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临床病理,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牟1月~2007年12月26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早期胃癌26例占同期252例胃癌手术的10.3%.病灶位于胃窦18例(69%),胃体3例(13%),胃角3例(13%),贲门2例(7%).病灶≤2 cm的15例(57%),病灶在2~4 cm的7例(27%).病灶≥4 cm的4例(15%).早期胃癌大体分型中,Ⅱ型17例(65%),Ⅲ型5例(19%),I型4例(16%).黏膜内癌18例(3例原位癌),黏膜下层癌10例.手术病例发现淋巴结转移6例(23%),其中黏膜下层癌转移率40%(4/10),而黏膜层11%(2/18).26例术前均行胃镜,活检病理诊断胃癌23例(88%).结论 内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同时,加强专业人员对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可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及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靖江地区早期胃、食管癌的内镜与病理特征,以提高早期癌症的诊治水平。方法:经术后大体标本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45例及早期食管癌28例的内镜和病理资料,分析相应的内镜形态及病理特征。结果:(1)早期胃癌: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35例,诊断为异型增生Ⅱ、Ⅲ级10例。术后病理诊断高分化腺癌30例(66.7%),低分化腺癌10例(22.2%),印戒细胞癌1例(2.2%),黏液腺癌2例(4.4%),未分化癌2例(4.4%)。黏膜内癌26例(57.8%),黏膜下层癌19例(42.2%)。(2)早期食管癌:术前内镜活检病理诊断为癌24例,诊断为异型增生Ⅱ、Ⅲ级4例。术后病理诊断全部为鳞癌,黏膜内癌15例(53.6%),黏膜下层癌13例(46.4%)。结论:早期胃癌以凹陷型多见,部位依次分布为胃角>胃窦>贲门>胃体,大多为高分化腺癌,黏膜内癌略多于黏膜下层癌。早期食管癌以中下段斑块型、糜烂型占多数。内镜、病理及临床医师掌握这些特征有利于早期癌症的及时发现和及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84例早期胃癌的浸润深度、肿瘤大小与淋巴结转移之间关性.方法 收集1988~2006年间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统计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 早期胃癌的检出率呈明显上升趋势,90年代初期的5.3%,上升到2005-2006年的12.5%,发病高峰年龄为50-59岁,男:女比率为2:1;肿瘤的好发部位为胃窦及幽门部;肉眼类型中Ⅱ型最多见;组织类型中高分化腺癌最多,其次为低分化腺癌,84例中粘膜内癌26例,均无淋巴结转移,黏膜下癌有5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25%,其中sm1:12.5%,sm2:38.5%,sm:33.3%;肿瘤最大直径≤2cm者有34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3例(8.8%),超过2cm有50例,其中有淋巴结转移10例(20%).结论 1)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有关,黏膜下癌较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高.黏膜内癌无一例淋巴结转移,在黏膜下癌中,sm2和sm3较sm1淋巴结转移率高.2)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大小和肉眼所见有关;肿瘤最大直径>2cm者转移率高,Ⅱ型较Ⅰ型和Ⅲ型转移率高.3)在早期胃癌中,胃窦部与幽门部是好发部位,高分化腺癌的发病率较其他从组织类型高,却低分化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分化腺癌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内镜下表现特点,以提高早期胃癌的内镜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2009年10月经外科手术证实和内镜下切除证实的14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内镜下表现特点.结果 本组早期胃癌患者术前常规内镜检查确诊124例,超声内镜检查确诊20例.病变部位以胃窦部(46例,31.9%)最多,其次是胃角部(44例,30.6%)、胃体部 (24例,16.7%)、贲门部 (14例,9.7%)及胃底(16例,11.1%).肉眼观察以Ⅱ型(表面型)(105例,72.9%)为主,其中Ⅱa型34例,Ⅱb型15例,Ⅱc型56例;其次是Ⅲ型(溃疡型)(24例,16.7%)和I型(隆起型)(15例,10.4%).本组病例1次内镜检查确诊100例(69.4%),2次或2次以上内镜检查才确诊44例(30.6%).结论 早期胃癌以Ⅱ型病变多见,且胃窦部为好发部位,内镜检查及黏膜多点活检为早期确诊的主要手段;另外,超声内镜检查也有助于早期胃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提高内镜下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对我院内镜室16年间经内镜和手术病理诊断的78例早期胃癌做回顾性分析.从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发病部位、肿瘤大小、内镜分型及病理分型等方面做统计.结果 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3.9%,好发于50~59岁男性;60%以上的早期胃癌好发于胃窦和胃角部;小胃癌及微小胃癌共占25.6%;病理显示青年组分化不良者多于老年组.结论 应重视癌前状态的定期复查和随访,熟练掌握内镜下诊治技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背景:对于早期胃癌,黏膜下浸润只有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获得组织标本,进行组织病理检查才能发现。对于这样的黏膜下癌,行胃切除淋巴结清扫术是标准的治疗方法。但是大约80%的黏膜下癌没有淋巴结转移。如果可以限定其淋巴结转移危险性不足计的那部分患者,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本研究的目的就是限定这部分患者。方法:回顾性收集104例分化型黏膜下癌行手术治疗的病例。对临床病理因素进行了多变量分析,确定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结果: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是:女性(P=0.0174),黏膜下层浸润的深度(≥500μm)(P=0.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潜在危险因素。方法对82例经手术治疗的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率为7.32%,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溃疡情况(P=0.031)、浸润深度(P=0.023)、肿瘤大小(P=0.035)及脉管癌栓(P<0.001)有关,合并有溃疡(P=0.042)、浸润至黏膜下层(P=0.035)、肿瘤直径≥20 mm(P=0.032)及有脉管癌栓(P=0.002)是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结论本组资料显示合并有溃疡、浸润至黏膜下、肿瘤直径≥20 mm及有脉管癌栓的早期胃印戒细胞癌患者有较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应作为早期胃印戒细胞癌临床内镜治疗的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分析48例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胃镜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早期胃癌,病灶可以出现在胃窦、胃角、胃体、贲门任何部位.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为主,有27例(56.2%).结论 早期胃癌以浅表凹陷型和溃疡型病变多见,胃壁任何部位都好发.重视内镜检查,准确行黏膜活检是确诊早期胃癌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238-241
目的:探讨中-低分化混合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明确目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的治疗标准是否适用于该型胃癌。方法:收集268例中-低分化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中-低分化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4.6%;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大小(P=0.002)、组织学类型(P=0.013)、浸润深度(P=0.000)及脉管浸润(P=0.000)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3 cm(OR=5.193,95%CI:1.446~18.649)、低分化为主(OR=3.000,95%CI:1.317~6.836)和脉管浸润(OR=6.394,95%CI:2.444~16.728)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亚组分析显示,中分化为主、肿瘤≤3 cm,无溃疡和脉管浸润的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率低。结论:中分化为主、肿瘤≤3 cm、无溃疡和脉管浸润的中-低分化型黏膜内癌,淋巴结转移风险小,可考虑行ESD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早期胃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9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166例病历资料完整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手术及病理资料,随访患者的治疗结果,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胃癌手术病例占同期全部胃癌手术病例的9.04%(176/1946).166例患者中,查体发现异常9例,29例(17.47%)有明确胃溃疡或慢性胃炎病史,20例(12.05%)有胃食管癌症家族史;64例行上消化道双对比造影检查,57例(89.06%)有异常发现;胃镜显示远端胃部、胃体部、胃底部病变分别为115例(69.28%)、26例(15.66%),25例(15.06%).手术范围小于或等于D1者126例,D1+以上者40例.术后病理显示病变平均直径为(2.52±1.62)cm,肿瘤局限在黏膜内者75例(45.18%),侵及黏膜下者91例(54.82%);淋巴结转移20例(12.05%),均为病变侵及黏膜下层者(20/91,21.98%);脉管瘤栓8例.术后总体5年生存率为87.9%;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9.7%和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P=0.000)和脉管瘤栓(P=0.001)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脉管瘤栓与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OR=15.67,95%CI:3.40~72.14).结论 早期胃癌占全部胃癌手术比例较低,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治疗结局的重要因素.完善早期胃癌术前分期,明确肿瘤浸润深度,采取适当的、规范治疗是疗效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121例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如何识别早期胃癌并提高其诊断水平。方法对本院内镜室近10年来经内镜和手术病理诊断的121例早期胃癌作一回顾性分析。对性别年龄构成、临床表现、病变部位、内镜分型、肿瘤大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生存率等资料作了统计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早期胃癌检出率为14.75%,其好发于50~69岁男性,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60%以上好发于胃窦部和胃角。其中凹陷型最多见,浅表型较少见,小胃癌与微小胃癌共占27.2%。青年组中病理示分化不良者较老年组中为多。肿瘤浸润深度与其大小及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淋巴结转移与其浸润深度及分化程度相关。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为90.1%。结论应重视胃癌癌前期病变的随访,改进设备并努力提高内镜检查技术以不断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水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EGC)的镜下表现及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方法 总结2005年6月至2009年9月间经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的32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结果 病灶分布以胃窦部和胃角部为主,约占65.6%(21/32).病灶直径<0.5 cm者3例,0.5~1.0 cm者15例,>1.0 cm者14例.Ⅰ型(隆起型)4例;Ⅱ型(表面型)23例,其中Ⅱa型8例,Ⅱb型4例,Ⅱc型11例;Ⅲ型(溃疡型)5例.1次检查确诊29例,2次或2次以上检查确诊3例;Hp阳性30例,约占93.75%.病理检查示低分化腺癌10例,管状腺癌7例,黏液细胞癌6例,乳头状腺癌8例,印戒细胞癌1例;其中黏膜内癌19例均无转移,黏膜下癌13例中有3例伴胃大弯侧淋巴结转移.结论 EGC早期诊断和手术对提高疗效十分重要,胃镜检查结合活检诊断可靠,内镜手术治疗应注意适应证选择,严格的随访及内镜复查是及时发现肿瘤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及建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157例行根治性胃切除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HER2状态等临床病理资料。对上述资料进行分析并建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157例早期胃癌患者中31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9.7%。女性患者、HER2 IHC(3+)、浸润至黏膜下层、未分化型、有脉管癌栓的在淋巴结转移中占比较大(P<0.05)。HER2 IHC(3+)、浸润至黏膜下层、未分化型、有脉管癌栓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分析结果分别建立纳入HER2状态与未纳入HER2状态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得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0和0.759。肿瘤为分化型的在HER2 IHC(3+)中占比较大(P<0.05)。结论 HER2 IHC(3+)、浸润至黏膜下层、未分化型、有脉管癌栓是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此建立的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风险预测模型(纳入HER2状态)具有良好的敏感度和特...  相似文献   

14.
杨天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3,(13):1644-1645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与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的检出率,为进一步防治早期胃癌提供依据。方法收集93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观察发病部位、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程度等相关病理学指标。结果早期胃癌好发部位以胃窦居多,组织学分型多见于中分化和高分化,多为黏膜内层癌,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7.53%。结论浸润深度、伴随疾病、淋巴结转移等是早期胃癌组织病理学诊断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镜下早期诊断胃癌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在我院行胃癌根治术的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胃镜检查,可疑病灶部位加病灶周围组织活检,病理确诊为胃癌;内镜下肿瘤以胃窦部分布最多见:为21例(56.8%),病理诊断以管状腺癌最多18例(48.6%),癌灶周边组织均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病变。结论对于临床怀疑胃癌的患者,特别那些有癌前病变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的患者,胃镜检查应注重胃窦部,必要时行病理活检,病理检查注重管状腺癌的诊断及鉴别。  相似文献   

16.
王海鹰 《吉林医学》2011,(5):954-955
目的:提高早期胃癌诊断,选择恰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总结64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染色胃镜检查显著提高早期胃癌诊断率;黏膜内癌26例仅1例淋巴结转移,黏膜下癌38例,5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3.16%。随访时间5年,黏膜内癌患者5年生存者25例(96.15%),黏膜下层患者5年生存者34例(89.47%)。结论:染色胃镜检查法是早期胃癌确诊的重要手段;选择个体化的手术方式治疗早期胃癌。  相似文献   

17.
娄静静 《浙江医学》2023,(4):420-423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阴性早期胃癌的内镜下表现及组织学特点。方法 选取舟山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6例Hp阴性早期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癌组织内镜分型及病变部位、组织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情况。结果 Hp阴性早期胃癌好发部位为胃窦部(55例,57.29%),该部位内镜下分型以凹陷型多见(26例,27.08%);Hp阴性早期胃癌组织分型以腺癌多见(87例,90.63%),该类型内镜下分型以凹陷型常见(42例,43.75%);Hp阴性早期胃癌分化程度以低分化型最多(83例,86.46%),该分化程度内镜下分型以表浅凹陷型(20例,20.83%)和凹陷型(39例,40.63%)较多;Hp阴性早期胃癌浸润深度以黏膜内癌(60例,62.50%)较多,该浸润深度内镜下分型以凹陷型(27例,28.31%)较多。结论 Hp阴性早期胃癌好发部位为胃窦部,组织分型以腺癌多见,分化程度以低分化型最多,浸润深度以黏膜内癌较多,内镜下分型均以凹陷型和表浅凹陷型多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不同临床特征的早期胃癌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为早期胃癌的病例235例,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位置分区、肉眼分型、肿瘤大小、肿瘤侵犯深度、肿瘤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管侵犯以及神经侵犯等临床病理特征,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进行单因素分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35例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率为11.9%;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侵犯深度、分化程度、脉管侵犯、淋巴管侵犯与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P=0.002)和肿瘤分化程度(P=0.003)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胃下部癌,第6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8.6%);对于胃中部癌,第3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3.6%);对于胃上部癌,第1组淋巴结转移率最高(4.8%)。结论对于肿瘤大小超过20 mm以及分化程度低的早期胃癌患者,不建议行内镜治疗。  相似文献   

19.
24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汤峻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9):115-117
目的 分析早期胃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提高早期胃癌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选择24例临床病理确诊病例,对其临床特点、发病率、病理类型分期及随访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 粘膜内癌18例,粘膜下层癌6例;其中粘膜内癌淋巴结转移2例(8.33%),粘膜下层癌淋巴结转移8例(33.33%),高、中分化管状腺癌15例,粘液腺癌2例,印戒细胞癌2例、乳头状腺癌1例;溃疡恶变3例、乳头状腺瘤恶变1例.24例早期胃癌患者分别进行手术治疗后随访,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粘膜内癌为11例,生存率90.9%(10/11);粘膜下层癌为4例,生存率75%(3/4).10年以上生存粘膜内癌9例,生存率81.8%(8/11);粘膜下层癌生存2例,生存率50%(2/4).有淋巴结转移5年生存率25%(3/12).结论 内镜检查已成为早期胃癌诊断的首选方法,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的认识也同样提高早期胃癌检出率及术后疗效,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老年早期胃癌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老年早期胃癌的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本院南楼有完整随访资料的老年早期胃癌52例,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及其对预后影响。结果:57.7%老年早期胃癌无症状,大体类型Ⅱc居多,多灶癌占9.6%(5/52),老年早期胃癌以中高分化腺癌为主,黏膜内癌无淋巴结转移,黏膜下癌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15%(3/20),5例复发死亡患者多为黏膜下癌、有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差。老年早期胃癌5年生存率98.1%,10年生存率96.1%,15年生存率92.3%,20年生存率90.3%,内镜治疗对黏膜内癌有较好疗效。结论:影响老年早期胃癌生存的关键因素是淋巴结转移、肿瘤侵及黏膜下层和组织分化差,如术后20年内不发生复发或转移,便进入生存率安全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