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患者 男,67岁。因进食哽噎感伴吞咽疼痛1月余入院。查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晰,无罗音。食管钡餐造影:T8和T9平面,食管右侧壁充盈缺损,黏膜破坏,壁僵硬,长3.5cm。胃镜示距门齿32~35cm食管右侧壁黏膜隆起、糜烂、高低不平,占管径约1/4,质脆,触之易出血,贲门、胃未见异常;活检报告鳞状细胞癌。胸部X线片示右肺上叶  相似文献   

2.
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少见,现将我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49岁,间歇性上腹胀满不适3个月。外院腹部B超意外发现食管胸下段肿物以食管胸下段平滑肌瘤收入院。体格检查:一般状况良好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腹无异常。胸部CT:肿物位于食管胸下段距贲门4.0cm右侧壁,直经4.0cm×3.0cm×2.8cm ,边界清楚,CT值40.6Hu,增强扫描:肿物局部未见强化。食管镜:距门齿34cm食管右侧壁隆起型肿物,表面粘膜光滑,长约2.0cm,触之质软。上消化道钡餐造影:食管胸下段右侧壁见弧形压迹,食管粘膜规整、连续,食管左移,受压狭…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肿瘤细胞悬液注射法建立稳定的兔食管癌移植瘤模型,观察其钡餐、MRI及病理表现。方法:冻存的VX2肿瘤细胞经免体内接种成瘤后制成细胞悬液,手术暴露食管,直视下将肿瘤细胞悬液接种于兔食管壁,制作免食管癌移植瘤模型,2周后经钡餐和MRI检测其影像学表现,处死免子取标本行病理学检测。结果:食管内注射肿瘤细胞悬液2周后.兔子出现吞咽困难的症状,食管钡餐显示明显的充盈缺损,缺损内径平均约0.518cm;MRI显示免食管壁内孤立性结节状肿瘤,病灶在T1WI上呈略低信号或等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瘤体和淋巴结标本病理切片镜下观察,证实成瘤及出现淋巴结转移;模型建立成功率为100%。结论:使用肿瘤细胞悬液注射法可成功建立免VX2食管癌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食管小细胞未分化庙在临床上比较少见,我院收治2例,现报告如下:例1:男,46岁。因进食阻挡感1.5个月于1997年3月17日入院。患者1.5个月前进食较硬食物有轻微阻挡感,逐渐加重,1个月前开始感左胸背疼痛,发热37.5℃左右,无哈咳及声音嘶哑。体检:一般情况好,左颈部有一个肿大淋巴结,约1.5cm×1.0cm,质硬,无压痛,活动度可。双肺呼吸音清,心脏无异常。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提示“中下段食管瘤(溃疡型)”。MRI检查示:食管中下段溃疡型食管癌,侵及周围组织。食管拉网脱落细胞学检查;肿瘤细胞呈椭圆形,大小较一致,胞浆较少,…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例1,男性,41岁。进食胸骨后灼痛半年,于1991年4月3日入院。食管钡餐造影显示:食管中段2cm充盈缺损及突向管腔内肿块影。纤维胃镜检企:距门齿30~32cm处有一约2cm×1.5cm息肉状肿块,表面黏膜轻度糜烂,有浅小溃疡。  相似文献   

6.
1、病例报告。患者男,6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个月来我院就诊,院外食管钡餐检查提示,食管中段癌,我院食管钡餐检查提示,食管平T1-T2平面可见菜花状充盈缺损,管腔扩张,钡剂通过明显受阻,该处管壁僵硬,黏膜破坏,病变长约11cm,贲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54岁,哈族。进食梗噎感1个月。食管钡餐造影见食管下段有8.5cm的管壁僵硬,粘膜破坏。诊断为食管下段癌于1996年5月8日入院。术前肝脏B超未见明显占位灶。肝功能乳酸脱氢酶335u/L(正常115~240u/L)。1996年5月16日行食管癌根治术。术中见食管下段有一6cm×5cm×4cm质硬肿块,外侵不重,食管旁有1cm×1cm大小的淋巴结7个。肝脏左叶见有4cm×4cm肿块,表面灰白色,质硬。即行食管下段癌切除及肝脏左叶部分切除术,手术顺利。病理诊断:食管高分化鳞状上皮癌,食管旁淋巴结查见转移性鳞状上皮癌1/7。肝脏高分化腺癌。术后病人…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9岁。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伴消瘦,乏力。查体:一般情况可,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扪及,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X线双肺未见异常,纵隔淋巴结未见肿大。胃镜示:食管中段(距门齿30~35cm处)可见隆起性病变,占周径的2/3,小探头3R显示占位横切面大小22.6mm×14.9mm,与肌层分界不清。钡餐造影:似食管平滑肌瘤改变,但伴粘膜糜烂。入院诊断:食管中段癌。于全麻下行“食管癌根治,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术”。术中见食管中段气管分叉水平以下有一肿物,约5cm×3cm×2cm,质硬,腔内生长,无…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性,68岁,因间断性进食梗噎1年来住院。查体无明显异常。食管钡餐造影显示主动脉弓下3cm处食管左侧壁不规则压迹。食管镜检查所见:距门齿32cm处食管左侧壁有3×2×X1cm紫兰色肿物突出管腔,表面粘膜光滑无波动。诊断食管肿物。经准备后全麻下剖胸手术。术中见于食管左侧壁粘膜下3×2×1cm紫兰色质软肿物,边界清楚,行肿物切除。术后恢复顺利,2周全愈出院。,病理报告:原发性食管海绵状血管瘤。随访1年,病人情况良好。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间叶组织肿瘤。源于食管的海绵状血管瘤极罕见。治疗方法可采用手术切除和放射治疗。单…  相似文献   

10.
1986年以来对 Wooler 和 Redo 的“隧道式”食管胃吻合加以改进,行食管、贲门癌手术242例,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经临床观察、随访、钡餐、食管镜检及粘液 pH 值测定证实优于其它方法。头低脚高钡餐检查65例,仅1例吻合口0.5 cm,大多数都在0.5~2.0cm,3例有轻度返流。食管镜检及活检60例,除20例有轻度水肿充血外,其余40例粘膜正常,食管粘液 pH 值5~7的有42例,>7的有18例,以上两项都说明无返流性食管炎发生。  相似文献   

11.
RECIST标准评价食管癌临床分期的化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食管钡餐X线片和CT扫描结合的检测结果确定食管癌临床T分期的依据,探讨用于RECIST标准对食管癌化疗疗效的评价效果.方法 选择末行手术和放疗的食管癌83例,根据食管钡餐X线片病变长度和CT扫描管壁厚度以及病变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将病变局部分为T1、T2a、T2b、T3a、T3b、T4期,并结合区域淋巴结及远处转移对应临床分期Ⅰ、Ⅱ、Ⅲ、Ⅳ期.应用FLP方案化疗2个周期,比较食管钡餐X线片与CT扫描的食管病变长度的结果,按照RECIST标准评价食管癌化疗疗效.结果 83例中T1、T2a、T2b、T3a、T3b、T4期分别为7、11、15、26、19、5例,对应临床分期Ⅱ、Ⅲ、Ⅳ期分别为13、37、33例.食管钡餐X线片与CT扫描的食管平均病变长度分别为(4.6±1.4)cm和(4.8±0.7)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8,P<0.05).化疗疗效CR 2例,PR 35例,SD 34例,PD 12例,RR 45%.结论 REClST标准更适用于评价食管钡餐x线片和CT 扫描确定的食管癌临床分期的化疔疗效.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性,53岁。因进食哽噎感1个月于2008年3月26日入院。体检: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其余未见明显异常。院外电子胃镜检查示:门齿下30~35cm食管见1/2周不规则增生,胃窦黏膜充血水肿,胃窦小弯见1.2cm&#215;1.0cm不规则增生,表面糜烂。余未见明显异常。病理诊断示:(门齿下30cm)鳞癌、(胃窦)腺癌。胸部CT示:中胸段食管MT,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55岁,以吞咽梗噎1月,全身一般情况及临床检查无手术禁忌证,上消化道造影食管中下段后壁充盈缺损粘膜破坏,钡剂通过不畅,其余各段充盈及通过正常,诊断为食管中下段癌(髓质型)。胃镜检查:距门齿32~35cm食管粘膜充血、糜烂、质脆,取材送病理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中见食管中下段肿瘤7cm×3cm×3cm,与周围粘连,易分离。游离胃后准备行弓上食管胃吻合。在向弓上游离时感弓上食管左侧壁有局限性增厚、硬韧感断定不正常,乃行食管次全切除颈部食管胃吻合术。大体标本:距食管上切缘5cm有一1.2cm×0.8cm病灶,周…  相似文献   

14.
腹段食管又叫食管胃前庭区,该区长约3 cm~5 cm,由于该区的特殊结构及功能,在日常食管及上消化道钡餐检查中时常发生该区癌变漏诊的现象,其原因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5.
1病例报告患者男,68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半个月来我院就诊,院外食管钡餐检查提示,食管中段癌。我院食管钡餐检查提示,食管平T5~T8平面可见菜花状充盈缺损,管腔扩张,钡剂通过明显受阻,该处管壁僵硬,黏膜破坏,病变长约11cm,贲门未见异常。查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余(-)。于2001年10月23日在全麻下行经左胸食管癌切除术,经食管床弓上吻合术。术中见肿块位于食管中段平肺门,长约6.0cm,侵出外膜,并累及左主支气管膜部及胸主动脉,肿块旁有多个淋巴结,胃左动脉旁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报告示,食管癌中段复合型癌(鳞癌+基底细胞样鳞癌+梭形…  相似文献   

16.
食管癌肉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61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5个月,呕血3日而来我院就诊。拟诊为食管下段癌入院。查体:轻度消瘦,无明显阳性体征。X线钡餐检查:食管下段不规则的巨大充盈缺损,呈倒杯形(图l)。图1X线食管造影纤维胃镜检查示:距门齿30~36cm见4cm×3cm×5cm的肿块向腔内突起,质脆、易出血。取材病检示恶性肿瘤(倾向鳞癌)。于2000年10月15日在气管内麻醉下行左剖胸探查术,术中见肿瘤位于食管下段,大小约6cm×5cm×3cm,未侵及外膜。行食管肿瘤切除食管胃弓上吻合术,清扫区域淋巴结。术后恢复良好,于2000年…  相似文献   

17.
1病案摘要患者,男,59岁,因吞咽困难于2009年9月收入我院。入院查体:左颈扪及一1.0cm×1.0cm×1.5cm质硬、固定、无压痛的淋巴结。钡餐示:食管中下段黏膜破坏、管壁僵硬。胃镜示:距门齿26cm-34cm见凹陷性溃疡。胃镜下取病检示:食管中下段磷癌。于2009年10月行PF方案(DDP 40mgd1-3,CF 0.2g d1-5,5-FU 0.5g d1-5)化疗2周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无转移食管鳞癌的肿瘤局部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入组条件的263例N0期食管鳞癌患者,对患者的食管钡餐造影病变长度、GTV最大横径、GTV长度及GTV体积等肿瘤局部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钡餐造影病变长度、GTV最大横径、GTV长度及GTV体积预测患者预后的临界值分别为4.25、1.80、5.85 cm和27.98 cm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钡餐造影病变长度(P=0.0004)、GTV最大横径(P=0.0246)、GTV长度(P=0.0035)及GTV体积(P=0.0184)均为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影响因素;食管钡餐造影病变长度(P=0.0149)为患者局部控制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食管钡餐造影病变长度(P=0.0013)、GTV最大横径(P=0.0047)及GTV长度(P=0.0032)为患者生存率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食管钡餐造影病变长度(P=0.0037)为患者局部控制率的独立性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食管钡餐造影病变长度为临床无转移食管癌主要预后影响因素,在临床上应对食管钡餐造影病变较长的患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予以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9.
1病例介绍 患者,男,59岁,回族,农民。因进食后有梗噎感,伴胸骨后隐痛2个月入院。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但无体重减轻,无发热,无黑便。查体: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腹软,肝脾不大。院外食管X线钡餐检查示:食管中段偏左后壁区长约3cm段黏膜皱襞破坏中断,钡剂通过略受限,考虑食管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胸段食管癌病变长度的不同检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探讨CT测量食管癌病变长度的准确性,为食管癌放疗靶区的精确勾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598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经CT扫描、X线钡餐造影测量的病变长度与术中手术标本进行回顾性对比研究,对其间存在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CT扫描、X线钡餐造影、手术标本的食管病变平均长度分别为(6.70±2.52)cm、(5.13±1.91)cm和(5.23±1.93)cm。CT扫描的病变长度与手术标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X线钡餐造影病变长度较手术标本偏短,但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6);病变长度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CT扫描、手术标本、X线钡餐造影。结论CT扫描的食管癌病变长度较手术标本实际肿瘤长度偏长,而X线钡餐造影稍偏短。在应用CT勾画食管癌放疗靶区判定病变长度时,应综合参考X线钡餐造影等其他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