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术后的转归。方法:对109例高危型HPV感染的CINⅠ~Ⅲ患者进行LEEP治疗,术后6个月再次检测其宫颈HR-HPV的平均负荷量,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结果:LEEP术后6个月,CIN患者HR-HPV平均负荷量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HR-HPV负荷量转阴率为73.39%(80/109),但各级别CIN HR-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EEP术后6个月宫颈HPV-DNA负荷量,低度负荷量组8例中,7例为TCT正常者,1例为CIN;中度负荷量组10例中,7例为TCT正常者,3例为CIN;重度负荷量组11例中,7例为TCT正常者,4例为CIN。中、高度HR-HPV病毒负荷组与低度HR-HPV病毒负荷组之间CIN转归存在差异(P<0.05)。结论:LEEP是目前治疗CIN有效的方法,HR-HPV感染的宫颈CIN在LEEP术后,HR-HPV负荷量明显降低,宫颈CIN的转归与持续HR-HPV负荷量的高低密切相关,HC-Ⅱ动态监测HR-HPV负荷量,对术后宫颈CIN预后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126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LEEP治疗CIN平均时间6.2分钟,出血量5.6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CIN I、CIN II、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 I、CIN II、CIN III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62 (P<0.01),治愈率为98.29%(115/117),117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03例(88.03%).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CIN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伴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我院妇科门诊经宫颈TCT诊断为ASCUS及以上的患者资料1 280例,其中对HR-HPV感染、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组织病理学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329例行LEEP治疗,对术前HR-HPV亚型、术后HR-HPV转阴及CIN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HR-HPV阳性率52.19%,最常见的HR-HPV为16、58、52型。各HR-HPV阳性检出率术后6个月和术后12个月分别下降为32.22%和10.33%,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18.89,P<0.01)。LEEP手术治疗HR-HPV感染的总有效率达72.34%。结论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有效消除大部分HR-HPV感染,降低宫颈癌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宫颈电圈切除技术在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宫颈电圈切除技术(LEEP)在宫颈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宫颈"三阶梯"诊断程序诊断的中、重度宫颈炎,低、高度宫颈上皮内病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原位癌(CIS)〕共262例,经LEEP行锥切术治疗,自身对照阴道镜多点活检结果,观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62例患者LEEP病理结果与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结果符合率为:炎症92.3%(168/182)、息肉100.0%(10/10)、CINⅠ级71.1%(22/31)、CINⅡ级12/20(60.0%)、CINⅢ级54.5%(6/11)、CIS33.3%(2/6),总符合率为83.97%(220/262),不符合42例(16.03%)。LEEP发现早期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2例;因CINⅢ级及CIS行全子宫切除8例。65例患者在LEEP术后24个月的随诊中未发现宫颈细胞学异常,其中8人次妊娠。LEEP主要的手术并发症是出血(5.34%)。结论LEEP在诊治CIN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弥补阴道镜的不足。对于患有CIN的育龄妇女,宫颈锥切是适当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前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的变化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161例CIN伴高危型HPV阳性患者行LEEP术治疗,术后6个月再次检测HR-HPV,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结论: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病变的术前HR-HPV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HRHPV总转阴率为70.19%(113/161),不同级别CIN术后HPV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HPV清除率与年龄和病变程度无相关性。结论:LEEP治疗CIN疗效确切,同时可显著消除HR-HPV感染。HR-HPV检测不仅可以评估CIN治疗效果,还可以作为CIN术后随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除术(LEEP)治疗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CIN2)临床价值及术后随访途径。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宫颈门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病理诊断≥CIN2患者113例,均行宫颈LEEP治疗,切除术后标本均送病理学检查,并利用HPV及阴道镜进行术后随访。结果 LEEP术前术后病理结果一致者54例,级别下降者34例,级别上升者25例。其中级别上升者有8例为宫颈早期浸润癌,术前高危型HPV感染102例,其中单独感染68例,复合感染34例。术后6个月HPV转阴率85.29%、12月转阴率9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持续性高危型HPV感染者,阴道镜下宫颈活检术+宫颈管搔刮发现病变残留占40%。结论 LEEP治疗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安全经济有效,但由于宫颈病变的多灶性,术后可采用高危型HPV监测联合阴道镜下活检+宫颈管搔刮术,以尽早发现病变残留和(或)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高频电波刀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液基细胞学(TCT)检查、阴道镜宫颈多点活检诊断为宫颈病变的310例患者进行LEEP术,其中慢性官颈炎280例,宫颈湿疣5例,CIN Ⅰ-Ⅱ级22例,CINⅢ级3例,切除组织全部送病检.同时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手术疗效.结果 LEEP术后2个月慢性宫颈炎95%完全愈合,CIN术后2个月88%愈合,3个月后CIN患者100%愈合.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相吻合率为99%(307/310),仅3例有差异,其中1例术前CIN Ⅱ,术后CIN Ⅲ;1例术前CIN Ⅲ,术后为原位癌;1例术前宫颈炎,术后为HPV感染.310例患者中,1例CINⅢLEEP术后病理报告为原位癌,LEEP切下之标本切缘未见病灶,患者本人要求子宫切除.结论 LEEP术是目前治疗宫颈病变的最佳方法,且可提供完整的病检标本,对宫颈微浸润癌及原位癌的早期诊断价值高,是预防宫颈浸润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阴道镜下Reid阴道镜评分,多点活检,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的诊断价值.为单次门诊行LEEP对CIN的诊治价值提供理论依据与指导.方法:对细胞学检查异常而在我院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00例,进行阴道镜下Reid阴道镜评分,阴道镜下诊断CIN的患者同时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与LEEP,术后将两者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阴道镜拟诊结果与镜下宫颈活检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43.94%(29/66例),诊断过度11例(16.7%),诊断不足26例(39.40%).阴道镜拟诊结果与LEEP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53.03%(35/66例),诊断过度10例(15.15%),诊断不足21例(31.81%).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LEEP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71.21%(47/66),诊断过度13例(19.69%),诊断不足6例(9.09%).3种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LEEP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阴道镜拟诊CINⅠ级有较小的漏诊率和误诊率,阴道镜拟诊CINⅡ级和CINⅢ级的误诊率较小,但漏诊率较高.结论:阴道镜检查是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单独的阴道镜下活检诊断CIN的准确性尚不够理想,阴道镜下活检不能替代LEEP活检;阴道镜下有适应证者在初次治疗时可用LEEP一次完成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后组织病理检查及两者联合对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554例经宫颈细胞学检查和(或)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异常,或筛查正常而肉眼观察宫颈柱状上皮中重度外翻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比较LEEP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的变化.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的总符合率为49.82%.宫颈活检诊断为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CINⅡ/Ⅲ级的占14.36%;宫颈活检诊断为CINⅡ/Ⅲ级(含原位癌)的病例中,LEEP术后诊断为浸润癌的占3.89%.两种方法诊断CINⅡ/Ⅲ级的一致性比较,Kappa值为0.62;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诊断CINⅡ/Ⅲ级与两者联合后的最终诊断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0和0.84,均有很高的一致性;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的总准确率为81.77%,对CINⅡ/Ⅲ级的漏诊率为20.64%.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LEEP术后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的有效方法,阴道镜宫颈活检可能漏诊高级别CIN及宫颈微小浸润癌,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及预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娄娜  骆永凤 《吉林医学》2011,(2):298-299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意义及预后处理。方法:在就诊的宫颈病变患者中,筛查出220例需手术治疗的CIN患者。所有病例术前均行宫颈液基础细胞学检查(LPT)及阴道镜检查,同时镜下可疑病变处取病理,经LPT、阴道镜及宫颈活检最终确诊为CIN。均行LEEP术治疗,切除的病灶再次送检病理,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术后4周复查宫颈创面,已愈合者89例(40.45%,89/220),8周时愈合198例(90%,198/220),12周时愈合210例(95.45%,210/220)。3例CINⅢ患者因术后病理提示切除部分边缘存在CIN,2例行二次电切术,1例改为子宫全切术。6个月及12个月复诊,LPT及阴道镜均未见异常。4例患者出现宫颈狭窄(1.82%,4/220);2例已绝经患者,术后阴道少量流血持续近3个月。结论:LEEP手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治愈率较高,且能完整切除病变,并保留组织学标本提供术后病理,为评价手术效果、进一步治疗或随访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为治疗CIN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155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锥切,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术前宫颈活检与术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塑形情况.结果 LEEP术治疗宫颈内瘤变平均时间6.8min,出血量9.6mL,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CINⅠ、 CINⅡ、 CINⅢ与LEEP术后标本的病理诊断CINⅠ、CINⅡ、CINⅢ呈正相关关系,rs=0.785(P<0.01),治愈率为98.6%(149/151),151例中宫颈塑形满意134例(88.7%).结论 LEEP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病变的适应证、手术操作技巧,疗效观察.方法:对197例患者经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证实宫颈存在不同类型的病变,而采用阴道镜下LEEP刀手术,标本均送病理检查,同时观察术后出血量及时间,术后宫颈愈合情况.结果:197例随访1~2年,宫颈LEEP治疗宫颈病变1次成功97.46%(192/197),术后出血5例,术后2个月复查发现宫颈管内有息肉样增生21例,用小号环切电极切除后无复发.术前宫颈上皮内瘤变16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Ⅱ~Ⅲ)12例.1例CINⅡ术后3个月液基细胞检查CINⅡ,行宫颈锥切术.1例CINⅢ术后3个月液基细胞检查仍CINⅢ,因母亲患宫颈癌,故患者要求行子宫切除术,其余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脱落细胞及阴道镜均为正常.结论:阴道镜LEEP治疗宫颈病变安全、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能提供完整的标本,对治疗宫颈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有较高的诊治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探讨两者在诊断和治疗CIN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5例CIN患者阴道镜下活检与LEEP术后病理的结果,探讨其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阴道镜下活检为CIN1、CIN2和CIN3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符合率分别为46.3%、70.8%、82.5%,总符合率为63.2%,升级者25例(16.1%),降级者32例(20.6%),宫颈癌漏诊率为3.2%。结论:阴道镜下活检是对宫颈CIN作出初步诊断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但有一定局限性,LEEP术在阴道镜活检基础上起着诊断和治疗CIN的作用,可以弥补阴道镜活检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对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为CIN的180例患者采用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伤口愈合时间,比较宫颈活检术前后的病理结果,HPV转阴率及术后HR-HPV阳性与宫颈病变持续存在的关系。结果:Leep术后病理活检与阴道镜病理活检完全符合者141例,符合率达到78.3%;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HR-HPV阳性率显著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中HR-HPV的阳性率;Leep术后6个月患者HR-HPV总阳性率显著低于术前HR-HPV总阳性率;Leep术后HR-HPV阳性患者CIN持续存在率显著高于HR-HPV阴性患者。结论:Leep术治疗CIN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HR-HPV的随访对预测术后宫颈病变的持续存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文艺  陈俐俐 《安徽医学》2013,34(6):695-697
目的探讨阴道镜联合不同宫颈电热圈环切术(LEEP)术式治疗不同程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阴道镜联合不同LEEP术式治疗不同程度CIN 24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不同术式出血量及愈合时间、并发症,及LEEP术前、后病理符合情况。结果不同LEEP术式术中出血量随着手术范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P0.01),愈合时间随着手术范围的增加逐渐延长(P0.01);LEEP术前、术后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不符合者16.66%(40/240),术后病理较术前活检病理升级14.58%(35/240),不同程度CIN术前、术后病理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EEP手术并发症包括出血、感染、宫颈管黏膜外翻、宫颈管狭窄等,不同术式的发生率不同。结论阴道镜直视下,选择下不同LEEP术式治疗CIN可减少并发症,更加明确宫颈病变程度,同时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6.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病理诊断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对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LEEP治疗的患者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及LEEP切除后病理检查,并确定病理诊断分类,统计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LEEP术前CINI级34例,CINII级48例,CINIII级18例。LEEP术后慢性炎症6例,CINI级32例,CINII级39例,CINIII级19例,宫颈微小浸润癌4例(3%);其中1例标本CIN病变累及边缘,2例不能确定。认为LEEP术前术后病理检查不符,可能是微小病变术前活检时已钳取;亦与病理取材、包埋、制片工序等细节操作密切相关,易发生漏诊,产生假阴性;LEEP术中电灼对组织的损伤也是影响CIN及边缘的诊断因素;妇科医生及病理医生的技术水平、诊断经验亦会影响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17.
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环形电切术的诊断与治疗价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刀切除术(LEEP)诊断与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90例经阴道镜下活检诊断为CIN的患者行LEEP术,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研究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活检病理结果.结果 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结果与LEEP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53.33% (48/90),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不足27例(30.00%),诊断过度15例(16.67%),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ilcoxon检验,P=0.018).结论 阴道镜直视下活检对确诊CIN 尚不够可靠,阴道镜下活检不能替代 LEEP活检.LEEP是诊治CIN的安全有效方法,可以弥补阴道镜下活检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8.
①目的 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诊治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价值.②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行LEEP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术后3、6、12个月以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检查及宫颈高危型HPV-DNA检测等方法随访所有患者,进而探讨LEEP手术对CIN患者的治疗效果.③结果 LEEP平均手术时间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7mL,术前电子阴道镜下活检和LEEP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77.53%(69/89).④结论 LEEP术治疗CIN操作简单,术时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目前诊治CIN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08年3月64例因CIN行宫颈LEEP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研究宫颈LEEP和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的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宫颈LEEP和术前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22例,符合率34.4%;不符合的42例中,宫颈LEEP较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升级者9例(占14.1%),降级者33例(占51.6%)。宫颈LEEP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结论:LEEP是诊治CIN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20.
陈宝健 《吉林医学》2011,(10):1989-1990
目的:探索宫颈上皮内瘤病行高频环形电切术(LEEP)后病理诊断与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不一致的可能原因。方法:对260例宫颈上皮内瘤病(CIN)患者行LEEP治疗的患者行阴道镜下活检及LEEP切除后病理检查,并确定病理诊断分类,统计资料进行分类。结果:LEEP术前CIN1级82例、CIN2级130例、CIN3级48例。LEEP术后慢性炎症18例,CIN1级77例,CIN2级95例,CIN3级48例,宫颈微小浸润癌9例,其中5例标本CIN病变累及边缘,8例不能确定。结论:认为LEEP术前后病理检查不符,可能微小病变术前活检是已钳取,亦与病理取材、包埋、制片工序等细节操作密切相关,易发生漏诊,产生假阴性;LEEP术中电灼对组织的损伤也是影响CIN及边缘的诊断因素;妇科医师及病理医师的技术水平、诊断经验亦会影响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