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临床医药实践》2017,(12):883-885
目的:研究尿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含量与IgA肾病(IgAN)患者肾功能损伤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联合检测36例IgAN患者尿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含量,并依据肾小球滤过率将患者分为肾功能损伤组和肾功能正常组。结果:肾功能损伤组尿巨噬细胞含量明显高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肾功能损伤组尿自然杀伤细胞含量明显低于肾功能正常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尿巨噬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含量可作为协助判断IgAN肾功能损伤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尿巨噬细胞含量与肾小球肾炎细胞增生程度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仪(FCM)测定69例肾小球肾炎患者尿巨噬细胞含量,并与肾活检结果进行对照。结果30例急性增生性肾炎患者尿巨噬细胞含量为(22.52±4.73)%;39例非急性增生性肾炎患者尿巨噬细胞含量为(5.13±1.92)%,急性增生性肾炎患者尿巨噬细胞含量明显高于非急性增生性肾炎组(P<0.05)。结论尿巨噬细胞含量检测可作为判断肾小球肾炎细胞增生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IgA肾病(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肾小球肾炎,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自然杀伤(NK)细胞是先天性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机体抗御感染和防止细胞恶性转化的重要免疫调节细胞。既往研究发现在IgAN患者外周血中NK细胞比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1,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IgA肾病的肾脏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的407例患者的病理资料。结果 IgA肾病Lee氏分级以Ⅱ级、Ⅲ级为主。病理表现上,局灶节段病变占38.04%,系膜增生型占32.24%,轻微病变型占24.28%。Lee氏分级与免疫荧光沉积强度相关(Z=17.187,P<0.05)。结论 IgA肾病患者的病理表现多样。Lee分级与免疫荧光强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确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实验条件,以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和敏感的方法评价保健食品对吞噬功能的影响。方法取昆明种小鼠巨噬细胞,与荧光素标记大肠杆菌于37℃避光孵育1.5h,与荧光微球于4℃,25℃及37℃避光孵育1.5h或于37℃避光孵育0.5,1.0,1.5和2h后,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和分析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或荧光素标记大肠杆菌的能力。吞噬百分率(PP)表示吞噬一个或多个荧光微球的巨噬细胞占巨噬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吞噬指数(PI)表示平均每个巨噬细胞吞噬荧光微球的数量;或吞噬荧光素标记大肠杆菌实验中,在M1处每个巨噬细胞的平均荧光强度(FI)。为验证和确定实验条件的可靠性,取昆明种小鼠每日经口分别给予蛹虫草菌丝体或灵芝孢子油30d后,取腹水巨噬细胞,分别与荧光微球或荧光素标记E.colik-12于37℃,培养1.5h后用流式仪进行吞噬功能的检测。结果25℃及37℃孵育条件时,PP分别为(28.0±1.4)%和(44.0±3.3)%,显著高于4℃的结果;1.5h及2.0h孵育时间,PP分别为(34.9±4.0)%和(39.5±11.3)%,显著高于0.5h及1.0h的结果。25~37℃孵育1.5~2.0h是合适的孵育条件。37℃孵育未加重组小鼠IFN-γ(rmIFN-γ)刺激时,PP为33.8%,PI为1.80,经rmIFN-γ处理后,PP为73.6%,PI为2.64,吞噬功能明显增强。0.15,0.30及0.90g.kg-1蛹虫草菌丝体处理组PP和0.30及0.90g.kg-1蛹虫草菌丝体处理组PI均较阴性对照组显著提高。0.33和1.00g.kg-1灵芝孢子油处理组M1处的FI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是一种灵敏、简便、准确而高通量的定量评价保健食品影响吞噬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牛联改  黄怀鹏 《河北医药》2003,25(2):117-118
IgA肾病 (IgAN)是人类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其病理特点是 :系膜区IgA广泛沉积 ,伴系膜细胞增多 ,基质增生 ,系膜区电子致密物沉积。早期认为本病预后良好 ,然而在过去十年里 ,发现至少有 3 0 %的病人进展至终末期肾病[1 ] 。在亚洲 ,IgAN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肾穿刺病人的 3 0 %~ 40 % ,而欧洲为 2 0 % ,在北美相对较少 ,约为 10 % [2 ] ,这种差异可能与种族和环境的不同有关。IgAN可发生于任何人群 ,实际上 ,约 80 %的IgAN发病年龄介于 16~ 3 5岁之间[3] ,其中男性多见 ,男女比例为 2∶1~ 6∶1。IgAN自…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40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402例肾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临床病理资料.IgAN分为孤立性镜下血尿型(I-H)、无症状尿检异常型(U-ab)、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R-GH)、血管炎型(Vas)、大量蛋白尿型(MP)、高血压型(HT)六种类型.结果 临床上以U-ab、HT最多见,病理上以Lee分级Ⅱ、Ⅲ级最多见.免疫荧光最多见的是IgA型、IgA+C3型及IgA+IgM+C3型.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及病理损伤程度的加重,24-h尿蛋白、血清肌酐有逐渐增加而肾小球率过滤(eGFR)、血红蛋白有逐渐降低的趋势.eGFR对肾脏病理损害影响最大.结论 IgAN临床和肾脏病理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MCP-1在IgA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在IgA肾病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LISA法检测38例lgA肾病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MCP-l,并比较其差异;测定IgA肾病患者血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24-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SCr);检查肾脏病理损伤,评价MCP-1与肾脏病理损伤的相关性,及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gA肾病患者尿MCP-1显著升高(120.90 pg/ml vs.46.82 pg/ml),而血MC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gA肾病中,尿MCD-1与肾小管间质病变程度、24-h尿蛋白、尿β2MG呈正相关,尿MCP-1水平在轻微病变患者中明显低于局灶节段增生型、系膜增生型、硬化型患者.结论 尿MCP-1可作为评价IgA肾病患者肾小管间质功能的一项无刨伤性指标.  相似文献   

9.
关欣  郑红光  左巍  张德伟 《沈阳部队医药》2005,18(4):254-255,257
为探讨IgA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6与临床、免疫状态的关系,对30例IgA肾病住院患者及24例健康人(对照组)监测尿中白细胞介素6(IL-6)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结果显示:①IgA肾病患者IgA显著高于对照组(P&;lt;0.01),而IgG含量却显著低于对照组(P&;lt;0.01),IgM含量两组间未见明显差别(P&;gt;0.05)。②IgA肾病患者尿IL-6水平(152.11&;#177;41.92)ng/L明显高于对照组(88.46&;#177;13.77)ng/L(P&;lt;0.01),尿IL-6水平与24h尿蛋白排泄量及尿NAG酶均呈正相关(P&;lt;0.01,P&;lt;0.05)。结论:①IgA肾病患者体内存在免疫球蛋白异常;②IgA肾病患者尿IL-6水平可能与机体免疫状态有关;③IL-6可能参与蛋白尿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腹腔诱导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方法。方法:用贴壁法筛选有活性的巨噬细胞,再与用碳酸盐缓冲液制备的荧光素(FITC)标记的大肠埃希菌混合,37℃孵育,每10min取少量固定后加EB染巨噬细胞核,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计算巨噬细胞对大肠埃希菌的吞噬率。结果:FITC能够有效标记大肠埃希菌;小鼠腹腔诱导的巨噬细胞能够吞噬大肠埃希菌,并且在30min时达到最大峰值。结论: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巨噬细胞吞噬FITC标记大肠埃希菌是测定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简便、快速和重复性好的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肾小动脉病变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方法 60例IgA肾病患者,根据肾小动脉病变程度分为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组(A组,25例)、肾小动脉增厚组(B组,31例)和肾小动脉增厚伴透明样变组(C组,4例),分析三组肾小动脉病变程度与其临床指标及病理学参数的相关性。结果三组肾小动脉病变程度与血肌酐水平(P<0.01)、血尿酸(P<0.05)、收缩压(P<0.05)、舒张压(P<0.05)呈明显正相关。三组肾小动脉病变程度与内皮细胞增生指数(P<0.01)、系膜细胞增生指数(P<0.05)、肾小球慢性化指数(P<0.01)、间质炎症指数(P<0.01)、肾小管萎缩纤维化指数(P<0.05)呈明显正相关。结论肾小动脉病变在IgA肾病中病情评估中有重要作用,可作为预测肾脏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伴高尿酸血症的原发性IgA肾病(IgAN)的临床与病理特点,为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在肾内科经肾穿刺活检确诊为原发性IgAN的288例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活检结果,按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结果 288例患者中,高尿酸患病率为43.06%(124例);高尿酸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高密度脂蛋白、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慢性肾脏病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牛津分型结果表明,2组患者的在系膜增生(M)、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内皮细胞增生(E)、节段性硬化或粘连(S)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高尿酸血症的IgAN比正常血尿酸的IgA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病变更严重,应予以重视并给与有效及及时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郑永青  王昱良 《河北医药》2016,(22):3388-3390
目的:探讨IgA肾病患者尿沉渣的表现与肾脏病理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收治的IgA肾病患者282例,检测其尿沉渣谱、病理改变及损伤类型,根据尿沉渣谱将患者划分为血尿型、活动型和进展型,应用对应分析明确三分型与肾脏病理改变类型的相关性;根据肾脏病理活动与否,将患者划分为活动性病变组和非活动性病变组,对比2组尿沉渣表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尿沉渣改变是否为肾脏病理活动与否的影响因素。结果尿沉渣三分型与肾脏病理改变类型存在较强的对应性(χ2=183.143,P<0.05)。活动性病变组中尿沉渣活动型、进展型明显多于非活动性病变组,而血尿型明显少于非活动性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沉渣谱改变是影响IgA肾病活动与否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尿沉渣表现与IgA肾病患者肾脏病理改变有一定相关性,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IgA肾病(IgAN)肾血管病变的临床和病理学意义。方法:将177例经肾活检确诊的原发IgAN患者分为肾血管病变组及无肾血管病变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及病理改变与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177例IgAN患者中有肾血管病变者占65.5%。与无肾血管病变组相比,肾血管病变组血压升高、尿蛋白增多、血肌酐升高、病理分级加重,肾小球补体C3沉积更明显。结论:IgAN肾血管病变与临床和病理变化显著相关,可以作为判断预后的一项重要病理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42例血尿型IgA肾病患者部分尿肾小管损伤相关指标进行检测分析,以了解血尿型IgA肾病患者肾小管的损伤情况。方法以42例肾脏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的血尿型IgA肾病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42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常规留尿检测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β2-微球蛋白(β2-M)、尿蛋白肌酐比值(ACR)、红细胞计数(RBC)及渗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尿NAG、β2-M、RBP均较对照组为高,尿渗量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且尿RBC与NAG、β2-M、RBP、渗量均无相关性。结论血尿型IgA肾病患者存在着明显的近端肾小管损伤,且损伤程度与尿红细胞数多少无关。  相似文献   

16.
王湘  王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4):3359-3360
目的:探讨穿孔素(perforin,PFP)在IgA肾病(IgAN)肾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Elivision的方法检测IgAN肾活检组织中PFP的表达。结果:IgAN患者PFP(17/41,占42.8%)在肾间质表达。41例患者中轻度肾间质病变23例,PFP阳性9例(9/23),中度肾间质病变12例,PFP阳性6例(6/12),2例重度病变,PFP均阳性(2/2)。轻、中、重肾间质PFP的表达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PFP的表达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相关性。结论:PFP在IgAN肾组织内主要表达于肾间质内,提示PFP在IgAN的肾间质损害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肥大细胞与IgA肾病患者肾间质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49例IgA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肾活检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肥大细胞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意义。结果正常肾组织中偶见或无肥大细胞的存在,而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肥大细胞表达明显增强(肥大细胞检出阳性率为42.86%),并且随着肥大细胞的表达增多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χ2=9.1189,P〈0.05);肥大细胞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肥大细胞数量与血肌酐呈显著正相关(r=0.65,P〈0.05),与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r=0.18,P〉0.05)。结论肥大细胞可能是IgA肾病肾间质纤维化的重要参与者,与IgA肾病肾间质病变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