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甲状腺乳头状癌VEGF-C、VEGFR-3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VEGF-C、VEGFR-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2例PTC的VEGF-C、VEGFR-3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定量分析VEGF-C,计算出阳性指数(PI值,Positive in-dex),以VEGFR-3标记淋巴管,在显微镜下计数淋巴管密度(LVD)。结果PTC淋巴结转移组VEGF-C-PI(23.15±3.7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4.54±2.93)(P<0.01);PTC微癌、腺内型、腺外型LVD分别为6.00±0.81、13.80±1.81、19.17±2.96,随癌侵袭程度增加而递增(P<0.05,P<0.05,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LVD(19.56±2.45)显著高于无转移组(12.48±2.84)(P<0.05);VEGF-C表达与LVD计数呈正相关(r=0.90)(P<0.01)。结论VEGF-C、LVD与PTC的淋巴结转移有关;LVD与PTC侵袭有关;VEGF-C与淋巴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YAP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QRT-PCR、免疫组织化学SP法、Western-blotting,分别检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中YAP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QRT-PCR检测显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YAP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Y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低表达;Western-blotting提示YAP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YAP 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YAP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表达,提示YAP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发展中起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3.
Notc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Notch-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法和RT-PCR 法,分别检测人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标本中,Notch-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RT-PCR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Notch-l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甲状腺组织;免疫荧光法测定,Notch-1在正常甲状腺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研究CD44及CD44v6在癌前食管及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潮州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存档的食管病例蜡块(所有病例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采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非生物素)检测癌前食管63例,食管鳞状细胞癌140例。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实验结果。对于各组之间表达情况的数据统计采用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各组中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的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CD44及CD44v6在正常的鳞状上皮,只表达于上皮基底层3~5层细胞,随着上皮的增生,表达的细胞层数逐渐增加,在非典型增生的上皮则主要表达于有异型的上皮,而原位癌则几乎表达于上皮的全层。CD44及CD44v6在各种食管癌前病变组织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均存在差异(均P<0.01),其中从正常食管组织及伴上皮增生但无细胞异型的食管组织至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其表达强度逐渐增强,而从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至食管鳞状细胞癌之间的表达强度逐渐减弱。结论 CD44及CD44v6在癌前食管及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提示它们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为食管癌干细胞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met和CD14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68例PTC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C-met和CD14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PTC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C-met和CD147蛋白在PT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P<0.01)。在PTC组织中,C-met和CD147的阳性表达均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包膜浸润及肌肉侵犯密切相关(P<0.01),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UICC分期及血管侵犯无关(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表明C-met和CD147在PTC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518,P<0.01)。结论 C-met和CD147蛋白在PTC中均呈高表达,两者可能参与了PTC的转移浸润等演进过程,且相互存在联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neu)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甲状腺乳头状癌共4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8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4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R、PR、Her-2/neu在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这些蛋白表达与甲状腺肿瘤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5例男性标本ER、PR、Her-2/neu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2/5)、40%(2/5)、60%(3/5),39例女性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41%(22/39)、48.71%(19/39)、61.53%(24/39)。年龄>45岁的标本19例,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89%(11/19)、57.89%(11/19)、68.42%(11/19),年龄<45岁标本24例,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6%(13/24)、41.66%(10/24)、58.33%(14/24)。有淋巴结转移16例标本,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75%(11/16)、75%(12/16)、81.25%(13/16),无淋巴结转移27例标本,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14%(13/27)、33.33%(9/27)、1.85%(14/27)。结论:ER、PR、Her-2/neu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三者的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有关,这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髓样癌中Bcl-2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髓样癌患者36例,采用免疫组化S-P法进行检测,分析Bcl-2和CD44v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两组患者Bcl-2均阳性表达,阳性表达均率为100.00%(36/36)。转移组中阳性表达者18例,阳性表达率为90.00%(18/20);无转移组患者中阳性表达患者8例,阳性表达率为50.00%(8/1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l-2在甲状腺髓样癌中高表达,可作为甲状腺髓样癌的标记物;CD44v6蛋白过度表达同颈部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对疾病诊断及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TPO的表达情况,评价其在与良性增生性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42例良性增生性疾病(27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5例甲状腺滤泡性腺瘤)中CK19、Galectin-3、TPO的表达。结果3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CK19、Ga-lectin-3阳性率均为100.0%,TPO除4例弱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42例良性增生性疾病中CK19、Galectin-3多为阴性,而TPO阳性率100.0%。CK19、Galectin-3、TPO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和良性增生性疾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K19、Galectin-3、TPO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与甲状腺良性增生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狄欣 《现代保健》2013,(16):99-101
目的:探索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诊疗的方法。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0月齐鲁石化中心医院普外科诊治的89例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彩超检查:结节内有微小沙粒样钙化者62例(79.4%),结节内或周围有较丰富血流者62例(32.4%),边界欠清有尾足者56例(61.8%),形态呈“站立式”生长、回声不均匀者48例(85.3%)。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28例,患侧腺叶切除+峡部切除+对侧大部切除45例,甲状腺全切除16例,均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结论:高频彩超明显增加PTMC的早期检出率,PTMC不必全部行甲状腺全切术,行预防性中央区淋巴清扫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甲状腺乳头状癌进行免疫组化法的临床鉴别诊断价值研究。方法临床选择2019年4月-2020年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病变40例为对照组,同期选择甲状腺乳头状癌病人40例为观察组,免疫组化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间皮瘤抗原-1(HBNE-1)、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2,Gal-3)等分子标记物的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类型的良性甲状腺病变的间皮瘤抗原-1(HBNE-1)、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2,Gal-3)等分子标记物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间皮瘤抗原-1(HBNE-1)、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Galectin-2,Gal-3)等分子标记物的阳性表达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微小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HBNE-1、CK19、Galectin-3阳性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10例,甲状腺腺瘤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2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胆囊癌中CD44V6、E -C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48例胆囊癌、2 9例胆囊腺瘤性息肉、2 5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CD44V6、E -Cd的表达情况 ,并分析其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 E -Cd在胆囊癌、胆囊腺瘤性息肉和慢性结石性胆囊炎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3 75 %( 2 1/ 48)、72 41%( 2 1/ 2 9)和 96 0 0 %( 2 4/ 2 5 ) ,而CD44V6分别为 64 5 8%( 3 1/ 48)、3 1 0 3 %( 9/ 2 9)、和 4 0 0 %( 1/ 2 5 )。E -Cd、CD44V6与胆囊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5 ) ,在三种组织中表达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CD44V6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可能起到促进作用 ,而E -Cd可能起到抑制作用。二者综合对预测胆囊癌预后可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子宫颈鳞癌中微血管密度与CD44v6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间质中微血管密度 (MVD)和CD44v6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CD44v6和CD3 4 单克隆抗体 ,采用微波 -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对 5 0例宫颈鳞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并取 10例正常宫颈组织作对照。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组宫颈鳞癌MVD、CD44v6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 ,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 (P <0 0 1) ;浸润癌中CD44v6与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MVD和CD44v6表达水平与宫颈鳞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可作为预测宫颈鳞癌病人预后和转移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3.
肾细胞癌中CD44v6及E-钙粘素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及E -钙粘素 (E -cd)在肾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方法检测 2 0例正常肾组织、72例肾细胞癌组织中CD44v6和E -钙粘素的表达。结果 CD44v6在正常肾组织、肾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5 0 0 %( 3 /2 0 )、66 67%( 4 8/72 )。二者之间相差显著 (P <0 0 1)。而E -cd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 0、5 1 3 9( 3 7/72 ) ,两者之间相差显著 (P <0 0 1)。CD44v6阳性表达及E -cd异常表达率与临床病理分期、癌分化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5 )。结论 CD44v6及E -钙粘素可反映肾细胞癌的生物学特性 ,是预测其侵袭转移潜能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常瑞霞  王蕊  邢燕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6):3748-3749
目的:通过研究integrinα5β1及CD44V6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探讨各指标与卵巢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livisionTM法检测8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integrinα5β1及CD44V6的表达。结果:integrinα5β1的表达按良性、交界性及恶性的顺序呈递减趋势,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CD44V6的表达则呈递增趋势,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integrinα5β1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间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integrinα5β1与CD44V6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integrinα5β1表达下降或缺失,CD44V6表达升高,提示肿瘤进展,恶性度高,预后不良;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自动化诊断、淋巴结转移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ED9、CD44V6基因在乳腺非特殊性浸润性癌(NST)组织内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50例乳腺NST组织、50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及5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NEDD9、CD44V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NEDD9在NST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76.00%及32.00%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V6在乳腺NST组织及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2.00%及41.00%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EDD9及CD44V6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成正相关(r=0.346,P=0.027),且NEDD9的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有关(P<0.05).结论:NEDD9及CD44V6与乳腺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胃癌中CD44v6与P53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CD44v6、P53在胃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胃癌原发灶、38例胃良性病变及28例淋巴结转移灶CD44v6、P53的表达.结果 CD44v6和P53在胃癌与胃良性病变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和20%,52.3%和7%,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5).CD44v6、P53在淋巴结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5%和64.2%与未转移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CD44v6、P53阳性表达同胃癌分化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是预测肿瘤侵袭转移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CD44和CD44v6在胚胎各脏器中的表达,了解这两种表面标志物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非生物素)检测CD44和CD44v6在6例胚胎各器官的表达情况。CD44用已知阳性的淋巴结作阳性对照;CD44v6用已知阳性的扁桃体作阳性对照。两者均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结果 CD44主要表达于间叶组织中,如食管、胃及肠管的深肌层,心脏中的部分小血管、神经束以及各器官中的纤维组织,肝和脾内的造血细胞也有表达,但不表达于骨、肾、睾丸、心肌和肝细胞。另外,在少数上皮组织中也见有表达,如食管黏膜和气管黏膜上皮的基底层细胞及气管腺上皮。CD44v6的表达仅见于食管上皮基底层细胞中,其它各器官均未见表达。结论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CD44和CD44v6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情况,为成体干细胞特性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直观的依据和有用的线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CD 44 v 6的表达与其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8例宫颈癌、3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及15例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CD 44 v6的表达,分析相关的临床病理因素。同时对术前留取21例宫颈癌活组织也进行了CD 44 v 6的检测。结果:宫颈浸润癌中CD 44 v 6的阳性表达(68.75%)显著高于正常宫颈(13.33%)及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45.45%)(P<0.05)。CD 44 v 6的表达在有淋巴转移组中(94.74%)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1.72%)。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CD44v6的表达增强,其Ⅰ级、Ⅱ级、Ⅲ级的CD 44 v 6阳性率分别为40.00%、61.90%、94.12%(P<0.05)。术前组中CD 44 v 6阳性表达者淋巴结转移率(64.29%)高于CD 44 v 6阴性组(14.29%),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CD 44 v 6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CD 44 v 6的表达与宫颈癌的进展转移密切相关,检测CD 44 v 6的表达有助于预测浸润转移,并可能为宫颈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细胞粘附分子变异体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细胞粘附分子变异体(CD44v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D44v6蛋白在120例结直肠癌中的表达。结果CD44v6在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7%(38/120);CD44v6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CD44v6的阳性表达率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且随着Dukes’分期的加深,CD44v6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关(P<0.01),CD44v6阳性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结论CD44v6的表达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和患者生存时间有关。CD44v6可能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CD44v6、ICAM-1与E-cadheri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粘附分子CD44拼构变异体6(CD44v6)、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和细胞钙粘附素E(E-cadherin)表达及其在E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对3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与30例正常子宫内膜进行CD44v6、ICAM-1和E-cadherin检测。结果:①异位内膜组CD44v6、ICAM-1表达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位内膜组CD44v6、ICAM-1和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4v6、ICAM-1、E-cadherin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