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肌瘤是妇产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在30~50岁妇女,其患病率达70%~80%。虽然目前子宫肌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倍受关注,但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如出现盆腔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或出血等,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出血的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贫血。以前为了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性,术前、术中均要输数量不等的血液来纠正贫血。我们通过对子宫肌瘤合并重度贫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术前采用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20例患者每天给予补血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后进行手术;对照组20例患者住院后予贫血纠正处理后进行手术治疗。结果试验组的术中与术后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的激素水平比术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后无1例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术前采用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贫血状态、降低手术风险,为术前理想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子宫肌瘤是导致育龄期妇女行全子宫切除术的主要原因之一,常导致贫血。应用抗孕激素制剂米非司酮可使子宫肌瘤显著缩小,并取得闭经,从而改善贫血,但停药后症状复发。鉴于此,我们于1997年11月~1998年10月对19例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患者术前应用米非司酮,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从妇科门诊选择33例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血红蛋白均小于110g/L。其中19例术前应用米非司酮为观察组,无使用米非司酮禁忌证,患者用药前3个月未用过任何激素类药物,无肝肾疾患,血红蛋白59~100g/L,平均为709g/L… 相似文献
4.
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手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及对手术的影响。方法 将 74例确诊为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38例 ) ,采用米非司酮 1 0mg,1次 /d ,连服 3个月后手术。对照组(36例 ) ,纠正贫血后 ,择期手术。详细记录两组术前 ,术中及术后各项指标并作比较分析。结果 ①观察组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均闭经 ,症状消失 ,贫血纠正。子宫缩小 32 5 % ,肌瘤缩小 4 6 7% (P <0 0 1 )。②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病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术中出血量、输血率、术后 2 4h平均血红蛋白 ,横切口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术前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疗效显著 ,使手术对患者的损伤降至最小 相似文献
5.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合并中度贫血患者的术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在改善子宫肌瘤合并贫血患者的术前应用。方法:选择子宫肌瘤合并中度贫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日给予补血药(右旋糖酐铁75mg及VitC 0.2g口服Tid)同时口服米非司酮12.5mg/d 3个月。3个月后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B超观察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停药2周~1个月内进行手术。对照组住院纠正贫血择期手术。结果:治疗组血红蛋白全部显著升高,住院手术治疗均未输血;治疗组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缩小子宫肌瘤的同时改善贫血状态,可以作为术前用药,为手术创造条件,并同时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丙酸睾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应用米非司酮,另一组联合丙酸睾酮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后其肿瘤大小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均疗效显著,两组间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合并贫血疗效确切,联用丙酸睾酮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6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幸花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13(2):233-234
子宫肌瘤是盆腔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是导致全子宫切除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孕激素在子宫肌瘤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米非司酮作为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可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导致闭经,改善贫血。应用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以观察临床效果、全身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张凌亚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3(1):32-33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子宫肌瘤患者40例,每日睡前口服米非司酮12.5mg,连服3个月。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超声监测子宫及其肌瘤的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尿常规、肝功能、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患者治愈2例(5.0%);明显有效15例(37.5%);有效21例(52.5%);无效2例(5.0%),其他监测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于近期有效率高,但易复发;多疗程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探讨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口服米非司酮25mg/d,连用3个月治疗子宫肌瘤41例。结果:治疗后子宫平均缩小24.71%(P<0.05),肌瘤平均缩小57.02%(P<0.01),其中12例肌瘤直径小于2cm的已消失;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停药后3-6周恢复月经,原有月经增多者,经量恢复正常,停药后3个月有10例肌瘤有所增大,结论:米非司酮是治疗子宫肌瘤较有前途的新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肌瘤且又希望生育者,对于大肌瘤可作为术前准备,以使子宫和肌瘤缩小,有助手术。 相似文献
1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择4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2.5mg·d^-1,连续3个月。超声监测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的变化;血常规检查治疗前后病人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月经的变化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血红蛋白含量明显提高,月经复潮后经期明显缩短、经量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12.5mg·d^-1连续使用3个月具有较好治疗子宫肌瘤及改善子宫肌瘤患者贫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40例采用口服米非司酮连服 3~ 6个月 ,1次 /d ,2 5mg/次 ,于治疗前后均用三维B超监测子宫肌瘤体积、检测血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及FSH、LH、PRL、E2 、P等指标。结果 :患者治疗期间均发生闭经、症状消失、子宫肌瘤明显缩小 ( 1个月缩小 2 1 % ,2个月缩小为 38% ,3个月后缩小为 5 4% ,P <0 0 5 ) ,血色素上升至正常 ,FSH明显下降 ,血中P、E2 水平明显降低 ,其它监测指标均无明显改变。结论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效果肯定 ,副作用小、安全 ,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13.
子宫肌瘤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为20%~ 25%.Murphy首次报道用孕激素拮抗剂米非司酮,每天50 mg可使子宫肌瘤体积缩小, 但出现了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1].为了解米非司酮对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寻求最小治疗剂量,笔者做了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0 mg,每日1次,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监测子宫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泌乳素(PRL)、雄激素(T).结果:6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痛经和下腹坠胀症状消失,贫血得以纠正.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血FSH、LH、E2、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其中以E2和P下降最为显著,而PRL和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是一种理想的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73例子宫肌瘤患者,口服米非司酮25 mg,睡前顿服,每日1次,连续3个月,为1疗程,观察子宫及肌瘤体积的变化,实验室观察血尿常规、肝功能、雌激素、孕酮。结果子宫体积及肌瘤体积缩小率分别为38.29%和41.87%(P<0.01),尤以肌瘤体积缩小明显,贫血得以纠正,雌、孕激素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肯定,但应严格掌握指证,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7.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并发贫血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并发贫血的临床效果以及组织中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微血管密度(MVD)的变化。方法米非司酮组为20例临床诊断为子宫肌瘤合并不同程度贫血,有手术指征的患者,从月经第1天起给予米非司酮12.5mg/d口服,连续30d,第31~91天8mg/d口服。停药后立即手术;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36例未服用米非司酮的子宫肌瘤患者。米非司酮组患者于用药前后分别行盆腔妇科检查和B超测定子宫和最大肌瘤体积;两组手术后子宫标本均采用ER,PR单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子宫肌层、肌瘤组织的ER,PR表达,同时采用Ⅷ因子标记法观察两组子宫肌瘤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①米非司酮组治疗后子宫体积和最大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血红蛋白明显上升(P〈0.01)。②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仍高于肌层组织(P〈0.05);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中ER,PR表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肌层组织中ER,PR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③米非司酮组子宫肌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是安全有效的,降调肌瘤的ER和PR,缩小子宫和肌瘤的体积,通过引起闭经缓解贫血。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探索应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明显效果 ,现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 1999年 9月至 2 0 0 1年 9月就诊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共 4 2例。患者平均年龄4 0 (2 8~ 4 9)岁。浆膜下肌瘤 3例 ,壁间肌瘤 2 9例 ,粘膜下肌瘤 2例 ,混合性肌瘤 (即壁间肌瘤同时伴有浆膜下或粘膜下肌瘤 ) 8例。有月经改变 (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 ) 2 9例 ,其中粘膜下肌瘤 2例 ,壁间肌瘤 2 1例 ,混合性肌瘤 6例。无临床症状者共 13例 ,浆膜下肌瘤 5例 ,肌壁间肌瘤 8例。1.2 给药途径 :口服1.3 方法 :4 2例对象… 相似文献
19.
20.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例52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对有症状的5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d,睡前口服,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用彩色超声监测子宫肌瘤的大小,查肝、肾功能,血常规,观察服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52例患者子宫及肌瘤的平均体积均明显缩小,治疗后有44例肌瘤缩小20%以上,有效率达84.61%。52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出现闭经,血红蛋白上升,伴痛经者痛经消失等。不良作用轻微,停药后很快消失。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不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用药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