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菌阳肺结核的短程化疗是严格的抗菌疗法。国内外多使用3药9个月或4药6个月固定化疗期。但我们认为,化疗开始时的细菌学变化极不相同,大多数病例在化疗2个月时痰菌阴转,并持续阴性直到停药。对此类病例再化疗6个月或9个月显然意义不大。基于此,我院自1987~1991年应用2HRZS/4HR 6个月方案和2HRS/HR不固定化疗期方案治疗54例初治菌阳肺结核,并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了290例初治涂肺结核病人,应用2SHRZ/4HR方案将传统的固定化疗期改为不固定化疗期,以痰涂片转阴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愈停药标准,平均化疗期为4.7月,6个地累计痰菌阴转率98.3%。停药后随访2年细菌学复发率1.9%,总失败率为3.6%,达到短化的“金标准”。即以4药强化2个月,继续治疗期以H,R治疗由化疗期改为不固定化疗期,平均缩短化疗期1.3个月,获得与固定化疗期6个月效果完全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6个月固定化疗期全程每日给药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观察进一步缩短化疗期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2HRZS(E)/XH3R3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经涂片检查痰菌阴转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疗停药标准,并注意抓好研究过程中的环节质量控制。结果:符合选例标准95例,92例完成规则治疗,累计痰菌阴转率为98.9%,91例治愈,平均化疗期为5.1个月,2年随访率为91.2%,细菌学复发率为2.3%,结论:本研究与国内6个月标准短化相比,其复发率相近,说明本方案治愈率高,可缩短治疗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8例初始耐药病例应用2SHR/7HR方案,以痰菌培养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愈停药标准平均治疗期6.5个月,虽可平均缩短2.5个月,但9个月阴转率89.3%,停药后2年细菌学复发率24%,证明初耐药病例改固定化疗期为不固定化疗期,以痰菌培养阴性连续3个月做为治愈标准是不够的,需要连续3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5.
初治涂阳肺结核不固定化疗期短程化疗远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6个月固定化疗期全程每日给药化疗方案的基础上,观察进一步缩短化疗期的远期疗效。方法 采用2HRZS(E)/XH3R3化疗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经涂片检查痰菌阴转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疗停药标准,并注意抓好研究过程中的环节质量控制。结果 符合选例标准95例,92例完成规则治疗,累计痰菌阴转率为98.9%,91例治愈,平均化疗期为5.1个月,2年随访率为91.2%,细菌学复发率为2.3%。结论 本研究与国内6个月标准短化相比,其复发率相近。说明本方案治愈率高,可缩短治疗期。  相似文献   

6.
不固定化疗期短程化疗研究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从现行6个月短化方案进一步缩短化疗期的疗效。方法改进初治涂阳患者6个月固定化疗期,采用涂片检查并以痰菌转阴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治愈停药标准。结果290例涂阳肺结核经2SHRZ/xHR治疗,6个月时痰菌阴转率98.3%,283例阴转治愈,平均化疗期4.7个月,2年随访率94.3%,细菌学复发率1.9%。结论采用痰涂片检查,并以痰菌转阴后连续3个月阴性为阴转治愈标准,可将化疗期平均缩至4.7个月,且治愈率高,2年细菌学复发率低,为进一步缩短化疗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籍肺结核病人1,056名随机调查分为4个治疗组:(1)6 SHR,(2)2 SHR/S_2H_2Z_2,(3)2SHR/S_2H_2Z_2,(4)4S_3H_3R_3Z_3/S_2H_2Z_2。(2)、(3)、(4)组治疗期为6~8个月。细菌学反应:治疗前敏感组,除1例(1/680)外,细菌学反应均极好。再发率:化疗后24个月内的再发率6~8个月时,其再发率(1)无EMB组为6~7%及1~3%;(2)有EMB组为23%及10%。复发率显然8个月的低于6个月(P=0.004)。包有PZA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含吡嗪酰胺 (Z)方案在老年营养不良肺结核病患者治疗中的疗效及副作用。 方法 采用随机配对分组法将 92例老年营养不良肺结核病患者分为试验组 (46例 )和对照组(46例 ) ,两组分别采用 2HR(L)E/ 7HR(L)和 2HR(L)ZE/ 4HR(L)治疗 (H异烟肼 ,R利福平 ,L利福喷丁 ,E乙胺丁醇 )。同期选择初治涂阳肺结核非老年组 40例 ,治疗方案同对照组。 结果 疗程结束后 ,试验组 (9个月后 )、对照组 (6个月后 )、非老年组 (6个月后 )痰菌阴转率分别为 89 1%、80 4%、97 5% (P >0 0 5) ,胸部X线片病灶吸收率分别为 86 9%、82 6%、95 0 % (P >0 0 5) ,肝功能损害发生率分别为 15 2 %、3 9 1%、15 0 % ,对照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试验组与非老年组 (P <0 0 5) ,停药率分别为 2 2 %、2 1 7%、2 5% ,对照组较试验组及非老年组停药率显著增高 (P <0 0 1) ;1年细菌学复发率分别为 4 8%、2 1 6%、2 7% ,试验组、非老年组低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不含Z初治化疗方案治疗老年痰涂片阳性营养不良肺结核病患者 ,治愈率与常规初治化疗方案相近 ,且发生肝损害率低 ,停药率低 ,值得进一步行远期临床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初治菌阴肺结核,选用4个月与6个月方案做疗效对比观察。一、病例选择随机选15~60岁涂阴初治肺结核40例,痰涂片抗酸菌5次阴性,未用过抗结核药物,或连续应用多种抗结核药物未超过半月者;胸片为浸润病灶,无空洞,病灶相加不少于3cm~2,并除外其它炎性病变或肿瘤者;血清抗结核抗体阳性。二、方案随机分两组,分别采用2SHR/2HR,2SHR/4HR;方案,每日剂量为SM0.75,INH0.3.  相似文献   

10.
初治涂阳肺结核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近期远期疗效及缩短疗程的可能性。方法:选取4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新方案组和原方案组。新方案组病人采用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方案(2-3)H3R3Z3S3(E3)/(2-6)H3R3,原方案组病人采用6个月闻程的全程间歇短化方案2H3R3Z3S3(E3)/4H3R3。结果:两组病人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8.6%和98.2%,随访一年复发率分别为1.5%和2.0%,以上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方案组平均疗程为4.8个月。比原方案组疗程缩短1.2个月。结论: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获得与固定化疗期方案相同的近远期疗效。不固定化疗期疗法可使6个月固定化疗期方案疗程缩短,减少服药次数,节省病人医药费用,使病人易于配合,但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是否有问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1.
我们对1985年在三岔口区线索调查发现的93名菌阳肺结核病人,采用12个月疗程的全程管理化疗。54例初治及39例复治菌阳病例分别采用2HSP/10HP及2HSR(D)/10HR(D)或2HER/6HR方案治疗。结果初复治坚持规则治疗者75例(80.7%),初治痰菌阴转率90.8%;复治为87.2%。不同阶段痰菌阴转情况见附表。  相似文献   

12.
立复欣与利福平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比较静脉应用立复欣 3HR*ZE/ 6 HR和口服利福平 3HRZE/ 6 HR方案在复治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和副作用。方法 选择确诊的复治涂阳肺结核病例 2 4 9例 ,随机分为立复欣组和利福平组 ,立复欣组 12 7例用静脉制剂立复欣 3HRf ZE/ 6 HR治疗 ,利福平组 12 2例用口服利福平治疗 3HRZE/ 6 HR方案为对照。结果 显示立复欣组和利福平组痰菌阴转率 1个月分别为 5 1.6 % ,2 9.4 % ,3个月分别为 70 .6 % ,4 7.9% ,9个月分别为 91.3% ,73.1% ,空洞关闭率 3个月分别为 5 5 .3% ,4 2 .9% ,6个月分别为 71.1% ,5 4 .3% ,9个月分别为 84 .2 % ,6 0 .0 % ,病灶改善率 3个月分别为 80 .2 % ,6 9.7% ,6个月分别为 87.3% ,74 .7% ,9个月分别为 92 .9% ,80 .7%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立复欣组在肝功能损害 ,血象影响等方面与利福平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用立复欣方案在复治肺结核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两组10个月方案(菌阳2SHR7/4SHR2/4SH2;菌阴2SHP7/8SH2)的疗效,我们将上海市工交企业1982年新发现肺结核945例( 阳298例)观察了近期疗效并随访5年,结果:1年痰菌阴转率96.6%,菌阴病例1年转阳率2.0%,2年临床治愈率05.4%,临床治愈的902例中按计划随访5年者771例(85.5%),细菌学复发率1.8%,X线复发率4.2%,观察结果表明,用药规则与否对疗效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在我国尚未推行短程化疗的1982年,本方案的设计还是比较稳妥的。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两组10个月方案(菌阳2SHR7/4SHR2/4SH2;菌阴2SHP7/8SH2)的疗效,我们将上海市工交企业1982年新发现肺结核945例( 阳298例)观察了近期疗效并随访5年,结果:1年痰菌阴转率96.6%,菌阴病例1年转阳率2.0%,2年临床治愈率05.4%,临床治愈的902例中按计划随访5年者771例(85.5%),细菌学复发率1.8%,X线复发率4.2%,观察结果表明,用药规则与否对疗效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在我国尚未推行短程化疗的1982年,本方案的设计还是比较稳妥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全面评价国产固定剂量复合剂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2HRZ/4HR)的抗结核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将81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HRZ/4HR)和对照组(2HRZ/4HR)观察近期痰菌阴转率、X线病灶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达82.5%和65.7%;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各为100.0%和88.6%;胸部X线明显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病灶吸收分别占92.7%和94.3%,两组空洞闭合率分别为63.2%和62.5%;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2例和4例肝功异常。结论国产固定复合剂是一种安全、高效.易被患者接受、具有推广应用前景的抗结核药物。  相似文献   

16.
初治涂阳肺结核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的近远期疗效及缩短疗程的可能性。方法 选取440例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随机分为新方案组和原方案组。新方案组病人采用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方案(2~3)H3R3Z3S3(E3)/(2~6)H3R3,原方案组病人采用6个月疗程的全程间歇短化方案2H3R3Z3S3(E3)/4H3R3结果 两组病人满疗程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8.6%和98.2%。随访一年复发率分别为1.5%和2.0%。以上两组结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新方案组平均疗程为4.8个月。比原方案组疗程缩短1.2个月。结论 不固定化疗期全程间歇短化方案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获得与固定化疗期方案相同的近远期疗效。不固定化疗期疗法可使6个月固定化疗期方案疗程缩短,减少服药次数,节省病人医药费用、使病人易于配合。但在日常工作中使用是否有问题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17.
肺结核短程化疗随访期X线胸片变化19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短程化疗 (以下简称短化 )是初治肺结核患者治疗的必然趋势。短化停药的最主要指标是痰菌阴转 ,但此时肺部仍可残留一定的病灶。为正确看待和评价这些病灶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 ,对短化后随访期X线胸片的变化进行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病例来源为 1997~ 1999年住院和门诊的初治痰菌阳性的浸润型肺结核患者 ,经过 6~ 9个月S(或E)HR(或L)Z/HR(或L)E方案 (S :链霉素 ;H :异烟肼 ;R :利福平 ;L :利福喷丁 ;E :乙胺丁醇 ;Z :吡嗪酰胺 )治疗成功并停药后随访满 2年以上者共 198例。其中男性 14 4例 ,女性 5 4例 ,平均年龄 3 7.5岁…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和评价蛹虫草菌粉胶囊佐治空洞型初治菌阳肺结核的疗效。方法选取空洞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140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化疗+服用2个月蛹虫草菌粉胶囊)70例,化疗方案3HRZE/6HR(H为异烟肼、R为利福平、Z为吡嗪酰胺、E为乙胺丁醇,连用3个月,H、R连用6个月)。对照组70例,单按3HRZE/6HR方案化疗。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疗程满1个月结核中毒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5.7%、85.7%(P〈0.05)。疗程满3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2.9%、77.1%(P〈0.01),空洞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1%、72.9%(P〈0.05),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率分别为7.14%、18.6%(P〈0.05)。结论蛹虫草菌粉胶囊有较好的佐治空洞型初治菌阳肺结核作用;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笔者在1978年~1979年一年间,按1978年全国初治肺结核短程化疗研究方案,治疗观察Ⅰ组(6个月)12例,Ⅱ组(9个月)11例,Ⅲ组(对照组18个月)11例。前两组全疗程。Ⅲ组满12个月者6例。3、6、9个月时各组疗效:(1)痰集菌阴转:3个月时为10/12例、9/11例和8/11例;6个月时,Ⅰ、Ⅱ两组同前,Ⅲ组为9/11例;9个月时Ⅱ、Ⅲ组各为9/11例、8/8例;(2)痰菌培养阴转:3个月时为5/6例,7/9例和7/8例:6个月时无改变,9个月时为7/9  相似文献   

20.
初治涂阳肺结核强化期住院督导的短程化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强化期住院督导的短程化疗效果。方法 将168例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住院督导组和门诊全程管理组,观察疗程满1、2个月痰菌阴转率,满2个月X线病灶改变及6个月的转归队列分析。结果 住院督导组和门诊全程管理组满1、2个月痰菌阴转率分别占81.8%、88.6%和63.8%、75.0%、;X线胸片明显改善,住院督导组和门诊全程管理组病灶吸收分别占80.7%、67.7%,6个月治愈率分别为95.5%和80.0%。结论 实施强化期住院督导治疗初治涂阳肺结核病人取得显著成效,对门诊治疗不能保证规律用药者可考虑强化期住院督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