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阳维德  郑萍  刘艳君 《广西医学》2010,32(11):1348-1350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213例心衰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HFPEF组(LVEF≥50%)131例和对照组(LVEF〈50%)82例,HFPEF组又分为左室正常亚组和左室扩大亚组,对各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HFPEF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女性、高血压、肥厚性心肌病(HCM)、E/A比值〈1.0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而心肌梗死和扩张型心肌病比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左室正常亚组的高血压、HCM、E/A比值〈1.0的比率和LVEF均高于左室扩大亚组(P〈0.01或P〈0.05);各组冠心病、糖尿病及房颤比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PEF患者在心衰中的比率较高,年龄较大、女性和高血压是其危险因素,左室正常者主要为舒张功能异常,左室扩大者可能存在收缩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LVEF)保留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年龄的关系。方法450例住院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NYHAⅢ-Ⅳ级)患者根据LVEF情况不同分为两组,即LVEF≥50%(LVEF保留)组和LVEF〈50%(LVEF降低)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同时对血NT-proBNP对数值 Log (NT-proBNP)与年龄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LVEF保留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183例,LVEF降低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267例。LVEF保留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LVEDD及Log(NT-proBNP)值均低于LVEF降低组(P〈0.01)。LVEF保留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Log(NT-proBNP)值与年龄呈正相关(r=0.207,P〈0.01)。结论血浆NT-proBNP对LVEF保留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远不如对LVEF降低的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但其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3.
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 HFPEF)是一种运动耐受减低和(或)组织充血为特征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而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在正常范围内(例如LVEF>50%)。 HFPEF的诊断比射血分数减少心力衰竭( HFREF)的诊断更具挑战性,因为它需要排除大量其他潜在的提示心力衰竭症状的心源性及非心源性的诊断。舒张功能障碍由多种机制引起,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及功能异常,但个体化治疗仍缺乏。随着多年临床治疗发展, HFREF患者的获益明显提高,但是HFPEF患者的患病率及病死率却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4.
张辉  梁婷  冯婧  薛莉 《宁夏医学杂志》2014,36(10):895-89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97例CHF患者,其中扩张型心肌病51例,缺血性心肌病46例。按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LVEF≥30%组及LVEF〈30%组,同时选择26例正常健康人为对照组。收集上述研究对象的HRV时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SDNN、SDANN、RMSSD、PNN50。结果心衰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SDANN、PNN50、RMSSD降低(P〈0.05);随着心衰程度加重,SDNN、SDANN、PNN50、RMSSD下降越明显(P〈0.05)。LVEF〈30%组与LVEF≥30%组比较,SDNN、SDANN、PNN50、RMSSD降低(P〈0.05)。结论 CHF患者HRV降低,HRV的变化与CHF患者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QRS时限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同步性。方法65例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QRS时限〈120ms组及QRS时限≥120ms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TDI)评价两组患者收缩不同步的发生率。结果QRS时限〈120ms组心脏不同步8例(22.6%);QRS时限≥120ms组心脏不同步25例(83.3%),且LVEF更低,LVEDD及心胸比例增大更显著。结论QRS时限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部分存在收缩不同步,而QRS时限增宽者不同步比例高,但仍有部分同步性尚好。因此结合TDI和QRS时限能更准确反应心脏收缩同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老年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心内科患者145例,以冠心病为主要诊断标准,根据是否存在HFPEF分为HFPEF组(65例)和非HFPEF组(80例),对所有患者行心彩超、BNP及肾功检查,并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HFPEF组患者平均年龄较非HFPEF组增大(P<0.001),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或者同时合并2种及以上疾病的发生率较非HFPEF组显著升高(P值分别为0.046、<0.001、0.002、0.021、<0.001)。2组患者GFR水平均低于正常值水平,与非HFPEF组比较,HFPEF组GFR显著下降(P=0.046);与非HFPEF组比较,HFPEF组E/Em值显著升高(P<0.001),Em值显著降低(P=0.002),左心房内径显著增加(P<0.001),LVEF显著降低(P=0.012),BNP值显著升高(P=0.001)。HFPEF组患者GFR与E/Em(r=-0.428, P=0.001),GFR与BNP(r=-0.435,P=0.001),E/Em与BNP(r=0.392,P=0.002)均相关。结论老年HFPEF患者年龄较大,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房颤,往往表现为多种疾病并发。老年HFPEF患者肾小球滤过率显著下降,且与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以呼吸困难为主诉的患者脑钠肽(BNP)及超声测定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诊断心功能不全(CHF)的价值。方法对153例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诉的患者测定LVEF及BNP水平。结果153例患者诊断为CHF患者74例,非CHF患者79例,与非CHF组相比较,CHF组LVEF值显著降低,BNP水平显著升高,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BNP≥100p g/mL或LVEF≤50%作为诊断CHF的切点,BNP诊断CHF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和89%,LVEF诊断CHF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2%和86%。二者结合做平行试验,则诊断CHF的敏感性提高至97%(P〈0.01)。结论与超声测定的LVEF相比较,血浆BNP水平诊断CHF具有较高的价值,若二者结合,诊断敏感性可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左室射血分数保留(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的心脏超声特点。方法将CHF患者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分为LVEF≥50%的HFPEF组,即研究组(33例),LVEF<50%的LVEF下降组,即对照组(61例)。对两组的年龄、性别、血浆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等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LVEDd小于对照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LVPWT大于对照组。结论 HFPEF的CHF患者与左室射血分数下降的CHF患者相比,主要表现为左室肥厚突出,左室扩大较轻,BNP升高相对不显著,心力衰竭程度相对较轻。  相似文献   

9.
一、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正常并不能排除心力衰竭 LVEF是反映心脏收缩功能最常用的指标,是心脏超声检查的重要项目。其计算方法是每搏输出量(SV)除以左心室舒张末容积(LVEDV)。多数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LVEF下降(〈5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QRS时限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0年1月收治的75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其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根据QRS值分为〈120 ms组和≥120 ms组,比较两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及两组患者治疗后1年内患者预后情况,包括出现急性心力衰竭或死亡病例。结果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在冠心病及扩张型心肌病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并发病及临床ACEI及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应用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VEF比较,〈120 ms组显著高于≥120ms组(P〈0.05)。QRS〈120 ms组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率为11.1%,QRS≥120 ms组1年内终点事件发生率为3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QRS时限≥120 ms的患者LVEF降低,且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上升,因此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QRS时限延长对其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HFPEF患者189例,按Cys C水平分为Cys C正常组(Cys C<1.04 mmol/L)和Cys C异常组(Cys C≥1.04 mmol/L),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的差异,随访1年,通过Log-rank检验和生存曲线比较2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Cys C水平对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与Cys C正常组比较,异常组心脏舒张功能较差(E/A:0.71±0.09 vs 0.81±0.25),NT-proBNP水平较高[(3248±1534)pg/ml vs(2513±1203)pg/ml],心功能分级较高(NYHAⅢ/Ⅳ分级:67.8%vs 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随访1年,与Cys C正常组比较,Cys C异常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较高:全因病死率(24.1%vs 16.7%,P<0.05),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47.1%vs 26.5%,P<0.01);Cys C水平对联合终点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5%、77.3%,临界值为1.23 mmol/L。结论 Cys C是预测HFPEF患者1年内临床事件的良好指标,可用于患者危险分层,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杨洁梅  沈景霞  修春红 《黑龙江医学》2009,33(4):243-245,271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左心室长轴收缩功能的变化特点。方法观察Ⅰ组为30例正常人及符合心衰标准患者90例,按照射血分数不同分为3组:Ⅱ组30例(EF<40%)、Ⅲ组30例(40%≤EF≤50%),Ⅳ组30例(EF>50%),采用组织多普勒成像(DTI)在二尖瓣5处测量心肌长轴方向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收缩期位移(DSm)、等容收缩期(IVCT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和心房收缩峰值速度(Am)、等容舒张期(IVRTm),比较各组TDI指标变化规律及特点。结果收缩功能指标Sm、DSm在Ⅰ组、Ⅳ组、Ⅲ组、Ⅱ组呈逐渐减小趋势,而IVCTm呈逐渐延长趋势(各组之间比较P<0.05);IVRTm在Ⅰ组、Ⅱ组、Ⅲ组、Ⅳ组呈逐渐延长趋势(各组之间比较P<0.05),Em/Am各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E/Em与Sm显著相关,相关系数r=-0.409,P=0.025。结论射血分数正常的心衰患者与正常人相比存在长轴收缩功能减低,但其受损程度较射血分数减低的心衰患者轻。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是一个连续的、密不可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董英男  钟九华  贺菲  王连馥 《医学综述》2011,17(14):2222-2223
目的探讨老年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误诊原因。方法收集我科住院老年HFPEF的误诊病例40例,对其基础病因、临床表现及误诊情况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本组老年HFPEF中有26例(65.0%)的患者被误诊为呼吸系统疾病,7例(17.5%)患者被误诊为脑血管疾病,6例(15.0%)患者被误诊为精神系统疾病,6例(15.0%)患者被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结论老年HFPEF患者病情隐匿。常因多种疾病并存而掩盖心力衰竭症状。故临床医师应提高警惕,避免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与射血分数异常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方法对我院2008年7月至2009年6月的心力衰竭患者中EF>50%和EF<50%的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300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左室射血分数正常(EF>50%者180例),占60.0%与EF<50%(120例,占40%)的患者相比,患者年龄更大,女性、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更多,左室相对室壁厚度更大。结论收缩功能正常在中度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中颇为常见,住院期间病死率与EF降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相近。  相似文献   

15.
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心力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依那普利与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联用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衰患者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均为病因和基础治疗加利尿剂。观察组加用依那普利5-10mg,每日2次,倍他乐克12.5-25mg,每日2次,对照组加用消心痛5-10mg,每日3次,地高辛0.125-0.25mg,每日1次,两组共用药8周。治疗前后采用NYHA分级,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射血分数(EF)、A/E比值等,对比治疗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均有效,但观察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改善较对照组显著,且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联用较消心痛和地高辛联用治疗心功能不全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6.
陈超峰  王珂 《中原医刊》2011,(5):55-56,59
目的探讨使用超声多普勒主动脉瓣反流血流频谱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CM)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灌注压的可行性。方法应用连续多普勒超声心动图(CWDE)测量40例DCM伴轻度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和正常对照纽冠状动脉灌注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CM伴心力衰竭纽在左室舒张内径扩大[(66±7)mm vs(46±4)mm,P〈0.05],射血分数下降[(32±4)%vs(57±4)%,19〈0.05]和左室舒张末压增高[(31±8)mmHg(1mmHg=0.133kPa)]vs(13±6)mmHg,P〈0.05]的基础上,其冠状动脉灌注压明显降低[(40±8)mmHgVS(48±7)mmHg,P〈0.05]。结论DCM伴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其左室舒张末压增高,冠状动脉灌注已明显受损。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为无创性评价慢性心功能衰竭患者冠状动脉灌注情况开辟了一个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娄明  宫海滨 《当代医学》2011,17(32):74-75
目的探讨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llure,SHF)患者血浆Apelin-1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6月在徐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A组),选同期体检中心心功能正常者60例作为对照组(B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BA)测定血浆Apelin-12水平。结果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A组)血浆Apelin-1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者(B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lin—APJ系统在收缩性心力衰竭病理生理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蔡华 《医学综述》2014,(8):1517-1518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及其与患者心功能指标及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院收治的经超声心动图确诊为心力衰竭的78例患者分为房颤组(38例)和心律失常组(40例),另选取40例正常体检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受试者BNP水平及其与心功能指标及分级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患者BNP、收缩末容量(ESV)、舒张末期容积(EDV)显著上升,而心脏射血分数(EF)水平显著下降,其中房颤组患者BNP、ESV、EDV水平显著高于心律失常组,而EF水平则显著低于心律失常组(P<0.05)。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组患者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深,ESV、EDV水平显著上升,而EF水平显著下降(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BNP与ESV、EDV成正相关,而与EF成负相关(P<0.05)。结论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深,其水平显著增加,且血浆BNP水平与患者心功能具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静脉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左心功能和远期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将60例首发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合并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重组人脑利钠钛(rhBNP)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4小时的心功能改善情况、呼吸困难程度、整体临床状况、尿量的变化。监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48 h血浆NT-proBNP水平,以及治疗前及治疗后肾素、血管紧张素II、醛固酮水平。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时心功能及左室重构变化。【结果】用药后24 h rhBNP组患者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尿量与入量的差值、EF值、Tei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48h时,rhBNP组的血浆rhBNP、肾素、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水平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好转出院时,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rhBNP组EF值及Tei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出院后6个月时,rhBNP组Tei指数、EF值较对照组仍明显升高(P<0.05),而rhBNP组LVEDV及△LVEDV%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rhBNP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和临床状况,并且可以延缓远期心室重构,改善远期心功能。  相似文献   

20.
李晓明  闫莉  喻容 《四川医学》2009,30(6):863-864
目的观察了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加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了我病区108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连续用药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33.3%,有效率61.1%,总有效率94.4%;对照组显效率29.6%,有效率63%,总有效率92.6%;两组疗效相当(X^2=0.216,P〉0.05)。治疗组EF(心脏射血分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t=2.676,P〈0.01)。结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注射液治疗老年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可有效增加EF值,改善患者的预后,不良反应少,应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