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帕金森病属于中医老年颤证的范围.病机属于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标实为风火内生,痰瘀阻络,本虚标实,但以本虚为本;筋急风动为病理关键,只有导致筋脉失养,影响筋脉的正常舒展挛缩,失却自如保持动静的能力,才能导致颤振的发生.所以在帕金森病早期可以采取柔肝缓痉的治法,到疾病后期采取滋补肝肾的方法,以达到濡养筋脉、补益肝肾的结果,取得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柔肝小议     
针对柔肝是治疗肝阴虚的方法的见解,提出柔肝之法主要用于肝气之病。作者认为,肝气本属本虚标实之证。柔肝,即在养肝体的基础上,使郁滞者疏,横逆者缓,从而恢复肝木柔和之性。  相似文献   

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审其阴阳,以别柔刚,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血实宜决之,气虚宜掣引之。”气虚既属虚证,何不直言“补之”,而谓“宜掣引之”?作者认为:“掣引”有导引、挽回、升提之义。由于气虚的形成各有不同,故治疗时,有缓中补虚、甘缓调理、辛温升提、苦辛开泄等等不同治疗虚证之法。一般而言,对气虚欲脱之危重病人,应当峻补;对元气虽虚,但病邪未尽,不任重补者,当用缓补,即用“掣引”之法。  相似文献   

4.
杨泽锋  罗伟贤 《新中医》2017,49(5):180-182
<正>帕金森病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等为主要特征~([1])。帕金森病古文献中无直接病名,但其隶属"颤证"范畴,本病又称为振掉、颤振、震颤等~([2]),其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筋脉失养,病位在筋脉,与肝脾肾等脏关系密切,属本虚标实之证,本为气血阴阳亏虚,标为风、火、痰、瘀为患。马云枝教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对帕金森病的病因病机有独到见解,并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有幸随师侍  相似文献   

5.
抑郁为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高敏教授认为帕金森病抑郁为中医“颤病”及“郁病”的合并病,可将其命名为“颤郁病”;颤郁病的发病因肝血亏虚,肝脉失养,肝失疏泄,风动成颤,滞而成郁,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认为治疗颤郁病需以中医整体观为基础,参考“五脏相关学说”,从肝论治,采用补肝阴、疏肝气、清肝热、化肝瘀等治法,以补肝与疏肝活血相须为用,使肝之气血阴阳协调,则病症缓解。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病辨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多属肝、肾两经病变,兼及于脾,可由风、火、痰、虚、瘀等多种原因引起。病理特点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肝肾不足为其本,风、火、痰、瘀为其标。以肝风、肝火最为急迫。本病为本虚标实、上盛下虚之证,在治疗上应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亦可标本兼顾,攻补兼施,补肾健脾柔肝与熄风化痰、活血通络相结合。日常应注意养生保健。  相似文献   

7.
马晓燕教授认为痛风性肾病乃脾肾两虚,湿热瘀血,影响脾肾功能,湿浊、湿热内生,瘀血痹阻,为本虚标实之证;"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补脾益肾,活血化瘀,通络止痛,滋阴补肾;在组方遣药中注意配伍;临床辨证论治分急性期和慢性期,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8.
基于现代医家关于帕金森病的因机证治论述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蒋健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主要在于肝肾气血亏虚,标实主要在于痰湿瘀血阻络、内风发动,临床往往本虚标实同时存在,内风夹痰瘀多贯穿于帕金森病的发病始终。蒋健教授常用活络丹、逐风汤、刷痰丸化裁治疗本病,紧紧抓住补益肝肾、祛痰化湿、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搜风剔络、熄风解痉止颤六大主线,善用虫类药,敢用大剂量,治风先治血,多原则灵活配伍,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王冬  王亚丽 《山西中医》2009,25(7):59-60
帕金森病是老年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之一,属中医颤证等范畴,其病位在筋脉,病机属本虚标实,以肝肾亏虚为本,风火痰瘀为标。现代医学认为,本病非单一因素所致。遗传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但只有在环境、年龄等因素作用下。通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衰退、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细胞凋亡、免疫异常、泛素蛋白酶系统功能障碍等机制引起。  相似文献   

10.
周辉  尹岭 《北京中医》2010,(5):378-379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29、30条,本为治“脚挛急”而设。拘急之病,多从肝治,用缓肝之法,而芍药甘草汤为缓肝急之第一方。芍药酸苦而寒(一说苦平),酸入肝,合炙甘草之甘温,酸甘化阴,“肝苦急,急食肝以缓之”,二药相伍,缓肝、柔筋、通血痹,以收止痉、止痛之功。此方为缓痉止痛之主方,  相似文献   

11.
周辉  尹岭 《北京中医药》2010,29(5):378-379
芍药甘草汤出自《伤寒论》太阳病篇29、30条,本为治“脚挛急”而设。拘急之病,多从肝治,用缓肝之法,而芍药甘草汤为缓肝急之第一方。芍药酸苦而寒(一说苦平),酸入肝,合炙甘草之甘温,酸甘化阴,“肝苦急,急食肝以缓之”,二药相伍,缓肝、柔筋、通血痹,以收止痉、止痛之功。此方为缓痉止痛之主方,  相似文献   

12.
顽固性三叉神经痛是临床难症,发病时间长,为久痛多虚多瘀,本虚标实,病责之于肝在筋。作者重治治筋治风,施之养血活血柔肝祛风、解痉通络定痛之大法治本病,加上后期培补肝肾,故络通筋濡、本得以固而痛除病安。  相似文献   

13.
老年痹证多属虚痹或血痹范畴,乃本虚或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以“虚则补之”之法。笔者习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化裁治疗本病,屡获良效。兹报道如下:黄芪桂枝五物汤,为汉张仲景所创,主治血痹身体不仁、肢体疼痛等症,功能益气温经,和营通痹。《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并治篇》云:“血痹阴阳俱微,寸口关上微,尺中小紧,外证身体不仁,如风痹状,黄芪桂枝五物汤主之。”方中黄芪温阳益气,桂枝温经通络,芍药和营缓痛,为三味主药。笔者治老年痹证,常  相似文献   

14.
癫痫是儿科疑难杂症之一,病因繁杂,缠绵难愈。总结张喜奎教授诊疗癫痫的临证经验,就其病因病机及治法进行探讨,认为其属本虚标实之证,本为脾肾两虚,标为痰瘀内阻、肝风内动,治宜补脾益肾,祛痰化瘀,熄风止痉。  相似文献   

15.
李杨帆  李丽 《北京中医》2011,(6):407-408
从络病理论的角度对血管性痴呆进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分析,指出血管性痴呆的病位在脑,证属本虚标实,虚、痰、瘀互结阻络贯穿于血管性痴呆始终,而瘀毒阻络是该病迁延难愈的病理基础。治络之法,当从实论治,以通为补,但应注意久病痼疾,当以缓攻,通补活络。  相似文献   

16.
络病理论在血管性痴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杨帆  李丽 《北京中医药》2011,30(6):407-408
从络病理论的角度对血管性痴呆进行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分析,指出血管性痴呆的病位在脑,证属本虚标实,虚、痰、瘀互结阻络贯穿于血管性痴呆始终,而瘀毒阻络是该病迁延难愈的病理基础.治络之法,当从实论治,以通为补,但应注意久病痼疾,当以缓攻,通补活络.  相似文献   

17.
豆晓云  陈潇颖  补娟娟  孙萌  叶放 《中医杂志》2024,(11):1104-1108
总结周仲瑛教授从虚实相因辨治肝炎肝硬化的临证经验。认为肝炎肝硬化病机总属本虚标实,以肝、脾、肾虚损为本,湿热瘀毒郁结为标,且虚实相因为患,主张治疗以清化邪实、补虚扶正为总则。肝炎肝硬化早期以邪实亢盛为主,治宜清化湿热瘀毒、兼顾调理脾胃,方选茵陈蒿汤合鳖甲煎丸加减。肝炎肝硬化中晚期多见虚实夹杂证,治宜清化湿热瘀毒、调补肝脾肾,常用清热祛湿、化瘀解毒之品治标,并根据本虚之肝脾不调、肝肾阴虚、肝脾肾俱虚三证,分别配伍六君子汤、一贯煎合二至丸、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8.
中风病标实以风、火(热)、痰、瘀为主。其病责在肝胃气机失常;本虚以气阴亏虚为主,病变主要责之脾肾,因此,邪实治在肝胃,正虚调补脾肾便是中风病证治的基本规律。由于标实本虚难以绝对分开,故治肝胃与补脾肾又常相兼并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何东仪教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五种方法。认为:类风湿关节炎乃本虚标实之证,治当求本以补先天之肾;活血化瘀、通络开痹之法应贯穿病程始终;顾护脾胃、未病先防;同时注重内外合治,配合秦氏消痹膏及关节养生操等外治、体育疗法;并擅用对药祛除病邪,深入探索有毒抗风湿中药雷公藤的药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频数分析法对治疗颤证的中药进行统计描述,探索颤证的用药规律及病机本质,为临床处方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相关标准纳入文献97篇,对所用中药进行分类,采用频数统计方法进行描述性统计及频数分析。结果治疗颤证的核心药物是白芍、天麻、熟地黄、当归、川芎;使用率最高的中药类别是补虚药、平肝息风药以及活血化瘀药;药物归经以入肝经为主。结论颤证多属本虚标实之证,病位在肝,基本病机为筋脉失养、肝风内动。临床用药应注意补虚药与平肝息风药的结合使用,在滋阴养血息风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表现配以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等,同时重视脾功能的调节才能取得更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