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了解影响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农牧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方法。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现场访问、入户调查、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及信息。结果2004年黄南藏族自治州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42.61%,其中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91.77%,在家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19.58%;全州住院分娩率为31.90%;入户接种占51.06%;HepB1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道,占39.66%。结论2004年全州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较低。今后要加大宣传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掌握在家分娩孕妇的分娩信息和合理安排在家出生新生儿及时接种,是提高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提高偏远贫困山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策略和措施。方法在基线调查基础上,采取加强组织管理、强化人员培训、开展有效的宣传教育、落实孕妇和新生儿摸底调查、住院分娩医院接种,非住院分娩入户接种、加强疾控机构与计生妇幼的沟通及狠抓督促检查等针对性措施,并评价措施实施效果。结果住院分娩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86.7%,非住院新生儿HepB1报告及时接种率为88.7%;新生儿HepB1调查及时接种率由项目实施前的53.8%提高到87.1%,住院分娩新生儿和非分娩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比项目实施前分别提高了19.7和48.1%。结论项目措施得力、有效,项目工作成绩十分显著,城口县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都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与产妇住院分娩率之间的关系,指导HepB预防接种工作。方法将2003年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产妇住院分娩数据与2005年全国常规免疫接种报告的新生儿HepB接种数据进行配比分析。结果城市产妇住院分娩率高于农村,城市新生儿HepB接种率高于农村。在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越高,新生儿HepB接种率越高,新生儿HepB接种率和产妇住院分娩率关系密切。结论为了提高新生儿HepB接种率,必须大力提倡产妇住院分娩,保证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及时接种HepB;对在家出生的新生儿应采取特殊策略,保证及时接种HepB。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影响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探索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方法。方法设计统一调查表,通过查阅资料、入户调查等方式收集有关资料及信息。结果560名2006年出生的新生儿HepB1调查及时接种率为37.14%,其中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60.14%,在家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为11.36%。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低体重儿或早产儿医生不予接种,占20.45%;在家出生新生儿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家长不知道要接种,占57.10%。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较低。提高住院分娩率,合理掌握HepB接种禁忌症,安排责任接种人确保在家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提高家长接种HepB1的主动性,是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江西省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孕产妇HBV感染模式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HepB)接种率。方法选取2018年1-11月在江西省2个县医疗机构住院分娩的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检测孕产妇血清HBsAg、抗HBsAg抗体(HBsAb)、HBV e抗原(HBeAg)、抗HBeAg抗体(HBeAb)和抗HBV核心抗原抗体(HBcAb),调查新生儿首剂HepB(HepB1)、HepB1及时(HepB1t)、HepB全程(HepB1-3)和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接种率。结果共纳入1 427对HBsAg阳性孕产妇及其新生儿。孕产妇HBV感染模式有11种,其中小三阳(HBsAg+HBeAb+HBcAb)孕产妇占60.76%,大三阳(HBsAg+HBeAg+HBcAb)孕产妇占13.74%。新生儿出生后HepB1、HepB1t、HepB1+HBIG、HepB1-3接种率分别为99.86%、99.09%、99.65%、99.16%;新生儿HepB1未及时接种原因主要是早产/低出生体重(46.15%,6/13)。结论江西省HBsAg阳性孕产妇以传染性较强的HBV感染模式为主,新生儿HepB1t接种率高。需加强育龄妇女HBV感染重点人群的管理,规范早产/低体重儿的HepB接种。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感染检测及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First dose of hepatitis B vaccine,HepB1)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04~2008年山东省各级医疗机构产科每月上报的产妇HBV感染检测和新生儿HepB1接种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山东省2004~2008年住院分娩产妇HBV感染检测率逐年升高,2008年达到85.22%;产妇HBsAg阳性率保持在较低水平,平均为3.32%.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平均为96.76%,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为早产和/或低出生体重(占48.15%)以及患病(占35.01%).[结论]山东省新生儿HepB1及时接种率已达到较高水平.提高产妇HBV感染检测率,科学制订不同HBV感染状态产妇所生新生儿免疫方案对提高HBV母婴阻断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生儿出生后24h内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首针(HepB1)及时接种的影响因素,为提高HepB1及时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以调查地类型、住院分娩、监护人职业、文化程度、民族、是否知道接种疫苗、是否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等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结果852名调查儿童中,HepB1及时接种234名,及时接种率27.46%。其中在县级及以上医院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54.05%,在乡级卫生院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46.86%,在家中出生的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6.71%。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分娩、儿童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是影响HepB1及时接种的因素,调查地类型、监护人职业、民族、是否知道接种疫苗、是否主动带孩子接种疫苗等虽与HepB1及时接种有关联,但并不是影响因素。结论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大素质教育的投入,是提高HepB1及时接种率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肝疫苗(HepB)纳入免疫规划12年后,甘肃省15岁儿童HepB接种情况,为制订乙肝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2014年采用分层二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首针,调查甘肃省1~14岁常住人口HepB接种情况以及基本情况。结果在调查的1 592名1~14岁儿童中,HepB1首针接种率、HepB1首针及时接种率和HepB全程接种率分别为96.36%、88.57%和95.85%,接种率均随年龄减小而明显升高(P0.001)。不同性别、民族儿童HepB1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和HepB全程接种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城市儿童HepB1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和HepB全程接种率均明显高于农村儿童(P0.001)。在调查的儿童中,住院分娩率为93.53%;其中57.29%的儿童出生在县级医院,分娩地点在市级以上医院、乡级医院、在家和不详的分别占17.96%、18.28%、4.33%和2.14%。市级以上医院出生儿童HepB1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最高,分别为99.30%和95.45%;在家分娩或出生地点不详儿童HepB1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最低,分别为83.50%和59.22%。不同地点出生儿童HepB1接种率(χ2=56.173,P0.001)和HepB1及时接种率(χ2=1.053,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甘肃省HepB纳入免疫规划后15岁儿童HepB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明显提高,并保持在较高水平。提高住院分娩率是提高儿童HepB1及时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B)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法,全省分4层,共抽取12个县24个村655名儿童作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HepB全程接种率为85.65%,HepB1及时接种率为48.85%,均与当地的经济水平有关并逐年提高。不同性别、户籍儿童的HepB全程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的差异均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但居住在城市、镇、村以及在市、县、镇医院、家中出生的新生儿,HepB全程接种率和HepB1及时接种率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经济状况是影响新生儿HepB接种的重要因素,提高农村产妇住院分娩率,落实分娩医院HepB1及时接种,是提高新生儿HepB接种质量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医院新生儿首剂乙型肝炎疫苗(First dose of hepatitis B vaccine, HepB1)接种现状。方法选取中国6个省18个县(区)共18家医院,调查住院分娩的新生儿HepB1及时(Timely HepB1,HepB1t)接种率和HepB1未及时接种原因、医院HepB1接种服务状况、医务人员对HepB1接种策略的态度。结果 18家医院新生儿总体HepB1t接种率为93.75%(114 603/122 246)。在未及时接种HepB1的新生儿中,早产、新生儿窒息、低体重分别占54.55%、9.71%、8.05%。在9家调查医院中,产房接种5家,固定时间集中接种3家,产房接种+固定时间接种1家。医务人员支持现行的HepB1接种策略,不建议推迟接种HepB1。结论住院分娩新生儿HepB1t接种率处于较高水平,需进一步明确HepB接种禁忌,探索HepB1接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市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首剂乙型肝炎疫苗(First Dose Hepatitis B Vaccine,HepB.)未及时接种的原因,为提高新生儿HepB,及时接种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方法,系统收集克拉玛依市2004~2010年所有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的HepB,接种资料,对未及时接种HepB,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克拉玛依市2004~2010年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共20159人,HepB,及时接种率95.19%;不同年份HepB,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9.29,P〈0.01);不同地区在医院出生新生儿HepB,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4,P〉0.05);在不同医院出生的新生儿HepB,及时接种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54,P〈0.01)。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未及时接种HepB.的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疾病,占34.98%;其次为早产占26.73%,低体重占20.23%,窒息占13.31%,监护人拒绝接种和自动离院占4.75%。结论影响克拉玛依市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HepB。未及时接种的主要原因是接种人员对HepB,接种禁忌证的把握过度严格,应加强对接种人员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在医院出生新生儿的HepB,及时接种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中国西部部分地区儿童乙肝疫苗首剂(HepB1)及时接种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和多阶段抽样,通过问卷调查及抄录预防接种证信息的方法,2011年9月-10月调查了西部14个县2 999名0~35月龄儿童乙肝疫苗首剂接种情况。结果 调查地区儿童乙肝疫苗首剂接种率和及时接种率分别为99.3%、68.5%;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民族、年龄、出生地点、家庭人均纯收入、看护人文化程度、低体重因素对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儿童低体重(OR=3.182,95%CI:2.129~4.756)、儿童出生在家里或医院外的其他地方(OR=4.691,95%CI:2.824~7.794)是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的影响因素。结论 调查地区乙肝疫苗首剂接种率较高,及时接种率较低。提高住院分娩率,加强预防接种人员对乙肝疫苗接种禁忌症的正确认识是提高儿童乙肝疫苗首剂及时接种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黔东南州实施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项目效果进行分析,探索提高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的有效策略和措施。方法项目实施前后分别进行了基线调查和评估调查。基线调查对全州县级疾控中心、负责接生医疗卫生机构和好、中、差各1个乡镇卫生院的疫苗接种和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在抽取的3个乡镇中每乡镇按好、中、差各抽取1个村,每村随机抽取5名2009年出生的儿童家长和5名孕妇进行乙肝疫苗预防接种的知识、态度、行为(KAP)问卷调查。评估调查为随机抽取1个县级负责接生的医疗卫生机构和1个乡镇卫生院调查了解其2011年住院分娩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再对抽取的乡镇随机抽取1个中等水平的村,入村调查2011年在家和在医院出生的儿童各5名,了解其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情况,同时对其母亲或监护人进行KAP问卷调查。以上资料结合乙肝疫苗接种常规报表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项目关键指标实现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通过1年的项目实施,黔东南州各县报告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平均从2009年的54.93%上升到2011年的92.05%,并且实现以县为单位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75%以上目标。农村孕产妇对乙肝疫苗接种知晓率、孕妇住院分娩率分别从项目前的30.4%(437/1439)和79.8%(41231/51668)提高到项目后的69.9%(202/289)和89.9%(44494/49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评估调查结果显示全州在家和住院分娩儿童抽样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分别为84.8%(39/46)和99.2%(247/2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该项目对提高该地区新生儿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效果明显,提高住院分娩率及在家分娩儿童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仍是今后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HBV)Surface Antigen,HBs Ag]阳性产妇筛查及新生儿母婴阻断措施开展情况。方法在云南、湖南、广西、安徽、甘肃、贵州、内蒙古、四川8个省(自治区,下同),选取2010年新生儿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 B)及时接种率(Timely Birth Dose Rate,TBD)〈75%的设区的市(地区、州),以2011年产前筛查出的HBs Ag阳性住院分娩产妇及其新生儿为观察对象,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了解产妇HBV血清学标志物筛查情况,孕期是否采取阻断措施,新生儿首剂(First Dose)Hep B(Hep B1)及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lin,HBIG)接种情况等。产妇在分娩前采集静脉血5毫升(ml),在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enter for Disea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CDC)实验室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HBs Ag、乙肝病毒e抗原(HBV e Antigen,HBe Ag)和抗乙肝病毒e抗原抗体(Antibody to HBe Ag,Anti-HBe)进行复核检测。结果调查地区医疗机构产妇HBV血清学标志物筛查多采用国产ELISA试剂。经省级CDC实验室复核检测,初筛HBs Ag阳性产妇HBs Ag、HBe Ag、Anti-HBe复核一致率分别为95.93%、83.28%、75.44%。调查9999名HBs Ag阳性产妇的新生儿全部接种了Hep B1,79.58%的新生儿接种10微克(μg)重组Hep B(酵母);TBD为97.05%,早产儿、低体重儿TBD低于足月儿(χ2=80.72,P〈0.05)、正常体重儿(χ2=175.16,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婴儿Hep B1和HBIG联合接种率为67.17%,产妇HBe Ag阳性、阴性或未检测者,其新生儿联合接种Hep B和HBIG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2,P〉0.05)。结论需继续加强HBs Ag阳性母亲的早产儿、低体重儿Hep B1及时接种,以及HBs Ag和HBe 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Hep B1和HBIG联合接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潍坊市住院分娩产妇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测及其所生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12年潍坊市各级医疗机构孕产妇HBsAg检测和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调查潍坊市2012年各级医疗机构住院分娩产妇103236名,新生儿103226名,其中本市新生儿87825名,外地新生儿15401名。产妇HBsAg检查率为97.24%,各县(市、区)为96.15%~98.53%;已检查者阳性率为2.97%,各县(市、区)为2.17%~5.14%。新生儿首针乙肝及时接种率为96.69%,各县(市、区)为92.81%~98。15%。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本地新生儿为97.10%,外地新生儿为94。40%(P〈0.01)。2173名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的新生儿中,未及时接种原因为患病占83.16%,早产、难产的占6.07%,低体重儿占8.61%,家长拒绝占o.46%,新生儿窒息占0.37%,新生儿畸形占0.51%,其他占0.83%。结论潍坊市2012年各级医院对住院的孕产妇产前HBsAg筛查率较高,其所生的新生儿24h内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2002年以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MInistry Of Health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MOH)/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Global Alliance for Vaccine and Immunization,GAVI)合作项目乙型肝炎(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纳入免疫规划的效果。方法在全国68个项目县(区、市),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2~2005年出生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基本情况、HepB接种史等信息,同时采集血清标本2~4ml,现场分离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nce Antigen,HBsAg)、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结果MOH/GAVI合作项目地区2002~2005年出生的儿童,HepB3剂全程免疫接种率为80.02%,HepB首剂及时接种率为60.06%;出生越晚,接种率越高,农村接种率低于城市;在家出生儿童接种率低于在医院出生儿童。项目地区2002~2005年出生儿童HBsAg携带率〈2%。结论MOH/GAVI合作项目实施后,加快了HepB纳入免疫规划进程,HepB接种率显著提高,起到了良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生儿乙肝疫苗产房接种近况,进一步做好乙肝首针及时接种工作。方法对常熟市2006—2008年市、乡级医院新生儿乙肝疫苗产房接种资料采用Excel进行描述性统计,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外,对常熟市级3家医院的接种情况采取随机抽样法进行调查。结果2006—2008年的乙肝疫苗产房接种率均在90%以上,但接种率逐年下降趋势。市级医院接产数(26118例)远多于乡级医院(3625例),乙肝疫苗产房接种率市级医院(91.77%)低于乡级医院(98.34%)。抽样调查3家市级医院共1539名新生儿,产房接种率90.90%,二院最高达94.58%,一院最低,为87.02%。一院接产的流动人口最多,占其调查数的46.95%。结论加强优生优育知识宣传,做好孕期保健,同时加强乙肝防治知识宣传,提高出生人口质量,严格而适度把握乙肝疫苗接种禁忌证,进一步做好该市的新生儿乙肝疫苗产房接种工作,从而提高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有效预防乙肝。  相似文献   

18.
[目的]根据常规免疫接种资料,评价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全市新生儿HepB接种情况和免疫效果。[方法]分析2002~2006年新生儿HepB接种常规免疫报表及免疫效果有关资料。[结果]全市新生儿HepB全程接种率〉99%;在医院出生的新生儿HepB首针(HepB1)接种率为99.41%;HepB1及时接种率为94.78%;HepB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后出生的儿童HBsAg阳性率为0(95%的CI为0.0~3.7),显著低于产妇HBsAg阳性率。[结论]自HepB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全市新生儿HepB全程接种率、HepB1及时接种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新生儿接种HepB具有良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施晓燕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63-2764,2769
目的了解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首针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和未及时接种原因,探讨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的对策。方法调查2008—2011年新生儿接种登记资料,对新生儿预防接种情况及未接种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2011年6 402名活产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在94.55%~95.18%,乙肝疫苗接种率在94.68%~98.91%;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在90.07%~92.06%,卡介苗接种率在91.98%~94.98%。不同年份乙肝疫苗及时接种率、卡介苗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份乙肝疫苗接种率、卡介苗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8、2009年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1年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疫苗未及时接种主要原因是:早产儿和患病儿,分别占未及时接种者的82.98%和12.46%。卡介苗未及时接种主要原因是:早产儿和患病儿,分别占未及时接种者的58.00%和42.00%。结论该院新生儿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工作开展较好,接种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临产室尽早为新生儿接种首针乙肝疫苗,提高外来孕妇产检率,正确把握接种禁忌证,出院前符合接种要求的新生儿由新生儿室补种,是提高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及时接种率和接种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