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危险管理法在农村儿童保健中应用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儿保领域应用危险管理法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减轻基层儿保人员负担,提高儿保服务效果和儿童健康水平。通县农村于1990年以来婴幼儿保健中应用危险管理法的研究显示,高危儿健康状况在加强管理后与非高危儿的相近;实验组与对照组儿童在婴幼儿期的死亡及婴幼儿后期生长发育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儿童满5岁时,两组生长发育水平无显著性差别。提示在我国有限卫生资源基础上,应用危险管理法于儿保领域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儿童保健门诊就诊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华润莲 《现代医院》2003,3(2):28-29
<正>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家长越来越重视优生优育,这就给儿童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儿保门诊就诊情况的分析,可以反映相应阶段内本地区儿童保健需求的变化,以指导儿保门诊临床工作的开展,医院及儿保医生必须适应新的形势,在儿保工作中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才能拓宽和深入做好儿童保健门诊工作。本文收集了2001年9月  相似文献   

3.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5,16(12):978-980
<正>为提高社区儿童保健服务质量,了解杭州市萧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人员变化状况,本研究分别在2009年和2014年对萧山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儿童保健的人员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资料儿童保健医生信息调查表由萧山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设计,内容包括:儿保医生基本情况(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执业资格等)和从事儿保工作情况(从事儿保工作年龄、持续工作年  相似文献   

4.
对1990年5月1日至12月31日出生的婴幼儿施行危险管理的结果表明:加强新生儿和婴儿前期的保健管理,能使健康状况较差的高危儿童在婴幼儿后期达到非高危儿童的健康水平,并取得与“4.2.1”儿保管理相同的保健效果;在边远农村婴幼儿保健中应用危险管理方法对减少基层儿保人员工作负担,提高儿保效益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影  李玉琴  岳凌云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0):1343-1344
目的:分析丹佛发育筛查量表(DDST)在儿保临床工作中的实用。方法:采用DDST对儿童保健门诊2003年1月以来受检的116例高危儿,对其应人能、细动作应物能、言语能、运动能4个能区逐项测试。对照组为同期受检的正常儿200例。结果:116例高危儿中DDST异常为9例,占7.8%;对照组DDST异常为2例,占1.0%,引起DDST异常的高危因素中以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所占比例最大。结论:DDST筛查能早期发现智力发育障碍儿童,以便早期干预,对基层儿保临床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儿童保健服务的现状及困扰因素 ,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对我县儿童保健服务现状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服务现状1 一般情况 全县总人口 6 1 8万 ,7岁以下儿童 4 72 99人 ,3岁以下儿童 16 84 5人。2 儿保门诊设置与装备 基层卫生院设儿保门诊专室 2 5个 ,与疾病门诊兼室 1个 ,门诊设施简陋 ,仅有儿童磅秤、量床、皮尺、听诊器 ,普遍缺少儿童保健电脑、取暖设备、消毒设施、资料柜等。3 儿保队伍状况  2 6名儿保医生中 ,专职儿保医生 4名 ,内科兼儿保医生 12名 ,妇保兼儿保 3名 ,妇产科兼儿保 2名 ,中医兼儿保 2名 ,口腔科兼…  相似文献   

7.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抢救技术的提高,高危儿存活率明显提高,并在以后的生长发育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压力。为使广大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者能得到早期识别、干预和管理高危儿的技能,推动和提高高危儿早期筛查、早期干预的水平,规范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儿保业务,《中国妇幼健康研究》编辑部、陕西省儿保学会、深圳市儿保学会拟于2011年11月共同举办高危儿早期随访及管理专题研讨会议。  相似文献   

8.
深圳市福田区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的研究,探讨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促进脑结构修复和脑功能代偿,以消除或最大限度地减少脑损伤的措施.方法 成立福田辖区高危儿管理干预中心,建立全区高危儿管理网络及流程,进行社区高危儿童管理技术的指导及培训,对有高危因素的儿童进行诊断及干预.结果 从2007年成立福田区高危儿管理干预中心以来,全区每年进行社区儿保医生高危儿技术培训1次,培训达270人次,筛出高危儿6 048人,转诊4 858例,转诊率80.3%;干预4 679人,干预有效率85.00%.结论 高危儿系统管理模式的建立提高了社区儿保医生对高危儿的初筛率和转诊率;提高了社区儿童保健的专业水平;建立了以区级中心为指导单位的多个社区干预网点,进一步加强了对高危儿家长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9.
<正> 互助土族自治县自1983年以来,在单纯开展妇保工作的基础上,采取边学边干,摸索经验的方法,逐步开展了儿童保健工作,主要抓了如下几项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儿童保健网.1983年全国19个省、市农村儿童保健试点工作会议后,县妇幼保健站成立了儿保组,配备了儿保专业人员4人,21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妇幼专(兼)职人员各1人,各村也都配备了1名乡村医生和接生员兼管儿保工作,承担目前儿童保健工作任务.三级保健网目标明确,各尽其责,保证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县妇幼保健站利用每年培训乡医和接生员的机会进行儿保知识的授课,使这支队伍掌握了工作方法及任务:儿保体检项目、方法、指标要求及宣传内容等知识.  相似文献   

10.
嘉善县儿童保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嘉善县的儿童保健工作现状进行分析。主要问题为儿童保健工作装备落后;儿童保健队伍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托幼园(所)保健管理不力;儿童意外死亡、出生缺陷已成为儿童的主要死因,非嘉善县户口的儿童死亡率较高,出生窒息是其主要死因;外来儿童保健工作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对策:政府重视,增加投入,完善儿童保健基础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儿童保健服务;稳定儿保医生队伍,提高儿保医生素质,健全儿童保健网络;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尤其是外来儿童的死亡率,将外来儿童列入本地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依法行事,促进儿童保健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 苏州市妇幼保健院把保健和临床紧密结合起来,以保健促临床,提高临床工作质量,实行了多方位的保健服务。一、开设多种保健专科门诊他们先后开设了婚前保健科、儿保门诊、体弱儿专科门诊、智测门诊等保健专科门诊,既开展保健知识咨询,指导妇女儿童保健,又对检出的疾病进行矫治,对某些病人还开展了定期随访。二、开设高危妊娠病区高危妊娠病区重点配备医护力量,对经孕期检查筛选出的高危孕妇实行集中监护,建立了高危监护常规,使高危孕妇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和治疗下能安全分娩。  相似文献   

12.
王春霞  孙奎东 《职业与健康》2000,16(12):110-110
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行妇幼保健保偿责任制的意见》,自1993年开始,我县在总结孕产妇保健保偿服务经验的基础上,开展了0~3岁儿童保健保偿服务工作。总结四年来的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提高儿童保健工作的质量,解决部分经费投入不足,调动保健人员的积极性,稳定保健队伍等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因此,我们认为推行儿童保健保偿服务,是促进农村儿童保健工作发展的有效措施。1 儿单保健保偿服务开展情况 我县自1993年开始,以城关等六个乡为试点开展了儿童保  相似文献   

13.
<正> 我县妇幼保健所在本县防疫部门的配合下,自1987年1月开始对县所在地居住的儿童实行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进行儿童保健和预防接种的尝试.通过一年半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两个相结合既推动了儿童保健工作的开展,又保证了预防接种工作的有效落实;既扩大了门诊业务、提高了经济效益,又调动了儿保工作人员的极极性. 一、推动了儿保工作的开展过去我们采取登门体检,仅收取0.10元的体检费,却很难找到体检对象,群众找上门来的  相似文献   

14.
“市一区儿保医生结对共建”儿童保健工作新模式上下互动,做到业务管理双结对,基层指导3到位,对于规范儿童保健管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童保健水准有着良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总结分析广州市大石街社区内491名0~3岁散居体弱儿童管理情况,探讨散居儿童体弱高危因素,为社区开展儿童保健工作综合服务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9-2012年度社区管理的全部散居体弱儿童的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社区管理4年来体弱儿童患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体弱儿童发生的高危因素集中在中、重度营养不良及早产低体重儿。结论通过加强健康宣教,孕期保健,控制早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有助于降低体弱儿的发病,中、重度营养不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效果好。社区儿童保健中应加强对体弱儿的专案管理,以提高体弱儿生命质量,保证儿童在生理上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正> 自1984年以来,我县妇幼保健院狠抓了农村儿保三级网的建设,现已形成了比较健全的三级保健网和较巩固的儿保专业队伍.这里将组建儿保三级网的实践和体会介绍一下. 一、基本情况全县有21个乡(镇),277个自然村,共24万人口.0~7岁儿童43 401人,县级儿保医生6人,乡儿保医生21人,村儿保医生477人. 二、各级保健网的职责一级保健网是县妇幼保健院.有儿童保健医生6名(主治医师1名、儿保医师4名、儿保医士1名),负责组织、计划和指导全县的儿  相似文献   

17.
WHO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已将儿童保健作为PHC的突破口,有关评价PHC指标达标情况的相关研究证明:儿童保健(简称儿保)对PHC规划总体目标的实现影响最大。本文通过基层儿保服务现状的调查和困扰因素的分析,就实现PHC目标的对策作粗浅探讨。一、基层儿保服务的现状与PHC差距 0~6岁儿童系统管理普及率和婴儿死亡率是PHC规划目标中两个主要指标。为此,我区于1990年建立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柳州市区基层儿童保健服务能力现状,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收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儿童保健服务设施设备及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和服务项目开展情况。结果共调查市区17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0所乡镇卫生院,30名儿童保健工作人员参与调查,均是女性,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5.4±7.8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4.64.6±4.48)年,以低年限(≤5年)为主(73.3%);学历以大专为主(60.0%),无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中级占23.3%,4人(13.3%)暂无职称;所学专业以临床医学为主(53.3%),其次是护理学(30.0%)。9所(33.3%)机构儿童保健用房总面积未达自治区要求;分别有14.7%、22.2%、33.3%、22.2%和37.0%的机构未开展高危儿随访、视力保健、口腔保健、听力保健和心理行为发育测验项目。结论柳州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保健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儿保人员业务培训,增加人员和设备投入,保障基层儿童保健服务内容与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 高危管理法是W H O推广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它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资源合理应用在最需要人群(高危人群)的保健服务中.母婴保健是初级卫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孕产期保健是母婴保健的核心.孕产期保健极适宜用高危管理法,以达到降低母婴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人员投入情况、服务开展和门诊设置状况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为比较其发展变化水平提供基础数据。方法对2013年5-10月的历史调查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该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12年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能力状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平均设置2个儿童保健门诊;各儿童保健门诊设置率均较低;平均开展8项儿童保健服务;每万名儿童机构内儿保人员1. 7名,28. 8%的机构有儿保人员经过≥3个月儿保业务进修,参加儿保培训班的人员比例为66. 67%,以大专及以上学历和医师为主;平均举办下级医疗卫生机构培训班3次、托幼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培训班1次,81. 3%的机构每季度对下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2次以上现场业务指导,70. 7%的机构至少每半年对辖区内托幼机构进行一次现场业务指导。结论我国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服务能力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