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丝虫特异IgG4检测试剂盒 ,根据检测不同样本的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 ,评价其用于丝虫病防治后期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监测的价值。 方法 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人IgG4单克隆抗体 ,对试验的各环节和条件进行探索 ,结合商品化的酶免疫试剂制作工艺研制一种敏感、特异 ,操作简便 ,经济实用的丝虫特异IgG4检测试剂盒 ,并对丝虫病病人、其它寄生虫病病人和健康对照血清以及滤纸血样本进行检测。 结果  68例丝虫病病人特异IgG4阳性 64例 ,阳性率为 94.1% ;3 8例正常人及 60例其他寄生虫病病人检测全部阴性 ;对丝虫病病人血清和滤纸血检测结果基本一致。该试剂盒操作简单 ,检测本底很低 ,结果鲜明 ,易于判断。 结论 该试剂盒适于丝虫病防治后期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2.
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在消除丝虫病地区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丝虫特异IgG4检测试剂盒在消除丝虫病地区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和深圳市绿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丝虫特异IgG4检测试剂盒,检测原微丝蚴血症者和12岁以下儿童及消除丝虫病地区居民特异IgG4,并与病原学方法进行对照。结果 检测原微丝蚴血症343例,特异IgG4阳性6例,阳性率1.75%;检测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出生的儿童542人,未检出抗体阳性者;检测消除丝虫病地区居民77人,特异IgG4阳性7例,阳性率9.09%。病原学检查消除丝虫病地区居民77人,检出微丝蚴血症2例,阳性率2.59%;其余人群均未发现微丝蚴血症。结论 丝虫特异IgG特异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适合于消除丝虫病地区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治效果考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丝虫特异IgG4检测试剂盒在消除丝虫病地区监测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和深圳市绿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的丝虫特异IgG4检测试剂盒 ,检测原微丝蚴血症者和 12岁以下儿童及消除丝虫病地区居民特异IgG4,并与病原学方法进行对照。  结果 检测原微丝蚴血症 3 43例 ,特异IgG4阳性6例 ,阳性率 1.75 % ;检测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出生的儿童 5 42人 ,未检出抗体阳性者 ;检测消除丝虫病地区居民 77人 ,特异IgG4阳性 7例 ,阳性率 9.0 9%。病原学检查消除丝虫病地区居民 77人 ,检出微丝蚴血症 2例 ,阳性率 2 .5 9% ;其余人群均未发现微丝蚴血症。 结论 丝虫特异IgG特异检测试剂盒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适合于消除丝虫病地区流行病学监测和防治效果考核。  相似文献   

4.
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在流动人口丝虫病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IgG4试剂盒在消除丝虫病地区流动人口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检测重点省原丝虫病流行区外来流动人口,同时检测本市居民和6~12岁儿童特异IgG4,阳性者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检测外来流动人口2132例,丝虫特异IgG4阳性5例,阳性率为0.23%,其中安徽省阳性率为0.30%;检测本地居民1094例,丝虫特异IgG4阳性1例,阳性率为0.09%;检测本市儿童1038例,未检出抗体阳性者。IgG4阳性者均进行了病原学检测,未发现微丝蚴血症。结论丝虫特异IgG4试剂盒适用于消除丝虫病地区外来流动人口监测。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适宜在消灭丝虫病地区应用的简易、经济、实用的病原学监测方法,对单克隆抗体(McAb)-ELISA检测丝虫特异IgG4和快速免疫色谱技术(ICT)检测血清和血浆中的班氏丝虫抗原诊断丝虫病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检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59例,丝虫特异IgG4阳性57例,阳性率96.61%;ICT丝虫抗原阳性56例,阳性率为94.92%。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分别检测非流行区健康者40人,囊虫病患者30例及25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两种方法均呈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现场研究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出生儿童302人,消灭丝虫病地区人群372人,晚期丝虫病患者55例(乳糜尿41例,象皮肿14例),原微丝蚴血症转阴者60例。结果仅消灭丝虫病地区人群中1例(以往血检阴性)丝虫特异IgG4强阳性,ICT丝虫抗原弱阳性,但反复镜检未发现微丝蚴。其余均为阴性。研究表明,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可用于消灭丝虫病地区病原学的监测。McAb-ELISA检测丝虫特异IgG4可大面积用于消灭丝虫病地区的病原学监测。而ICT检测班氏丝虫抗原更适用于个案病例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人群血清流行病学监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海南省是班氏丝虫病流行区,1979-1986年全省19个市、县先后实现基本消灭丝虫病后,用传统的血检方法查找残存的传染源和新发病例已较困难。为了解人群抗丝虫抗体水平的变化,我们于1990-1995年,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对海南省基本消灭丝虫病地区的不同时间、不同人群进行了监测。材料和方法抗原 采用广西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制备的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低温保存备用。诊断血清 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冻干羊抗人IgG荧光抗体血清。调查对象 各调查点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与病原学调查同步进行。以村…  相似文献   

7.
猪囊虫短程抗体快速ELISA检测试剂盒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猪囊虫特异IgG4快速检测试剂盒,并初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4单克隆抗体为探针,结合商品化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制成快速检测试剂盒,检测现症囊虫病病人,其它寄生虫病病人和健康对照血清中的特异IgG4。结果:44例现症囊虫病病人特异IgG4阳性42例,阳性率为95.5%,21例正常人及27例其它寄生虫病人检测全部阴性(阴性100%,包虫除外)。结论:本试剂盒操作简单、快速,结果鲜明便于目测判断,适于推广用作猪囊虫病的诊断及近期疗效考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丝虫病防治工作薄弱地区搜索残存传染源,为消除丝虫病后的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查阅历史资料,与专业人员座谈和实地查访等方式,确定丝虫病防治工作重点地区行政村,对10岁及以上居民进行丝虫特异IgG4抗体检测,阳性者采用ICT卡检测丝虫循环抗原。同时采制厚血膜,检查微丝蚴。结果确定恩施市、利川市、咸丰县、宣恩县和蕲春县等5县(市)8乡镇9个村为防治工作重点地区行政村。抽查村防治前人群平均微丝蚴率0.87%~6.62%,防治后微丝蚴率0~1.02%;检测人群丝虫特异抗体IgG4阳性率0.05%,阳性者ICT检测和病原学检测均阴性。结论湖北省丝虫病防治成果巩固,内源性传染源存在可能性极小,应重点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9.
用马来丝虫成虫冰冻切片抗原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PAT),以1:20稀释样本检测丝虫抗体的阳性符合率为97.50%,假阳性率为2.44%。在282名流动人口中抗体阳性率为16.31%(46/282)。自1987年以来我省抽样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人群丝虫抗体水平逐年下降,1992年对21个县市10798人份血样检测,显示基本消灭丝虫病8~11年后人群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18%,GMRT为25.59,已接近非流行区健康人水平(2.44%).结果表明丝虫病流行区经海群生防治后的效果是稳定的,IFAT用于现场监测能反映丝虫病流行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人IgG4McAb杂交瘤细胞,生产McAb。以此为探针,应用ELISA方法检测班氏微丝蚴血症血清中特异IgG4的阳性率为95.91%(47/49);治疗后的原微丝蚴血症IgG4阳性率为1.45%(1/69);77例晚期丝虫病症状者及50份非流行区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肠道线虫感染、囊虫感染及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检测原班氏丝虫病高、中度流行区正常人群滤纸干血的特异IgG4阳性率分别为0.79%(6/760)和0.27%(3/1095)。显示特异IgG4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是诊断丝虫感染的有效方法,可取代微丝蚴血检用于现场的人群丝虫病监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清抗丝虫抗体及抗体亚型的免疫学特性.方法用马来丝虫成虫和微丝蚴抗原,以ELISA法检测120份血清标本抗丝虫特异性抗体和抗体亚型,FPT方法进行丝虫皮内试验.结果病原学检查120份受试者均为非微丝蚴血症.80例晚期丝虫病患者FPT试验阳性率为95%(76/80),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清抗微丝蚴和成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5%(66/80)和80%(64/80).流行区对照抗体阳性率为10%(2/20),非流行区正常人则均为阴性.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清抗体亚型以IgG2为主,阳性率92.5%,其它亚型分别为IgG11.25%、IgG322.5%、IgG46.25%.结论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丝虫特异性抗体,抗体亚型主要是IgG2,它也可能是晚期丝虫病患者特异的抗体亚型.  相似文献   

12.
消灭丝虫病地区病原学监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筛选适宜在消灭丝虫病地区应用的简易、经济、实用的病原学监测方法,对单克隆抗体(McAb)-ELISA检测丝虫特异IgG4和快速免疫色谱技术(ICT)检测血清和血浆中的班氏丝虫抗原诊断丝虫病的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检测班氏微丝蚴血症者59例,丝虫特异IgG4阳性57例,阳性率96.61%;ICT丝虫抗原阳性56例,阳性率为94.92%。两种方法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同时分别检测非流行区健康者40人,囊虫病患者30例及25例华支睾吸虫病患者血清,两种方法均呈阴性,未出现交叉反应,特异性为100%。现场研究两种方法分别检测基本消灭丝虫病后出生儿童302人,消灭丝虫病地区人群372人,晚期丝虫病患者55例(乳糜尿41例,象皮种14例),原微丝蚴血症转阴者60例。结果仅消灭丝虫病地区人群中1  相似文献   

13.
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清特异性抗体及抗体亚型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清抗丝虫抗体及抗体亚型的免疫学特性。方法 用马来丝虫成虫和微丝蚴抗原,以ELISA法检测120份血清标本抗 丝虫特异性抗体和抗体亚型,FPT方法进行丝虫皮内试验。结果 病原学检查120份受试者均为非微丝蚴血症。80例晚期丝虫病患者FPT试验阳性率为95%(76/80),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清抗微丝蚴和成虫特异性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2.5%(66/80)和80%(64/80)。流行区对照抗体阳性率为10%(2/20)、非流行区正常人则均为阴性。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清抗体亚型以IgG2为主,阳性率92.5%,其它亚型分别为IgG1 1.25%,IgG322.5%,IgG46.25%。结论 晚期丝虫病患者血清中存在抗丝虫特异性抗体,抗体亚型主要是IgG2,它也可能是晚期丝虫病患者特异的抗体亚型。  相似文献   

14.
ELISA在丝虫病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ELISA检测68例马来丝虫病人和84例班氏丝虫病人的抗体,发现应用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马来微丝蚴可溶性抗原和犬恶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三种抗原测得的阳性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根据测得的消光值和获得材料的难易,认为选用马来丝虫成虫可溶性抗原较好。其敏感性为83.3%~92.6%,特异性为98.8%。分别检测5年和10年前治疗过的马来丝虫病人59例和85例,其ELISA理论转阴率分别为67.1%和82.2%。在一个马来丝虫和三个班氏丝虫病流行区,对四批人群共818名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ELISA阳性检出率以10岁以下儿童为最低。班氏丝虫病流行区ELISA的阳性检出率与血检微丝蚴阳性率呈平行关系。综上所述,认为ELISA作为丝虫病的辅助诊断方法,对考核与监测丝防工作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乳糜尿的流行病学、发病机理和治疗方面都有较多的报道。 1 957年省丝防所曾对苍山县的 2个乡镇 4个村1 0 76人进行丝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查出微丝蚴阳性者2 80人 ,阳性率高达 2 6.0 2 % ,高于全区 1 5.0 3 %的平均值。为了解班氏丝虫病高度流行区乳糜尿病人的转归情况 ,对苍山县沂堂乡 1 985年确诊的 95例丝虫性乳糜尿病人 ,于1 998年 5~ 1 0月进行了转归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调查方法和确诊依据1 .1 调查方法由 2名主管医师和 2名检验技师组成调查小组 ,经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专家统一培训后进入现场 ,对1 985年丝虫性乳糜尿…  相似文献   

16.
检测特异IgG4用于丝虫病监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应用细胞融合技术建立抗人IgG4,McAb杂交瘤细胞,生产McAb,以此为探针,应用ELISA方法检测班氏微丝蚴血症血清中特异IgG4的阳性率为95.91%,(47/49);治疗后的原微丝蚴血症IgG4阳性率为1.45%(1/69);77例晚期丝虫病症状者及50份非流行区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肠道线虫感染,囊虫感染及华支睾吸虫感染者血清均未出现交叉反应;检测原班氏丝虫病害,中度流行区正常人群滤纸干血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87~1989年在广西的班氏、马来丝虫病地区,对基本消灭丝虫病后5~9年的人群,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为丝虫病防治后期监测和考核提供参考。一、材料与方法 (一)抗原制备从马来丝虫动物模型长爪沙鼠剖腹取出成虫,洗涤,进行冰冻切片,丙酮固定,制成抗原片,低温保存。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危地马拉和委内瑞拉盘尾丝虫病流行区和非流行区采用滤纸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人体抗盘尾丝虫IgG抗体的结果。实验分5组:1.流行区130名居民同时取滤纸血和静脉血标本;2.327 名流行区居民仅采集滤纸血;3.分别在流行区和非流行区收集146份及45份居民的大便检查肠道寄生虫;4.54名非流行区居民的血标本;5.取无寄生虫感染的12名健康工作人员的血标本作对照。按Schulz-Key等法(1977),分别从盘尾丝虫病人结节及牛颈韧带结缔组织获取盘尾丝虫及喉节盘尾丝虫(O.qutturosa)成虫,将全虫置于含0.02%  相似文献   

19.
应用抗马来丝虫成虫单克隆抗体结合免疫放射测定法,对马来丝虫成早抗原,马来丝虫成虫排泄-分泌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及班氏丝虫病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进行了检测。马来丝虫成虫抗原检出的最低含量为0.48pg,ES抗原,马来微丝蚴抗原可测得抗原结合量分别为0.35μg和0.065μg,班氏丝虫病人血清中循环抗原的检测结果阳性率为80%,线虫病流行区50份微丝蚴阴性血清及丝虫病非流行区50份肠道蠕虫感染者血清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和分析徐闻县消除丝虫病的经验、措施和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徐闻县丝虫病的流行分布情况、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和控制丝虫病的策略和措施及其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1970年徐闻县有94.44%(17/18)的乡镇流行班氏丝虫病,人群微丝蚴率为4.06%(8785/216440),传播媒介为致倦库蚊。在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开展了海群生不同治疗方案治疗丝虫病的疗效,人群微丝蚴率与蚊媒自然感染率的关系及反复查治防治丝虫病的效果等丝虫病防治试点研究,确立了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采取了反复查治结合重点人群服药的措施。至1986年省级基本消除丝虫病达标考核,人群平均微丝蚴率下降为0.24%。随后采取分层整群监测方法进行监测,1988~1992年病原学监测10个乡镇44个村,微丝蚴率为O.019%;1994年后,病原和蚊媒监测均未发现人体丝虫感染。2000年8月经省审评组审评,达到卫生部消灭丝虫病标准。结论 在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治试点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以消灭传染源为主导的策略和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分层整群的监测方法对消除丝虫病都是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