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水栓塞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前认为羊水栓塞是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物质进入母血循环引起的"妊娠过敏样综合征”.因而,促使肺支气管痉挛、血小板聚集、血管内凝血,主要表现为左心功能障碍导致的肺动脉压轻到中度增高.除临床症状、体征外,早期诊断依靠中心静脉及肺动脉插管吸出物中找到胎儿鳞状上皮细胞或碎屑及右心导管插入术获得血流动力学资料,免疫组化测定肺循环中的ET-1浓度及母亲血清中的sialy1Tn抗原的水平.羊水栓塞的确切诊断,主要是尸检发现肺血管内有胎儿细胞成分.羊水栓塞的治疗,主要是改善低氧血症,防止ARDS发生,保护心肌,抢救休克,保持心输出量及纠正血管内凝血.  相似文献   

2.
血小板活化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梁媛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1,38(3):186-188,19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发生于妊娠20周后,在中国妊娠妇女中的平均发病率高达9.4%,严重危害母婴健康,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与血管内皮损伤,凝血、纤溶系统亢进,抗凝血功能减退及血小板功能状态改变有关.血小板是血液循环中最小的无核细胞成分,当某种因素成为刺激血小板的活化因子...  相似文献   

3.
组织因子在足月妊娠羊水中的测定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检测正常足月妊娠羊水中是否存在组织因子 (tissue factor,TF)这一凝血反应启动因子。 方法 用 EL ISA方法分别测定正常足月妊娠 (16例 )血浆、羊水、羊水上清液及羊水沉渣中 TF抗原水平。 结果 正常足月妊娠血浆、羊水、羊水上清液、羊水沉渣中 TF抗原水平分别为(31± 9) ng/L、(4 0 4± 186 ) ng/L、(34 8± 177) ng/L、(136 0± 6 39) ng/L,三种不同成分的羊水 TF抗原水平与血浆比较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1) ,尤其羊水沉渣与血浆比较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0 1)。羊水沉渣中 TF抗原水平与未离心羊水、羊水上清液比较 ,差异亦有显著性 (P<0 .0 1)。 结论 正常足月妊娠羊水中有大量的 TF,羊水有形成分中 TF抗原水平最高 ,羊水中的 TF可能是羊水栓塞引发 DIC的启动因子  相似文献   

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止凝血功能变化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简称 :妊高征 )是妊娠期妇女特有的疾病 ,患者常表现出凝血、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 ,这些凝血机制的异常在妊高征的发病和预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妊高征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及其形成原因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临床多选题     
〔A型题〕同1: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A.胎盘残留B.胎盘部分剥离C.子宫颈裂伤D.子宫收缩乏力E.凝血机制障碍问2:与产后出血无关的是:A.前置胎盘B.重度孕高征C.羊水过多症D.过期妊娠E.早产  相似文献   

6.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肾衰竭或突发死亡的分娩严重并发症。发生于足月妊娠时产妇死亡率高达70%~80%。我院妇产科曾成功抢救足月妊娠合并羊水栓塞DIC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羊水栓塞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羊水栓塞 (amnioticfluidembolism ,AFE)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产科并发症 ,病死率高达 80 %,典型者在临产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低血压、心肺功能衰竭 ,半数以上在发生 1h内死亡。幸存者中 4 0 %[1 ] 在 1~ 2h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本文就羊水栓塞DIC的诊断处理论述如下。1 羊水对母体凝血系统的影响1 1 启动凝血过程 羊水及其内含物质具有类似于组织因子 (tissuefactor ,TF)样作用 ,启动外凝血系统 ,直接促进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导致机体广泛的微血管内血栓形成。外源凝血系统激活成为主导作用。1 2 促进血小板聚集及活…  相似文献   

8.
羊水栓塞的防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羊水栓塞是指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器官功能衰竭或突然死亡的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1]),可发生于足月分娩,也可以发生于中期妊娠流产.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使用血小板封闭羊膜的作用,作者调查了血小板和羊膜在体外的相互作用。羊膜是从12位正常妊娠分娩后(9例阴道分娩,3例择期剖宫产)立即取材,室温下生理盐水中保存4小时内使用。羊水是从Mountsinai医疗中心细胞遗传学实验室获得正常中期妊娠羊水。...  相似文献   

10.
凝血功能障碍致产后出血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科凝血功能障碍常见的原因包括多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子痫、创伤性分娩、胎盘旱期剥离、宫内死胎、羊水栓塞、妊娠脂肪肝、HELLP综合征等,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休克、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严重者危及产妇生命.文章重点介绍了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前有关妊娠高血压的分类不尽相同,国内分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子痫、妊娠高血压。各种原因引起的先兆子痫和子痫是妊娠高血压中导致产妇、胎儿或新生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先兆子痫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及水肿,可伴有肝、肾功能、凝血机制异常,如同时发生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称为HELLP综合征.发展至严重阶段——子痫,则出现痉挛。而妊娠期一过性高血压多为轻、中度的高血压,这类病人以后多发展为原发性高血压。本文从发病机制浅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降压治疗与饮食调控。  相似文献   

12.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指的是妊娠前无血小板减少的病史,妊娠期首次发现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值(<100×109/L).抗血小板抗体阴性,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其特点为只发生于妊娠期间,多发现于妊娠中晚期,一般血小板减少的程度轻,无明显出血表现及病史,产后血小板多在2~12周恢复正常,胎儿及新生儿多不发生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其诊断为排除性诊断,需与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作鉴别,其中与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鉴别尤为重要.本文就此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处理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3.
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是一种反映全血凝血功能的图像,是一种能从整体上动态评价凝血和纤溶过程的检测手段。妊娠期凝血-抗凝系统及纤溶-抗纤溶系统的变化使妊娠妇女的凝血系统处于高凝状态,这种高凝状态既是一种生理性保护机制,又是诱发凝血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一旦这种高凝状态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可参与产科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威胁着孕产妇和胎儿的安全。TEG能够真实、全面地反映妊娠期妇女凝血功能的变化,对复发性流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栓塞、产后出血和产科血栓栓塞性疾病等高危妊娠及妊娠期并发症的预测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为指导临床决策、早期干预、缓解或延迟并发症和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凝血功能障碍致产后出血的防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凝血功能障碍所致产后出血主要为产科并发症(如胎盘早期剥离、重度妊高征、羊水栓塞、死胎或过期流产等)导致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为妊娠合并血液病,特别是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或再生障碍贫血等均为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 1 产科DIC所致之出血 1.1 胎盘早期剥离:主要是胎盘中的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血循环,从而激发外凝血系统所致,发生DIC者约占25%,因而产前、产后出血,特别是伴有中、重度妊高征者,尤其是在妊娠32周左右出现宫缩而张力高或腹痛时,必须考虑发生了胎盘早剥,不可盲目应用硫酸镁或硫酸舒喘灵抑制宫缩,应行B超检查及严密观察。如一旦确诊为胎盘早剥,鉴于此病发展迅速,为确保母体安全及抢救胎儿,既使并发DIC,亦应在输鲜  相似文献   

15.
正正常妊娠期凝血功能发生改变,很多妊娠期合并症和并发症也有凝血功能的改变,因此,妊娠期凝血功能的生理性改变和病理性改变往往容易混淆。除妊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外,子痫前期、妊娠期易栓症、妊娠合并血栓性疾病、产后出血、羊水栓塞、胎盘早剥等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常常伴随病理性凝血功能的改变,及时发现血液指标异常,并予相应处理,对改善母胎结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1 诊断1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2胎儿宫内发育迟缓 ;3羊水过多。2 分析与处理患者为生育期妇女 ,停经 38 5周 ,发现血压升高 1月 ,水肿 2月。查体 :血压 2 0 / 13k Pa,水肿 ( )。肺部有干湿罗音。胎位及宫高不清 ,腹围 112 cm ,胎心好。尿蛋白 ( ) ,红细胞压积 0 .47,PIT82× 10 9/ L。 B超腹腔液性暗区 7.6 cm ,说明不但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存在 ,而且血液粘度增加 ,血小板减少 ,伴胸腹水形成是妊高征的严重表现。尤其要警惕HEL L P、DIC的发生 ,需积极加强治疗的同时进一步作肝肾功能的测定 ,出凝血时间、凝血图、3P试验 ,查眼底…  相似文献   

17.
<正>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多见于长时间制动、卧床者,静脉壁损伤后、肿瘤、口服避孕药以及妊娠者。主要发生机制是由于血管内皮损害,使胶原暴露,导致血小板聚集,组织促凝血  相似文献   

18.
妊娠期正常羊水量对维持胎儿正常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作用.羊水量异常致围产儿死亡率和围产儿发病率显著升高.认识羊水量调控机制对改善妊娠结局,有效治疗羊水量异常有重要意义.羊水吸收是羊水量调控的主要方式,膜内吸收和胎儿吞咽是羊水吸收的两个重要途径,就羊水膜内吸收,胎儿吞咽等影响羊水吸收的几方面综述.  相似文献   

19.
孕妇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妇女妊娠过程中血小板参数和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5月至2006年5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正常妊娠妇女56例(妊娠组),检测其不同孕期(早期:12~14周、中期:24~26周、晚期:36~40周)及50例非妊娠正常妇女(非妊娠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同时采用凝固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和凝血酶时间(TT),发色底物法测定抗凝血酶活性(AT:A),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D-D)含量,并互相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非妊娠组比较,妊娠组妇女早孕期纤维蛋白原(FIB)和D-D即明显增高,AT:A和TT明显降低(P<0.01);中、晚孕期PLT和PDW显著增高,MPV、PT和APTT均显著降低(P<0.05)。早、中、晚孕期间比较,除PLT外其他各项指标差异显著(P均<0.01),其中除AT:A中孕期高于早、晚孕期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逐渐发展趋势。结论妊娠中、晚期妇女血小板参数明显改变,妊娠过程中凝血、抗凝和纤溶功能变化明显;这些参数的检测可及时了解孕妇的凝血状态,有利于降低产科DIC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正> 早在1901年Delee曾描述1例胎盘早剥孕妇伴有凝血功能障碍性流血,当时称之为“暂时性血发病”,此后文献中即有关于凝血因子消耗性疾病引起流血的报道。近年来研究分析认为产科凝血功能障碍主要是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所引起,而较多产科并发症如妊娠合并重症肝炎、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证、死胎、及分娩时羊水栓塞等均可能产生DIC而致流血。迄今,产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