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殖道感染综合防治是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优质服务三大工程之一。生殖道感染可以由正常存在于阴道中的微生物引起或通过性接触等途径而感染。生殖道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的诊疗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对来院就诊的妇科生殖道感染的病人993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993例妇科门诊就诊的阴道炎患者,年龄18~65岁。每例阴道分泌物常规行白色念珠菌、滴虫、细菌性阴道(BV)、衣原体淋菌、培养。2结果单纯一种微生物感染者910例,占总数的91·64%,其中霉菌637例,淋菌77例,BV123例,滴虫40例,衣原体33例;混合感染者83例,占总数的8·36%。…  相似文献   

2.
姜春善  崔铉  金春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79-4880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在延边地区出国务工妇女中的流行情况。方法:用改良多胺法对延边地区586名出国务工妇女进行细菌性阴道病(BV)检测,同时用常规方法进行滴虫、霉菌检查。结果:586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检出BV(+)275例,总阳性率为46.9%,其中单纯BV(+)242例(41.3%)、BV合并滴虫(+)8例(1.3%)、BV合并霉菌(+)25例(4.3%);按年龄分组,33~35岁组BV阳性率最高,为60.3%,≤20岁组最低,为20.0%。结论:延边地区出国务工妇女细菌性阴道病患病率较高,居该人群各种阴道感染的首位,无民族差异(χ2=0.22,P>0.05),但年龄差异显著(χ2=28.72,P<0.05)。因此,建议在出国体检中常规开展BV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和治疗,控制疾病传播范围。  相似文献   

3.
李超群 《中国医师杂志》2006,8(9):1273-1273
目的了解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其它性病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方法对156例BV患者分别进行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 t)、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滴虫(TV)和霉菌(Cd)检测。结果156例BV患者中混合感染其它性病病原体的患者111例,混合感染率71.15%;其中混合感染Uu的患者41例(26.28%),居于首位,其次为TV 23例(14.74%)。结论BV患者混合感染情况相当严重,临床上应注意BV患者其它性病病原体的混合感染及治疗,以免误诊或漏诊。  相似文献   

4.
门诊妇科病人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院门诊妇科病人细菌性阴道病(BV)状况,为临床妇科医生治疗这类病人提供参考资料.方法 收集本院2008年门诊妇科不同pH值白带的BV试验结果资料,同时,对每个送检标本用pH3.8~5.4精密试纸进行白带pH值直接测试.而后,将所检查资料分成pH≤4.5和pH>4.5两个pH值范围进行归类统计分析,从中找出对临床有价值资料.结果 共收集门诊妇科BV试验病人资料2 000人次,其中BV试验阳性的616人次,占总人次的30.8%.pH≤4.5的白带BV阳性率低于pH>4.5的(χ2=120.96,P<0.01).BV阳性同时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病人344人次,占BV阳性病人的55.80%.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BV)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χ2=2.75,P>0.05).结论 让白带的pH值保持在pH≤4.5这样的正常范围里,可以明显的降低BV的发病率.不同pH值白带细菌性阴道病(BV)合并真菌、滴虫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表明两种不同pH范围的白带存在同样的混合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李林  王定玉  贾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2):5045-5047
目的:了解阴道炎患者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发生率和发病的原因。方法:采用快速检测法对3 443例阴道炎患者进行BV的检测,同时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进行阴道清洁度、霉菌及阴道滴虫感染的观察。检查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不同年龄组间BV发生率的差异分析。结果:阴道炎患者BV的发生率38.11%(1 312/3 443),明显高于霉菌20.88%(719/3 443)、阴道滴虫3.60%(124/3 443)的感染率(P<0.05)。≤20岁、21~30岁、31~40岁、41~50岁和>50岁年龄组BV的发生率分别为39.69%、41.02%、40.10%、34.84%和20.25%,组间比较41岁以上组BV的发生率低于40岁以上组,以>50岁年龄组BV的发生率最低(P<0.05),其他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清洁度Ⅰ~Ⅱ和Ⅲ~ⅣBV的发生率分别为44.09%和30.98%。BV患者中,同时伴有霉菌感染者占22.56%(296/1 312),阴道滴虫感染患者占5.49%(72/1 312)。结论:泸州地区阴道炎患者以BV为主,亦有合并霉菌和阴道滴虫感染的病例,BV的发生有年龄差异,与阴道清洁度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对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2008年下半年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的检测,了解当地各种阴道病的发病情况,评价涂片镜检的诊断价值。方法:对779例妇科门诊阴道炎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生理盐水涂片镜检。结果:779例中,阳性结果218例,其中霉菌感染174例,占22.34%,滴虫感染37例,占4.75%,霉菌检出率明显高于滴虫检出率,霉菌、滴虫双重感染7例,占0.90%。结论:该地区妇女阴道病主要以霉菌性阴道炎为主,发病率较高,注意加强防治。霉菌、滴虫感染以21~30岁、31~40岁妇女为主要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相关性. 方法 对医院2284例疑似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测和BV三联法测定H2O2浓度、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活性. 结果 2284例中共检出仅BV阳性451例(19.7%),滴虫感染85例(3.7%),假丝酵母菌属感染389例(17.0%),BY合并滴虫感染34例(1.5%),BV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102例(4.5%);患者清洁度Ⅰ~Ⅱ度的BV阳性173例,占14.4%,Ⅲ~Ⅳ度的414例,占38.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V合并滴虫或假丝酵母菌属感染的136例均在Ⅲ~Ⅳ度间;BV患者的年龄段20~30岁为29.5%,30~40岁为32.8%,与<20岁和>5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和滴虫感染同样处于此年龄段. 结论 BV是阴道炎患者的主要病原感染原因,同时也是育龄妇女具有潜在危险的最常见的阴道感染疾病,对阴道炎患者进行白带常规检测同时进行BV Set检验,能更好地反映出患者阴道微生态状况,有利于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在妇女病普查人群中的患病率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12月进行妇女病普查的6 216例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结果:6 216例中有886例符合细菌性阴道病诊断标准,占14.25%。其中阴道分泌物阳性占22.4%,pH>4.5的占68.8%,线索细胞阳性率占100.0%。其中65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检出假丝酵母菌,14例检出滴虫。采用抗厌氧菌药物治疗效果显著。结论:细菌性阴道病是育龄妇女生殖感染常见疾病之一,应提高认识,及时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9.
女性生殖道混合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素文  申南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0):1380-1383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道混合感染的临床特点,为混合性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帮助。方法:2004年7月~2005年6月在我院妇科门诊和生殖调节门诊就诊的接受6项病原学血检查的并且至少有1项检查结果为阳性的240例患者,按照病原学检查诊断分为单纯感染组和混合感染组,并按一定的方案进行治疗和复查,且询问相关病史,比较两组的有无症状情况、新发和复发感染情况、治疗后转阴情况以及各种混合感染的构成比。结果:单纯感染组临床有无症状情况与混合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206>0.05);单纯感染各组间临床有无症状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衣原体临床最具隐匿性;混合感染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单纯感染组(P=0.025<0.05);细菌性阴道病、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支原体感染、衣原体感染以及滴虫性阴道炎混合感染率分别为53.12%、53.85%、70.83%、72%、33.33%,衣原体和其他病原体混合感染率最高。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支原体、衣原体以及滴虫均易与细菌性阴道病发生混合感染。结论:临床症状的有无与是否为混合感染无关,而与其病原体的种类有关;混合感染与单纯感染比较具有治疗时间长易复发的特点;细菌性阴道病易于同其他病原体发生混合感染在临床诊断及治疗上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妇科门诊患者中阴道分泌物的病原体,探讨阴道分泌物BV三项检测在妇科患者诊断阴道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1584例妇科门诊的阴道分泌物进行了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霉菌、滴虫等项目的检测。结果:11584例阴道分泌物BV阳性2474例占21.36%,霉菌阳性1555例占13.42%,滴虫阳性595例占5.14%,BV、霉菌、滴虫阳性标本多数为Ⅲ~Ⅳ度。结论:过氧化氢浓度,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等项目结合清洁度、滴虫、霉菌的检测可以互补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1.
103例生殖道感染妇女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自感有临床症状的、可疑生殖道感染妇女的阴道清洁度、感染率及各种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 :选择有临床症状的、可疑生殖道感染的妇女为对象 ,共 117例。按年龄不同将其分为 4组 ,组 (2 0~ 3 0岁 )、组 (3 1~ 40岁 )、组 (41~ 50岁 )、组 (50岁以上 )。对她们进行 1阴道分泌物悬液镜检 (检测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 ) ,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检测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和阴道分泌物 BV检测。 2由宫颈内取材 ,作 CT抗原检测 ,UU、MH快速培养。 3取静脉血作 HPV、HSV、RPR抗体检查 ,由宫颈内取材作 NG快速培养。所有患者均做 12项检查 ,HPV、HSV、RPR、NG感染可疑者做 3检查。结果 :117例对象中有 10 3例生殖道感染 ,感染率为 88.0 3 % ,其中组 感染率最高 57.0 4%。阴道清洁度在 以上者为 90 .59% ,组 最高占 56.41%。 10 3例患者感染 8种病原体 ,它们依次为 (感染率由高到低 )支原体 (63 .11% )、细菌性 (50 .48% )、衣原体 (41.74% )、霉菌性 (2 7.17% )、人乳头瘤病毒 (6.79% )、单纯疱疹病毒 ( 型、 型共 4.85% )、滴虫性 (2 .91% )、淋病(1.94% )。结论 :117例被检妇女中有 10 3例患有生殖道感染 ,其发病率高达 88.0 3 % (10 3 / 117) ,且组 最高 57.40 % (64/117)。其主要原因一是?  相似文献   

12.
龙聪  熊军  雷鸿斌  明亮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4):3978-3980
目的:了解沙市城乡女性生殖道病原体感染情况及细菌性阴道病(BV)与清洁度和年龄的关系.方法:对1 855例妇科门诊疑似阴道炎患者行阴道分泌物常规及BV检测.结果:1 855例患者中,BV单阳性428例,滴虫感染52例,假丝酵母菌属感染289例,BV合并滴虫感染25例,BV合并假丝酵母菌属感染70例,乡镇患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城区患者(P<0.05).清洁度Ⅰ~Ⅱ度的BV阳性患者188例,阳性率为18.7%;Ⅲ~Ⅳ度335例,阳性率为39.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段20 ~ 30岁和30 ~40岁的患者分别占BV阳性患者的29.2%和34.8%,与<20岁和>50岁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乡镇妇女较城区妇女阴道炎发病率高,且BV是阴道炎患者的主要病原感染原因.对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及BV检测,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阴道的微生态状况,有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1 657例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长沙市阴道炎的患病情况 ,探讨简便有效的细菌性阴道病 (BV)的实验室诊断方法。 方法 采用常规方法对 16 5 7份阴道分泌物进行滴虫、霉菌及细菌性阴道病的检查 ,并对阴道分泌物涂片进行革兰染色及细菌评分。 结果  16 5 7份阴道分泌物中 ,检出 BV5 73例 (34.6 4 %) ,滴虫性阴道炎及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分别为 4 .76 %及10 .0 8%,BV合并滴虫和 /或霉菌感染比率为 2 .96 %。细菌评分与 BV呈明显的相关 (P<0 .0 0 0 1)。 结论 长沙市区妇女中 BV患病率远远高于滴虫性和霉菌性阴道炎 ,且 BV常伴有滴虫和 /或霉菌的感染。提示临床工作中应常规开展 BV的检查 ,以提供及时准确的诊疗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本院6 547例妇科门诊患者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细菌性、滴虫性和真菌性阴道病的检测情况。方法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镜检和细菌性阴道病(BV)四联检测,结果按年龄分5组进行清洁度、BV、滴虫和真菌的感染率比较。结果 6 547例阴道分泌物清洁度Ⅰ~Ⅳ分别占3.0%、37.3%、42.2%和17.5%;清洁度正常和异常分别占40.3%和59.7%。25岁~34岁年龄组清洁度Ⅲ度和55岁年龄组清洁度Ⅳ度检出率最高,这2组清洁度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BV、滴虫和真菌的检出率分别为14.5%、3.5%和17.2%。随着清洁度等级上升,三类阴道病的检出率逐级升高。25岁~34岁和35岁~44岁2个年龄组BV和真菌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1),滴虫检出率的年龄分布特征则呈现两头低中间高的特点。阴道清洁度异常患者BV、滴虫和真菌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清洁度正常患者(P0.01)。结论本院妇科患者真菌性和细菌性阴道病发病率较高,3种阴道病的阳性率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及患者年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细菌性阴道病的阴道分泌物检测结果及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2108例育龄妇女,采用唾液酸酶法检测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的阴道分泌物,回顾性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本组共654例BV检测阳性,阳性率为31.02%,其中20~30岁患者BV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4~6月和7~9月BV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文化程度越高,BV阳性率越低,BV阳性患者伴发的霉菌和滴虫感染率明显高于BV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V的发生与季节、年龄以及文化程度密切相关,注意性生活以及卫生习惯,同时加强保健知识的宣传,对于降低BV的感染率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03例生殖道感染妇女的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自感有临床症状的、可疑生殖道感染妇女的阴道清洁度、感染率及各种病原体感染情况.方法选择有临床症状的、可疑生殖道感染的妇女为对象,共117例.按年龄不同将其分为4组,组Ⅰ(20~30岁)、组Ⅱ(31~40岁)、组Ⅲ(41~50岁)、组Ⅳ(50岁以上).对她们进行①阴道分泌物悬液镜检(检测阴道清洁度、霉菌、滴虫),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检测革兰氏阴性双球菌)和阴道分泌物BV检测.②由宫颈内取材,作CT抗原检测,UU、MH快速培养.③取静脉血作HPV、HSV、RPR抗体检查,由宫颈内取材作NG快速培养.所有患者均做①②项检查,HPV、HSV、RPR、NG感染可疑者做③检查.结果117例对象中有103例生殖道感染,感染率为88.03%,其中组Ⅰ感染率最高57.04%.阴道清洁度在Ⅲ以上者为90.59%,组Ⅰ最高占56.41%.103例患者感染8种病原体,它们依次为(感染率由高到低)支原体(63.11%)、细菌性(50.48%)、衣原体(41.74%)、霉菌性(27.17%)、人乳头瘤病毒(6.79%)、单纯疱疹病毒(Ⅰ型、Ⅱ型共4.85%)、滴虫性(2.91%)、淋病(1.94%).结论117例被检妇女中有103例患有生殖道感染,其发病率高达88.03%(103/117),且组Ⅰ最高57.40%(64/117).其主要原因一是与她们的配偶有关,她们的配偶患有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二是可能与她们从事的职业有关,因为她们不愿意暴露自己的职业,说明她们有可能是舞厅和酒吧的服务小姐或无职业者三是她们正处在性活跃期,所以极易感染.阴道清洁度在Ⅲ以上者发病率为97.17%(103/106).所以,在育龄妇女妇检时,凡阴道清洁度在Ⅲ以上者,应结合临床症状做进一步相关实验室检查,查明病因,及早治疗.103例生殖道感染者主要是非淋菌性感染占86.41%(89/103),其中支原体细菌性及衣原体是其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7.
贾艳丽 《现代保健》2012,(22):141-142
目的:探讨细菌性阴道病(BV)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3154例受检者进行随机BV检查,并对BV阳性和阴性者进行滴虫和念珠菌感染比较。结果:BV总阳性829例(26.3%),滴虫感染451例(14.3%),念珠菌感染252例(8.0%)。BV阳性合并滴虫感染287例(9.1%),合并念珠菌感染160例(5.1%);BV阴性合并滴虫感染164例(5.2%),合并念珠菌感染91例(2.9%)。BV阳性者的滴虫和念珠菌感染率均高于BV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V发生率较高,BV合并霉菌、滴虫感染也存在一定比例,应该及时检查并有效治疤降低生殖系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育龄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感染状况及其合并霉菌性阴道炎和滴虫性阴道炎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潮州市某妇幼保健院2007年1月至2008年7月妇科门诊育龄期妇女的阴道分泌物标本3 250份,应用BV快速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同时做分泌物直接生理盐水涂片检测霉菌、滴虫。结果3 250例标本中,BV阳性796例,阳性率为24.5%。796例BV阳性者中合并霉菌感染152例,感染率为19.1%,合并滴虫感染126例,感染率为15.8%;2 454例BV阴性者中合并霉菌感染313例,感染率为12.8%,合并滴虫感染134例,感染率为5.5%;BV阳性者的霉菌和滴虫感染率均高于BV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该院妇科门诊育龄期妇女BV检出率较高,BV合并霉菌、滴虫感染也存在一定比例,建议将BV检测作为妇科检查的一项常规检测项目,以利于育龄妇女BV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妊娠中期妇女下生殖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种类,并强调其诊治意义。方法:沈阳市妇女儿童保健中心产科门诊对就诊的妊娠中期有不适症状的孕妇532例进行妇科检查、常见病原体实验室检测。结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检出324例占60.90%,细菌性阴道病308例占57.89%,滴虫性阴道炎39例占7.33%,其他46例占8.65%。结论:妊娠中期女性下生殖道感染中常见病种有假丝酵母菌病和细菌性阴道病,其次是滴虫、衣原体等引起的感染。且多数病例为多种病原体同时存在,应及时诊断并正确治疗下生殖道感染,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细菌性阴道病(BV)的发病情况. [方法]对1 507例妊娠妇女进行BV筛查.[结果]检出单纯BV、霉菌感染、滴虫感染、合并霉菌感染、合并滴虫感染的患病率分别为11.55%、6.90%、0.66%、2.59%、0.27%. [结论]妊娠期BV有较高的发病率,应常规筛查,及时治疗以改善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