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BPH组织中bFGF、bFGFR表达及其对前列腺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6例正常前列腺和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bFGFR表达以及前列腺组成成分的改变进行定量分析。bFGF和bFGFR在BPH组织中表达水平(48.32±14.63,21.67±11.76)明显高于正常前列腺(25.16±10.87,4.35±3.49),其表达水平与前列腺间质成分增生呈正相关。本研究表明bFGF以及受体在BPH形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bFGFmRNA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前列腺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基因和蛋白及基受体表达的意义。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8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和10例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bFGFmRNA、bFGF和FGFR1表达。结果 前列腺间质细胞和上皮细胞中均见bFGFmRNA、bFGF和FGFR1阳性染色。BPH间质细胞中三者表达显著高于NP组织,但BPH与NP上皮细胞中三者表达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3.
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前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果:三者在BPH组织中均呈异常高表达。相关表达分析发现bFGF与EGFR在BPH组织中正相关,而正常前列腺(NP)组织中无相关性;EGFR与ABS在NP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BPH组织中则无显著相关性;bFGF与ABS在NP和BPH组织中表达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组织  相似文献   

4.
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bFGF,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的意义谢庆祥刘春晓姚华强汪鸿缪友仁为了探讨雄激素和多肽生长因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bF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相似文献   

5.
EGFR和ABS在前列腺增生和癌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了14例正常前列腺、60例前殓腺增生和33例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生长因子受体和雄激素结合位点的表达。结果显示,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组织中ECF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前列腺癌中ABS的阳必明显高于增生和正常组织,而增生组织中,ABS强阳性率又明显高于正常组织。EGFR表达与肿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而与ABS表达无相关。EGF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雄激素受体(AR)与转化生长因子βⅠ型受体(TGFβR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两种受体在31例BPH和22例正常前列腺标本中表达的状况。结果AR和TGFβRⅠ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P<005);在BPH间质组织中AR和TGFβRⅠ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358,P<005)。结论AR和TGFβRⅠ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增高,两者之间具有协同作用,提示两者在前列腺中的过表达可能参与了BPH的发生和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7.
探讨雄激素受体与转化生长因子-βI型受体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研究两种受体在31例BPH和22例正常前列腺本本中表达的状况。结果AR和TGF-βRI在BPH上皮,间质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前列腺组织;在BPH间质组织中AR和TGF-βRI的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和Ⅱ在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作者利用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对正常和良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IGF-I和IGF-I的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和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均有IGF-I和IGF-IImRNA的表达。IGF-I主要由上皮细胞,尤其是基底细胞表达,IGF-II则主要由间质细胞表达,上皮细胞罕有表达。BPH组织中IGF-I和IGF-I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前列腺。IGF-I和IGF-I可能在前列腺的生长调节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发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前列腺组织中表达、分布情况及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4例正常前列腺(NP)、56例前列腺增生症(BPH)和33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bFGF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显示:BPH中bFGF阳性率为643%,主要分布于间质细胞核,部分间质细胞浆、少数腺上皮细胞浆也见阳性染色;Pca中bFGF阳性表达位于癌细胞浆,阳性率为848%,但bFGF表达强度与Pca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正常前列腺组织中bFGF表达均为阴性,三者之间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意义,表明bFGF参与BPH、Pca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0.
bFGF及PDGFR表达与肾移植慢性排斥血管病变和肾小球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DGFR)的表达与肾移植慢性排斥反应血管病变及肾小球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3例排斥肾组织、12例正常肾组织、14例远离癌的正常肾组织血管及肾小球中bFGF及PDGFR的表达。结果 bFGF及PDGFR在排斥组织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膜层及肾小球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及癌组织(P〈均0.01)。结论 bFG  相似文献   

1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钟华  邓方明 《中华外科杂志》1996,34(11):651-654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可诱发血管形成、刺激癌细胞生长。本研究试图通过检测bFGF及其受体FGFR-1在正常肾和肾癌组织的表达方式,探讨其临床意义。作者针对36例石蜡包埋的肾癌及其正常肾组织,配合微波炉抗原修复法进行bFGF和FGFR-1的LSAB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FGF与FGFR-1的染色结果基本一致;全部正常肾组织和29例肾癌的细胞外基质为非均一性阳性染色;12例原发性肾癌、2例癌转移灶和体外培养的GRC-1细胞的癌细胞胞浆为阳性染色,且多为均一性染色。癌细胞胞浆的bFGF染色多见于T3-4期肿瘤,与T1-2期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作者认为,bFGF和FGFR-1可同时表达于正常肾和肾癌组织,提示bFGF和FGFR-1的表达与功能密切相关;癌细胞胞浆bFGF阳性表达与肿瘤分期有关,提示bFGF是促进肾癌发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发病中的作用,采用分子杂交技术研究b-FGF和TGF-β1在人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并观察雄激素水平改变对b-FGF及TGF-β1表达的影响。20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术前口服甲地孕酮(120mg/d)及己烯雌酚(2mg/d)一周。结果:患者的外周血睾酮浓度从服药前的406.1±231.4μg/L降至服药后18.0±9.1μg/L(均值±标准差),均达到药物去势水平;未服药组前列腺组织b-FGFmRNA表达水平是服药组的2.09倍(P<0.01);服药组前列腺组织TGFβ1mRNA表达水平是未服药组的1.49倍(P<0.01)。提示雄激素水平变化可影响b-FGF及TGF-β1的表达,b-FGF及TGF-β1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人类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13.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mRNA在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RT-PCR的方法可自所有标本中检出IGF-ImRNA的表达,并用电泳和Southern杂交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原位杂交表明13/15的BPH和9/12的正常前列腺标本中有IGF-ImRNA表达,IGF-I在上皮的表达强于间质,尤以基底细胞表达最明显。IGF-ImRNA在BPH组织中的量多于正常前列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前列腺癌组织中表达,分布民政部及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脂方法检测14例正常前列腺(NP),56你前列腺增生症(BPH)和33例前列腺癌(Pca)组织中bFGF的分布和表达,结果显示:BPH中bFGF阳性率为64.3%,主要分布于间质细胞核,部分间质细胞浆,少数腺上皮细胞浆也见阳性染色,Pca中bFGF阳性表达位于癌细胞浆,阳性率为84.8%,但bFGF表达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Ⅱ在正常和增生前列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作者利用分子原位杂交的方法对正常和良性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IGF-I和IGF-Ⅱ的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表明,正常和增生的前列腺组织中均有IGF-IGF-Ⅱ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药消癃通闭对前列腺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aoth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以去势Wistar大鼠,经皮下每天注射睾酮,同时给予中药消癃通闭药粉灌胃,20d时断髓处死。取相同部位前列腺腹叶,以免疫组化定量技术对前列腺组织bFGF进行测试。结果:消癃通闭高剂量组的bFGF表达明显低于睾酮组,P<001;并发现bFGF的表达主要位于腺上皮细胞的胞浆,而胞核及间质部分表达较少。结论:中药消癃通闭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机理之一是该药明显抑制了前列腺组织中的bFGF的表达,进而抑制了前列腺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前列腺增生组织中血管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探讨血管形成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发病中作用及其与bFGF、PCNA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bFGF和PCNA在18例正常前列腺(NP)和62例BPH中的表达及其相关关系。结果BPH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bFGF和PCNA指数均显著高于NP;BPH的MVD与间质的面积百分比、bFGF表达和PCNA指数均呈正相关,而与上皮面积百分比负相关;NP的MVD仅与间质的PCNA指数正相关。结论血管形成增多与BPH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尤其对间质细胞增殖、增生的作用更为显著,而bFGF异常表达可能是血管形成增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对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12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标本中胰岛素样生长因了-I(IGF-I)mRNA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RT-PCR的方法可自所有标本中检出IGF-I mRNA的表达,并用电泳和Southm杂交证实了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本(EGFR)和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在前列腺癌(PCa)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PCa组织和5例正常前列组织中EGFR和TGFα的表达。结果:正常前列腺组织中EGFR和TGFα和TGFα分别表达在上皮细胞和基质中,EGFR和TGFα在PCa细胞上的共同表达率为55.8%,二者密切相关,并与PCa分期有关;此类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EGFR和TG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PCNA在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区域分布及其作用,应用免疫组化结合计算机图像分析方法检测bFGF和PCNA在24例BPH组织的尿道周围区、中间区和包膜下区中表达。结果显示尿道周围区bFGF和PCNA在BPH组织中存在在区域分布差异,两者在尿道周围区表达增高,提示其与BPH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