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分析12 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结果,复习文献,讨论眼眶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958 年至1997 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12 例,Ⅰ期8 例,Ⅱ期4 例。10 例行单纯放射治疗,2 例行放射治疗加化疗。放射治疗主要为局部照射,照射剂量 D T30 ~60 Gy 。结果 局部控制率100 % ,5 年生存率86 % 。文献复习显示,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75 % 为低度恶性,单纯放射治疗局部控制率平均97 % ,5 年生存率62 % ~93 % ,远处复发率为20 % 。结论 局部放射治疗是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有效的治疗方法,低度恶性放射剂量 D T 30 ~35 Gy ,中、高度恶性 D T 36 ~40 Gy 。  相似文献   

2.
眼眶原发恶性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分析了12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结果,复习文献,讨论了眼眶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958年至1997年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12例,Ⅰ期8例,Ⅱ期4例,10例行单纯放射治疗,2例行放射治疗加化疗。放射治疗主要为局部照射,照射剂量Dr30~60Gy。结果 局部控制率100%,5年生态2率86%。文献复习显示,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75%为低度恶性,放射治疗局部控  相似文献   

3.
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分析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15 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 Ann Arbor 分期:Ⅰ A 期11 例,Ⅱ A 期4 例。放射治疗剂量30 ~58 Gy ,3 ~6 周。结果 1 ,3 ,5 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4 .1 % ,92 .3 % 和92 .3 % 。3 ,5 ,10 年生存率分别为100 % ,90 % 和75 % 。有5 例疾病进展。结论 放射治疗为主要治疗手段。推荐放射治疗剂量为35 ~45 Gy ,3 .5 ~4 .5 周。不需行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对恶性程度高及有眶外侵犯者应加化疗。  相似文献   

4.
30例原发于眼眶恶性淋巴瘤的放疗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于眼眶恶性淋巴瘤的放射治疗方法.方法:30例原发于眼眶恶性淋巴瘤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Ann-Arbor分期:Ⅰ a期21例,Ⅱa期9例.放射治疗剂量30~58Gy,3~6周.结果: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96.7%、93.3%和90.0%.随诊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3.30%和76.7%,5例疾病进展.结论:局部放射治疗是原发于眼眶恶性淋巴瘤有效的治疗方法,放射治疗剂量为34~45Gy,3.5~4.5周;低度恶性放射剂量为30~35Gy,不需行淋巴引流区预防照射.对恶性程度高及有外侵犯者应辅加化疗.  相似文献   

5.
眼眶原发淋巴瘤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眼眶原发淋巴瘤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44例经病理证实的眼眶原发淋巴瘤,男女之比为1.6∶1。原发在眼睑结膜的27例,中位年龄44岁,原发在眼眶的17例,中位年龄62岁。双侧同时发病4例。ⅠA期40例,ⅡA期4例。采用常规外照射放射治疗,先用60Coγ射线全眼眶区照射30~35Gy后用60Coγ射线、180kVX线或9MeV电子线进行肿瘤区照射,中位剂量46.5Gy。结果,全部病例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9%、84.5%。眼睑结膜病例的5年生存率明显高于眼眶者(96.3%∶70.6%,P=0.013)。临床分期为Ⅰ期病例生存时间明显长于Ⅱ期者(P=0.000)。结论,眼眶淋巴瘤的复发少、长期预后佳,放射剂量一般不宜超过40Gy。结膜来源的眼睑结膜淋巴瘤与泪腺来源的眼眶淋巴瘤可能是两种临床特点与预后不同的类型。眼眶淋巴瘤是一种容易多发的疾病。放射治疗前肿块手术切除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87年1月~2004年7月共收治原发性眼部恶性淋巴瘤7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原发纵隔大B细胞淋巴瘤(PMBCL)是一种原发于纵隔的侵袭性大B细胞淋巴瘤,由于其独特的临床和组织学特征,世界卫生组织淋巴肿瘤分类将PMBCL重新分类为一个单独的实体。PMBCL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理学特征、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特征等。当前针对PMBCL的治疗方案有很多种,最常用的是R-CHOP和R-EPOCH方案等。放疗对部分患者有益,但也可以导致远期毒性。新药的研发也在不断进行,包括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药物等,治疗后疗效判断和指导下一步的治疗策略主要依赖PET-CT。  相似文献   

8.
9.
原发于纵隔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原发于纵隔大B细胞恶性淋巴瘤的特性和治疗方法,材料与方法,1980年至1992年,收治36例原发纵隔大B细胞恶性肿瘤瘤。所有病理材料复核和免疫组化检测,接受局部野照射15例,大面积不规则野照射21例,照射剂量〉45Gy23例,≤45Gy13例,29例合并化疗。结果 随访63-213月,5年生存率61.1%,5年无瘤生存率58.3%;10年生存率,58.4%,10年无瘤生存率55.5%,获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原发眼眶淋巴瘤患者的放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2年8月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市大港油田医院的28例原发眼眶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眶内肿物活组织检查或切除术,术后接受放疗,3例于放疗前行CHOP方案化疗。放疗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技术,3~5野,2~2.5Gy/次,每周5次,总剂量20~50Gy。其中30Gv18例,22Gy1例,25Gy1例,20Gy1例,28.8Gy1例,40Gy3例,42Gy1例,46Gy1例和50Gy1例。结果28例患者放疗后均获完全缓解,其中1例放疗4个月后局部复发,再次放疗后完全缓解;1例死于淋巴瘤肺浸润。放疗期间发生急性并发症有结膜炎(28例,100.0%)和角膜炎(1例,3.6%),远期并发症有眼干燥症(10例,35.7%)和视力下降(1例,3.6%)。结论放疗是原发眼眶淋巴瘤有效的治疗方法,多数患者对不良反应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   

11.
25例眼附属器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特点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眼附属器原发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及临床特点,分析疗效,探讨减少放疗并发症的方法。方法眼附属器原发恶性淋巴瘤25例中,男11例,女14例。所有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9例行活检术,6例行肿瘤切除术。单眼发病22例,双眼同时受侵3例。肿瘤原发于眼睑或结膜16例(19眼),原发于眶内其他部位9例。Ann Arbor分期ⅠE期2l例,ⅡE期3例,ⅢE期1例。22例(25眼)接受了放疗,采用180 kV深部X线或^(60)Coγ线或混合线照射,放疗剂量为30.0~57.6 Gy。结果全组5、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82%;原发于眼睑或结膜、原发于眶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58%(P=0.032)。肿瘤全切和肿瘤残留的10生存率分别为83%和82%(P=0.907),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和95%(P=0.369)。放疗组局部控制率为92%,未接受放疗组局部控制率为33%(P=0.006)。全组中22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例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T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和非MALT淋巴瘤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33%(P=0.009)。全组中8眼发生放射诱发的白内障,7眼出现眼干燥症。结论眼附属器淋巴瘤放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原发于眼睑、结膜者预后好于原发于眶内者。眼附属器淋巴瘤以MALT为主,其预后明显好于非MALT淋巴瘤者。放疗并发症主要为白内障和干眼症,通过合理设计放疗计划,给予适当的放疗剂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非常罕见,临床上常被漏诊或误诊.我科于1999年7月~2001年10月诊治1例甲状腺恶性淋巴瘤,诊断明确后经化疗和放疗,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13.
回顾分析1995年2月~2004年11月徐州市中心医院(11例)和徐州市二院(6例)收治的17例眼眶原发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病理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特征间及不同分期间的差异。结果: 1)黏膜相关(MALT)淋巴瘤14例(82.4%)、大B细胞淋巴瘤2例(11.8%)、T细胞淋巴瘤1例(5.9%);2)全组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4.8%和70.7%;MALT淋巴瘤和非MALT淋巴瘤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0%和33.3%(P<0.05);3)接受放射治疗患者的10年局部控制率为92.9%;4)Ki-67阳性表达9例。p53阳性表达10例;Ki-67阴性及弱表达者和高表达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44.4%(P=0.049 3);p53阴性及弱表达者和高表达者的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30.0%(P=0.014 3)。  相似文献   

14.
泪囊的恶性淋巴瘤罕见 ,我们发现 1例 ,现报道如下。患者 男 ,5 3岁。 1996年 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泪溢 ,泪囊区无红肿 ,曾在当地医院冲洗泪道通畅。右眼泪溢逐渐加重 ,1年后右眼泪道冲洗不通 ,并伴有脓性分泌物返流。 1999年 1月患者无意中发现鼻根部右侧皮下出现一绿豆大小包块 ,无红肿及疼痛。当地医院诊断为右眼慢性泪囊炎 ,给予泪道冲洗等治疗 ,泪溢未缓解。鼻根部包块逐渐长大 ,1999年 4月长至蚕豆大小 ,1999年 10月长至杏仁大小。前来我院就诊 ,以右侧筛窦包块诊断收入院。入院查体 :全身检查未见异常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眼科检…  相似文献   

15.
1 病例介绍患者 ,男 ,36岁 ,2 0 0 0年 7月发现左前胸壁黄豆大小伴隐痛 ,症状渐加剧 ,8月达 5 cm× 5 cm大小 ,经市级医院针吸病理检查示 :小细胞恶性肿瘤 ,于省级医院检查无转移灶后行术前化疗 NVB+DDP+VP1 6 一周期 ,2周后肿块缩小至1cm× 1cm,疼痛消失 ,9月局部肿物增大约 3cm× 3cm且疼痛 ,术前 B超发现肝占位 2 cm× 0 .9cm,CT示 :肝左叶外侧低密度灶 2 cm× 1cm× 3cm,CT值4 7U,考虑转移 ,又化疗 1周期 ,肿物缩小不明显 ,10月 B超检查未发现肝转移 ,CT示左前胸壁肿物 7cm× 4 cm,骨质未见破坏。行手术切除 ,术中见梭形肿物 6 …  相似文献   

16.
恶性淋巴瘤为一全身性疾病,好发于淋巴结,淋巴结以外器官发病率低,其中以消化道、肺等部位相对多见。乳腺原发恶性淋巴瘤(breast primary malignant lymphoma,BPML)极少见,仅占乳腺恶性肿瘤的0.04%~0.53%,占恶性淋巴瘤的0.38%~0.70%[1-2]。BPML的病因尚不明确,且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均没有特异性,容易造成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8例BPML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和治疗措施,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原发于骨的恶性淋巴瘤(PBL)是一种非常少见的疾病.1939年Parker和Jackson报道了17例,并给该疾病命名为网状细胞肉瘤[1].其分期、治疗、缓解的判断及预后均不同于常见类型的恶性淋巴瘤.因为预后良好,即使是ⅣE期患者也可以获得长期生存,所以在治疗时一定要尽量避免发生治疗相关毒性和死亡.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注射液(YH-16,商品名: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全组共14例患者,YH-16 15 mg/次,加入生理盐水5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第1天至第14天连续使用,同时联合应用化疗药物。每3周为1个周期。1个周期后评价患者不良反应,2个周期后按WHO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14例患者均可进行安全性评价。共完成46个周期,每例平均3.2个周期。11例可评价疗效,CR 2例(18.3 %),PR 5例(45.5 %),SD 2例(18.3 %)和PD 2例(18.3 %),有效率为63.6 %。生活质量改善6例(54.5 %),稳定4例(36.4 %),仅1例(9.0 %)下降;G3、G4级及以上毒性主要与化疗药物有关,最主要为骨髓抑制。结论 YH-16与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恶性淋巴瘤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毒性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20.
涎腺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