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应用于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2012年4月至2014年2月间入院治疗的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应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5人和对照组45人.对照组使用低温等离子腺样体切除术;观察组则应用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治疗.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炎性积液及并发症情况,按显效、有效和无效来评价患儿临床疗效,记录并统计参与试验患儿中耳炎性积液时间和听力损失、鼓膜穿孔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1%和7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631,P<0.05).观察组患儿中耳积液时间为7.63±1.27天短于对照组的11.78±1.75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81,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耳炎复发的比例(2.22%)比对照组(42.22%)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165,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8%和40.00%,患儿鼓膜穿孔、化脓性中耳炎和听力损失等方面较对照组发生数明显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186,P<0.05).结论 腺样体切除联合置管术能够有效治疗小儿难治性分泌性中耳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麦纤维素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吉林市北华大学附属医院门诊170例FC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6例早晚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观察组8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麦纤维素颗粒早晚口服,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观察两组近期临床疗效及显效患儿随访3个月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显效率为92.86%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P0.01),总有效率观察组为100.00%,对照组为9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7,P0.05);观察组显效患儿随访3个月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P0.05)。结论小麦纤维素联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治疗儿童FC临床疗效确切,在显著改善患儿便秘症状的同时降低了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氯霉素滴耳液23滴/次,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63滴/次,观察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610滴/次,两组均2次/d,治疗7 d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69.0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干预效果,为制订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进行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00例进行研究,根据就诊序号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05 1,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22 2,P<0.05)。观察组耳痛缓解时间、听力恢复时间以及鼓膜充血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进行干预,可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患者的护理满意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单独使用阿奇霉素静脉滴注进行治疗,治疗组给予痰热清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47%,治疗组为97.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5)。对照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脓性渗出物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65±1.34)、(4.34±1.67)、(5.67±1.28)d,治疗组分别为(2.44±1.21)、(3.45±1.25)、(4.39±0.87)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08、2.488、4.822,均P0.05)。结论对于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采取痰热清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阿奇霉素,能很快改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绍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口服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中医症候积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儿发热消失时间、咽喉红肿消失时间、鼻塞消失时间分别为(1.53±0.51)d、(2.86±0.72)d及(2.72±0.89)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72±0.48)d、(3.21±0.87)d及(3.13±1.0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96 0,P=0.017 8;t=2.737 2,P=0.006 9;t=2.660 1,P=0.008 6)。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中医症候积分为(1.84±1.0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3±1.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 8,P=0.036 2)。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血清TNF-α和IL-6水平分别为(126.28±6.76)pg/ml和(31.26±7.07)pg/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28.89±7.18)pg/ml和(33.78±6.15)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37 5,P=0.020 7;t=2.375 1,P=0.018 8)。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2.31%,观察组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78 3,P=0.176 8)。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27 0,P=0.513 0)。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均较高,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更有助于快速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清TNF-α、IL-6水平,调节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注射用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治疗7 d。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2%,观察组为95.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P0.05)。对照组肺部啰音消失、止咳、退热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8±2.5)、(6.8±1.7)、(3.9±1.7)、(7.7±2.3)d,观察组分别为(5.1±2.4)、(4.9±1.6)、(2.4±1.2)、(6.1±2.2)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91、5.460、4.836、3.372,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54,P0.05)。结论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注射用阿奇霉素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的肺部体征,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儿病情愈合,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对小儿支原体肺炎的首选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情况。方法将医院2009年6月-2010年5月收治的102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患者,遵照知情同意原则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3%水杨酸乙醇治疗,观察组52例采用聚维酮碘治疗,比较分析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075,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6.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聚维酮碘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合并真菌感染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全身治疗及患耳局部清除分泌物。对照组采用氧氟沙星滴耳剂(浓度0.3%)治疗,每次6滴,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浓度0.3%),每次6滴,2次/d。7 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分别为72.5%、35.0%,观察组分别为92.5%、12.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盐酸洛美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较小,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奥美拉唑序贯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2月内镜检查诊断为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并经14C尿素呼吸试验确证为HP阳性的门诊或住院患者1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2例。观察组服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14 d,14 d后单用奥美拉唑序贯治疗4周。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为84.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16,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1.46%,对照组为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96,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7.32%和6.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7,P0.05)。结论奥美拉唑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确切,HP根除率高,患者服药依从性高,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7月收治的UC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1 g/次,4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2粒/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丙二醛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比较两组疗效、肠粘膜修复情况、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36%,观察组为94.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03,P0.05)。治疗后,对照组C反应蛋白水平、丙二醛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分别为(8.76±0.95)mg/L、(7.32±0.61)nmol/ml、(1.36±0.09)U/ml,观察组分别为(6.13±0.72)mg/L、(6.20±0.55)nmol/ml、(1.54±0.12)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779、8.516、7.494,均P0.05)。对照组肠粘膜恢复率为20.51%,观察组为43.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8,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82%,观察组为7.6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9,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可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少肠粘膜细胞损伤,促进肠粘膜恢复,并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黄芪建中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服用阿莫西林胶囊1 g(2次/d),奥美拉唑胶囊20 mg(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黄芪建中汤加减,水煎服,日1剂,并服用15 ml蜂蜜。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后对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转阴率93.33%,对照组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5,P0.05);观察组复发率15.00%,对照组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7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67%,对照组2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8,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1.67%,对照组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15,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能显著提高患者HP转阴率,减少感染率,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采用封闭式负压引流,对照组采用常规换药。观察两组愈合时间、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及疗效。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愈合时间为(16.7±1.1)d,对照组为(24.2±1.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80,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恢复率为92.50%,对照组为5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172,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71.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46,P0.05)。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在深度烧伤创面治疗中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后肢体功能恢复好,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以及清除病原菌的效果,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的抗菌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医院收治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身用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氯霉素滴耳液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治疗14d后观察临床疗效、病原菌清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6.49%、观察组为9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原菌清除率对照组为81.08%、观察组为97.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的不良反应有头晕、恶心和耳部疼痛,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92%,观察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治疗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能有效清除病原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单磷酸阿糖腺苷,每次5~10mg/kg,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热毒宁注射液,每次0.5~0.8 ml/kg,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3~5 d。比较两组疗效、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观察组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6,P0.05)。对照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分别为(2.66±1.57)、(5.21±2.20)d,观察组分别为(1.62±0.87)、(2.30±1.70)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88、8.107,均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小剂量山莨菪碱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4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0例和观察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给予盐酸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0.1 mg/kg,肌肉注射,2次/d;同时给予西米替丁注射液10 mg/kg溶于100 ml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输液,2次/d。根据患者腹泻程度治疗3~5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者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观察组为9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74,P0.05)。对照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分别为(8.9±0.6)d、(0.6±0.3)万元,观察组分别为(5.7±0.8)d、(0.4±0.2)万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6.97、8.45,均P0.05).结论小剂量山莨菪碱与西米替丁联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患者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头孢克洛缓释片递减方案治疗再发性尿路感染(RUTI)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某院60例RUTI患者按来诊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头孢克洛缓释片递减方案治疗,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片递减方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4例(80.00%),对照组临床治愈16例(53.33%),治疗组临床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P=0.028)。治疗组发生RUTI 2例(6.67%),对照组发生RUTI 8例(26.67%),治疗组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38)。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06)。结论头孢克洛缓释片递减方案治疗RUTI疗效好、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可用于防止RUTI再发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头孢克肟联用甲硝唑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47例,随机分为为对照组(13例)和治疗组(34例)。对照组采用青霉素等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加雾化吸入甲硝唑,疗程7天,观察病情好转情况。结果在发热、扁桃体恢复及血白细胞等好转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口服头孢克肟颗粒联合雾化吸入甲硝唑治疗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取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鼓膜置管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总有效率及复发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863,P0.05),实验组1年后复发率为11.4%,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87,P0.05)。结论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联合鼓膜置管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显著,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门急诊口服莫西沙星片治疗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1日—10月31日门急诊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退热、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口服莫西沙星片(拜复乐)0.4 g,1次/d,对照组静脉滴注头孢曲松针(罗氏芬)2.0 g+阿奇霉素针(希舒美)0.5 g,1次/d,两组均治疗7~10 d。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72 h退热率为55.9%,对照组为58.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3.2±1.2)、(6.8±3.4)d,对照组分别为(5.3±3.4)、(10.9±4.5)d,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医疗负担为(466±255)元,对照组为(1 850±531)元,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对照组为11.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莫西沙星对于门急诊轻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医疗费用较低、患者易于接受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