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早产26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胎膜早破、臀位、双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出血、内科合并症、胎儿畸形等均与早产有关.结论 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胎龄越小、新生儿体重越轻其死亡比越高.提高早产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水平,对围产医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的高危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方法对45例早产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高征、内科合并症、胎膜早破、双胎、羊水过多、前置胎盘等都可引起早产.结论孕妇定期产前检查,早期识别早产的高危因素及病因,预防和治疗早产,可降低早产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4.
刘娟 《中外健康文摘》2013,(11):178-179
目的探讨孕妇早产的高危因素,寻求正确的处理方法,进一步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方法2012年7月~10月来我院分娩的1958例孕妇中有130例孕妇早产,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孕妇早产前5位因素分别为胎膜早破65例(50%)、不明原因26例(20%)、多胎妊娠13例(10%)、妊高症13例(10%)、前置胎盘7例(5.38%);胎膜早破是引起孕妇早产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孕期宣教及孕妇定期产前检查,防范各种高危因素,提高早产的预防及治疗水平,可降低孕妇早产的发生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产主要因素及早产儿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147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对其分娩早产儿作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及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胎龄越小早产儿死亡率越高。结论早产是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RDS和感染是早产儿主要死亡原因。  相似文献   

6.
7.
8.
早产(premature dellvery)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间分娩者.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在全球的发生率为5%~15%.因此,早产的预测和诊治仍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现将早产诊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早产12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7):2358-2358
回顾性分析125例早产的病例,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引起早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09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早产148例(早产组)及随机选取同期足月分娩148例(足月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在孕产次、孕前BMI、年龄、产前检查次数、胎膜早破、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并发症,经济水平、早产史、人工流产史等方面上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早产组与足月组比较在孕产次、孕前BMI无差异(P0.05);早产组较足月组年龄大、产前检查次数少、胎膜早破多、合并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并发症比例高(P0.05)。结论早产是多种危险因素作用的结果,通过孕育知识宣教,选择最佳年龄期孕育胎儿、定期产前检查、防止胎膜早破、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与妊娠并发症、提高低收入的孕妇保健意识、对有早产的孕妇应做早产预测、减少人工流产等预防对策以降低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早产发生的高危因素、早产对围产儿影响以及早产组围产儿死亡与体重的关系及死亡时间进行分析,以便为早产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降低新生儿死亡率。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1995年1月至1997年12月在我院出生的活产婴儿5977例,其中346例早产为病例组,同期非早产儿中随机抽取346例作为对照组。1.2 纳入标准:胎龄满28周至不满37周的新生儿。排除标准:死胎、死产、计划生育流产不计在内。1.3 分析因素:孕妇年龄、胎次、血红蛋白、孕产史及妊娠高危因素(如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妊娠期肝内胆汁郁积症、妊…  相似文献   

12.
杨冰 《华夏医学》2004,17(3):369-371
目的: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及因病早产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16例早产,对主要高危因素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胎膜早破、多胎妊娠、妊高征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原因。结论:干预性早产是早产的主要原因,及时发现早产的高危因素,治疗因病早产的病因,降低早产的发生及早产儿的死亡率,以取得最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3.
朱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4):2939-2941
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起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首位原因,国内早产占分娩数的5%~15%。早产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探讨临床上各种早产预测诊断的方法、指标及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其目的是明确诊断,抑制早产临产,延长妊娠期限,以促胎肺成熟药物发挥作用,改善胎儿成熟度和新生儿结局,降低早产儿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本文就我国临床常用临床早产预测指标及早产的治疗方法、护理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4.
早产危险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的临床预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早产危险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产前检查门诊28-36^ 6周孕妇184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评分并追踪有无先兆早产发生及其妊娠结局。结果:184例中发生先兆早产53例,先兆早产的发生率为28.8%,评分结果10分值敏感度最高,13分钟特异度最高,从ROC曲线得出12分值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是预测先兆早产的临界点,其准确度为86.9%,阳性预测值达76.3%。比较发生先兆早产及无先兆早产两组各危险因素,发现子宫敏感,宫颈度长度<39mm(阴道B超)、紧张、繁重的工作、低社会经济状况、非工薪阶层及双胎有显著性差异,是预测先兆早产的关键指标。结论:早产危险因素评分值≥12分能有效预测先兆早产的发生,有助于早期干预。具有预测先兆早产关键指标的孕妇应警惕先兆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齐爱英 《中原医刊》2004,31(5):9-10
目的:探讨早产与胎膜早破的原因,预防和恰当地处理早产和胎膜早破,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对2001年11月~2002年12月收治的98例先兆早产和早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心痛定及硫酸镁抑制宫缩,抗生素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及一般处理,延长分娩时间2.6~18天,早产71例,无围产儿死亡。结论:感染是引起早产和胎膜早破的主要原因,预防早产和恰当处理早产和胎膜早破是减少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林秀珠 《中外医疗》2011,30(18):96-97
目的 探讨早产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进行早产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依据.方法 对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3月早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有早产史的10例.胎膜早破24例;双胎妊娠12例;子癫前期25例:脸盘因素至产前出血19例;胎儿窘迫16例;妊娠期糖尿病6例.胎儿宫内生长受限4例.羊水过多18例.结论 早产是多因...  相似文献   

17.
安宝预防早产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静  李卉 《中华综合医学》2002,3(2):137-137
  相似文献   

18.
冯月林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1):308-309
目的 探讨早产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共收治早产孕妇96例(早产组),按1∶1随机选择96例足月分娩产妇作为对照对象(足月组).比较2组在年龄、产检次数、应激状态、妊娠合并贫血、母亲孕前体重指数异常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早产组年龄大,产检次数少,孕期应激状态多,贫血及母亲孕前体重指数异常比例高,是早产的相关因素.结论 早产与年龄大,产检次数少,孕期应激状态多,贫血及母亲孕前体重指数异常等因素有关,应针对上述因素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19.
早产危险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的临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早产危险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产前检查门诊 2 8~ 36 + 6周孕妇 184例作为观察对象进行评分并追踪有无先兆早产发生及其妊娠结局。结果  184例中发生先兆早产 5 3例 ,先兆早产的发生率为 2 8.8% ,评分结果 10分值敏感度最高 ,13分值特异度最高 ,从 ROC曲线得出 12分值敏感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 ,是预测先兆早产的临界点 ,其准确度为 86 .9% ,阳性预测值达 76 .3%。比较发生先兆早产及无先兆早产两组各危险因素 ,发现子宫敏感、宫颈管长度 <39mm(阴道 B超 )、紧张、繁重的工作、低社会经济状况、非工薪阶层及双胎有显著性差异 ,是预测先兆早产的关键指标。结论 早产危险因素评分值≥ 12分能有效预测先兆早产的发生 ,有助于早期干预。具有预测先兆早产关键指标的孕妇应警惕先兆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已怀上宝宝曲孙女士.由于身体较弱又是高龄产妇,因此她总担心孩子会出现早产。在产检时她总是问医生:“我会早产吗?”医生对她说,不必过于紧张.只要我们正确地认识早产.及早预防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