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多态性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小儿热性惊厥(FS)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1年6月~2013年4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收治的FS患儿90例为FS组,同期门诊健康体检儿童70例为对照组.采用PCR/RFLP对FS组与对照组小儿的IL-6基因的-572位点基因进行分析;同时采用ELISA法对患儿的NSE进行测定.结果 IL-6基因-572位启动区-572位点存在C→G单核苷酸替换多态性,在FS组与对照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S组-572位点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FS组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IL-6基因-572C/G多态性可能是儿童FS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惊厥患儿易发生脑损伤,应尽早检测血清NSE,且尽早进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2.
武文娟  韩伟 《陕西医学杂志》2023,(10):1371-1374
目的:探究白细胞介素-6-572C-G(IL-6-572C-G)基因多态性与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CFS)及发作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150例热性惊厥FS患儿和50例健康志愿小儿(对照组)为对象,依据FS发病类型将其分为单纯组和复杂组。测定比较各组IL-6-572C-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表达频率。比较CFS发作后脑损伤患儿与无脑损伤患儿IL-6-572C-G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表达频率差异,分析影响CFS发作后脑损伤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复杂组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单纯组,单纯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复杂组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单纯组,单纯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复杂组和单纯组CG基因型频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CFS发作后脑损伤患儿CC基因型频率和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低于无脑损伤者,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脑损伤者(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6基因型CG+GG是CFS发作后脑损伤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FS患儿IL-6基因型异于单纯型FS...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呼吸道病毒与炎症因子在热性惊厥(FS)发病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30例热性惊厥患儿为FS组,同期51例有发热无惊厥的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用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组患儿鼻咽部脱落细胞病毒抗原。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FS组患儿中流感病毒A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L-6、IL-10及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FS组中复杂性热性惊厥患儿血清IL-6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单纯性热性惊厥患儿(P<0.05)。流感病毒A感染患儿IL-6、IL-10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病毒感染患儿。结论在呼吸道病毒介导的FS患儿中,血清炎症因子的升高是病毒感染诱发FS发作的因素之一。IL-6升高可能促FS发作,IL-10升高与机体的保护性免疫有关。  相似文献   

4.
不同年龄热性惊厥患儿血清NSE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惊厥性疾病之一,大约2%~5%的5岁以内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热性惊厥^[1]。FS是否造成脑损伤以及其对癫痫的发生、学习和记忆的影响等问题,仍然存在着不少的争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lific enolase,NSE)是神经元损伤的敏感性标志物,其高低可直接反映脑组织受损程度^[2]。我们通过测定不同年龄段患儿FS发作后血清NSE值的变化,以探讨FS发作与惊厥性脑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牛臻   《中国医学工程》2021,(1):51-54
目的 探讨复杂型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河南省焦作市妇幼保健院FC患儿117例,其中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SFC组)57例和复杂型热性惊厥(CFC组)60例,同期选取健康儿童45例作为对照组,FC患儿于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羚羊角口服液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该院收治的68例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静脉注射地西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用羚羊角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降钙素原(PCT)、热休克蛋白70(HSP70)、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33/34),高于对照组的73.53%(25/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抽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意识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PCT、HSP70、NSE、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羚羊角口服液联合地西泮治疗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效果确切,可加快症状缓解,减轻炎症反应和脑损伤,降低血清PCT、HSP70、NSE、IL-6水平,效果优于单用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脑脊液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浓度变化情况,探讨他们与FC后脑损伤的可能作用.方法本研究纳入52例热性惊厥患儿(其中单纯型24例,复杂型28例)和28例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对照组)均在发病24h内检测血清和脑脊液EPO、NSE浓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复杂型FC组血清、脑脊液EPO浓度分别为3.63±0.92mU/ml、13.46±2.82mU/ml,NSE分别为9.30±1.83ng/ml、33.17±11.17ng/ml;单纯型血清、脑脊液EPO浓度分别为3.11±0.56mU/ml、10.26±2.67mU/ml,NSE分别为8.32±1.90ng/ml、25.25±8.86ng/ml,对照组血清、脑脊液EPO和NSE浓度分别为2.58±0.73mU/ml、8.25±2.40mU/ml和6.64±2.01ng/ml和17.97±5.28ng/ml,FC组发作后24h内血清和脑脊液EPO、 NSE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复杂型患儿血清和脑脊液EPO和血清NSE浓度也高于单纯型(P<0.05).FC组脑脊液EPO浓度与血清EPO浓度存在正相关(r=0.562, P=0.000),脑脊液NSE浓度也与血清NSE浓度正相关(r=0.479,P=0.000);血清EPO与脑脊液、血清NSE分别存在相关(r=0.354, P=0.010; r=0.344, P=0.013),脑脊液EPO浓度与血清NSE有正相关(r=0.500,P=0.012).结论 FC发作后早期即可引起脑脊液和血清EPO、NSE浓度的显著升高,且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惊厥后脑损伤程度越严重,脑脊液EPO升高也越显著,脑脊液EPO、NSE均可能是早期预测FC后脑损伤的程度的指标之一,推测EPO可能参与了早期FC后脑损伤的发生发展机制,并提示惊厥后血脑脊液屏障的通透性改变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与电化学发光(RIA)法测定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2、TNF-α、NSE浓度.以非颅内感染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 (1)病毒性脑炎脑脊液IL-2、TNF-α、NSE浓度分别为(4.13±1.06)ng/ml 、(12.77±8.40)ng/ml、(10.33±4.1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01±1.03)ng/ml、(4.78±3.21)ng/ml、(7.56±2.13)ng/ml(P<0.01).(2)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IL-2与TNF-α,TNF-α与NSE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r=0.3419,P<0.05;r=0.3350,P<0.05);IL-2与NSE无相关性(r=0.0991).结论 IL-2、TNF-α参与了机体抗病毒免疫与病毒性脑炎的病理损害过程,其变化反应了儿童病毒性脑炎时炎症反应、脑损伤的严重程度;NSE能反应病毒性脑炎时神经元损害的严重程度.脑脊液IL-2、TNF-α、NSE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和脑损伤程度,可作为早期诊断参考指标,也是评估预后的重要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RIA法检测了58例乙脑患儿脑脊液NSE的含量变化。并对其中26例进行了随访观察。结果 脑脊液中NSE含量在发热期即有显著增高,至极期达到高峰,其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并与疾病预后密切相关。结论 脑脊液NSE含量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程度及临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中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变化的临床研究.方法 双抗夹心酶标免疫分析法测定40例脑损伤患者血清IL-6和NSE的水平.结果 40例脑伤患者血清IL-6和NSE水平均有升高,且脑损伤患者血清IL-6和NSE含量之间呈正相关(r=0.607,P<0.001).结论 证实了血清IL-6和NSE参与了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其测定为早期评估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闵玲  周才  帅春 《中国热带医学》2008,8(10):1727-172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变化及其对临床诊断、分度、病程判断的价值。方法HIE患儿36例,分别在急性期、恢复期采血,用放免法和ELISA分别测定IL-8和NSE的含量,21例同期出生的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HIE组急性期血清IL-8、NSE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中、重度HIE组血清IL-8、NSE水平与轻度组、对照组比较,差异都有显著意义;恢复期HIE轻度组血清IIJ-8、NSE水平已基本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中、重度组IL-8、NSE水平也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和轻度组(P〈0.01)。结论IL-8,NSE可能参与了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且其水平与HIE的病情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2、TNF-α、NSE变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脑脊液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与电化学发光(RIA)法测定5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IL-2、TNF-α、NSE浓度。以非颅内感染患儿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1)病毒性脑炎脑脊液IL-2、TNF-α、NSE浓度分别为(4.13±1.06)ng/ml、(12.77±8.40)ng/ml、(10.33±4.10)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3.01±1.03)ng/ml、(4.78±3.21)ng/ml、(7.56±2.13)ng/ml(P<0.01)。(2)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IL-2与TNF-α,TNF-α与NSE呈正相关,差异有显著性(r=0.3419,P<0.05;r=0.3350,P<0.05);IL-2与NSE无相关性(r=0.0991)。结论IL-2、TNF-α参与了机体抗病毒免疫与病毒性脑炎的病理损害过程,其变化反应了儿童病毒性脑炎时炎症反应、脑损伤的严重程度;NSE能反应病毒性脑炎时神经元损害的严重程度。脑脊液IL-2、TNF-α、NSE的检测有助于判断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情和脑损伤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脑脊液、血清白介素1β(IL-1β)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50例乙脑患儿为观察组,按Glasgow评分分正常组17例,轻度组20例,重度组13例。检测极期、恢复期脑脊液及血清IL-1β、NSE含量,并与2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进行对照。IL-1β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NSE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结果:乙脑患儿脑脊液、血清中IL-1β及NSE含量在极期、恢复期皆比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且增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平行(P〈0.01)。脑脊液与血清IL-1β含量及脑脊液与血清NSE含量分别呈正相关(P〈0.01),脑脊液IL-1β与NSE含量及血清IL-1β与NSE含量亦分别呈正相关(P〈0.01)。结论:脑脊液及血清IL-1β,NSE含量测定对乙脑患儿脑损伤程度及临床病情的判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与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惊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5例惊厥患儿,根据病因分为病毒性脑炎组(33例)、热性惊厥组(37例)和轻度胃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组(35例),以入院时怀疑有神经系统疾病,最后经各种检查除外神经系统疾病的儿童(2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各组血清与脑脊液中NSE水平。结果惊厥发作后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与脑脊液中NSE水平明显升高,显著高于热性惊厥组、轻度胃肠炎伴发婴幼儿良性惊厥组及对照组(P<0.01),3组间NSE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惊厥发作后血清和脑脊液中NSE水平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性脑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惊厥患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惊厥患儿62例,正常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水平。结果惊厥组(病毒性脑炎、癫痫、热性惊厥)惊厥发作后24 h内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病毒性脑炎、癫痫、热性惊厥3组不同病因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普通组与严重组患儿惊厥发作后24 h内血清NSE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惊厥严重组患儿NSE水平显著高于普通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惊厥发作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长,惊厥程度越重,NSE水平越高。结论小儿惊厥性疾病惊厥发作后可引起血液NSE水平的显著升高,其水平高低与脑损伤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性脑损伤的客观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指标与小儿复杂型热性惊厥的关系及对发作后脑损伤的预测价值研究。方法:选择52例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复杂型组,另选同期的52例单纯型热性惊厥患儿作为单纯型组。比较两组血清氧化应激指标[丙二醛(MDA)、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氧化应激指标与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抽搐持续时间、抽搐次数的关系,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氧化应激指标对发作后脑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复杂型组血清MDA、8-OHdG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组,GSH-Px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型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复杂型热性惊厥患儿血清MDA、8-OHdG水平均与抽搐持续时间、抽搐次数呈正相关(均P<0.05),GSH-Px水平与抽搐持续时间、抽搐次数呈负相关(P<0.05);脑损伤组血清MDA、8-OHdG水平明显高于非脑损伤组,GSH-Px水平明显低于非脑损伤组(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DA、8-OhdG、GSH-Px均是复杂型热性惊厥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IL-1β在热性惊厥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5例热性惊厥住院患儿与20例对照组儿童,入院后采集脑脊液及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IL-1β含量。结果热性惊厥患儿脑脊液中IL-1β含量为5.08±1.13pg/ml,对照组儿童为4.17±1.14pg/ml,t=2,P<0.05。结论IL-1β在热性惊厥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热性惊厥(FS)患儿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与脑电图(EEG)变化,观察NSE与脑损伤的关系,以便指导临床治疗和改善预后。方法选择FS组患儿208例,其中单纯性热性惊厥(SFS)166例,复杂性热性惊厥(CFS)42例,对照组为112名同期我院健康查体儿童。FS组患儿于惊厥发作后24 h内抽取静脉血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NSE,对照组标本留取及处理方法相同。FS组患儿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和第14天进行EEG检查。结果 FS组患儿血清中NSE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FS组与健康对照组和SFS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FS组患儿惊厥发作后第1天EEG异常率为79.8%,其中SFS组78.3%,CFS组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EEG异常率为24.0%,SFS组仅16.3%,CFS组则54.8%,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FS后及时测定血清NSE水平,并结合EEG检查对判断脑损伤程度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与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的变化,探讨IL-17和IL-23与HIE之间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测定新生儿血清IL-17与IL-23的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HIE组患儿60例为实验组,同期住院的足月健康新生儿48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新生儿不同时间的血清IL-17与IL-23的水平进行比较性分析,同时分析他们与NSE的相关性.结果 HIE组治疗前血清中IL-17与IL-23水平明显高于HIE组治疗后及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IL-17、IL-23与NSE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IL-17和IL-23在HIE的发病机制中起一定作用,检测血清中IL-17与IL-23水平变化对判断HIE病情进展、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一氧化氮(NO)及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变化及其相关性。方法 用比色法及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及33例正常对照儿脑脊液NO及IL-10含量。结果脑脊液NO含量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儿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恢复期惠儿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脑脊液IL-10含量急性期患儿较对照组无明显升高(P〉0.05),恢复期患儿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病脑患儿血清NO、IL-10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9,P〈0.01)。结论 提示血清NO和IL-10的水平与病脑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