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治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诊治现状的反思浙江省富阳市中医骨伤科医院(311400)徐守宇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正骨研究所(471002)冯素萍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vascularnecrosisoffemoralhead,ANFH)的早期诊断及治疗至今仍是...  相似文献   

2.
激素性骨坏死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激素诱导的股骨头缺血坏死 (Steroid inducedAvas sularNecrosisoftheFemeralHead ,SANFH)以骨的活性成分 (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脂肪细胞 )死亡为主要改变过程 ,其发展的最后结局是髋关节的骨性关节炎。病程长、致残率高 ,成为骨伤科治疗的疑难重症。1 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制1 1 骨质疏松学说 :Arlot[1] 认为激素使成骨细胞成骨活力减少 ,肠内钙吸收障碍 ,引起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从而使骨质减少。由于骨质疏松 ,易因轻微压力发生骨小梁细微骨折 ,骨髓细胞、毛…  相似文献   

3.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模型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模型评价王海彬石印玉(审)沈培芝*张戈上海市曙光医院骨科(200032上海)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schemicNecrosisoftheFemoralHead简称INFH)是一种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外对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avascuiar necrosis of the femyralhead, 简称 ANFH) 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没有突破性进展,其表现在:1.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2.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评价也存在着较大的争议;3,病因不明使治疗缺少根据,就目前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多样,但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可以阻止和逆转ANFH的病理过程。 笔者在对1例ANFH患者采用高压氧(HBO)治疗的同时加服中药“活血养骨汤”,收到了满意的效果,兹报道如下。 患者管某,女,27岁。因右脸部疼痛1年余,经X线平片及CT…  相似文献   

5.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IschemieNeciosisoftheFemoialHead简称INFH)是骨科常见病 ,是骨的活性成分 (骨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和脂肪细胞 )死亡所引起的病理过程 ,其治疗至今仍是难题。国内外学者多主张手术治疗 ,如保留股骨头的髓芯减压术、血管束植入术、带或不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术、截骨术等 ,人工关节置换术则不能保留股骨头甚至是全髋置换 ,由于手术治疗存在着再度创伤较大、远期疗效不佳及后遗症较多等缺点 ,尤其对中青年患者 ,人工假体不可能在术后长期始终保持良好功能〔1〕。故许多学者仍致力于探索保…  相似文献   

6.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中医辨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Ischemicnecrsisoffemoralhead以下简称INFH )是临床常见的疑难病症之一。它病程长、致残率高 ,国内外尚无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INFH成绩喜人。笔者就INFH的中医病名、辨证及治则等 ,提出管窥之见。1 INFH应属中医的何种病证  INFH在临床上 ,多以痹证论治 ,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痹论篇第四十三》明确指出 ,其病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 ,合而为痹也” ,其病机是风寒湿邪入侵四肢肌肉及关节 ,可“内舍五脏六腑” ,从而出现不同脏器的痹证 ,如心、脑…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分期定量评定方法郑清波,姜宏,施杞上海中医药大学(200032上海)(MARVINE.STEINBERG,GERALDD.HAYKEN,DAVIDR.STEINBERGFfomtheUniversityofPennsylania,ph...  相似文献   

8.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治疗进展黑龙江中医学院附院贾全章,王宏志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医院朱顶学黑龙江省嘉荫县医院苏立福,盛凯佳木斯市中医院柏德彬指导邓福树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dultischemicnecrosisoffexnurhead以下简称AI...  相似文献   

9.
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及中医药的防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及中医药的防治赵万军肖鲁伟童培建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骨伤科(310007杭州)1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机理激素诱导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aid-inducedAvasadarNecrosisofthe...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致残率高的骨科疑难疾病。祖国医学对本病虽无明确记载,但其症状与中医“骨蚀”,“骨痿”等病相近,中药为治疗本病提供了有效的手段。我们从清除氧自由基入手,用纯中药制剂(骨痛仙)治疗股骨头坏死进行实验研究,报告如下:  1991年郭洪敏氏[1]首先报告了股骨头缺血坏死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增高的动物实验报导。1998年笔者和刘昱等人经临床研究发现: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血清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明显增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明显下降[2]。说明氧自由基代谢紊乱参与特发性股骨头坏死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珍珠母超微粉蛋白、寡肽对小鼠镇静安眠作用。方法利用PCPA制造小鼠失眠模型,观察小鼠的自主活动情况,ELISA法测小鼠血中ATCH含量并计算脑及脑系数。结果阳性对照组、寡肽组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降低,小鼠血中ACTH的含量增加,但脑干系数无影响。结论超微粉寡肽类成分(MCP)镇静安眠活性最强,为镇静安眠主要活性部位,调节ACTH可能是其镇静安眠机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就诊的主观性耳鸣患者246例,排除其他中医证型,主要研究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耳鸣的临床特征,变化规律及耳鸣产生的影响等.[方法]选择肾精亏损型耳鸣患者,记录临床症状及体征,采用电测听及耳鸣匹配、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等方法检查,并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其次为61~70岁.耳鸣响度的自我评分与响度匹配值之间无关联.大多数病例的耳鸣病程在一年之内.大部分患者受耳鸣困扰的程度在中度以下.ABR测试结果听力正常者占25%,右侧和左侧听神经传导至脑干功能障碍患者分别占13%和19%,双侧听神经传导功能障碍占16%.[结论]临床耳鸣患者多数为肾精亏损型,年龄以51~60岁最多见,男女比例相当,大部分患者听神经传导障碍和脑干功能障碍,高音调耳鸣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3.
蔚晓慧 《山东中医杂志》2003,22(10):585-586
简要论述了《老老恒言》中有关老年养生的思想和方法 ,认为饮食以调理脾胃为要 ,应注意饮食有节、五味调和、清淡为补 ;起居以养静为要 ,应注意调顺四时、起居有常、静养与导引相结合 ;养性以安命为要 ,应注意清心寡欲、修心养性  相似文献   

14.
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泌免疫变化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进行了总结和研究,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对乳腺增生病的红外光扫描诊断、病理分类、内分以期能够使微观医学与宏观辨证相结合,以开拓中医药辨治乳腺增生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石斛药材的演变。结果:196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石斛来源为兰科石斛属Dendrobium植物的新鲜或干燥茎;1977—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环草石斛、马鞭石斛、黄草石斛或铁皮石斛;200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来源为金钗石斛、铁皮石斛或马鞭石斛;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石斛的来源为金钗石斛、鼓槌石斛或流苏石斛,铁皮石斛也从石斛项下都单列出来。讨论:石斛药材基源的变化、铁皮石斛的单列体现出石斛用药的科学性。但铁皮石斛与石斛的性味、功效一致,值得商榷;DNA条形码、分子标记技术等新方法可以应用到石斛药材的鉴别中。  相似文献   

16.
股骨颈骨折是发生于老年人的常见骨科病,以女性多见。因老年人骨质疏松,有机质少,应变力差,所以只需较小扭转暴力就能引起骨折。骨折后,由于骨折部位血供差,骨折不愈合的可能性大,加之患者年老体弱、长期卧床,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因此恰当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了竞争力理论与战略理论,分析了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环境与条件,提出了提升中药产业竞争力的三大战略目标、三大总体战略、四条战略举措及三个实施阶段与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8.
陈斌  苗林 《西部中医药》2005,18(7):17-19
收集我院门诊自2000年10月至2003年9月接诊的往来寒热证患者58例,实验室检查排除疟疾(血涂片均未找见疟原虫),分别从少阳辨证论治33例,从膜原辨证论治25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病性的变化和转化以及疾病的传变是中医病理学的2个核心问题。它们可分别从阴阳五行数学的公理1和公理2、3得到圆满的解释。病性变化,其症结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大小发生变化;病性转化,其症结则在于主导属性明晰度的正负号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姜黄根茎不同部位外在物理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差异,为姜黄药材的等级划分提供数据基础。方法:在姜黄道地产区收集样品,每份样品按母姜、子姜一级、子姜二级进行分类,分别测定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颜色值[明亮度(L*)、红绿度(a*)和黄蓝度(b*)]及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挥发油含量。结果:不同部位姜黄根茎的长度、宽度、厚度、质量、折干率差异较大,其中宽度、厚度、质量在鲜品和干品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子姜二级的折干率显著低于母姜与子姜一级。姜黄不同部位颜色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趋势,姜黄鲜品断面颜色值a*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b*次之,颜色值L*最小,姜黄干品粉末颜色值b*的变异系数最大,颜色值L*、a*变异系数较小。姜黄不同部位的姜黄素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子姜一级的双去甲氧基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姜黄素含量均高于母姜和子姜二级。结论:综合以上指标,姜黄子姜一级的理化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