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措施。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38例,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措施,实验组给予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是94.7%,要比对照组的治愈率84.2%高,而且实验组的感染发生率也要低于对照组,以上数据的差异均具有意义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可以提高治愈率,还能减少感染率,值得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5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42例,非手术治疗8例,治愈46例(92.0%),死亡4例(8.0%).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2例,感染性休克1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结论 对于腹部闭合性损伤进行早期及时的诊断,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原则,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是提高闭合性腹部创伤救治水平,降低病死率的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腹部闭合性损伤92例外科治疗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外科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9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非手术治疗12例,剖腹探查80例。根据损伤程度分别进行修补、切除、血肿清除、血管吻合、造瘘术。治愈87例;死亡5例,其中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感染性休克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例。结论:及时诊断、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和手术原则,是提高闭合性腹部创伤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结合5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 57例患者中,除1例经抢救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周到的考虑,及时的抢救和精心护理,有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5.
朱会文  王新刚 《吉林医学》2010,(24):4167-4168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方法:对93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3例患者中75例行手术治疗,18例行非手术治疗,治愈89例,死亡4例,治愈率为95.7%。结论:早期诊断、积极采用保守手术治疗,术后积极控制感染,纠正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可明显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手术时机的判断和选择在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诊治的8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2例患者中,经手术治疗77例,非手术治疗5例,其中治愈59例,治愈率为76.62%,好转15例,占19.48%,3例死亡,占3.9%。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早期诊断,及时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手术方法,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的关键,从而降低死亡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6年1月~2010年6月收治的8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手术治疗78例,非手术治疗8例,治愈79例(91.9%),死亡7例(8.1%).死亡原因:失血性休克3例,重型颅脑损伤2例,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结论 对闭合性腹部创伤的患者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连续密切观察伤情变化、重复使用各种检查手段迅速准确的做出病情诊断,注意抗休克治疗并及时手术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措施,提高治愈率。方法对76例本院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74例,死亡2例,其中术中失血性休克死亡1例,术后多器官衰竭死亡1例。结论早诊断,及时正确的手术是腹部闭合性损伤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5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1例中手术治疗117例,保守治疗29例,均治愈,治愈率96%,5例死亡。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例,快速准确的病情判断,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加强监护,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创伤的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2016年期间收治的86例闭合性腹部创伤的临床资料及诊疗经过。结果:探讨闭合性腹部创伤的临床诊治方案,非手术治疗24例、死亡8例,其中,失血性休克者致死亡者5例、多发复合性损伤(如脑干伤并发脑疝等)1例、感染性休克1例、术后并发多脏器衰竭1例。结论:早期及时准确的诊断,掌握准确的手术适应证和原则,以及积极有效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闭合性腹部创伤诊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王国琼 《中外医疗》2010,29(22):42-42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诊治的临床措施。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治疗的腹部闭合性外伤患者5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1例患者均实施手术治疗,治愈47例,治愈率92.16%,死亡4例,病死率7.84%。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3例,严重失血性休克1例。结论及时弄清伤者的受伤过程、部位,手术治疗是有效的临床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1年8月于我院骨外科治疗的46例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治疗及非手术治疗等治疗方法,统计其治愈率及死亡率.结果 46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死于急性创伤失血性休克,1例患者死于肺部严重感染,1例患者死于肾衰,3例患者骨盆愈合明显畸形,40例患者治愈.本组患者治愈率为86.96%,死亡率为6.52%.结论 对骨盆骨折合并腹部脏器损伤患者应在做好抗休克的基础上,进行腹腔穿刺术明确脏器损伤与否及何种脏器损伤,根据不同脏器损伤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及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创伤的诊治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197例腹部闭合性创伤病例的病史、伤情、诊断、治疗及死因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89例(95.9%),非手术治疗8例(4.1%),治愈192例(97.5%),死亡5例(2.5%),死亡原因主要为合并重度颅脑损伤,创伤失血性休克,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对于闭合性腹部创伤应迅速、准确地确定有无手术指征,把握手术时机,探查仔细,术式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措施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3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均予及时的急诊手术及护理措施,记录患者的治愈率及病死率。结果32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均在积极的抗休克治疗抢救护理同时进行手术,31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达到96.9%,其中1例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亡,病死率为3.1%。结论对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抢救措施,及时采取手术治疗,与此同时术后给予必要的护理措施可获得显著救治效果,保障患者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67例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经正确的诊治和实施高质量的护理,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其中手术治疗患者治愈率为90.2%,非手术治疗患者治愈率为62.5%,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手术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非手术组。结论:护士严密观察病情,协助医生及早确诊,把握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时机,对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积极给予抗休克治疗,是急腹症患者治愈和康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治疗措施在腹外伤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期间急诊收治的腹外伤患者共150例,上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部脏器损伤。上述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0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主要实施非手术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结果:2组患者均根据具体病情给予积极恰当的施救,具体治疗效果如下:观察组患者中治愈97例,3例患者死亡,其中失血性休克1例,感染性休克例,合并严重颅脑损伤死亡1例。对照组患者中41例患者治愈,其余9例患者中,3例合并颅脑损伤脑疝死亡,2例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3例患者失血性休克,1例患者感染性休克。观察组治愈率为97.0%,对照组治愈率为82.0%。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是腹外伤救治中的有效治疗措施,但要根据患者具体伤情和病情,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死亡率、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心理、情感及社会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愈率及死亡率分别是96.9%和1.6%,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分别是82.8%和1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心理、情感及社会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手术治疗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保守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为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方法:我院在2012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40例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对患者积极进行急救,并在术前进行有效的精神护理,同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可保证手术成功,并提高治愈率。结果:40例患者病情都得到有效控制,均顺利完成手术,治愈率100%。结论: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的患者,进行及时的急救和有效的护理,是患者手术成功的前提和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部外伤性休克的临床诊治经验和体会。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腹部外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0例患者中,治愈69例,治愈率为86.3%,好转5例,死亡6例,死亡率为7.5%。结论对腹部外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期明确诊断,在积极的抗休克治疗的同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进行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腹部闭合性损伤136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党胜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1):1375-1376
目的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死亡原因,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与最佳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致伤原因、诊断、治疗、死亡原因。结果治愈108例,死亡28例,病死率为20.59%.主要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MOF)、不可逆性休克、重度脑损伤以及未能在最佳时间进行必要的抗休克治疗及手术。结论重视现场抢救,转运伤员的伤情评估,加强失血性休克的抢救,尽早就近在有条件的医院手术,能有效提高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