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髋关节置换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可解除因股骨颈骨折,股骨头无菌性坏死,髋关节炎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帮助病人恢复正常的步态,改善和提高了生活质量,但由于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以老人占多数,手术创伤大,出血多,骨水泥毒素对身体的副作用等,因此,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带有相当大的危险陛。本组病例我们加强了病人的护理,注意了无菌操作,及时补充血容量,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控制了骨水泥毒性对身体的副作用,使本组病例能顺利的完成,手术中无出现危险情况,现介绍我院自2002年~2005年10月进行的全髋关节置换手术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全髋人工关节置换病人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髋关节置换的成功率。方法:对28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病人进行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全部成功。结论:围手术期的护理是保证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作为对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并关节强直、髋关节骨关节病并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部分老年性股骨颈骨折等病人的一种治疗手段,在解除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功能等方面都收到了满意效果,故此手术近十几年来发展很快,在全国各地医院广泛开展起来。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护理是此项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护理质量,确保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成  相似文献   

4.
彭慧 《全科护理》2014,12(6):568-56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109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接受健康教育,由专人负责记录和统计病人术后接受健康教育的满意度。[结果]10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在健康教育后满意度为96.0%,无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人工关节脱位。[结论]实施健康教育能使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降低人工关节脱位的风险,能有效促进病人康复和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总结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243例,其中半髋关节置换术137例,全髋关节置换术106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半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术后负重时间均优于全髋关节置换组(P0.05),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优良率(88.7%)高于半髋关节置换组(77.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或半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对于可耐受手术、预期寿命长的病人采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能会得到更有利的功能恢复;对于身体条件差、预期寿命短的患者可使用半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并探讨干预对策。[方法]选择2005年07月—2007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5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在病人入院后第2天及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第6天采取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病人情绪状态。在病人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护理干预前病人焦虑、抑郁评分较国内常模高;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较护理干预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病人在分析情绪障碍的基础上,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对策可显著减轻病人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提高病人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全髋关节置换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并发关节脱位的危险因素评估方法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利用历史资料1997年3月-2002年6月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226例未采用潜在脱位危险因素评估为未评估组;2002年7月-2004年12月312例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实施术前全面潜在脱位危险因素评估,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肌力训练、规范功能康复锻炼的方法和生活护理知识指导为评估组.结果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有手术史病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分别经χ2检验,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关节脱位与护理因素有关两组比较经χ2检验,虽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发生率评估组比未评估组低.结论重视病人潜在并发关节脱位危险因素评估,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前提,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髋关节置换术中2种输血方法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科手术后病人出血较多,特别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需输入大量血液,术后采用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达到了充分利用自身血,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目的。2000年4月~2002年12月,我院对8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2种输血方法对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附12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老年人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附121例报告)广东省人民医院麻醉科(510080)李真,杨来宾,林派冲我科1982~1995年共为60岁以上老年病人行人工股骨头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麻醉121例,现就麻醉前准备和麻醉中管理问题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0.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护理难度大,时间长。我院通过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实施全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围手术期健康教育,使手术的术前与术后的健康教育相互配合,主要经验是:加强心理辅导,控制伤口疼痛,防治感染(基础病)或合并症,预防褥疮发生,术后留置镇痛泵的护理,活动与休息指导等,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多年来,病人的满意度保持在98.9%以上。  相似文献   

11.
4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其中人工股骨头置换18例,人工全髋置换16例(一例为带人造股骨的全髋关节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6例。大部份病例经2年以上随访,最长者7年。因术后感染失败一例。3例系第二次手术。作者对并发症、适应症、手术操作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介绍了带有人造股骨干置换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0-08/2006—03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骨科对11例(19髋)强直性脊柱炎者行人工全髋置换,并进行了22个月.7年的随访。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38岁,病程4~31年,单侧3例,双侧8例。手术切口采用改良髋关节前外侧与外侧联合切口,假体使用均为生物型假体(19髋)。以X射线结果评价置换后髋关节假体有无脱位,松动等:以Harris评分进行置换后临床效果评定。至末次随访,Harris评分由置换前平均34-2分提高到85.5分,髋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除1例髋关节置换后出现早期脱位外,X射线检查未见假体松动移位迹象,异位骨化发生率为10.5%(2髋)。提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晚期髋关节病变可以明显缓解髋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体位及居家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慧玲 《护理研究》2005,19(8):1622-1623
随着关节手术技术的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术后系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肌力,改善关节功能。而对病人进行体位护理及居家指导,则能更好地保证手术质量,防止并发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2002年7月-2004年12月,我科对52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及居家指导,获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166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就是用人造髋关节代替已无法正常使用的病损髋关节,解决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恢复和改善髋关节运动功能的手术。2002年1月-2005年12月,我科对16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实施系统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96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6例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人进行心理指导、采取正确体位及功能训练。结果:病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达到预期治疗效果。结论:正确而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后的效果。方法选择全髋关节置换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功能制护理。比较2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后的效果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完成功能锻炼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整体护理可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配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部分髋关节疾病最终都可能造成髋关节损坏 ,用人工髋关节置换重建一个接近正常功能的关节 ,以解除疼痛、畸形和功能障碍是目前较理想的、有效的治疗方法。作者自1996年2月~2000年12月对148例施行全髋置换术患者进行护理配合 ,取得较好效果 ,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共施行全髋置换手术148例 ,其中男89例 ,女59例。年龄39~82岁 ,平均67岁。按骨损伤和骨病分 :股骨颈骨折82例 ,股骨头坏死41例 ,髋关节骨关节病25例。按手术类型分 :骨水泥型全髋安装置换38例 ,生物型全髋置换81例 ,混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后的效果.方法 选择全髋关节置换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模式,对照组实施功能制护理.比较2组病人接受不同护理后的效果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健康教育知识水平、完成功能锻炼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对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1),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整体护理可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病人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全髋置换手术病人的影响。方法:将47例病人分为实验组(接受术前访视)和对照组(未接受术前访视),并测量访视前后病人的焦虑值,血压、心率。结果:访视后两组病人的焦虑值、收缩压、心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访视能有效减轻全髋关节置换病人因疾病、手术所致术前焦虑,减少血压、心率的波动。以良好的心态接受麻醉和手术。  相似文献   

20.
自1960年开展第一例全髋关节置换术以来,随着手术技术和外科材料的发展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它是用人工假体置换出人体病理的髋关节,双侧髋关节同时手术,不仅可以减轻医疗成本,减轻病人的痛苦及心理负担,并且有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于息有类风湿或强直性脊柱炎或骨关节炎等患者在以往采取多次手术,虽然效果良好,但因二次手术住院时间长,手术费用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