固定技术的应用为陈旧性骨折治疗奠定了成功的基础。(3)三维CT的指导意义在于帮助术者制定恰定的手术方案。(4)手术进路的选择以骨块显露好、固定方便为标准,要尽量选择口内切口。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双颌外科术式、手术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总结,为今后从事此项手术提供经验。资料和方法治疗下颌前突综合征31例,均采用口内途径,上颌LeFortI型截骨,下颌升支垂直截骨及颏成形术进行颌骨移动矫治颌骨畸形。结果31例经双颌外科手术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术后随访有2例术后七年复发,其余29例效果稳定。结论经口内途径一次完成上下颌骨移动矫治双颌畸形,达到功能和美观的和谐统一,是一种理想术式。通过手术改善畸形容貌,术前对术后面型的准确预测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20.
副腮腺多形性腺瘤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副腮腺肿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 对收治的4例副腮腺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4例中男女各2例,年龄30-36岁。均以一侧面部肿块就诊。术前确诊1例。治疗在局麻下,均采取口内切口将肿瘤切除。术后无面神经功能障碍,面部无疤痕。结论 腮腺导管造影结合细针吸细胞学检查是术前确诊副腮腺肿瘤的理想方法。口内切口为手术首选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