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妇科最常见良性疾病之一,但是其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对其长期治疗疗效亦不满意.目前,"EMS起源的干细胞学说"为EMS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该学说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所有类型的EMS起源理论.随着目前对子宫内膜干细胞特性、特异性生物标志物等研究的逐渐深入,揭示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病灶的干细胞,可能来源于... 相似文献
2.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不足以获得胚胎着床及临床妊娠。虽然临床对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方式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潜能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目前有研究诱导干细胞向子宫内膜细胞定向分化并增生,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进而用于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现主要就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子宫内膜干细胞(EDSCs)、人胚胎干细胞(h ESCs)及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在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这4种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在辅助生殖技术中,子宫内膜厚度可以反映内膜功能状态,薄型子宫内膜是指子宫内膜厚度不足以获得胚胎着床及临床妊娠。虽然临床对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方式较多,但总体治疗效果欠佳。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和自我更新的潜能而展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随着对干细胞研究的深入,目前有研究诱导干细胞向子宫内膜细胞定向分化并增生,以促进子宫内膜生长,进而用于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现主要就骨髓间质干细胞(BMSCs)、子宫内膜干细胞(EDSCs)、人胚胎干细胞(hESCs)及人脐带华通胶间充质干细胞(WJ-MSCs)在薄型子宫内膜治疗的研究进展以及这4种细胞用于临床治疗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良性妇科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诸多因素,最终导致子宫腔外出现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近年来,一系列实验发现可能存在子宫内膜干/祖细胞,这些细胞与骨髓干细胞被认为与子宫内膜周期性更新和一些妇科疾病发病有关.该文分析了子宫内膜干细胞的研究结果 及这些细胞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系,并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感染因素或宫腔手术操作导致的子宫内膜损伤阻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与生育能力。但目前治疗手段有限且效果欠佳。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在病变损伤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子宫内膜干细胞、脂肪干细胞和人羊膜上皮细胞等多种干细胞治疗子宫内膜损伤已在动物模型和临床研究中开展,并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干细胞治疗可促进子宫内膜细胞再生,改善子宫内膜厚度和微血管密度,提高受孕率并改善生育结局。干细胞治疗从形态和功能上改善子宫内膜,促进月经和生殖功能的恢复,为治疗子宫内膜损伤提供一种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张晓磊卢美松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5,34(5):433-436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成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过薄的子宫内膜会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导致胚胎着床失败,结局不良。目前治疗薄型子宫内膜的手段多集中于增加雌激素水平、改善子宫内膜血流以及子宫内膜微创刺激等方面,但疗效并不理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最好的成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可用于治疗多种损伤性疾病。近期研究表明其可向子宫内膜迁移,使子宫内膜厚度增加,并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为治疗薄型子宫内膜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子宫内膜干/祖细胞的发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子宫内膜干/祖细胞根据其表面标志物及在人体中功能、位置的不同分为子宫内膜上皮祖细胞、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侧群细胞、巢细胞等。子宫内膜干/祖细胞的发现完善了Sampson的经血逆流学说,为青春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提供了新的合理的解释。对子宫内膜干/祖细胞的深入研究将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邓谋 《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6,(3)
正常子宫内膜修复可为无瘢痕的完全愈合,而内膜再生障碍则可能导致女性宫腔粘连等问题。宫腔粘连临床处理棘手,干细胞修复子宫内膜初见端倪。本文就子宫内膜再生修复、宫腔粘连发生机制及目前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的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不孕患者中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情况。方法对2010~2014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490例因不孕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腹腔镜及病理证实的EMs患者131例纳入内异症组,将输卵管阻塞、积水、输卵管系膜囊肿、慢性盆腔炎及腹腔镜下盆腹腔无明显异常者359例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宫腔镜全面探查宫腔,内膜病变由术后病理证实。对比两组患者内膜病变发生情况,并分析内异症组内膜病变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症类型及患者年龄的相关关系。结果 1内异症组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42.75%)显著高于对照组(22.56%),(P0.05),内异症组子宫内膜增生症发生率(3.05%)略高于对照组(1.3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升高,呈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36岁以上患者内膜息肉发生率是25岁以下患者的3.67倍;3EMs不孕患者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与内异症分期、病变部位、不孕类型及不孕持续时间无关(P0.05)。结论 EMs相关不孕症患者子宫内膜息肉发生率明显升高,并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递增。 相似文献
10.
我院妇产科从1993年4月至1998年4月共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136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占同期妇科手术1544例的8.88%,既往有医源性因素114例,占同期异位症的83.82%。其中①有计划生育手术史的92例,占异位症的80.7%,包括有人工流产史的71例,占异位症的62.3%;②有产科手术史的12例,占异位症的10.5%。包括剖宫产术后8例,会阴侧切术后4例;③有妇科手术史10例,占异位症的8.8%,包括子宫次全切除术后3例,卵巢囊肿切除术后6例,宫颈电灼后1例。 相似文献
1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子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是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目前EM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子宫内膜干细胞、甾体类激素及其受体、新生血管生成、炎症与免疫等因素有关。笔者拟就EM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无饲养层培养的人胚胎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子宫内膜样细胞的方法。方法:将无饲养层培养的人胚胎干细胞分别通过共培养诱导法和细胞因子诱导法向子宫内膜样细胞诱导,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化的细胞中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标志物细胞角蛋白18和间质细胞标志物波形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共培养诱导法和细胞因子诱导法在分化第7天均出现长梭状细胞样改变。分化第8天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细胞波形蛋白表达均为阴性,部分细胞角蛋白18表达阳性,共培养诱导法分化率高于细胞因子诱导法[(55.63±10.29)%vs.(13.90±0.26)%,P<0.05]。结论:共培养诱导法和细胞因子诱导法均可使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子宫内膜上皮样细胞,但前者的分化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13.
14.
survivin与子宫内膜异位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现代医院》2016,(8):1115-1117
目的通过使用羊膜干细胞修复损伤的小鼠子宫内膜实验,了解羊膜干细胞是否有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为将来进一步应用于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参照人羊膜干细胞方法先制备小鼠羊膜干细胞,再建立小鼠子宫内膜损伤模型,然后根据方法不同分为3组(造模组50只,假手术组20只,对照组20只)。造模术后10 d取造模组10只,假手术组10只,对照组10只处死,肉眼观察宫腔改变,取出各组小鼠子宫置入中性甲醛固定,HE及Masson染色,对其进行纤维化半定量评分。各组再取10只小鼠与雄性小鼠合笼饲养,妊娠10 d开腹记数着床胚胎数作为评价生育能力指标。另外30只造模组行粘连分离后分别给予宫腔内注射羊膜干细胞、口服雌激素及空白。结果模型组在造模后宫腔纤维化面积比例增加,腺体数量减少,妊娠能力明显下降,而假手术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变化,造模组与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相比,3项指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造模成功组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结果显示,干细胞宫腔内注射可以改善宫腔纤维化面积及腺体数量,而雌激素无明显作用,3组治疗相比,干细胞组比其他组作用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后注入羊膜干细胞有利于子宫内膜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survivin是一种凋亡蛋白抑制因子,与细胞分裂、增殖有关,在胚胎组织和恶性肿瘤中表达,正常成年分化组织一般不表达或弱表达.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虽为良性疾病,却具侵袭、种植和复发等"恶性"生物行为.研究表明survivin蛋白的抗凋亡功能在EMs浸润生长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其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增加微血管通透性,促进血管形成的生物学特性参与了子宫内膜生理及病理性血管形成。VEGF与某些避孕制剂所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有关,并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内膜的种植。 相似文献
19.
20.
<正> 子宫内膜是一种具有高度分化潜力的组织,其内膜腺上皮化生临床上较为常见,但罕见子宫内膜骨化,迄今为止,国内外报道约50例。其病因尚有争论,临床表现不一。现将我院发现的3例报告如下,并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进行讨论。 临床资料 例1,50岁,G_6P_5,6年前于妊娠24周行利凡诺引产术,术后因胎盘剥离不全行刮宫术,术后阴道流血40余天。此后月经尚规律,但白带色黄量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