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nia,M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颗粒凝集法对本院收治的11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MP-IgM)测定,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MP-IgM的总阳性率为38.98%(46/118),肺炎支原体感染率-3a和-6a组较高,分别为45.45%和46.67%。在4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伴喘息者13例,占28.26%。结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肺炎支原体感染关系密切,且是引起儿童喘息的重要诱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喘息性支气管炎发病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关系.方法:分析58例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的检测结果,并与38倒反复呼吸道感染,无喘息症状的支气管炎患儿和32例健康体检患儿对比,探讨喘息症状与M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58例患儿中14例MP - IgM检测呈阳性,阳性率24.1%,对照组38例患儿中4例MP - IgM呈阳性,阳性率10.5%,x2 =25.44,P<0.05,32例健康体检的儿童中1例MP - IgM呈阳性,阳性率3.1%,x2=28.08,P<0.01,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发病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具有相关性,对临床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钱前  季伟 《重庆医学》2016,(29):4113-4116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2006~2014年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MP)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MP感染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苏州儿童医院呼吸科住院的5 395例呼吸道MP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年间MP总阳性检出率30.27%(5 395/17 820),2009、2013年呈暴发流行,阳性率分别为40.35%、40.38%.MP感染全年均可发生,夏秋季发病率高于冬春季节;女童MP阳性检出率高于男童;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期组、学龄期组阳性率分别为15.75%、38.14%、53.96%、59.42%,各组间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在不同疾病的阳性检出率,以大叶性肺炎居首位,高达76.20%.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为27.00%,各季节喘息患者M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所致肝功能异常总的发生率为8.14%,以大叶性肺炎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最高,达10.84%.结论 苏州地区MP流行周期约为4年,夏秋季为高发季节,感染率与患儿年龄呈正相关.MP感染可引起喘息症状及肝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74例哮喘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MP感染诱发哮喘36例(MP感染诱发组),非MP感染诱发哮喘38例(非MP感染诱发组)。观察2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肺外脏器受累情况,以及治疗措施和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等。结果:MP感染诱发组患儿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及对支气管扩张剂的反应等方面与非M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组患儿肺外脏器受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诱发组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较好。结论:与非MP感染诱发的小儿哮喘比较,MP感染诱发哮喘发热多见、咳嗽剧烈、喘息出现晚且持续时间长,对支气管扩张剂不敏感,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5.
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流行特点和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呼吸道感染者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流行特点和临床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某院2004/2008年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2084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结果,分析了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率与性别、年龄、季节、部位及与喘息性疾病的关系。结果208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阳性患儿共433例(20.78%),其中男性222例占同性别群体的19.78(222/1122),女性211例占同性别群体的21.93%(211/962),男性与女性MP发病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年龄组MP发病率分别为:小于3岁组106例占同年龄组的14.95%,3~5岁组163例占同年龄组的25.27%,5~14岁组164例占同年龄组的22.47%,三组之间MP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3岁组分别与3~5岁组及5~14岁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季节的MP感染率分别为:1~3月17.99%,4~6月25.01%,7~9月17.73%,10~12月20.47%,不同季节之间的MP感染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上、下呼吸道感染组的MP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下呼吸道感染者中,喘息组MP感染率(26.92%)高于非喘息组(2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MP感染与性别和感染部位无关,与年龄和季节有关,大于3岁患儿是易感人群,MP感染可能与喘息性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儿童呼吸道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感染与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及其治疗措施。方法:对2005-2007年我院收治1546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MP感染及支气管哮喘发病情况进行总结,并对其中61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哮喘组患儿MP感染率明显高于非喘息组;610例哮喘患儿随访资料中,52.79%的患儿半年内哮喘再次发作达1次以上,而合并MP感染患儿的复发率更是高达79.25%。结论:呼吸道肺炎MP感染与儿童支气管哮喘密切相关,并且是导致儿童支气管哮喘反复发作的重要因素;阿奇霉素治疗儿童MP感染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儿童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儿童肺炎支原体(Myecoplasma pneumoniae,MP)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4月本院呼吸1病房确诊为MP下呼吸道感染的211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总结MP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临床症状体征、胸部X线、肺功能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特征.结果:MP下呼吸道感染男女无明显差异,5岁以下儿童占71.1%,咳嗽率98.6%,发热率75.4%,喘息率51.2%.婴幼儿喘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长儿(62.4%vs 39.2%,P=0.001),呕吐腹泻率明显高于年长儿(35.8%vs 14.7%,P=0.0001),皮疹发生率明显高于年长儿(14.7%vs 5.9%,P=0.037),MP感染患儿中60.7%合并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感染,50.0%合并细菌感染,26.9%合并病毒感染.肺功能检查提示90.3%(65/72)有不同程度的气道阻塞,70.8%(17/24)有气道高反应性.结论:小儿MP下呼吸道感染年龄呈低龄化趋势,以咳嗽、发热、喘息为主要表现,婴幼儿较年长儿更易出现喘息、呕吐腹泻及皮疹.MP感染易合并CP感染,可引起气道阻塞和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8.
喘息发作性疾病与肺炎支原体病原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住院呼吸道疾病患儿肺炎支原体病原学检测结果,为临床儿童呼吸道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尤其是喘息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依据.方法 选择2003~2007年呼吸道疾病患儿,查血MP-IgM抗体检测肺炎支原体,对检测标本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42份标本中,非喘息性疾病1524例,喘息性疾病718例;肺炎支原体阳性标本232例,占标本例数的10.4%,其中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154例,占标本例数的21.5%,非喘息性疾病患儿MP阳性78例,占标本例数的5.2%;而且喘息性疾病患儿MP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结论 MP可能是2003~2007年南阳市喘息性疾病感染的重要病原体,而且具有年龄和病种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ELISA法对94例哮喘、91例喘息性肺炎(喘肺)、80例支气管肺炎(支肺)及25名健康儿童进行血清MP特异性抗体(MP-IgM,MP-IgG)检测。结果,哮喘、喘肺、支肺和健康儿童MP急性感染率分别是39.4%,35.2%,17.5%和0,既往感染率依次为29.7%,22.0%,8.8%和4.0%;其中哮喘组和喘肺组显著高于支肺组和健康组(P<0.05);且各组MP感染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特别是在1-3岁组亦有较高的感染率。认为MP是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与喘息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方子凤 《医学文选》2006,25(2):330-332
肺炎支原体(MP)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结构,是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国内统计资料显示其发病率约占社区获得性肺炎的10%~30%,在国外为50%。近年来,MP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并且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严重时常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死亡。近10多年的临床研究表明MP感染也是呼吸道以外多个器官与系统疾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神经系统损害是MP所致肺外疾患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发病率约占肺炎支原体感染的2.6%~4.8%。蒋苏华回顾分析了30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308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病例中26例(8.4%)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下面就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的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肺炎支原体(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总结诊断依据,为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供可靠保障。方法使用回顾性分析,将134例哮喘发作患儿作为研究对象。134例哮喘发作患儿中,非MP感染诱发的患儿有74例,设为对照组;MP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有60例,设为观察组。观察并记录2组患儿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以及肺外脏器受累情况,结合治疗措施与对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反应,分析对比2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对照组74例患儿中,发热24例(32.4%);咳痰62例(83.8%);喘息47例(63.5%),平均喘息持续时间为(3.5±1.2)d;5例(6.8%)出现肺外并发症。观察组60例患儿中,发热49例(81.7%);60例患儿均有咳嗽症状;喘息43例(71.7%),平均喘息持续时间(6.2±3.8)d;有6例(10.0%)肺外并发症。观察组患儿在发热、咳嗽、喘息、肺部病变以及对支气管扩张剂反应等方面,均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脏器受累发生率差异。结论相较于非MP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MP感染诱发哮喘的患儿有明显的发热症状,咳嗽剧烈,喘息出现时间较迟且持续时间久。单独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治疗MP感染诱发小儿哮喘无明显效果,需使用大环类酯类抗生素联合支气管扩张剂与糖皮质激素才能有效改善患儿病情。  相似文献   

12.
沈娟  罗小蕾 《新疆医学》1996,26(4):223-223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是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病原体,但往往不被人们重视,其实MP感染并非少见,全年都有散发流行,以秋冬、冬春及冬季为感染高峰季节。据国内外文献报告,MP是儿童和青少年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因,而肺炎则是MP感染最重要的临床表现。MP引起的支原体肺炎(又称非典型肺炎),约占普通人群肺炎病例的20%,在密集人群可达总肺炎病  相似文献   

13.
丁效国  郭磊  杨琦 《新疆医学》2005,35(4):80-81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已成为儿童呼吸系统的重要感染源.占儿童呼吸道感染的30%。而血中IgE的升高是诱发速发型变态反应的重要因素。探讨肺炎支原体感染时血中lgE的变化,有利于揭示肺炎支原体(MP)与体内免疫损伤的关系,进而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时并发支气管哮喘等疾病的原因。我们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中IgE的变化进行了临床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覃敏  黄志碧  苏晓 《广西医学》2006,28(5):658-659
目的探计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临床问题。方法对接受治疗和随访的64例确诊为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进行发病状况、免疫功能情况、医嘱依从性与转归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患儿中发生率为48.8%;婴幼儿的发生率不低于学龄儿童,64例中随访半年以上,3岁以下30例占46.9%,3岁以上34例占53.1%;约有半数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下降的现象;有约1/4的患儿没有得到哮喘的规范化治疗和抗MP感染正规治疗,医嘱依从性差,遵医嘱治疗者半年内有10.41%出现反复,而未遵医嘱治疗者有62.5%半年内出现反复。结论关注低年龄儿童哮喘合并MP感染的现象,提高这类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有助于病情的控制和康复,治疗效果与医嘱依从性呈正相关,对惠儿的家人反复教育管理,提高医嘱依从性,是使哮喘得到长期缓解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微生物—肺炎支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MP)被认为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能在细胞外独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它既有细菌某些特征,又有病毒的特点,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近年来,有关肺炎支原体的报道日益增多,且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发病年龄提前的趋势,散发性也增强,特别是肺外表现已引起人们重视。临床观察证明,其在小儿呼吸道感染中占5—20%或更高;临床上.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炎称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上,也具有介于细菌性肺炎与病毒性肺炎之间的特点。本文就肺炎支原体在基础与临床两方面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特征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肺炎支原体(MP)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约占小儿呼吸道感染病原的30%以上。近年来MP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我院对收治的62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并与红霉素进行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儿童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提高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认识.方法 采用肺炎支原体快速鉴定培养基方法培养肺炎支原体,并分析阳性患者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结果 在1502例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中,肺炎支原体感染395例,感染率26.3%;其中急性支气管肺炎234例,急性支气管炎161例.395例均有咳嗽,103例伴有发热,49例伴有喘息.结论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序贯治疗,可以减少肺炎支原体的反复感染次数.  相似文献   

18.
住院儿童肺炎支原体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住院儿童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MP)的流行状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511例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用乳胶颗粒凝集法检测患者急性期血清MP-IgM。结果:511例患儿中,急性MP感染89例(17.4%),感染率随年龄段增加呈升高趋势(P<0.01)。连续2年MP急性感染率分别为14.5%、19.6%。不同季节MP感染患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感染率秋季最高(27.27%),春季最低(10.2%)。MP-Ig M阳性率随呼吸道感染患儿年龄增加呈升高趋势(P<0.01)。MP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中,发病年龄11月~12岁,平均年龄(5.5±3.0)岁,所有患者均有咳嗽,52.8%有发热,13.5%有喘息;肺炎96.4%,其次是支气管炎2.2%、支气管哮喘合并下呼吸道感染1.1%。肺炎儿童胸片显示肺部斑点或斑片渗出阴影占61.8%,伴有间质改变9%,大病灶炎症或节段性炎症占29.20%。结论:肺炎支原体是住院儿童呼吸道感染重要的致病原,感染率随年龄增高加而升高,秋季为感染发病高峰季节。  相似文献   

19.
马慧  董蕙芳 《医学综述》2000,6(11):F002-F002,F004
目的:报道兰州地区肺炎以原体(MP)致肺部感染病例,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用血清学试验,结合临床进行诊断,对40例MP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MP感染病例占同期肺部感染病例的7.84%,其中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占同期肺炎住院病例的9.12%。继发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病情较重、合并症多、治疗上较为棘手。结论:兰州地区肺部感染患者中MP是不可忽视的病原体之一,MP感染在中老年肺部感染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分布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8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肺炎支原体(MP)IgM,统计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及MP感染患儿年龄、性别及季节性分布.结果 3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阳性148例,MP阳性率为38.95%;其中女患儿阳性率44.86%高于男患儿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患儿中,学龄前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58.54%,婴儿组患儿阳性率最低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MP阳性率高于秋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月份检出阳性率最高,为58.53%.结论 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女性多于男性、以学龄前患儿多见、好发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