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癌发生的二阶段学说是四十年前Beren-blum 根据下述实验事实提出的。首先在小鼠背部皮肤上涂布一次微量(不致于致癌的量)的致癌剂,比如10-100微克的二甲基苯并(α)蒽(7,12-dimethylbenz[α]anthracene,DMBA),然后再用巴豆油或其主要成分12-0-+四酰佛波-13-乙酸酯(12-0-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每周涂布二次,持续涂布,几乎所有小鼠都发生肿瘤。然而,无论是只微量涂布一次DMBA 或反复涂布巴豆油,还是先涂布巴豆油然后再涂布微量致癌剂都不会引起肿瘤发生。涂布一次致癌剂(如微量DMBA)所发生的变化是正常细胞转变为  相似文献   

2.
以二甲基苯蒽(DMBA)作为启动剂,以巴豆油作为促癌剂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原花青素(PV2000)能显著性对抗巴豆油对皮肤乳头状瘤形成的促进作用.使小鼠生瘤百分率降低,平均每鼠生瘤个数显著减少,但对DMBA启动阶段的抑制不强。并发现NO与小鼠皮肤乳头状瘤的形成呈正相关,原花青素对巴豆油促癌过程的抑制作用与降低皮肤组织中NO含量有一定关系。此外,原花青素尚能显著性抑制促癌物巴豆油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葡萄籽原花青素小鼠ip给药的LD50为144.7mg/kg,ig给药的LD50为3535mg/kg。  相似文献   

3.
目的:用DMBA(二甲基苯并蒽)/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照射,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外涂DMBA/巴豆油;B组照射NB-UVB;C组外涂DMBA/巴豆油,联合NB-UVB照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实验部位皮肤的变化,于第5、10、15、20周统计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成瘤率。第20周时取小鼠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第5周末部分C组小鼠出现直径≥l mm的丘疹,20周后三组成瘤率分别为86.67%,7.14%,94.12%;SCC发生率分别为:13.34%,0%,70.59%。结论:DMBA/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构建小鼠皮肤鳞癌模型较单独应用DMBA/巴豆油二阶法或NB-UVB照射成瘤时间短,成瘤率和SCC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二甲基苯并蒽(DMBA)/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照射,构建皮肤鳞状细胞癌小鼠模型。方法将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A组外涂DMBA/巴豆油;B组照射NB-UVB;C组外涂DMBA/巴豆油,联合NB-UVB照射。实验过程中定期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和实验部位皮肤的变化,于第5、10、15、20周统计各组小鼠的存活率及成瘤率。第20周时取小鼠皮损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第5周末,部分C组小鼠出现直径≥1 mm的丘疹,第20周后,三组成瘤率分别为86.67%,7.14%,94.12%;SCC发生率分别为:13.34%,0%,70.59%。结论 DMBA/巴豆油二阶法联合NB-UVB构建小鼠皮肤鳞癌模型较单独应用DMBA/巴豆油二阶法或NB-UVB照射成瘤时间短,成瘤率和SCC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五味藤的抗炎、止血作用。[方法]采用小鼠耳廓巴豆油致炎法,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小鼠断尾出血时间测定法和毛细管凝血法。[结果]五味藤水提液对巴豆油诱发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和大鼠棉球肉芽肿等炎症有明显的对抗作用(P<0.05或P<0.01);并都可以明显缩短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五味藤具有良好的抗炎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利湿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和抗炎作用。方法:用利湿口服液最大浓度、最大给药体积的药液给小鼠灌胃给药,观察急性毒性;通过巴豆油致小鼠耳郭肿胀、角叉菜致大鼠足跖肿胀试验,观察比较利湿口服液高、中、低剂量与中药对照药肤痒颗粒和西药对照药二盐酸西替利嗪的药效。结果:利湿口服液一次灌服的小鼠生药最大耐受量90 g/kg;利湿口服液中、高剂量能显著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郭肿胀和角叉菜所致大鼠足跖肿胀(P0.05,P0.01)。结论:利湿口服液无明显毒性,具有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7.
于小鼠阴道内多次接种HSV-2,半年后诱癌率为22.6%,加巴豆油反复涂抹后,诱癌率升高到63.33%;而对照组(包括未用病毒和巴豆油处理组、仅用巴豆油处理组)未发现癌。加用巴豆油组5个月取材的诱癌率为42%,与6个月的诱癌率比较,二者差异有显著性。以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得患癌小鼠HSV-2抗体水平升高。提示:HSV-2感染以后,促癌剂能大大增加发癌危险;实验持续6个月的诱癌率高于5个月的诱癌率。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根据癌发生的多阶段理论,利用化学性诱发的小鼠二阶段皮肤乳头瘤模型。研究了维甲类化合物R8605的抗化学致癌和抗促癌作用。结果表明,R8605(50mg/kg和25mg/kg,口服)能明显抑制由二甲基苯蒽(DMBA)和巴豆油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瘤生成,并表现出较强的抗促癌作用;另外,R8605还能明显抑制巴豆油对小鼠皮肤表皮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的诱导。R8605较大剂量(100mg/kg,口服)时,也能抑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耳部肿胀。R8605的抗促癌作用可能与其抑制ODC活性及抗炎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吸烟可能导致肺癌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大量癌变与吸烟之间关系的报告只是流行病学的统计。近年来很多学者已开始从病因上探讨吸烟和癌变的关系。20多年前已成功地用香烟烟雾凝聚物在小鼠皮肤上划痕引起皮肤乳头状瘤和癌。基于致癌剂和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化学致癌剂二甲基苯蒽(DMBA)诱发小鼠宫颈上皮内瘤变动物模型。方法棉线浸入溶于苯的二甲基苯蒽(DMBA)中,于小鼠宫颈部位埋入含有DMBA的棉线,连续观察5个月,通过光镜观察宫颈组织病理形态。结果在给予致癌剂DMBA后,小鼠宫颈上皮逐渐发生不典型增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与人宫颈上皮内瘤变相似。并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宫颈癌。结论二甲基苯蒽能够原位诱发小鼠宫颈上皮内瘤变动物模型.可用于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白花马鞍藤的有效成分(橙皮素,秦皮乙素,伞形香豆素和姜黄素)联用效果及各成分间的最佳配比剂量。方法: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研究4个有效成分的量效关系;用均匀设计法研究4个有效成分联用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4个单体均能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部分呈量效-依赖关系;姜黄素和橙皮素在均匀设计合用中发挥主要作用;4个单体的最佳配比剂量依次为800、200、800、115 mg/kg;验证性实验结果与实验拟合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均匀设计法分析多药物联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考查滇细辛水提取物小鼠灌胃给药急性毒性和体内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近似最小致死量联合最大耐受量法测定小鼠灌胃给药急性毒性反应;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实验、以及大鼠植入性棉球肉芽生成实验,评价滇细辛水提取物体内抗炎效应。结果 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①滇细辛水提取物小鼠灌胃给药最小致死量为15.12g/kg(折算为77.62g生药/kg),最大耐受量为13.62g/kg(折算为69.92g生药/kg);②给药后3、7、14d,与溶媒组比较,滇细辛水提取物各给药组动物体重无明显差异;③实验结束后解剖发现,滇细辛水提取物各给药组部分动物肾脏颜色变浅。体内抗炎实验结果表明:①与溶媒组比较,滇细辛(0.84g/kg,折算为4.31g生药/kg)明显降低巴豆油致炎小鼠耳廓肿胀度。②角叉菜胶致炎60、120、240、360min时,滇细辛(0.84g/kg,折算为4.31g生药/kg)明显降低角叉菜胶致炎大鼠足趾肿胀度。③与溶媒组比较,滇细辛(0.42、0.84g/kg,折算为2.16g生药/kg、4.31g生药/kg)对大鼠植入性棉球肉芽重量无明显影响。结论 滇细辛水提取物存在一定毒性,且其主要毒性靶器官为肾脏。滇细辛水提取物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等急性、亚急性炎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而对大鼠植入性棉球肉芽所致慢性炎症无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地蜂子的抗炎和免疫作用。方法抗炎实验采用巴豆油致小鼠耳廓肿胀等常规抗炎模型;免疫实验采用对小鼠体内碳粒廓清功能影响等的方法。结果地蜂子提取物可明显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廊肿胀及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能显著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重及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增强吞噬功能。结论地蜂子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花马鞍藤中主要成分东莨菪亭和橙皮素的相互作用。方法:用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研究东莨菪亭与橙皮素的量效关系;用Loewe Additivity模型定量分析东莨菪亭和橙皮素联用对小鼠耳肿胀的抑制作用。结果:东莨菪亭与橙皮素能分别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肿胀,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小剂量东莨菪亭+橙皮素合用指数〈1,大剂量时〉1。结论:东莨菪亭与橙皮素各单用时对炎症有抑制作用,合用时小剂量有协同作用,大剂量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蝉翼藤水提物(CYT)的抗炎作用及部分机制。方法:采用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爪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和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模型观察蝉翼藤的抗炎作用;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总蛋白、NO及PGE2含量的测定和对小鼠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的测定,初步探索其作用机制。结果:蝉翼藤水提物对巴豆油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小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具有抑制作用,其可抑制角叉菜胶所致小鼠炎症组织中的产生(p<0.05或p<0.01),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膜炎大鼠胸腔液中、及PGE2有抑制作用。结论:蝉翼藤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抗炎机制与抑制PGE2、NO生成,以及抑制总蛋白渗出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初叶,Rous证明脱落细胞滤液能传播小鸡肉瘤以来,研究者一致认为,感染剂或许是人致癌的病原或许是直接致癌。其后,相继发现动物致瘤病毒(如多瘤病毒)促使人们相信感染是人致癌的各种原因之一。经一个世纪的研究,目前病毒感染致癌的情况怎样呢?简要概述如下。 1 病毒感染是分步致癌的 研究表明,细胞基因需经多次突变才能发生恶变。基因突变使细胞致瘤基因生长活化,抑瘤基因(如P~(53))失活,生长抑制调节机能丧失。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17.
G9315是从胀果甘草中提取的含有6个黄酮体的混合物。2mg剂量明显抑制二甲苯苯蒽(DMBA)合并巴豆油诱发的小鼠皮肤乳头瘤的生成,表现出较强的抗促癌作用。10μg/ml显著抑制巴豆油诱发的Wistar大鼠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chemiluminescence,CL),20μg/ml明显抑制巴豆油诱发的Balb/c新生小鼠皮肤表皮细胞和Balb/c小鼠肝线粒体的CL,显著对抗巴豆油诱发的Balb/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白术水煎剂外用对致炎小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ICR小鼠随机分3组:模型组、白术组、骨友灵组,分别以白术水煎剂、骨友灵搽剂、生理盐水涂抹小鼠右耳廓,再以二甲苯致炎.采集血清用L929细胞以结晶紫染色法测TNF-α含量.结果白术组小鼠血清TNF-α含量低于模型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白术水煎剂外用可降低致炎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可能其抗炎作用与降低TNF-α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叶锦鸡儿二氯甲烷萃取物对小鼠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小叶锦鸡儿二氯甲烷萃取物,采用二甲苯及巴豆油致小鼠耳壳肿胀,7 d后观察耳壳肿胀度.[结果]小叶锦鸡儿二氯甲烷萃取物中剂量组小鼠二甲苯和巴豆油所致耳壳肿胀度明显降低.[结论]小叶锦鸡儿二氯甲烷萃取物对小鼠炎症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接触致癌性化学物质是皮肤癌发生的重要因素 ,目前认为 ,细胞凋亡的异常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本研究利用 7,1 2 二甲基苯蒽 (DMBA) /巴豆油两步法诱发小鼠皮肤乳头状瘤模型 ,研究了化学诱癌过程中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1 材料与方法  动物为健康 6~ 9周龄昆明小鼠 80只 ,按时间 0、2 1、4 2、1 4 0d分为 4组 ,每组动物 2 0只 ,雌雄各半 ,小鼠皮肤乳头状瘤诱发按Bollag[1] 法有所改进。所有动物于实验第 1、8、1 5天背部脱毛区涂DMBA丙酮液 2 0 0 μl( 1 50 μg) ;第 2 1天起在相同部位涂 0 .2 5%巴豆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