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妇科腹腔镜术后发生恶心呕吐的相关因素,根据原因进行护理干预,以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方法选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723例,将其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程度与年龄、麻醉方式、体重、气腹时间、术中低血压及术后镇痛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统计发现,年龄≤40岁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62.8%,〉40岁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37.2%;全麻组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68.6%,硬外麻组为31.4%;体重超60kg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42.3%;气腹时间〉2h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58.4%,气腹时间2h之内者为41.6%;手术中低血压患者术后有较高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91.3%;术后镇痛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6.4%,无术后镇痛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3.6%。结论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与患者年龄、麻醉方式、体重、气腹时间、术中低血压及术后镇痛等因素显著相关。针对相关因素进行护理评估、心理护理、对症护理及舒适护理等可以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程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02年11月-2012年11月这段时间内我院妇科收治的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中抽取1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将所选对象随机分为人数相等的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妇科常规护理,对干预组患者在妇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并采用统计学分析,得到的结果差异以P〈0.05为有意义。结果干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7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统计学有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100%,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3.7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中应用舒适护理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可行性与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比较靶控输注麻醉和吸入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全身麻醉诱导相同,均为依托咪酯0.3mg/kg、芬太尼2—3u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静脉注射氯琥珀胆碱2mg/kg气管插管。术中麻醉维持,试验组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起始浓度1ug/ml)和雷米芬太尼(4—6ng/ml);对照组采用吸入异氟醚(1.5%~2.5%)和笑气(N2O和氧气各1 L/min)。术中通过调节异氟烷浓度及丙泊酚和雷米芬太尼血浆靶控浓度,维持平均动脉压、心率在基础值±20%范围内。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h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3.3%(10/30),对照组为63.3%(19/30),试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可明显减轻术后恶心、呕吐的程度,并降低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儿童巴胖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了解重庆市区儿童肥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家长、教育系统实施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该地区3~16岁儿童1867名,采用问卷方式收集资料,以体质指数(BMI)为肥胖的诊断标准,采用国内推荐的BMI≥28.0kg/m^2标准,将儿童分为肥胖组和正常对照组。结果儿童肥胖的发生率为12.59%(男13.83%,女9.74%)。影响因素分析显示.有肥胖家族史、每日肉食摄入量、营养食品的添加、母乳喂养时间短、过早添加固体食物、看电视为主要危险因素,维生素C(VC)是肥胖的保护因素。结论重庆市区儿童肥胖率明显高于历年水平.呈上升趋势,在此阶段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对预防青春期及成年期肥胖和其他相关疾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孟秀峰  沈娟萍 《健康研究》2014,34(6):683-684
目的比较昂丹司琼不同用药方式对妇科腹腔镜手术后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异。方法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40例随机分为7组各20例,Ⅰ-Ⅵ组使用昂丹司琼止吐,但给药方式不同,Ⅶ组为对照组,不使用药物止吐。记录手术结束后的不同时间段内(0-3 h、3-10 h、10-24 h)患者不同级别恶心、呕吐发生的例数及总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均P〈0.05)。在麻醉前用药的各组中,Ⅲ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Ⅰ组和Ⅱ组显著降低(均P〈0.05);在麻醉后用药的各组中,Ⅵ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Ⅳ组和V组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并行术后镇痛的患者中,麻醉前静脉给予4mg昂丹司琼联合镇痛泵中给予4 mg昂丹司琼的给药方式,能显著抑制早期的术后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产前系统性护理干预对孕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例初产孕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03例采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照组97例采取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在顺产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进行10个月的系统性护理干预后,干预组顺产发生率为64.1%,显著高于对照组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满意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88.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产孕妇患者进行产前系统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顺产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护理满意率,进而促进患者分娩后康复及增加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引起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相关因素,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舒适状况问卷调查,分析引起术后恶心呕吐的原因。结果:年龄≤40岁、体重≤60kg、全身麻醉以及气腹时间2h是引起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因素。结论:年龄、体重、麻醉方式以及气腹时间是影响妇科腹腔镜术后恶心呕吐的主要原因,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不同气腹持续时间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68例ASAⅠ~Ⅱ级的患者行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根据气腹持续时间分为三组:A组(22例)〈60min,B组(28例)60~120min,C组(18例)〉120min。观察三组患者拔管后及术后2h.4h.8h、24h、48h、72h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三组患者拔管后及术后2h.4h、8h的VAS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24h、48h、72h的VAS评分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大于B组和A组。结论长时间的气腹加重了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术后疼痛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叶小青  罗运静 《现代保健》2014,(11):104-106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应用于急诊患者病情定量评估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诊患者,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50例采取改良早期预警分层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并评价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情况。结果:MEWS评分在4分以下者30例,其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或进行专科治疗,仅1例(3.3%)有动态病情变化,无死亡;MEWS评分在5~8分者12例,其中3例(25.0%)有动态病情变化,有1例(8.3%)出现死亡;MEWS评分大于或等于9分者为8例,其中有7例(87.5%)出现死亡。干预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3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6.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有利于对急诊患者病情分层化,对不同病情程度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危重患者进行优先治疗和护理。同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有利于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疾病康复,增加其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恶心、呕吐的防治作用。方法120例择期LC术患者,男,60例.女,60例,均在全麻下接受常规LC手术。将其随机分为术前用药组(Ⅰ组)40例、术后用药组(Ⅱ组)40例和对照组(Ⅲ组)40例,分别于麻醉前30min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麻醉清醒后立即给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和不给予任何镇吐药。用药后观察48h,观察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情况和药物的不良反应。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再给予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治疗。结果Ⅰ组、Ⅱ组和Ⅲ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25%、12.5%和55%,Ⅱ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和Ⅲ纽沪〈0.05).Ⅰ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也明显低于Ⅲ组(P〈0.05);120例患者共有40例发生恶心、呕吐反应,再次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后,有34例患者得到控制(85%)。未观察到任何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昂丹司琼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和治疗LC术后恶心、呕吐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李红艳 《现代保健》2010,(17):126-12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反应的护理.方法 将100例30~70岁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在基础护理上给予术前患者合理评估、心理护理及术后预防性用药等一系列的护理.对照组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常规护理.结果 试验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2%,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加强术前评估、心理护理、饮食指导,术中、术后采取相应预防措施及护理,可以明显减少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早期及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腹胀发生情况、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妇科腹腔镜患者可有效减轻术后腹胀症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护理在妇科腹腔镜术恶心呕吐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术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 h后的恶心呕吐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正常护理方法相比,穴位按摩联合艾灸护理更有利于妇科腹腔镜术患者的恶心呕吐情况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经验和护理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10例,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收治的10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对照,设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等。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为91.8%(101/1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1%(87/106),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9%(100/1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80/11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循证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妇科腹腔镜手术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其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发生率高于非腹腔镜手术。虽然PONV病因不清,影响因素多,但目前已经明确的因素有3类:病人因素、麻醉因素和手术因素[1]。对可控的麻醉因素,可以做出相应改进,以降低PONV的发生。本研究旨在观察用丙泊酚、七氟烷及七氟烷+托烷司琼3种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术后24h内PONN的影响,以寻求更为理想的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云丽 《药物与人》2014,(5):201-20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进行护理干预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曾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的患者84例,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数量相等的两组,并将这两组患者分别记作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中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对其行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中患者的发生率为9.5%,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3.8%,两组患者之间有显著差异存在;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率,观察组中患者的满意率为95.2%,对照组中患者的满意率为71.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在腹腔镜下子宫次全切除术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并且在能够使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提高,可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诊治妇科急腹症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妇科急腹症患者行腹腔镜手术68例和开腹手术70例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手术效果。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15.6±6.2)h]、住院时间[(3.6±0.9)d]、术后病率E2.94%(2/68)]及术后镇痛药使用率[4.41%(3/68)]优于开腹组[(32.5±7.8)h、(6.2±0.9)d、15.71%,18.57%],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手术损伤小,腹腔干扰小,恢复快;妇科急腹症并休克早期患者也可用腹腔镜治疗。  相似文献   

18.
马向东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9):1270-1271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和格拉斯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恶心呕吐的预防效果。方法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50例,年龄20~50岁,随机分为3组,每组50例。A组(地塞米松组)地塞米松10mg;B组(格拉斯琼组)格拉斯琼3mg;C组(对照组)0.9%生理盐水10ml。分别于诱导前10min缓慢静脉注射,观察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B2组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塞米松和格拉斯琼都可明显减少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且地塞米松有价格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和探讨医院病房中对老年病患者护理的风险因素,并对相应的因素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探讨该方法在老年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住院部2012年06月至2014年07月收治的老年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中出现的老年病患者护理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对两年间发生的护理缺陷性事件进行统计和比较,以及比较两年间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结果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本院共收治老年病患者208例,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患者22例,占总数的10.58%(22/208),其中烫伤患者2例、跌倒患者3例、压疮患者3例、误服药物患者6例、误吸患者8例,本年度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率为8942%(186/208);2013年07月至2014年07月,本院共收治老年病患者215例,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患者13例,占总数的6.04%(13/215),其中烫伤患者1例、跌倒患者1例、压疮患者2例、误服药物患者4例、误吸患者5例,本年度老年病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率为96.28%(207/215)。统计结果表明,第二年度在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第一年度,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导致临床护理过程中发生护理缺陷的因素较多,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十分有必要。这样能显著减低其护理缺陷的发生率并且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恩丹西酮单独应用及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联合用于防治腹腔镜手术后病人的恶心、呕吐效果。方法择期行腹腔镜手术ASAⅠ-Ⅱ级病人88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15例,给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5ml,其余2组分别给予单独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30例)和静脉注射恩丹西酮8mg+地塞米松10mg处理(43例)。观察术后24h恶心呕吐情况。结果24h内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高于处理2组(P〈0.01);在2组处理组间进行比较,联合用药组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单用恩丹西酮组(P〈0.05)。结论恩丹西酮能降低腹腔镜手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恩丹西酮与地塞米松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