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皮损中T淋巴细胞与细胞凋亡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皮损部位CD4,CD8,CD56,S100蛋白;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TdT)介导的dUTP生物素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原位检测28例角化棘皮瘤皮损中凋亡细胞。结果28例KA中,CD4,CD8,CD56,S100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85.71%,92.86%,82.14%和67.86%。CD4阳性率低于CD8,但无显著性差异(t=1.54,P>0.05)。46.43%KA(13/28)瘤中心出现凋亡细胞。KA凋亡率(21.89%)与CD8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r=0.904,P<0.001)。结论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凋亡可能在KA的自行消退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角化棘皮瘤(KA)是一种少见的皮肤鳞状细胞肿瘤,具有自行消退的特征。一百多年来关于KA是否为一独立疾病或是低度鳞状细胞癌(SCC),已有许多争论。KA早期生长迅速,在4~8周内形成1cm~2cm大的圆顶状丘疹,损害可在其后的4~6个月内完全消退,遗留凹陷性瘢痕。一般认为KA的消退过程是由于细胞凋亡,即细胞程序性死亡所致。目前已注意到原癌基因,特别是bcl-2原癌基因在控制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10例增殖型及退化型KA中bcl-2的表达进行了研究,并与10例分化良好的SCC进行比较。所有标本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角化棘皮瘤(KA)与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在细胞凋亡方面的差异.方法 消退期角化棘皮瘤(rKA)、Ⅰ级皮肤鳞状细胞癌(wdSCC)及正常皮肤,每组标本各为30例.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皮损中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蛋白(Bcl-2)、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第二线粒体衍生的半胱天冬酶激活蛋白(Smac/DIABLO)及凋亡抑制蛋白Livin表达情况.结果 Bcl-2在rKA中的表达较正常皮肤明显减少(t=3.1572,P< 0.05).Caspase-3在rKA中的表达较wdSCC中明显减少(t=2.1364,P<0.05).Smac/DIABLO在正常皮肤中高表达,rKA和wdSCC中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141,9.5666,P值均<0.05).Livin在正常皮肤中不表达,rKA和wdSCC中表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3,12.7737,P值均<0.05).Livin在rKA中的表达较wdSCC明显减少(t=7.9824,P<0.05).结论 细胞凋亡在KA的自然消退中起到某种作用.凋亡调控蛋白Caspase-3及Livin可能有助于鉴别rKA和wdSCC.  相似文献   

4.
p27、细胞周期素E、p21在角化棘皮瘤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p27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yclin-dependent-kinasein-hibitor,cki),对结肠癌、乳腺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和HPV感染性皮肤病及恶性角质形成细胞肿瘤的研究发现,p27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分化、转移及预后等有密切关系[1~5]。为探讨p27在角化棘皮瘤的发生、发展、消退中的作用,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27在进展期和消退期角化棘皮瘤皮损中的表达,及与细胞周期素E、同种抑癌基因p21间存在何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皮肤肿瘤     
971106鳞癌及角化棘皮癌中P53表达的研究/李东霞…∥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66,10(5).-267采用DO-1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3例鳞癌(SCC)及角化棘皮瘤(KA)中P53的表达.结果SCC的P53标本阳性率为61.5%,P53阳性肿瘤细胞分布于肿瘤组织全层,KA中P53标本阳性率为15.4%,P53阳性细胞散在于肿瘤组织周边部位.13例SCC按病理学分级,其P53标本阳性率分别为1级25.0%,Ⅱ级71.4%,Ⅲ级100%,显示P53阳性率与SCC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提示突变型P53基因表达可能与SCC恶性程度有关.P53表达对鉴别SCC与KA有一定意义.表2参7(张国平)971107 婴幼儿颜面出血管癌和血管畸形的诊断与手术疗效评价/黄建华…∥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6,21(5).-450根据临床生物学行为和内皮细胞特征将其分为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bcl-2和Nm23蛋白在角化棘皮瘤(KA)和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寻两病的鉴别标志。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ABC)对11例KA,28例SCC进行了检测。结果:bcl-2和Nm23蛋白在KA和SCC中的表达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意义。结论:bcl-2和Nm23癌基因均参与了KA和SCC的发病过程,但都不能作为KA和SCC的鉴别标志。  相似文献   

7.
为检测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和p53基因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和基底细胞癌(B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40例BCC,30例SCC,18例脂溢性角化(SK),16例正常皮肤组织石蜡标本进行Survivin和p53蛋白表达的检测和分析.(1)Survivin在BCC、SCC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和80%,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和SK组(P<0.01).(2)p53在BCC和S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和56.67%,明显高于正常皮肤和SK组(P<0.01).(3)BCC和SCC中Survivin与p53的表达呈正相关(r=0.373,r=0.404,P<0.05).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可能参与BCC和SCC的发生发展,Survivin和p53的检测对BCC和SCC的诊断和进一步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性传播疾病     
20072614PCNA、p53、Ki-67在尖锐湿疣中的表达和意义/林友胜(四川省卫生干部管理学院),张玉梅∥四川医学.-2007,28(3).-322~323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CNA、p53、Ki-67在尖锐湿疣(CA)中的表达,结果PCNA在CA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组PCNA强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53在CA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在CA组阳性表达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A组Ki-67强阳性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3参8(惠海英)20072615CD105和p63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咪喹莫特对日光角化病Bcl-2、p53表达和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将18例日光角化病随机分成两组,使用5%咪喹莫特乳膏和0.25%维A酸霜分别治疗,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日光角化病组织Bcl-2,p53基因产物的表达,冰冻切片采用原位特异性DNA片段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外用维A酸比较,咪喹莫特可明显减少日光角化病组织Bcl-2基因产物的表达,增加日光角化病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对p53基因产物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角化棘皮瘤组织中HPV的感染率,观察HPV DNA阳性细胞的分布特征.方法 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26例角化棘皮瘤和26例正常人皮肤石蜡切片组织标本中HPV DNA.结果 10例角化棘皮瘤HPV DNA阳性,阳性率38.46%(10/26);阳性细胞多位于火山口样凹陷表皮下方增生的棘细胞层;病例组HPV DNA阳性与阴性患者在性别、发病年龄、病期以及皮损大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与对照组HPV DNA阳性率经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角化棘皮瘤患者中HPV感染率高于正常人群,但HPV感染与角化棘皮瘤患者发病年龄、性别、病期和皮损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11.
面部巨大型角化棘皮瘤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KA)是一种可以自愈的皮肤肿瘤,在临床和组织病理学上类似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carcinoma,SCC).KA大部分发生于皮肤白皙的中老年人曝光部位.  相似文献   

12.
角化棘皮瘤与鳞状细胞癌患者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目的 探讨角化棘皮瘤与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差异。方法 采用末端特异性DNA标记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原位检测了20例角化棘皮瘤和25例鳞状细胞癌患者表皮的细胞凋亡、凋亡相关基因bax及bcl-2和代表细胞增殖的核抗原Ki-67的表达。结果 角化棘皮瘤的细胞凋亡率(48.83%)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26.08%),前者的增殖率(9.03%)明显低于后者(27.20%)。鳞状细胞癌分化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角化棘皮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2年1月-2016年8月经组织病理确诊的43例角化棘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角化棘皮瘤患者中,男20例,女23例,均为单发皮损,50岁以上40例(占93.02%),平均发病年龄(70.72±13.59)岁。皮损好发于头、面及四肢远端等暴露部位。3例早期皮损,39例成熟期皮损,1例消退期皮损。呈"火山口状"溃疡33例(76.74%)、皮角3例(6.98%)、角化过度30例(69.77%)、角化不全24例(55.81%)、角囊肿26例(60.47%)、毛玻璃样细胞20例(46.51%)、异型细胞18例(41.86%)、病理性核分裂相10例(23.26%)及真皮炎性细胞浸润34例(79.07%)。均予手术切除皮损,至今未见复发。本病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53.49%,易被误诊为皮肤鳞状细胞癌、寻常疣等。结论角化棘皮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单发性皮损手术治疗预后良好,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73蛋白在正常人皮肤和不同表皮肿瘤皮损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9例脂溢性角化病、16例基底细胞癌、11例Bowen病、5例鳞状细胞癌及10例正常人皮肤p73、p53、Ki67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人表皮基底层、毛囊外毛根鞘最外层基底样细胞和皮脂腺生发细胞有p73的表达;在基底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的基底样细胞、Bowen病中异形性明显的瘤细胞p73呈高表达,鳞状细胞癌和脂溢性角化病中的鳞状细胞呈弱阳性或不表达。脂溢性角化病、Bowen病、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之间p7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71,P<0.01),其中基底细胞癌的表达最强。Ki67在皮肤肿瘤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H=14.12,P<0.01),但p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058,P>0.05)。在各组样本中,p73的表达与p53、Ki67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p73蛋白可能在皮肤分化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p53和Gadd45α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对30例皮肤鳞状细胞癌和25例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p53和Gadd45α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p53蛋白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6.67%、48%,与正常皮肤组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6;0.025);Gadd45α在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表达分别为43.33%、52%,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的表达(P=0.031;0.010).高分化皮肤鳞状细胞癌组阳性表达率为75%,高于中低分化组的22.22%(P=0.008).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组织中p53、Gadd45α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观察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细胞凋亡与增殖的特征,探讨其与SPTCL发病的关系,用TUNEL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7例SPTCL调亡细胞、增殖细胞及bcl-2蛋白的表达。发现SPTCL凋亡细胞与Ki-67核阳性细胞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517,P=0.009),bcl-2阳性组其凋亡细胞与bcl-2阴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Z=-1.489,P=0.137)。提示细胞凋亡与增殖在SPTCL发病中起同等重要的作用,SPTCL的细胞凋亡与bcl-2蛋白表达无关。  相似文献   

17.
角化棘皮瘤(KA)在临床上和组织学上与鳞状细胞癌(SCC)很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 KA 能自行消退。作者用兔抗 S100蛋白抗体测定炎症和非炎症性的 KA 及 SCC 标本中郎格罕细胞(LC)的数目,探讨了 KA 发生自然消退的可能机理。本文研究了炎症性 KA15例,非炎症性 KA8例;炎症性 SCC 5例,非生症性 SCC 7例。采用 PAP 法,用兔抗 S100蛋白抗体染色表皮内树枝状细胞,并用Fontana Masson 染色证实肿瘤组织中无黑素细胞,因此染色阳性的表皮内树枝状细胞即为 LC。结果:在炎症性 KA 中 LC 的数目大大地多于其他3组,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其他3组间无明显差异。同时用 ABC 法研究了13例标本中(其中非炎症性 SCC 4例,其他3组各3例)HLA-DR 抗原的表达情况,发现在炎症性 KA 的皮损中,在炎症浸润周围有灶状分布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P16和Ki-67在尖锐湿疣组织、邻近外观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CA组织及其邻近外观正常组织中P16和Ki-67的表达,并以18例正常组织做对照.结果:在CA组织、邻近外观正常组织以及正常对照组织中,P1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4.19%、16.28%、11.11%,CA组与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和P<0.05),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37%、27.91%、27.78%,CA组与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后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和Ki-67在CA组织中表达增高,导致细胞周期失控,并促使细胞异常增殖.  相似文献   

19.
某些表皮肿瘤中CDK4、P16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DK4、P16在某些表皮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ABC免疫组化技术观察48例皮肤鳞状细胞癌、41例基底细胞癌和15例角化棘皮瘤中CDK4、P16的表达。结果:鳞状细胞癌中CDK4表达明显高于基底细胞癌及角化棘皮瘤(P<0.01,P<0.05),P16表达则相反(P<0.05)。二者的表达在基底细胞癌与角化棘皮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K4在高分化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者(P<0.05),在低分化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鳞状细胞癌中P16表达明显下调(P<0.05),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及病程无关(P>0.05)。结论:P16表达减少和CDK4表达增加可能参与皮肤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  相似文献   

20.
皮肤肿瘤     
992397 皮脂腺肿瘤p53及bcl-2蛋白表达的研究/张士发(沈阳军区总医院皮肤科)…//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9,13(1).-11~1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皮脂腺良、恶性肿瘤中的p53及bcl-2两种基因产物的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5例正常人皮肤均不表达bcl-2蛋白。而5例皮脂腺癌,2例皮脂腺瘤和2例皮脂腺增生均有不同程度表达bcl-2蛋白,除肿瘤细胞外,表皮角朊细胞、毛囊细胞和少数“正常”的皮脂腺、汗腺细胞及单一核细胞亦可表达。bcl-2蛋白对良、恶性肿瘤细胞和其他细胞均可发挥抗凋亡作用。而p53蛋白仅表达于5例皮脂腺癌的癌细胞,说明仅恶性皮脂腺肿瘤存在p53基因突变。皮脂腺癌p53基因突变发生于肿瘤早期并对肿瘤的发生起决定作用。而bcl-2蛋白的表达则是p53基因突变的继发结果,对肿瘤的发生起协同促进作用。检测p53蛋白可用于鉴别良、恶性皮脂腺肿瘤。参6(刘辅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