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急性肝炎、肝硬化及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血清和腹水中一氧化氮(N0)变化的意义。方法 测定了50例急性肝炎,55例肝硬化腹水漏出液,45例肝硬化腹水并SBP病人血清及腹水中NO的水平。30例正常人血清中的NO水平。结果 与正常人比较,急性肝炎患者血清NO水平无明显增高(P〉0.05);肝硬化腹水漏出液组血清NO水平显著增高(P〈0.01),但较SBP组血清和腹水的NO水平低(P〈0.01)。结论 NO不参与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细胞损伤,但NO能加剧肝硬化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紊乱。腹水NO的检测有助于SBP的诊断和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抗原125(CA125)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及腹水量的关系。方法选肝硬化患者103例(Child—pugh A级36例,B级39例,c级28例;腹水阳性者55例,腹水阴性者48例),正常对照42例,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CA125的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CA125水平为Child—pughC级〉B级〉A级,随着肝损害程度加重呈现进行性升高(P〈0.01);肝硬化腹水组及少量腹水组血清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肝硬化无腹水组(P〈0.01),中量腹水组血清CA125水平显著高于少量腹水组(P〈0.01),大量腹水组与中量腹水组的血清CA125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水平与肝功能损害及腹水程度密切相关,可以被认为是反映肝硬化程度及监测腹水情况的一项敏感指标,对肝硬化腹水的早期诊断及估计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吕小平  詹灵凌等 《广西医学》2001,23(6):1325-1327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比色法、ELISA法分别测定50例肝硬化患者血浆和腹水的NO、IL-6及TNFα。结果:肝硬化组血浆和腹水NO、IL-6及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腹水渗出液中NO、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漏出液(P<0.01或0.05)。结论:检测血浆和腹水中NO、IL-6及TNFα有助于肝硬化腹水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及内皮素(Endothelin-1,ET-1)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出血后的变化以及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肝硬化患出血时及出血后血浆ET-1的变化,用一氧化氮代谢产物硝酸盐法测定肝硬化患出血时及出血后血清NO的变化。结果: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时及出血后血清NO及血浆ET-1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血清NO及血浆ET-1水平高于出血时患(P<0.05)且与肝功能损害呈正相关。结论:肝硬化对NO及ET-1水平均升高,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后患血清NO及血浆ET-1水平升高与肝功能损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一氧化氮(NO)、内毒素(ET)在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检测24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及腹水。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ET采用鲎试剂检测法。结果,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浆及腹水中NO、E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腹水中ET水平明显高于血浆水平(P〈0.05)。血浆及腹水中N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与ET相关分析无差异(P〉0.05)。提示ET、NO可能参与了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发生机制;ET可通过肠淋巴管形成内毒素腹水症。  相似文献   

6.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为了解一氧化氮(NO)在肝损害中所起的作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NO水平。慢性肝炎组血清NO值升高、与重型肝炎、肝硬化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重型肝炎组、失代偿性肝硬化组,对照组中血清NO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TA<40%的患者NO值与>40%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其NO值与正常白蛋白血症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果显示在引起肝损害机制中,一氧化氮具有双重效应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中一氧化氮(NO)和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与肝硬化病情演变过程的相互关系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法测定72例活动期和恢复期肝硬化患者,76例活动期和恢复期慢性肝炎患者,76例活动期和恢复期急性肝炎患者及60例正常人血清中NO和IL-10水平的交化。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中NO水平与其他三组比较显著升高,恢复期患者也不能降至正常水平(P〈0.01),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活动期的慢性肝炎患者和急性肝炎患者血清中NO水平与正常组比较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0.01),但不如肝硬化组患者显著(P〈0.01)。急性肝炎患者恢复期血清中NO水平可降至正常水平。慢性肝炎患者和急性肝炎患者活动期血清中IL-10水平也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清中NO水平与IL-10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469,P〈0.01)。结论:IL-10和NO参与肝硬化病情演变机制,并可作为检测病情演变的可靠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血浆肽类激素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浆的激素含量,观察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时血浆肽类激素变化,探讨其对血液动力学和钠水潴留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硬化代偿期患者胃动素、P物质、精氨酸加压素、内皮素、肾上腺髓质素和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的空腹血浆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肝功能Child分级呈正相关,伴腹水者血浆某些激素含量更高于无腹水者。而肝硬化时空腹血浆甘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伴腹水者尿钠显著低于无腹水者(P<0.05)和对照组(P<0.01)。提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浆肽类激素水平发生了明显改变。与门脉血管高阻力、内脏充血、全身性高动力循环和钠水潴留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在肝炎后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肝硬化腹水患者、肝硬化并发SBP患者及癌性腹水患者血清或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结果显示:肝硬化并发SBP及癌性腹水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明显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较肝硬化腹水患者明显升高(P<0.05)。经抗生素治疗后,肝硬化并发SBP患者血清或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下降(P<0.05)。提示:检测血清或腹水中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可反映机体的感染状况、预测治疗的效果与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腹水程度、肝功能分级和肝功能主要生化指标水平与低钠血症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142例老年肝硬化腹水病人的临床资料。超声探查将发现腹水者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腹水。收集所有病人的主要肝功能生化指标,包括总胆红素、白蛋白和谷丙转氨酶,并计算平均水平。结果:所收集的142例老年肝硬化腹水中,低钠血症68例。轻度、中度和重度腹水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2.7%、40.5%和46.2%(P〈0.05).Child—PughA级、B级和C级中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4%、19.2%和37.3%(P〈0.01)。血钠浓度与血清总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白蛋白水平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0007(P〉0.05)、0.1601(P〉0.05)和0.9722(P<0.01)。结论:腹水量越多,或肝功能级别越高,或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越易发生低钠血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浆神经肽Y(NPY)水平变化及其与病变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7例慢性肝炎、48例肝硬化患者和21例健康人的血浆NPY水平。肝硬化不伴腹水组25例、肝硬化伴腹水而无肝肾综合征组19例、肝硬化伴肝肾综合征组4例,按Child分级Child A级20例,Child B级16例,Child C级12例。对照组共21例。结果:慢性肝炎、肝硬化不伴腹水组患者血浆NPY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肝硬化伴腹水组及肝肾综合征组患者血浆NPY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NPY水平与肝功能无相关性,与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呈正相关(r=0.872,P<0.01;r=0.857, P<0.01)。结论:慢性肝脏疾病患者血浆NPY水平可作为评估病情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患者血清NO和NOS浓度分析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肝硬化 (LC)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一氧化氮合酶 (NOS)浓度变化与肝功能分级及LC并发症间的关系。方法 :分别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重叠比色法 ,检测 5 2例LC患者及 30例正常人血清NO和NOS浓度 ,并按患者的肝功能分级、是否伴 无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LC患者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平均为 12 7.6 7μmol L和 4.2 5U ml,均非常明显地高于正常组 (P <0 .0 0 1) ;肝功能Child -Pugh分级显示 :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在C级显著地高于B级 (P <0 .0 5 )和A级 (P <0 .0 1) ;LC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自发性腹膜炎、肝病性低氧血症患者中血清NO水平和NOS浓度 ,均高于无并发症的LC患者 (P <0 .0 5 )。结论 :本文提示LC患者肝组织中NO和NOS合成增加 ,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有 无并发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血浆的激素含量,观察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时血浆肽类激素变化,探讨其对血液动力学和钠水潴留的影响.结果显示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胃动素、P物质、精氨酸加压素、内皮素、肾上腺髓质素和内源性类洋地黄物质的空腹血浆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肝功能Child分级呈正相关,伴腹水者血浆某些激素含量更高于无腹水者.而肝硬化时空腹血浆甘丙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肝硬化伴腹水者尿钠显著低于无腹水者(P<0.05)和对照组(P<0.01).提示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血浆肽类激素水平发生了明显改变,与门脉血管高阻力、内脏充血、全身性高动力循环和钠水潴留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与肾血流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肝硬化时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与肾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通过硝酸还原酶法对31例常规肾功能检测正常的肝硬化患者及15例正常人血清NO测定,并对其作彩色多普勒超声主肾动脉、段间动脉、叶间动脉阻力指数(RI)测定,同时检测24h尿钠、尿肌酐。结果:肝硬化血清NO与各段肾动脉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肌酐清除率(Ccr)与尿钠排泄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随Child-prgh分级加重,RI渐升高,C级与A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NO水平在C组明显高于A级与B级,Ccr和尿钠排泄量在C级明显低于B级与A级。无或少量腹水组与中大量腹水组间RI无差异,但两组R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中大量腹水组NO显著高于无或少量腹水组及对照组。结论:肝硬化早期在腹水形成前即有肾血管阻力增加,随病变发展NO水平逐渐增加,在腹水和肝肾综合征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血清铁及转铁蛋白和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2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和60例体检正常者血清铁(Fe)、转铁蛋白(TF)浓度;将肝硬化患者分为A级、B级、C级3组,进行Child-Pugh评分,比较3组患者血清Fe及TF水平,分析血清Fe及TF水平变化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肝硬化程度相关性.结果:体检正常者血清铁、转铁蛋白浓度分别为(34.07±13.74) μg/L、(2.74±0.68)ng/L,121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血清铁、转铁蛋白浓度分别为(317.28 ±98.42) μg/L、(1.87±0.54) ng/L,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hild-PughA级、B级、C级,Child-Pugh评分分别为(4.31 ±1.21)分、(7.87±0.85)分、(11.57±1.23)分,血清铁、转铁蛋白浓度分别为(133.28±42.78) μg/L、(2.11 ±0.37) ng/L、(389.28±101.28) μg/L、(1.95 ±0.51) ng/L、(521.28 ± 112.63) μg/L、(1.67±0.28) ng/L; Child-Pugh B级Fe浓度较A组显著升高,TF浓度较A组显著降低(P<0.01),C级Fe浓度较B组显著升高,TF浓度较B组显著降低(P<0.01),乙肝肝硬化患者Fe与Child-Pugh分级相关(r=0.824,P<0.01),TF与Child-Pugh分级相关(r=-0.728,P<0.01).结论:血清Fe及TF与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肝硬化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肝硬化革兰阴性菌与革兰加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时 ,血清及腹水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特点 ,从而指导临床合理抗生素。方法 :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规作腹水检查 ,以区别渗出性腹水或漏出性腹水 ,对渗出性腹水患者均作细菌培养加药敏实验 ,所有肝硬化腹水患者均同时作血清及腹水一氧化氮 (NO)、肿瘤坏死因子 (TNFa)、内毒素 (LPS)水平检测。结果 :肝硬化伴渗出性腹水患者外周血及腹水中NO、TNFa、LPS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伴漏出性腹水患者 ;肝硬化革兰阴性菌感染引起的自发性腹膜炎时 ,腹水中NO、TNFa、LPS水平显著高于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的腹水。结论 :肝硬化腹水患者血清及腹水中NO、TNFa、LPS测定 ,有助于鉴别渗出性腹水和漏出性腹水 ;有助于鉴别自发性腹膜炎是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菌感染引起 ,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17.
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NO和NOS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及一所为合酶(NOS)水平的变化,方法 实验组:肝硬化患者58例;对照组:正常健康者40例。血清学检测指标:NO、NOS含量、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胆红素(SB)、清蛋白(ALB)及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 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血清NO明显增高,与Child-Pugh A级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汪有NOS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及Child-Pugh A、B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 血清NO水平随肝硬化Child-Pugh分级增加而增高,而血清NOS却呈负增加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肝硬化腹腔积液患者的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VP)、人尾加压素Ⅱ(humanurotensin-Ⅱ,hu-Ⅱ)水平,了解其对肝硬化低钠血症的诊断意义,并探讨低钠血症的发生机制。方法检测57例肝硬化患者和8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血钠、尿钠、血尿渗透压、血浆VP和hu-Ⅱ水平,并将低钠血症与Child—pugh分级、腹腔积液、肝性脑病、血尿渗透压及VP、hu-Ⅱ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发生率为41.8%。低钠血症越明显,肝功能状态越差,腹腔积液和肝性脑病的发生例数越多,血浆VP、hu-Ⅱ水平在肝硬化患者明显增加,血钠、尿钠、血渗透压、尿渗透压均与VP和hu-Ⅱ水平呈负相关(P〈0.05)。尿一血渗透压比值与VP、hu-Ⅱ水平无相关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态越差,血钠水平越低。血浆VP、hu-Ⅱ水平增加是形成肝硬化低钠血症的机制之一,同时又能够作为判断稀释性或低钠性低钠血症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血清癌抗原125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清癌抗原125(cancer antigen 125,CA125)和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化学发光法测定79例肝硬化患者和58例正常体检者血清CA125的浓度。按照Child-Pugh分级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Child-Pugh A级、B级、C级三组。根据有无腹水将所有患者分为有腹水、无腹水二组。结果正常体检者血清CA125浓度为(18.12±11.45)U/ml,肝硬化患者血清CA125浓度为(337.95±193.98)U/m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9例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级23例、B级37例、C级19例,Child-Pugh评分分别为(3.57±1.59)、(8.35±0.86)、(10.89±1.05),血清CA125浓度分别为(148.65±89.59)、(324.84±105.85)、(592.63±127.38)U/ml。其中有腹水者41例,无腹水者38例,Child-Pugh评分分别为(9.88±1.89)、(5.08±2.28),血清CA125浓度分别为(491.07±132.55)U/ml、(172.74±79.46)U/ml。Child-Pugh B级患者血清CA125浓度较A级显著升高(P〈0.001),C级患者血清CA125浓度较B级显著升高(P〈0.001)。有腹水者血清CA125浓度较无腹水者显著升高(P〈0.001)。肝硬化组患者血清CA125浓度升高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相关(r=0.841,P〈0.01)。结论血清CA125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程度相关,可作为反映肝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