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芳  何涛  张棣  王庆荣 《微创医学》2012,7(3):248-250
目的 评价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异常对高血压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76例经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且均大于5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根据动态血压监测(ABPM)将患者分为杓型组28例、非杓型组48例,使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测定两组左室各壁的平均峰值收缩期应变率(mPSSR).结果 非杓型组mPSSR比杓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左室整体收缩功能未降低时,非杓型组患者局部收缩功能明显降低,提示血压昼夜变化规律异常对早期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左室局部收缩功能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盐酸贝那普利片对原发性轻中度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1、2级非杓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组(早上顿服组)、B组(早晚分服组),连续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水平、清晨高峰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结果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24h平均收缩压(24hSBP)、24h平均舒张压(24hDBP)、昼问平均收缩压(dSBP)、昼间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下降(P〈0.05),B组的nSBP、nDBP达标率明显高于A组(P〈0.01)。清晨血压方面,B组患者清晨SBP和DBP显著低于A组(P〈0.05)。在血压昼夜节律纠正方面,A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16.7%,B组将非杓型纠正为杓型的比例为6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于原发性轻中度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联合服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和盐酸贝那普利片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早晚分次给药可以较好地纠正清晨高血压和夜间血压的高负荷状态,有利于血压昼夜节律由非杓型转变为杓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方法:对45例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和27例高血压无脑卒中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24小时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白天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夜间平均收缩压与舒张压脑卒中组较无脑卒中组升高有显著差异(P<0.01)。血压下降负荷值,两者均呈非杓型,但仍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并发脑卒中患者夜间平均血压升高,昼夜节律消失严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变化。方法:对120例高血压伴鼾症患者同步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及多导睡眠监测(PSG),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轻、中、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组共3组,观察并比较3组基线资料、睡眠监测指标、动态血压监测各指标,根据不同的血压昼夜节律状况分组(杓型组、非杓型组),比较睡眠监测指标、动态血压监测各指标。结果:(1)重度OSAS合并高血压患者白昼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高于轻、中度组(P〈0.05),偶测收缩压(cSBP)高于轻度组(P〈0.05)。(2)最低血氧饱和度(minSaO2)同24h平均收缩压(24hSBP)、白昼平均收缩压(dSBP)呈负相关。AHI与偶侧舒张压(cDBP)呈正相关。(3)根据血压昼夜节律状况进行分组,非杓型组占全部患者的68.3%,随着OSAS病情的加重,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者比例增多(P〈0.05)。杓型组minSaO2、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及nDBP明显低于非杓型组患者(P〈0.05)。结论:频繁缺氧在OSAS患者舒张压升高中的作用更为显著;OSAS病情的严重程度与血压昼夜节律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彭江  罗昭林  孙祥国 《重庆医学》2001,30(5):413-414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模式与左心室肥厚及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方法:根据夜间血压是否下降明显将64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两组:昼夜节律正常组(杓型30例)和异常组(非构型34例),观察和比较组间动态血压参数,左心室生理指数和心肌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24h平均舒张压和舒张压负荷,白昼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及舒张压负荷无显著性差异(P>0.05),非构型组24h平均收缩压和收缩压负荷,夜间平均收缩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和舒张压负荷较榴型组显著增高(P<0.05-0.01),左心室重量指数显著增加(P<0.01),心肌缺血发生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昼夜节律减弱和消失患者较节律正常患者左心室肥厚更重,心肌缺血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给药对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经24h动态血压监测,属非杓型的老年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对照组清晨顿服缬沙坦80mg,观察组晚间服用缬沙坦80rag。给药8周复测24h动态血压。比较两组血压昼夜节律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显著下降(P〈O.05),且治疗组的夜间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改变有效率分别为18.8%和46.8%,有显著差异(P〈O.05)。结论:对于老年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晚间服药缬沙坦可更好改变血压昼夜节律,从而达到保护靶器官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更年期高血压妇女动态血压及其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方法96例更年期高血压妇女作为观察组,按24h动态脉压(APP)分为两组;88例健康更年期妇女作为对照组。通过24hAPP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析APP与左心室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24h、白天和夜间的SBP、D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昼夜节律以非杓型和反杓型为主,对照组以长柄杓型为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24hAPP与年龄、APFV和A/E呈正相关(P〈0.05),与EPFV呈负相关(P〈0.05),与收缩功能无相关性。结论更年期高血压妇女24hAPP与左室肥厚和舒张压功能不全密切相关。而对寿窜收缩功能无明昂影响.可作为评价其靶器官榻害的萤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郑翔  苏雨江  梁宁  郑青 《海南医学》2010,21(15):6-8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压昼夜节律模式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0例,其中杓型血压组27例作为对照,非杓型血压组27例、反杓型血压组2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分别测定三组患者血清MMP-9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3.997、2.798),MMP-9与患者年龄、平均脉搏、人院收缩压、人院舒张压等基本临床资料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非杓型血压组、反杓型血压组患者血清MMP-9表达增加,较杓型血压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损害的危险性增加,非杓型血压组与反杓型血压组患者血清MMP-9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病人血压节律对靶器官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靶器官损害程度。方法:采用动态血压测定,通过杓型组(白昼与夜间血压变化下降百分率〉10%,视为血压昼夜节律正常)与非杓型组(昼夜血压下降百分率〈10%,为血压节律消失(的血压节律变异比较对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结果:①非杓型组24小时收缩压,24小时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血压负荷值均高于杓型组(P〈0.05);。②血压节律肖失的非杓型组病人左室重量和左室  相似文献   

10.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动态血压变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梁群  朱小红 《安徽医学》2009,30(4):382-383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h血压变化状况。方法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50例原发性高血压(EH)组和50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的24h血压,比较24h收缩压(24hSBP)、24h舒张压(24h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hSBP、nSBP、收缩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4h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升高、血压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1.
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昼夜血压 与左室肥厚(LVH)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原发性高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分成构型与非构型组,比较昼夜血压变化与室 间隔厚度、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后壁厚度、左室重量等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组织速度(TV1)结合应变率显像(SR1)技术定量分析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的左室内心肌收缩和舒张的同步性。方法:对46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患者与30例正常对照者,应用TVI技术分别测定其左室室间隔、侧壁、前壁及下壁、后壁基底段及中段沿左室长轴运动的收缩期达峰值时间(Ts)以及舒张早期达峰值时间(Te),并计算12节段Ts的标准差(Ts—SD)作为心室内同步性指标,任意两节段Ts最大差值(△Ts—max)作为评价心室内收缩同步性指标,任意两节段Tc最大差值(△Te—max)作为评价心室内舒张同步性指标。应用SRI技术测量12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舒张早期应变率(SRe)、舒张晚期应变率(SRa)并测定其左室射血时间(ET)和左室充盈时间(DFT)。结果:CLBBB组中室间隔及左室下壁基底段及中段SRs、SRe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2)CLBBB组中左室内不同步、室内收缩及舒张不同步的发生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CLBBB组中LVEF较正常对照组减低,ET及D丌’均较正常对照组缩短。结论:组织速度结合应变率显像技术在评价CLBBB左室内心肌收缩及舒张不同步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应变率成像(SRI)技术对比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心肌功能,探讨SRI评价左室心肌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A组为健康体检人群(n=29);B组冠心病患者(n=40),其中B1组为心绞痛患者19例,B2组为心肌梗死患者21例;C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n=52),据动态血压分C1组(杓型组)24例和c2组(非杓型组)28例;D组冠心病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n=20)。测定各组左室各壁的峰值收缩期应变率(PSSR),计算平均PSSR;统计各组心室壁出现收缩后缩短(PSS)的节段数。结果与A组相比,B1、B2、C1、C2及D组mPSSR均明显降低(P〈0.05);与B1组、D组相比,B2组mPSSR明显降低(P〈0.05);与C1组相比,D组、c2组mPSSR均明显降低(P〈0.05);与A、C组相比,B、D组PSS的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而A组比C组、B组、D组间PSS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RI技术为定量、准确评价冠心病和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功能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董金杭  陈明 《贵阳医学院学报》2014,39(2):210-213,217
目的: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对静息状态下高血压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异常的评判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38例,正常健康对照组33例,采集实时左心室全容积图像,应用3D-STI软件进行分析,得出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值、左心室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值;比较两组之间各应变指标的差异,分析3D-STI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应变特征评价的可行性.结果:高血压组左心室纵向及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值较对照组减低(P<0.05),对照组左室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从基底段至心尖段呈逐渐增大趋势;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高血压组左室整体纵向、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与LVEF相关(1=0.758,P1=0.000;r2 =0.567,P2=0.000).结论:3D-STI可通过测量心肌应变值,客观地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患者的Sm、Ea、Aa、E/Ea比值,分析患者左心室功能与血浆B型利钠肽(BNP)水平之间关系。方法收集住院心衰患者100例,LVEF正常心衰组和LVEF降低心衰组各50例,50例健康体检者入选为对照组。比较各组Sm、Ea、Aa、E/Ea比值、BNP浓度的差异。结果正常对照组、LVEF正常心衰组、LVEF降低心衰组的Sm值依次下降,与BNP水平呈负相关(r=-0.35,P〈0.05);E/Ea比值依次上升,与BNP水平呈正相关(r=0.728,P〈0.05)。结论通过组织超声多普勒测定的E/Ea比值,有助于LVEF正常心衰组患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在胎儿左室容积和左室收缩功能测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孕龄22周~32周正常胎儿心脏同时应用(STIC)、二维超声心动图(2DE)双平面Simpson法对其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每搏输出量(LVSV)及射血分数(LVEF)等容积及功能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其测量结果。结果:应用STIC技术测得LVEDV为(1.45±0.65)mL、LVESV为(0.48±0.26)mL、LVSV为(0.98±0.44)mL、LVEF为(67.38±8.46)%。应用2DE双平面Simpson法测得LVEDV为(1.33±0.60)mL、LVESV为(0.43±0.26)mL、LVSV为(0.90±0.40)mL、LVEF为(69.07±10.14)%。STIC法与2DE Simpson法所测LVEDV、LVESV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并均有显著的相关性(r=0.976、0.915、P〈0.001)。STIC法与2DE Simpson法所测LVSV、LVEF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相关性较好(r=0.709,0.940,P〈0.001)。结论:时间空间相关成像技术(STIC),可准确测量胎儿左心室容积,评价胎儿左心收缩功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实时三平面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Triplane‐QTV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左室功能,并探讨T2DM患者左室功能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纯T2DM患者50例(T2DM组)和正常体检者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Triplane‐QTVI技术检测左室纵轴收缩、舒张功能;检测T2DM患者的HbA1c ,并探讨超声心动图参数与 HbA1c的相关性。【结果】两组左室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环收缩期均值速度(Sm )及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最大血流速率(E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T2DM组左房收缩期最大血流速率(A)、二尖瓣环舒张晚期均值速度(Am)、E/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均值速度(Em)高于对照组,E/A、Em、Em/Am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1)。HbA1c与E/A呈线形负相关( P <0.05),与E/Em呈线形正相关( P<0.05),与EF、FS、E、A、Sm、Am不相关性。【结论】Triplane‐QTVI能够准确评价T2DM患者左室纵轴收缩、舒张功能,T2DM患者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早于收缩功能,HbA1c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心房颤动患者的左心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心房功能。方法:选取房颤患者35例,窦性心律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无心脏明显扩大、左室收缩功能明显减退、严重瓣膜病或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采集房颤患者二尖瓣血流频谱、二尖瓣血流彩色M型图像、组织多普勒运动曲线及左房应变曲线的参数,并与窦性心律组比较。结果: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舒张早期左室内血流传播速度(vP)、舒张早期二尖瓣环运动峰值速度平均值(Em)、收缩期侧壁运动峰值速度(Vs)及左房应变峰值速度(ε)降低(P〈0.05)。结论:(1)与窦性心律组比较,房颤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及左房功能降低。(2)彩色M型、组织速度成像及应变成像技术能较精确地定量分析房颤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运用超声心动图应变率成像(SRI)技术评估左室不同充盈模式患者左室心肌功能,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左室正常充盈组21例为正常对照,左室非正常充盈模式患者62例,患者根据舒张期左室不同充盈模式按舒张功能受损程度逐级分为松弛性下降组、假性充盈正常组和限制性充盈组,行二维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和SRI检查,记录左室各壁收缩期应变率峰值(Systolic strain rate,SSR),舒张早期应变率峰值(Early diastolic peak strain rate,ESR),舒张晚期应变率峰值(Late diastolic peak strain rate,ASR)。结果:松弛性下降组ESR小于正常充盈组(P〈0.05)而大于假性充盈正常组和限制性充盈组(P〈0.05);ASR在左室非正常充盈模式中,松弛性下降组和假性充盈正常组大于正常充盈组,在松弛性下降组与假性充盈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充盈组、松弛性下降组、限制性充盈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在正常充盈组与松弛性下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充盈组、假性充盈正常组、限制性充盈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SR在假性充盈正常组达最大值。结论:SRI能客观、定量评价左室不同充盈模式患者左室心肌功能的变化,为临床评价左室非正常充盈模式下左室心肌功能的损害程度提供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B型脑钠肽(BNP)与左室肥厚(LVH)和舒张功能不全(LVDD)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的114例高血压患者,根据左室重量指数(LVMI)标准分为LVH组和正常组,根据LVDD诊断标准分为舒张功能不全组和正常组。测定各组患者BNP水平,并检测其各项心脏超声指标[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LVEF、舒张早期血流播散速率(FPV)、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液流速峰值(E)以及舒张晚期流速峰值(A)],对比分析两组间的各项检测指标,以及BNP水平与各项心脏超声指标的关系。结果LVH组较正常组BNP水平及LVPWT均显著增加(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舒张功能不全组较正常组BNP浓度、LVPWT和LVMI均显著升高(均P〈0.01),E/A及FPV均显著降低(均P〈001);BNP与高血压患者年龄、病程、收缩压、舒张压、LVEDd、IVST、LVEF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LVPWT和LVMI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E/A和FPV呈显著负相关(均P〈0.01)。结论EF正常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左室肥厚或左室舒张功能不全时,其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可作为反映LVH和LVDD状态的一种有价值的生化指标,对其进行检测有助于LVH和LVDD的早期诊断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