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肾性贫血与肾关系极为密切,肾虚则精血生化乏源,精能生血。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脾脏机体生成,提高血中IgM、IgG水平,胎血粉含有多种激素和酶,可直接促进造血功能而生血。  相似文献   

2.
介绍蒋益兰教授基于祛瘀生新法论治肿瘤相关性贫血(CRA)的经验.蒋教授认为本病病机为正气亏虚、因虚致实,患者机体常处于“瘀、毒、虚”状态,应以“祛瘀生新”为治疗大法,通过活血祛瘀纠正机体之“瘀”,解毒祛瘀制约机体之“毒”,常用补气升阳、健脾益肾、益气生血为法以改善机体之“虚”;使瘀血得去,新血得生,常可取得较好疗效.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3.
"肺生血"理论源于《黄帝内经》,认为机体的血先在肺内产生,然后通过"肺朝百脉"而循环周身,营养脏腑形体。本文从肺生血的生理基础、临床意义及肺血虚证的病变特点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血虚类病证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颗粒对慢性肾衰肾性贫血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改善肾性贫血效果及血EP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建立大鼠贫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西药治疗组(促红素EPO)、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EPO联用)。测血RBC、HCT、肾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EPO含量。结果:补肾生血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与EPO无明显差异(P>0.05),稍逊于中西药联合应用组(P<0.05),并能明显降低血BUN、Cr的含量,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提高血SOD及EPO的水平(P<0.05)。结论:补肾生血颗粒能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并能明显改善肾功能,提高血EPO含量,还有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 补髓生血冲剂是我院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中药复方,临床应用已十多年,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方药对机体造血功能的调控作用,我们用内、外源性脾结节法和体内扩散盒半固体培养法观察了补髓生血冲剂对造血干细胞(CFU-S)和粒系祖细胞(CFU-D)的影响。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健康昆明系封闭群小鼠,雌雄各半,6~10周龄,体重20~25g,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中心提供。 1.2 补髓生血冲剂药物组成:补髓生血冲剂Ⅰ号: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颗粒对慢性肾衰肾性贫血大鼠的抗氧化作用,改善肾性贫血效果及血EPO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建立大鼠贫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西药治疗组(促红素EPO)、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EPO联用).测血RBC、HCT、肾功、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EPO含量.结果:补肾生血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与EPO无明显差异(P>0.05),稍逊于中西药联合应用组(P<0.05),并能明显降低血BUN、Cr的含量,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提高血SOD及EPO的水平(P<0.05).结论:补肾生血颗粒能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并能明显改善肾功能,提高血EPO含量,还有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卫气营血辨证作为温病的辨证纲领,对于辨析温病病因病位、发展、传变、愈后有着重要的作用。线粒体作为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具有独立的遗传系统,涉及到机体生、长、壮、老、已多个阶段的多个代谢过程。基于温病"卫气营血"理论和"气与线粒体"的相关性,分析卫气营血传变证候发展规律,机体微体和整体的变化,以及卫气营血、线粒体、病毒同先天免疫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卫气营血的传变可能是以病毒通过RIG-I/MAVS通路引起线粒体衰变,促发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方式,影响多脏器、多系统的病变。中药则通过保护线粒体结构,调节线粒体功能,影响MAVS进而提高机体天然免疫驱邪外出,从而发挥气的防御作用。  相似文献   

8.
李东桓创制的当归补血汤这一补气生血的经典方剂,为临床常用的气血并补之方,具有益气生血、扶正固本、托里排毒之功效。在中医临床方面主要用于治疗血虚症,自问世以来因其疗效确切而被妇科、内科、外科等临床各科室广泛的使用。目前关于此方的相关研究非常之多,不管是实验探索还是临床研究,都证明了本方对机体多个系统的药理作用。  相似文献   

9.
补血是补法之一,也称养血,是治疗血虚证的方法。血虚,是由于某种病因作用于机体导致的体内血分不足、经脉失充、脏腑组织失养的一类病证。证见面色无华、唇甲色淡、头晕目眩、视物昏花、失眠多梦、肢体麻木、心悸怔忡、舌质淡懒、脉细或涩而无力等等。本病属现代医学贫血范畴,祖国医学治疗本病颇有特色。 祖国医学认为,气、血、津液、精、神不是各自孤立、互不相干的,而是互相促进、互相转化的,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故而患者在出现血虚症状的同时,往往伴随其他症状的发生。笔者认为,血虚证的基本病理是,气不生血,津不滋血,神不生血,瘀血不去,新血不生。综观《方剂学》中的补血方,恰恰相应的分为这五大类:即补血生血、填精补血、生津养血、安神补血和活血生血。  相似文献   

10.
从细胞培养角度对慢性再障(CAA)的疗效机理及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显示补髓生血胶囊治疗慢性再障其作用环节是多方位的。它既能促进再障患者造血干/祖细胞增殖,改善造血微环境,又能修复机体免疫力。且疗效优于再障生血片。还通过本方治疗慢性再障患者前后血象变化观察,并与已知治疗再障的药物再障生血片比较,结果提示本方对回升白细胞、血红蛋白方面确实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血宝合剂的作用机理、白芍和芍药苷在生血宝合剂处方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拆方进行增效减毒试验和升高白细胞试验进一步分析其作用。结果:生血宝合剂15mL/kg、7.5mL/kg、3.75mL/kg剂量与环磷酰胺(CTX)联合应用于S180荷瘤小鼠治疗,可明显对抗两者化疗引起的体重减少(P<0.01),15mL/kg、7.5mL/kg、3.75mL/kg剂量可使治疗量CTX所致骨髓有核细胞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降低有明显回升作用,和基质组(不加白芍的生血宝合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升高白细胞作用明显好于基质组(P<0.05~0.01)。结论:生血宝合剂15mL/kg、7.5mL/kg、3.75mL/kg对治疗量CTX引起的小鼠体重、骨髓有核细胞数和外周血白细胞数下降有明显的对抗作用,其作用明显优于基质组(不加白芍的生血宝合剂),提示生血宝合剂中的白芍具有明显的提高骨髓造血功能,对生血宝合剂的主治功能升高白细胞和改善机体状态增强体质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生血丸对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探讨理气类中药对生血丸受试对象脾胃功能的辅助保护作用。方法:选择64例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肠癌、胃癌、乳腺癌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剂量化疗方案:A组(生血丸组)于化疗前7天开始,口服生血丸;B组(生血丸合理气药组)于化疗前7天开始,口服生血丸合理气药,均观察1个疗程(28 d)。比较两组血细胞、免疫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消化道症状评分、KPS评分、体重变化及安全性指标等。结果:生血丸与生血丸+理气药对化疗后不同阶段WBC、HGB、PLT水平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患者免疫功能、临床症状、卡氏评分,与服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血丸+理气药组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消化道症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患者体重的影响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丸有助于癌症患者化疗后血象的恢复,具有保护骨髓功能的功效;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合并理气药可在不影响其功效的前提下明显改善化疗以及服药过程中产生的消化道症状,未见明显毒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益血生胶囊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症4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补肾填精类中药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口服益血生胶囊(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鹿血、紫河车、黄芪、党参、熟地黄、白术、何首乌等22味组成),并设对照组45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改善率100%;对照组有效率52%,改善率75%,两组相比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症有健脾生血、补肾填精、改善骨髓造血机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生血宝颗粒剂为部颁标准中成药品种。该药处方由湖南省著名老中医欧阳奇研究员提供。主要由何首乌、女贞子、桑椹、墨旱莲等药物组成 ,具有养肝肾、益气血之功效。临床用于恶性肿瘤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及神疲乏力 ,腰膝疲软 ,头晕耳鸣 ,心悸气短 ,失眠咽干 ,纳差等症具有良好的疗效。免疫功能低下是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放、化疗后常使肿瘤患者免疫力更加低下。因此 ,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肿瘤病人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为考察生血宝制剂是否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笔者通过给小鼠大剂量注射环磷酰胺造成动物免疫抑制 ,以观察生血…  相似文献   

15.
<正>《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典籍,它通过对人体生命现象的观察,提出并描述了"出血"的涵义。血是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具有滋润营养机体的功能。《灵枢.营卫生会》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中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运化水湿、生血统血、升清降浊。脾为后天之本,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水谷精微的重要保障,也是美容养生的重要器官。分析脾与美容养生的关系,为现代人养生保健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根据癌症化疗的程序,用中药三步周期疗法防治其毒副反应,即化疗前用益气养阴、化疗中用降逆和胃、化疗后用补气生血,观察是治疗癌症64例,总有效率90.6%。证明本法可增强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8.
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对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有严重影响。吴玉华教授认为CIT的发生,根据其临床特征可归属于中医“血证”范畴,以肝脾肾亏虚为本、火邪旺盛为标、瘀血内停为变,以健脾益气、调肝补肾、清热化瘀止血为基本治则,治疗时以健脾益气、调肝补肾,一则以正气,以达抵御外邪之能,二则保证机体先后天充足,髓有所养,血以得生;清热泻火、凉血止血,使得火邪去,血以得静;辅以活血化瘀之法,使得瘀血去,新血生;注重整体,兼顾阴阳,保证机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9.
气血学说是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理上,气与血是决定人体生命存在的物质基础和体现。在病理上,气与血的异常变化也客观反映了机体的病理变化规律。他们之间构成了密切而复杂的内在联系。笔者通过对气血学说的学习和临床实践,深深感到气血关系的密切性和气在气血学说中的重要性。因此,仅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一、气与血在生理上的相互联系气与血的生成都需要水谷精微和肾中精气,又都依赖肺脾肾等脏的共同作用,二者又都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灵枢》云:“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人体之所以有生命,机体之所以进行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肝失疏泄与高尿酸血症发病密切相关,肝失疏泄可导致脾失健运,水湿内聚,郁而化热;或肝失疏泄,导致三焦气化失常,水液积聚而生痰湿;或肝失疏泄,气机不畅,血行不利,生湿化痰,痰瘀互结,阻滞于骨骼、经络、关节等部位而发病。肝脏阴血不足既是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内在因素,又是病变后期邪气损伤机体的病理结果。临床上采用疏肝行气、活血化瘀、滋补肝脏阴血等方药,能有效治疗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