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老年人内倾性深覆颌伴牙列缺失患者采用可摘式[牙合]垫进行袷重建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内倾性深覆颌患者采用可摘式铪垫进行[牙合]重建,载用3个月后,患者感觉良好,症状减轻或消失后再行永久性修复,并做3个月、一年、五年追踪调查。结果有效率为86.1%、88.82%、91、66%,效果令人满意。结论采用可摘式[牙合]垫进行糟重建后待效果稳定再行永久修复能有效缓解颞下颌关节症状,提高咀嚼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联合固定矫正技术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效果,为此类患者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入我科治疗的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14.1。18.2岁,平均(16.2±1.5)岁。治疗方法为所有患者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后,用矫治器矫正畸形。对治疗前后以头颅X线侧位片为基础的头影方法测得的评价矫正治疗效果的指标如角度、线距、比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矫治畸形前比较,18例患者矫治后上颌第一磨牙至腭平面的垂直距离、下颌平面角、前上面高无明显改变,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牙合]平面角、腭平面角、前下面高、前面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恒牙期骨性Ⅲ类[牙合]畸形在拔除下颌第二磨牙并用矫形器矫正后因上颌第一磨牙位置保持不变而使上下磨牙的关系得到基本改善,但下颌第一磨牙移动距离较大,且糟平面逆时针旋转移位,腭平面顺时针旋转移位从而说明治疗效果有限。因此,在矫治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时应遵循的原则是尽量使上磨牙高度稳定、避免前面高的增加,增加矫正的美观程度。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介绍[牙合]重建修复操作要点及临床体会。方法通过15例患者的[牙合]重建治疗及修复效果,对[牙合]重建的临床操作要点及应注意问题加以介绍并例举两例典型病例。结果15例患者除1例在治疗中,2例按低咬合处理,余12例均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患者满意。结论[牙合]重建是一项较复杂,所需时间较长的临床修复工作,医生不仅应具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与患者充分沟通,取得其配合,增加修复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咬合重建在治疗由[牙合]严重磨损引起的食物嵌塞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中的l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因[牙合]严重磨损引起的食物嵌塞伴TMD患者20例,先做暂时性[牙合]垫式义齿,试戴3个月,再做金属铸造可摘[牙合]垫式义齿或固定义齿修复,随访观察2年。结果所有患者食物嵌塞得以治愈,TMD好转,有效率100%,患者满意。结论[牙合]重建在殆严重磨损导致的食物嵌塞和TMD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7.
8.
9.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安Ⅱ^1错[牙合]病例在减数前磨牙的情况下下颌切牙后移的情况,及影响下颌切牙位置变化的因素。方法:40例戴用方丝弓矫治器的安Ⅱ^1错[牙合]患者(男性13例、女性27例),21例拔除下颌第一前磨牙、19例拔除下颌第二前磨牙。分别测量治疗前后X线头颅侧位片。矫治设计拔牙的依据包括前、后面高、上下颌平面角度和下颌牙弓的剩余间隙。结果:治疗后两个拔牙组之间下颌切牙内收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拔除第二前磨牙组病例有高角、MM低角和较大的剩余间隙等明显的特征。结论:下颌切牙位置的变化与下列因素相关:下牙弓中的剩余间隙、下颌切牙与N-Pog线间的最初距离、上下颌平面角度和下颌切牙持续舌向转矩。 相似文献
10.
上牙弓前突及牙列拥护的AngleⅡ错[牙合]发生率很高。对许多AngleⅡ类错验的边缘性患者的治疗,备感困难,不拔牙难以改善面部凸度及咬[牙合]关系,而拔牙治疗,患者又难以接受。随正畸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对这类患者可采用远中移动磨牙提供间隙及改善磨牙关系来达到治疗目的。传统的远移上颌磨牙的方法很多,但主要应用口外力、螺旋推簧联合Ⅱ类牵引以及配合使用各种活动矫治器等,治疗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患者合作的程度,且效果不稳定。近年来,不需要患者严格合作的口内固定远中移动磨牙的矫治器发展迅速,1992年由Hilger发明的Pendulum矫治器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微创技术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优越性。方法:对要求拔除下颌第一磨牙的126个复杂病例,分别采用微创拔牙法(观察组)与传统劈凿法(对照组)两种方法拔牙,对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因紧张而引起的血压、心律变化较小;术中断根率及拔牙窝不完整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中痛苦的程度及发生率也不及对照组;术后疼痛肿胀反应对照组多于观察组;观察组拔牙时间缩短。结论:应用微创技术拔除下颌第一磨牙优于传统拔牙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拔牙术在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拔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2007~2009年拔除的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患者180例,用高速仰角涡轮手机适量去骨、切割牙齿分块拔除。结果 180颗阻生第三磨牙均在20min内拔除,其中左侧第三磨牙96例(53.3%),右侧第三磨牙84例(46.7%)。阻生第三磨牙的类型:水平92例(51.1%),近中57(31.7%),垂直23(12.7%),远中5(2.8%),颊向3(1.7%)。术后未出现感染,无干槽症和下颌神经损伤病例。结论微创拔牙术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拔除下颌复杂阻生第三磨牙的良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方法91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8.7%,显著高于对照组15.6%(P〈0.001),而致残率(15.2%)和死亡率(26.1%)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6%和48.9%(P均〈0.01)。治疗组发生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急性肾功能衰竭及再出血等并发症的比率与对照组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脑出血的有效措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观察组采用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1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29,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4.3±0.9)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723,P〈0.01)。结论小骨窗微创手术可以有效降低使脑出血致残率和病死率,缩短手术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对微创手术后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经微创手术治疗后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口服联合针灸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脑血管功能、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功能。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脑血管血流动力学指标、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等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微创手术后自发性脑出血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神经功能、脑血管功能,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四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44例,随机分为LC+LCBDE44例(T管引流,A组)、LC+LCBDE35例(一期缝合,B组)、LC+LTCBDE27例(C组)及LC+ERCP/EST38例(D组),对四组术后各项指标、住院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对比。结果 四组在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肛门排气时间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在术后不适(腹胀、呕吐等)反应较多,胃肠道生活质量指数得分较低,与其他三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C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其他三组(P<0.05);D组术后淀粉酶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四组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A组有1例T管脱落及1例结石残余,B组出现早期胆漏4例,D组出现高淀粉酶血症血症患者较多达8例,并2例患者出现胰腺炎症状。在术后随访发现,A组出现1例结石复发,1例胆道狭窄;D组出现4例结石复发,2例胆道狭窄。结论 四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经胆囊管取石综合了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临床值得推广;同时术者也需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