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浅谈《金匮》温经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所载之温经汤为仲景调经之祖方.本方主治三证:一、月经淋漓不断,漏下不止,唇口干燥,手心烦热.二、月经不调,逾期不至或时前时后.  相似文献   

3.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文中“病下利数十日不止”一句之“利”字,程天来、吴谦等认为当系“血”字之误;徐忠可、尤在泾等释为瘀血、脾伤作  相似文献   

4.
温经汤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经汤证的病因病机、治法、方义及命名进行讨论,并对该方习用的病机“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提出不同看法,认为温经汤的病因是妇女在七七之年复因下血数十日不止,病机是瘀阻胞宫,阴血不足,全方的组方意义在于祛瘀温经,滋养阴血,使瘀祛络通,阴血得补。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笔者运用《金匮要略》温经汤为主治疗因子宫发育不良而引起的不孕症25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整理介绍如下: 一、一般资料 25例患者全经妇科检查确诊为子宫发育不良,排除输卵管疾患等。配偶经泌尿科、化验室检查生育功能正常。其中20~25岁者20例,35~40岁者5例;结婚十年以内者22例,十年以上者3例。按中医辨证分型,肾虚者15例(其中偏阳虚者12例,偏阴虚者3例),肝郁者2例,血淤者5例,痰湿者3例。  相似文献   

6.
仲景制方特点可概为立方严谨,用药精当,化裁灵活,药味少,易掌握。然统观《金匮要略》一书中201首方剂(4首有方名而缺药者除外),除众所公认的制方特点外,不难发观亦有用“大方”者(即方剂之大者,表现为药力猛,药味多,药量重),如列入正文的鳖甲煎丸、候氏黑散、大黄(庶虫)虫丸、薯蓣丸等,虽仅占百分之二,却体现了仲景的辨治特色,兹浅探如下。 鳖甲煎丸见于《金匮·疟疾篇》,主治疟病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正气渐衰,疟邪假血依痰结成痞块停于胁下而成疟母。其方由25味药物组成,鳖甲为主药,软坚散结,遵“坚者软之”原则,重用软坚散结之鳖甲,以达祛淤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金匮》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采用中药温经汤治疗,对照组58例口服消炎痛片治疗。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疼痛积分及分级,判断疗效。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经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较好,不易复发。  相似文献   

8.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19条:“问曰:妇人病饮食如故,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者,何也?师曰:此名转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但利小便则愈,宜肾气丸主之。”对于本条的注释历来注家都认为“转胞”之“胞”为膀胱。近读《四川中医》1985年第5期沈舫饮《“转胞”之“胞”当是子宫》一文,沈氏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转胞”之“胞”当是子宫。笔者认为转胞之胞应是膀胱而不是子宫,其理由是: 1.古典医籍中,就有称胞是膀胱者。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金匮温经汤治疗不孕不育疗效。[方法]将84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42例克罗米芬,15 mg/次,2次/d,持续治疗2周;如果在治疗过程中有闭经情况,则在5 d后再用药。治疗组42例金匮温经汤,1剂/d,早晚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随访1年,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 24%;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69. 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1)。不良反应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1)。[结论]金匮温经汤治疗不孕不育,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温经汤有三,分别见于《金匮要略》、《妇人良方》、《济阴纲目》。笔者在学习、实践中体会到,金匮温经汤在治疗妇科病中常用,临床疗效满意。今将本方与妇科病的关系和应用,阐述于后。  相似文献   

11.
张利利  马文侠 《光明中医》2013,(12):2487-2488
温经汤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等妇科许多疾病.为妇科常用方剂,其病不同,而所用方剂则同,这正是中医的异病同治思想.因其组方用药严谨、精妙,切合临床,疗效显著,故甚得推崇.  相似文献   

12.
仲景医著中运用"急"字处颇多,如"急与之"、"急下之"、"急当救表"、"急当救里",是指急不可缓;"脉紧急",是形容脉之至数和形状;"四肢拘急不解"、"脚挛急"、"项强急"等,是描述病人的自觉症状.历代注家,对此急字的解释,有的似是而非,有的视为无足轻重.其实这一急字,关系  相似文献   

13.
阳痿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男性性功能障碍疾病,其病机变化复杂.宗筋失养是其核心病机,与寒凝、血瘀、痰浊、肝郁等密切相关.在阳痿的中医诊疗中,应抓住其正虚实滞的病理特点,有余者宜折之,不足者宜补之.温经汤温经散寒、养血祛瘀兼清虚热,适用于以虚寒瘀热相搏为病机特点的阳痿.运用温经汤治疗阳痿,应把握好其适应症,因病制宜,随症加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分析针对不孕不育患者使用金匮温经汤加减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不孕不育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观察组和常规对照组,每组30例。常规对照组仅使用西医治疗模式,实验观察组则是使用金匮温经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金匮温经汤加减对不孕不孕患者进行治疗具有疗效显著、费用较低、安全可靠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内经》论痉,不执一端,从病因方面强调了风、寒、湿、热均可影响经脉而致痉。《金匮》对此有继承,也有发展,强调邪阻津燥,治疗主以汗、下二法,又处处顾及津液。仲景以后,历代医家均有阐发,也大体不出外邪入中、津血亏耗的范围。明清之际,更加注意强调痉病之内因,并通过临床实践创立了大量有效方药,此可补《金匮》之未逮。由此可见,对痉病较为具体的证治虽首见于《金匮》,其对后世亦有相当影响,然所出方治难概临床之全,故有必要对其推源溯流,加以考析,以便较为全面和客观地理解《金匮》所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金匮》温经汤所主“下利”非“下血”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云:“……。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对此“下利”,赵以德、徐忠可、尤在泾诸家未持异议,  相似文献   

17.
正戴云:此伤寒,谓身受肃杀之气,口食冰水瓜果冷物之类。病者,必脉沉细、手足冷、息微、身倦,虽身热亦不渴,倦言语。或遇热病,误用此法,轻者至重,重者至死。凡脉数者、或饮水者、或烦躁动摇者、皆是热病。寒热二证,若水火也,不可得而同治,误即杀人。学人慎之。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温经汤管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永华 《河南中医》2005,25(11):6-7
《金匮要略》温经汤是仲景根据女性冲任虚寒兼瘀血内停的病理特点创立的暖宫祛瘀、养血温通之方。温经汤条文中,“病下利”之“利”字当为“血”字;“此病属带下”之意应为经脉之病;立方之意在于温养调经;功用在于祛瘀温通。  相似文献   

19.
历代许多《金匮》名家,对条文中“病下利数十日不止”之“下利”一证,都大惑不解,或日痢疾、或日经水,只得以所谓正误的手法,改“下利”为“下血”。程云来《金匮要略直释》和吴谦《医宗金鉴》皆当“下血”字解。从第二至第七版《金匮》教材也从此说,似乎已成定论。  相似文献   

20.
<正>温经汤原载《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1]后世医家认为此方系调经祖方,经少能通,经多能止,子宫虚寒者能受孕。更有医家校勘下利的利字,谓当是血字,然笔者用温经汤治疗1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