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广东省韶关市1951-1995年急性传染病的发病动态及其规律进行分析.四十四年来总发病率从1951年1700.54/十万下降至1995年的274.36/十万。以50年代总发病水平最高,60年代至70年代下降缓慢,80年代以来,尤其是1990-1995年发病率大幅度下降。50年代发病构成中自然疫至及虫媒传染病居首位.呼吸道传染病次之,消化道传染病居第三;60年代呼吸道传染病跃居第一,而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退居第二;80年代则呼吸道与肠道传染病并列前茅,而90年代肠道传染病占绝对优势。今后应加强疾病监测.扩太监测内容,监测项目应以传染病为重.尤其是肠道传染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我县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县1951~1995年疫情资料作一浅析。一、50-90年代急性传染病发病、死亡情况我县45年报告急性传染病匕种,计376989例,发病率为230919/10万;死亡1560例,死亡率为956/10万。60—70年代发病率略增高,80年代显著下降(见表及)。二、各系统急性传染病发病变化50—70年代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居首位,80~90年代呼吸系病、虫媒及自然疫源性疾病显著下降,肠道传染病增高(见表2)。三、不同年代主要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及顺位50—70年代疟疾居首位,形成我县病种顺位的突出…  相似文献   

3.
根据疫情资料统计,广东省各类急性传染病“七五”期间(1986~1990年)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65.26/十万和1.06/十万,“八五”期间(1991~1995年)分别为107.84/十万和0.25/十万,后者比前者发病率平均下降了34.74%,其中呼吸道传染病下降幅度最大(72.47%);死亡率下降了76.42%;十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肠道传染病(107.59/十万),死亡率最高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0.44/十万);1990年以来性病发病数及占传染病总发病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1986~1995年急性传染病发病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疫情资料统计.广东省各类急性传染病“七五”期间(1986~1990年)年均发病率、死亡率分别为165.26/十万和1.06/十万,“八五”期间(1991~1995年)分别为10784/十万和0.25/十万,后比前发病率平均下降了34.74%,其中呼吸道传染病下降幅度最大(72.47%);死亡率下降了76.42%;十年平均发病率最高为肠道传染病(107.59/十万),死亡事最高为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0.44/十万);1990年以来性病发病数及占传染病总发病构成比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汕头市国家疾病监测点法定报告传染病1990-2000年的发病趋势,为传染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该市疫病监测点11年的疫情进行动态分析。结果:1990-2000年汕头市法定报告传染病总年均发病率为480.05/十万,其中甲、乙类和丙类年均发病率分别为265=74/十万和214.31/十万。1990-1995年(前期)与1996-2000年(后期)比较,总年均发病率由前期的517.42/十万降至后期442.64/十万;肠道传染病由149.98/十万下降至54.64/十万,其中后期的甲肝和痢疾发病率分别上升4.18、100.50倍;呼吸道传染病由13.71/十万上升至115.61/十万,肺结核上升15.57倍;前期共爆发7宗疫情,总发病例数183人。1996年后发生1宗疫情(1例病人)。结论:监测点肠道传染病和爆发疫情的控制措施取得成效,今后传染病防治重点是遏制血源和性传播传染病和肺结核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长春市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市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关注下,长春市50多年来加强了传染病的管理,使广泛流行的传染病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控制,传染病总发病率和死亡率稳步下降。上世纪50年代传染病的平均发病率为431.773/10万,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占总发病的90.16%,肠道传染病仅占9.80%;60、70年代发病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90年代发病率降至205.764/10万;  相似文献   

7.
从化市1991~2000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从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的发生、流行及其变化趋势。方法 对从化市1991-2000年各级各类传染病疫情资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管理的传染病诊断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1-2000年从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年发病率为151.63/十万-404.61/十万,年平均发病率为252.83/十万;甲、乙类传染病年发病率逐渐下降,丙类传染病波动于9.15/十万-178.52/十万之间。结论 从化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是下降的,但肺结核发病率近几年有上升的趋势,肠道传染病仍较活跃,虫媒传染病仍有伺机暴发的危险,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远多于报告数。今后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点不仅要加大对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力度,还必须加强对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大的性传播传染病的防治与监测。  相似文献   

8.
济南市急性传染病发病与死亡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我市急性传染病发病和死亡规律,为今后制定传染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济南市1951-1998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48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与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50年代的1774.42/10万和16.57/10万下降到90年代的198.40/10万和0.64/10万,万以呼吸道传染病和虫媒传染病下降明显,传染病谱已从呼吸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为主转向以肠道传染病和动物源性传染病为主,且动物源性传染病和性病来热凶猛,并正在迅速增长,结论:目前在抓好计划免疫工作的同时,应把肠道传染病和动物源性传染病作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9.
阳泉市1950—1994年急性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阳泉市1950-1994年急性传染病流行趋势进行了分析。45年来,各类传染病总平均发病率1093.48/10万,总平均死亡率和总平均病死率分别为4.62/10万和0.42%,均呈下降趋势,尤以80、90年代下降显著。且传染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呼吸道传染病下降幅度较大。90年代与50年代同期相比下降幅度为98.80%;肠道传染病发病逐年均居各系统之首,年平均发病率为849.26/10万,且70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索茂名市传染病的发病趋势。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茂名市1950~1999年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流行及发病趋势。结果 除鼠疫、黑热病外,其余法定传染病都有发生,年均发病率由50年代的1996.09/十万降低至90年代的94.56/十万,死亡率由50年代的8.17/十万降至90年代的0.60/十万;50年代以虫媒传染病(1319.91/十万)为优势病种,60~80年代以呼吸道传染病(864.00/十万~4427.88/十万)为优势病种,90年代以肠道传染病(35.27/十万)为优势病种;居各年代首位的传染病为:50年代疟疾,60年代麻疹,70~80年代流感,90年代肝炎;计免相关病种发病率下降明显,如麻疹由50年代的409.99/十万降至90年代的5.13/十万,脊灰从1994年起无病例报告,疟疾由50年代的1319.71/十万降至90年代的4.35/十万,肝炎发病率下降幅度不大;90年代,肺结核、淋病和梅毒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同时出现艾滋病新病种。结论 茂名市传染病发病总趋势是下降的。在继续抓好计划免疫的同时,应把肠道传染病、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作为今后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评估西安地区斑疹伤寒的疫情和流行特点,为防治斑疹伤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外裴氏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联合检测进行病例诊断,采用传染病报告卡片方式报告疫情。结果西安市1950—2005年累计报告5671例,其中1950—1989年报告4791例(84.48%),死亡4例,病死率8.35%;1990—1999和2000—2005年分别报告836例(14.74%)和44例(0.78%)。除60和80年代2次地方性流行外,发病率波动在0.07/10万-1.99/10万之间,年发病数均低于80例。结论西安市各年代发病均以散发为主,属一般流行区。随着郊区开发、经济旅游业发展,人群集结移动引发的生态环境变化,使传染病远距离传播危险增加,疫源地和流动人群感染概率增高,疾控部门应该重视相关的科学宣教和疾病监控,以防暴发。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45年来传染病消长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50-1994年福建省疫情资料分析传染病消长趋势。结果表明:福建省传染病死因由50年代的首位降至80年代的第9位;1997年以来,总发病率年平均递减16.6%,呈指数曲线趋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三都县传染病流行状况,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三都县1998--2007年传染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998--2007年全县共报告乙类传染病14种8584例,死亡87例,丙类传染病6种697例,死亡15例,共计发病9281例,死亡102例,年均发病率为299.93/10万,年均死亡率为3.29/10万。肠道传染病发病率为92.62/10万~166.85/10万,年均发病率为123.51/10万,居各类传染病之首;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由1998年的48.37/10万上升到2007年的98.22/10万,年均发病率为105.64/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2位;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发病率为14.66/10万~78.64/10万,年均发病率为38.29/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3位;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由1998年的14.4/10万上升到2007年的40.69/10万,年均发病率为32.47/10万,居各类传染病发病第4位。结论10年间,三都县肠道传染病发病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但有小幅度下降,呼吸道传染病、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和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发病率明显上升。  相似文献   

14.
广西1950—2007年法定传染病发生与死亡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广西法定传染病长期的发病、死亡趋势,探讨疾病规律,总结防治经验。方法采用广西1950—2007年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对广西传染病的发生和死亡进行回顾性研究,描述发病和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结果50余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发病率报告最高年份是20世纪70年代前期,平均报告发病率是5285.03/10万,最低年份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平均报告发病率是196.69/10万。报告死亡高峰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最低在90年代后期,最高死亡率是1967年为39.66/10万,最低是1998年为0.62/10万。结论广西50余年来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显示了传染病防制工作的成效。传染病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反映了所采取的防治措施是有效的,但一些古老传染病的发生反映了某些工作上的薄弱,而近年呈上升趋势的传染病也提示了传染病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应加强和提高研究和控制力度,有效地控制传染病。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奉贤区1961-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上海市奉贤区1961—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发病趋势及相关传染病的防控策略。[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奉贤区1961—2005年甲、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趋势。[结果]发病率最高是1962年,为7628.83/10万,因疟疾发病数激增而出现一发病高峰,随后疫情大幅回落。而70年代因肠道传染病(急性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高发而有所回升,80年代开始疫情稳步回落。90年代后发病率基本保持稳定,最低是1992年,为235.08/10万。发病率虽有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以虫媒传染病为主,疟疾的发病率为首位,而70—80年代以肠道传染病占绝对优势,急性肝炎为首位,90年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有所回落,但急性肝炎仍居首位,而性传播传染病自90年代开始报告以来呈上升趋势,至21世纪淋病上升到了首位,1999年出现首例艾滋病报告。[结论]奉贤区传染病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们必须与时俱进,使我们的工作从简单的传染病报告到主动监测,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传染病发病特点和流行趋势,为制定相应对策,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降低其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分析2004-2009年滨州市滨城区报告的法定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滨州市滨城区2004-2009年共报告法定传染病25种,10 054例。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16种,6 299例;丙类传染病9种,3 755例。传染病年发病率在232.92/10万~315.75/10万,总体呈上升趋势。乙类传染病中,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发病率为56.28/10万~114.15/10万,占乙类传染病报告总数的45.66%(2 876/6 299);呼吸道传染病年发病率为30.88/10万~95.42/10万,占36.70%(2 312/6 299);肠道传染病年发病率为14.77/10万~43.31/10万,占14.76%(930/6 299);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发病率0.98/10万~16.96/10万,占2.84%(179/6 299);新生儿破伤风年发病率为0/10万~0.18/10万,占0.03%(2/6 299)。发病数居前2位的是乙肝、肺结核。结论在巩固以往控制传染病所取得成绩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对乙型肝炎、肺结核等重点传染病的防控力度,加强对淋病、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监测等干预措施,同时要积极应对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等新发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以达到全面控制并逐渐降低传染病危害的目的,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沧州市法定传染病长期的发病、死亡趋势,探讨疾病规律,总结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1962~2010年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数据,总结其发病和死亡情况并描述变化趋势。结果 (1)沧州市总体上近50年的传染病报告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20世纪60年代的发病报告最高(平均报告发病率为3502.2/10万),20世纪90年代的发病报告最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102.36/10万);(2)最高和最低的报告死亡高峰分别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最高和最低的死亡率发生在1967年(28.65/10万)和1993年(0例)。结论沧州市近50年来的传染病防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表现在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死亡率出现了降低的趋势。传染病疾病谱和死亡谱的变化反映了所采取的措施是有效的,但一些古老传染病的发生反映了某些工作上的薄弱,而近年呈上升趋势的传染病也提示了传染病防控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应加强和提高研究和控制力度,有效地控制传染病。  相似文献   

18.
The development of maternal health care in Jamaica is reviewed by examining government documents and publications to identify soci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maternal mortality decline. Modern maternity services began with the 1887 establishment of the Victoria Jubilee Hospital and Midwifery School. Community midwives were deployed widely by the 1930s and community antenatal care expanded in the 1950s. Social policies in the 1970s increased women's access to primary health care, education and social support; improved transportation in the 1990s facilitated hospital delivery. Maternal mortality declined rapidly from approximately 600/100 000 in the 1930s to 200/100 000 in 1960, led by a 69% decline in sepsis by 1950, and a 72% decline from all causes thereafter, settling at approximately 100/100 000 in the 1980s. Skilled birth attendant deliveries moved from 39% in 1950 to 95% in 2001 and hospital births from 31% in 1960 to 91% in 2001. Maternal mortality plateaued at 70-80% prevalence of skilled delivery care. Deployment of midwives into rural communitie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focused on women and children were associated with the observed improvements. Further reductions will require greater attention to the quality of emergency obstetric care.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时间序列研究方法对汕头市1960 ~1998 年急性传染病的死亡趋势进行分析。结果显示39 年间该市急性传染病总死亡率呈下降趋势。由60 年代的19-32/ 十万降至90 年代的0-17/ 十万,尤其是与计划免疫相关的传染病的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从15-61/ 十万降至0-004/ 十万;60 年代至90 年代,死亡首位由呼吸道传染病转变为肠道传染病,主要死因由流脑、乙脑、麻疹转为病毒性肝炎、狂犬病、伤寒及艾滋病。今后重点是加强肠道传染病,尤其是霍乱、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宜昌近10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水平,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宜昌市数据,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宜昌市2003.2012年法定传染病报告27种168927例,年平均发病率427.11/10万,死亡464例,年均死亡率1.17/10万,病死率0.27%。呼吸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57.65/10万,肠道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49.05/10万,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117.28/10万,自然疫源及虫媒传染病年均发病率为3.13/10万。结论宜昌市手足121、流行性腮腺炎等丙类传染病上升明显,乙肝、艾滋病、梅毒、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是当前重点防治传染病,输入性传染病仍需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