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近两年该院收治的126例COP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氧合指数及吸氧浓度指标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明显优于治疗前,并随治疗进行,各项指标情况逐渐好转,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精心护理,加强呼吸道管理,确保有效通气可协助患者治疗,促进患者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做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治疗效果分析.方法 挑选COPD病人共计78名参与本院设立的实验,时间设定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经初步临床诊断,发现其患有OSAHS询问询问过意见后可接受通气治疗.而按照治疗模...  相似文献   

3.
施小山 《现代保健》2011,(16):22-24
目的 观察经鼻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85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45例),B组给予常规抗感染、解痉、平喘、化痰、鼻导管吸氧、呼吸兴奋剂、纠正酸碱失衡的治疗.A组在B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BiPAP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24、48、72 h后临床症状、呼吸频率、心率、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的变化,比较7 d内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在RR、HR、PaO2、PaCO2、SaO2等方面,A组经BiPAP治疗后2 h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即有显著改善( P 均<0.01),而此时对照组上述指标改善不大( P 均>0.05).随着通气时间的延长,治疗组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改变更明显( P 均<0.01),而对照组直到常规治疗后24 h后上述指标才有明显改善( P 均<0.01).在pH值方面,A组经BiPAP治疗后24 h较治疗前即有显著改善( P <0.05),而对照组直到常规治疗后48 h后才有明显改善( P <0.05).A组7 d后总有效率及显效率显著高于B组(χ2=6.4281,6.1802,P 均<0.05),A组7 d内气管插管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χ2=4.2291,4.6753,P 均<0.05).结论 BiPAP治疗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安全有效,在改善临床症状和动脉血气指标方面比常规治疗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可降低插管率、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通气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单独吸入布地奈德200μg,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BiPAP通气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价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进行肺功能等监测.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56/60),高于对照组的78.33%(4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11,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CV)、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FVC、PaO2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aCO2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后仅PaO2、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PaO2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升高,PaCO2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SGRQ评分(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GR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SGRQ评分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改善气道高反应性的布地奈德联合改善肺部力学异常的BiPAP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更好地改善肺功能、低氧血症及生活质量,是一种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稳定期COPD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 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的价值。方法将39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照组,对照组19例,采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治疗组20例,采用常规药物综合治疗加无创正压通气。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困难、血气分析改善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4±5)d和(19±6)d(P<0.01);需气管插管有创通气者分别为3例(15.0()和4例(21.1()(P>0.05)。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可迅速缓解COPD急性加重期呼吸衰竭病人的临床症状,提高PaO2和降低PaCO2,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5月~2020年7月收治的C O P 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鼻导管吸氧.观察组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相正压(BiPAP)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结果无创机械通气对提高Pa02和降低PaCO: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使用,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内正压(BiPAP)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肌疲劳影响.方法 对48例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采用经鼻(面)罩BiPAP通气,动态观察其治疗前及治疗2、4、24、72 h的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呼吸困难评分和呼吸浅快指数(RSBI)的变化情况.结果 BiPAP通气治疗前及治疗2 h后动脉血气的pH值分别为7.21±0.03、7.29±0.03,PaO2分别为(44.1±6.4)mm Hg(1 mm Hg=0.133kPa)、(56.2±7.7)mm Hg,PaCO2分别为(90.6±203)mm Hg、(73.0±7.6)mm Hg,辅助呼吸肌动用评分分别为(3.78±0.82)分、(2.46±0.81)分;治疗前及治疗24 h后心率分别为(111±15)次/min、(89±11)次/min,呼吸频率分别为(27±9)次/min、(21±4)次/min,呼吸困难评分分别为(3.59±0.38)分、(2.48±0.36)分;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RSBI分别为(76.0±8.4)次/(min·L)、(52.0±4.8)次/(min·L).通气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好转.结论 BiPAP通气能迅速改善动脉血气,降低心率和呼吸频率,减少辅助呼吸肌参与,从而避免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6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A组,33例),接受常规药物等治疗;NIPPV治疗组(B组,3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立即应用面罩以双水平正压(BiPAP)模式行NIPPV。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B组治疗后2~3h及24h血气分析中的pH值、PaCOa、Pa02均较入院时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理论插管率治疗组(5/33)较A组(13/32)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住院时间B组较A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PAP模式行NIPPV可迅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情况,减少插管率与住院时间,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b)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40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通气加常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用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定期记录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变化,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气4小时后2组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PaO2、pH明显增加,PaCO2、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P〈0.05);24小时后改善情况更加明显。对照组需气管插管者12例(60.6%),而治疗组仅3例(1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中1例(5.0%)死亡,对照组中3例(15%)死亡,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BiPAP通气可作为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一线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联合纳络酮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中的疗效.方法 60例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无创BiPAP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h后的气血变化,比较两组患者通气效果、气管插管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通气3h后,观察组患者的pH值、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通气效果优于对照组,气管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应用无创BiPAP通气联合纳洛酮进,可有效减少意识障碍时间,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OSAS)重叠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2012年11月—2016年6月将88例COPD-OSAS重叠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常规鼻饲吸氧和对症治疗,研究组同时联用BIPAP治疗,以肺通气功能、血气指标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作为评价指标。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血气指标和PSQI评分的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自身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肺通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分组因素对肺通气功能改善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第1 s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_1)、FEV_1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_1%pred)和呼气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占预测值的百分比(PEF%pred)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p H值和氧分压(oxygen partial pressure,PO2)分别提高了(0.12±0.01)mm Hg(1 mm Hg=0.133 k Pa)和(28.24±4.51)mm Hg,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CO2)降低了(12.41±3.04)mm 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SQI评分[(7.65±1.68)、(8.75±1.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SQ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BIPAP可显著改善COPD-OSAS重叠综合征患者的肺通气功能、血气指标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双相正压(BiPAP)无创通气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平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支气管扩张剂、止咳化痰、雾化吸入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无创机械通气。结果无创机械通气对提高PaO2和降低Pa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机械通气对COPD合并失代偿期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好,可减少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使用,减少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无创正压通气(NIPPV)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的疗效。方法将65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标准治疗组(A组,33例),接受常规药物等治疗;NIPPV治疗组(B组,32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立即应用面罩以双水平正压(BiPAP)模式行NIPPV。比较两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呼吸频率、心率、插管率、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等观察指标。结果B组治疗后2~3 h及24 h血气分析中的pH值、PaCO2、PaO2均较入院时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理论插管率治疗组(5/33)较A组(13/32)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理论住院时间B组较A组短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PAP模式行NIPPV可迅速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情况,减少插管率与住院时间,是治疗呼吸衰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作用。方法:80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一般常规治疗组(40例)和BiPAP呼吸机治疗组(40例)。监测治疗前、后2h、8h及48h动脉血气变化。观察患者SpO2、心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治疗48h后PaO2有显著上升;pH值PaCO2改善不明显;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组的动脉血pH值、PaO2、PaCO2、心率有明显改善。结论: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能明显改善COPD有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衰竭及全身情况。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常合并Ⅱ型呼吸衰竭,临床常规以吸氧、抗感染、通畅气道等治疗难以获得满意的疗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效果虽肯定,但因其存在创伤性和并发症等问题,影响其应用。而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无创通气通过面罩或鼻罩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提供吸气、呼气双水平气道正压的压力支持。BiPAP无创通气已成功用于  相似文献   

1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组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高。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ventilation,NIPPV)是COPD的主要辅助治疗手段,可改善患者通气、缓解呼吸肌疲劳,消除呼吸困难,有利于呼吸和循环功能的恢复,可帮助患者克服气道阻力和呼吸系统的弹性阻力,并且通过提供外加的外源性呼气末正压(extrinsic positive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e)来对抗内源性呼气末正压(intrinsic 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i),减少吸气做功,增强患者咳痰能力,进一步改善痰液引流。经口鼻NIPPV具有非创伤性、感染率低、直接损伤轻微、并发症少而轻和有助于患者脱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NIPPV也有适应证及禁忌证,在应用过程中要密切监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4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2例,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FEV1/FVC)和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75)分别为(2.27±0.45)L、(69.12±7.71)%、(0.62±0.22) L/s,较治疗前的( 1.55±0.30)L、(55.65±5.11)%、(0.31±0.13) L/s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FEV1、FEV1/FVC和FEF75分别为(1.87±0.39)L、(62.79±6.86)%、(0.45±0.18)L/s,较治疗前的(1.56±0.31)L、(55.69±5.13)%、(0.32±0.14) L/s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和FEF75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总分分别为(24.15±9.68)、(21.39±7.43)、(18.61±6.39)、(21.85±8.14)分,较治疗前的(59.28±17.70)、(44.15±13.91)、(46.54±14.58)、(48.86±15.75)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SGRQ总分分别为(42.36±12.19)、(36.28±9.35)、(29.35±8.24)、(33.69±9.26)分,较治疗前的(58.72±17.65)、(43.21±13.46)、(45.67±14.29)、(48.37±15.42)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症状、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及SGRQ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稳定期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AECOPD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BiPAP治疗组)及对照组(常规治疗组),每组25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的变化。[结果]治疗24h后治疗组患者pH、PaO2、PaCO2及RR的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及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2~4h后血气指标明显改善(P﹤0.05),24h后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好转(P﹤0.05),至治疗结束时相对稳定。[结论]BiPAP是治疗AECOPD呼吸衰竭合并意识障碍患者的有效手段,初期BiPAP通气治疗应持续24h以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急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 将54例COPD合并急性肺水肿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NPPV辅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h、治疗72h动脉血pH值、PaO2、PaCO2及心率、呼吸频率的变化。结果 实施NPPV3h就能改善治疗组患者的动脉血pH值、PaO2、PaCO2,减慢心率和呼吸频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2h上述指标持续改善;而对照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改善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气管插管率为11.1%,明显低于对照组(44.4%),P〈0.05。结论 使用NPPV治疗COPD合并急性肺水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